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林爱霞  朱仁梅 《安徽医药》2015,36(4):469-471
目的 通过比较两种不同用药方法,观察依达拉奉联合纤溶酶对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 102 例急性脑梗死患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探讨纤溶酶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7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36例,治疗组给予纤溶酶联合依达拉奉治疗,对照组给予纤溶酶治疗,疗程均为7 d。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下降的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结论纤溶酶联合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安全有效,能显著改善患者的预后,值得在临床上应用。  相似文献   

3.
曹雪冰  那锋 《现代医药卫生》2010,26(12):1834-1835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与纤溶酶联合应用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研究组28例应用依达拉奉联合纤溶酶治疗.对照组28例应用纤溶酶治疗,同时观察14天.结果:研究组疗效优于对照组,两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较治疗前有极显著性下降(P<0.01),但研究组较对照组下降更显著(P<0.05).结论:依达拉奉联合纤溶酶治疗急性脑梗死有良好的疗效,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分析纤溶酶联合依达拉奉治疗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不良反应情况。方法选取从2010年7月至2012年10月在本院进行治疗的80例脑梗死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应用常规治疗方法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除外阿司匹林肠溶片)应用纤溶酶联合依达拉奉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总有效率、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以及不良反应等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和对照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95%、2.5%和75%、15%,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降低,观察组较对照组降低的更加显著,比较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纤溶酶联合依达拉奉治疗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与纤溶酶联合应用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效果。方法已确诊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00例,随机分成2组。联合60例,采用依达拉奉与纤溶酶联合治疗;对照组40例,单用纤溶酶治疗。观察两组疗效。结果联合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χ2=8.03,P<0.05)。结论依达拉奉与纤溶酶联合应用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明显。  相似文献   

6.
张舸 《中国当代医药》2012,19(19):98-99
目的观察纤溶酶联合依达拉奉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将80例进展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40例)及对照组(40例),两组均给与阿司匹林肠溶片、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试验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纤溶酶联合依达拉奉注射液静脉滴注,14d为1个疗程。结果试验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在7、14d时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纤溶酶联合依达拉奉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纤溶酶联合依达拉奉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 720例进展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60例),对照组(360例),对照组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纤溶酶、依达拉奉。对两组入院时评分比较,进展高峰时、20 d比较。结果两组入院时评分比较,经t检验,P<0.05,两组进展高峰、20 d比较,经t检验,P<0.01。结论纤溶酶联合依达拉奉治疗进展性脑梗死,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联合巴曲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符合入选条件的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Ⅰ组40例,为依达拉奉联合巴曲酶治疗组(联合组),采用依达拉奉联合巴曲酶治疗;Ⅱ组40例,为巴曲酶治疗组(巴曲酶组),单用巴曲酶不用依达拉奉治疗,以疗程14、21、90d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3个月时Bar...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蕲蛇酶与自由基清除剂依达拉奉联合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初次急性脑梗死患者81例,随机分为单独使用蕲蛇酶治疗组41例和蕲蛇酶联合依达拉奉治疗组40例。对两组的疗效进行对照研究。结果联合治疗组的疗效优于单独使用蕲蛇酶组(P〈0.05)。治疗后30d联合治疗组NIHSS评分较单独使用蕲蛇酶治疗组显著下降(P〈0.05)。结论急性脑梗死治疗时蕲蛇酶与依达拉奉联合能够更有效地减少神经功能缺损程度。  相似文献   

10.
蔡志豪 《北方药学》2016,13(4):48-49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联合巴曲酶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2月~2015年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28例,根据治疗方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4例,给予对照组巴曲酶治疗,给予观察组依达拉奉联合巴曲酶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对照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79.69%,观察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5.31%,两组数据对比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同时,观察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Bathel指数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对比差异明显(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依达拉奉联合巴曲酶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1.
依达拉奉联合巴曲酶治疗急性脑梗死近期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联合巴曲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78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依达拉奉+巴曲酶)26例、对照组1(巴曲酶组)26例及对照组2(丹参组)26例。三组病例于治疗前、治疗后进行神经功能(ESS)、巴氏指数(BI)评定和血浆纤维蛋白原(Fg)含量测定。结果治疗14d后,三组ESS均较治疗前下降(P〈0.01,P〈0.05,P〈0.05),但治疗组ESS下降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治疗组BI评分显著高于两个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1 Fg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均P〈0.01)。结论依达拉奉联合巴曲酶治疗急性脑梗死能明显提高显效率,降低Fg水平,改善神经功能。  相似文献   

12.
杨艺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3,19(16):2505-2507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联合阿替普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9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阿替普酶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依达拉奉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7.8%,明显低于治疗组的9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达拉奉联合阿替普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优于单用阿替普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ACI)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平行、安慰剂对照试验,选择发病48h内的ACI患者62例,随机分为依达拉奉治疗组(31例)及安慰剂对照组(31例)。治疗组给予依达拉奉注射液30mg静脉滴注,2次/d,共14d,同时给予血栓通、阿司匹林作为基础治疗;对照组用等量安慰剂替代依达拉奉,余均同治疗组。治疗前后定期对患者进行欧洲卒中评分(ESS)、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定和常规检查,以治疗第21dESS增分率和第90dADL增分率作为主要疗效判断标准。结果 21d后治疗组和对照组ESS增分率分别为(61.3±28.8)%和(35.1±23.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90d后治疗组和对照组ADL增分率分别为(73.1±29.8)%和(43.1±40.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依达拉奉治疗ACI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评价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ACI)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采用随机、双盲、平行、安慰剂对照试验,选择发病48h内的ACI患者62例,随机分为依达拉奉治疗组(31例)及安慰剂对照组(31例).治疗组给予依达拉奉注射液30mg静脉滴注,2次/d,共14d,同时给予血栓通、阿司匹林作为基础治疗;对照组用等量安慰剂替代依达拉奉,余均同治疗组.治疗前后定期对患者进行欧洲卒中评分(ESS)、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评定和常规检查,以治疗第221dESS增分率和第90d ADL增分率作为主要疗效判断标准.结果 21d后治疗组和对照组ESS增分率分别为(61.3±28.8)%和(35.1±23.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90d后治疗组和对照组ADL增分率分别为(73.1±29.8)%和(43.1±40.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依达拉奉治疗ACI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联合巴曲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将7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联合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用巴曲酶治疗,治疗组加用依达拉奉静滴。两组实行同样康复和护理模式,两组患者治疗前及治疗结束后均进行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临床疗效评定。结果治疗组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总有效率85.7%,高于对照组67.6%(P<0.01)。结论依达拉奉联合巴曲酶治疗急性脑梗死安全有效,且疗效优于单用巴曲酶治疗。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采用依达奉联合巴曲酶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脑梗死患者行依达拉奉联用巴曲酶治疗,并与2种药物单用治疗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联用组有效率均高于单用组,且纤维蛋白原水平与单用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急性脑梗死采用依达拉奉与巴曲酶联合应用,安全有效,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率,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联合应用巴曲酶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将12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两组均采用常规对症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应用巴曲酶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应用依达拉奉与巴曲酶。观察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血浆纤维蛋白原(Fib)含量变化及国际标准化比值(INR)。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0.0%,明显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76.7%(P<0.05)。两组神经功能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治疗组下降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浆蛋白原水平较治疗前均有下降(P<0.05);国际标准化比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达拉奉联合巴曲酶治疗急性脑梗死可提高临床疗效,用药安全,未见明显严重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8.
聂武琼 《江西医药》2009,44(8):764-765
目的评价自由基清除剂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将16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80例。对照组用常规治疗方法(抗血小板凝集、改善微循环,注意用抗凝及脱水剂);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依达拉奉针30mg加生理盐水100ml静滴,2次/d。2周后行疗效评定。结果治疗组有效率82.5%,对照组有效率53.75%,2组间有显著性差异。结论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肯定,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9.
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郁喜  韩静 《现代医药卫生》2008,24(21):3219-3220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治疗脑梗死的疗效。方法:60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用常规治疗方法,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依达拉奉注射液30 mg,静脉滴注,每天2次,14天后进行疗效评定。结果:χ2=7.95,P﹤0.01,两组对比差异有很显著性,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依达拉奉能有效改善急性脑梗死的神经功能缺失和日常生活能力,并能更好地控制脑梗死的进展。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依达拉奉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有效性。方法对76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依达拉奉注射液静脉滴注。两组实行同样康复和护理模式,治疗前后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前两组Barthel指数和ES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个月后治疗组Barthel指数和ES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有确切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