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对14例烧伤病人进行了血气监测。结果表明:烧伤后病人动脉血氧分压下降,于第七天达最低61.00+7.00mmHg(8.13kPa),低于西宁地区正常均值70mmHg(9.33kPa)。与北京地区正常均值95mmHg(12.66kPa)相比P<0.001,差异非常显著。合并吸入性损伤的病人因早期行气管切开血氧分压大致正常但从第五天开始呈下降趋势,低于西宁地区正常值。PaCO_2在合并吸入性损伤的病人从伤后第二天开始升高,最高达36.70+2.60mmHg(4.89kPa)。但单纯烧伤病人的PaCO_2无明显改变。并发ARDS后应用高频喷射通气(HFJV)可明显提高PaO_2,不影响CO_2的排出。提示并发ARDS时应及时采用人工辅助通气。强调在高原地区救治烧伤病人应注意氧支持疗法的应用。  相似文献   

2.
犬严重烧伤早期脑水肿时动脉血气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吴毅  应大君  孙建森  何保斌 《医学争鸣》2002,23(14):1262-1264
目的:探讨严重烧伤早期动脉血气变化与脑水肿形成的关系。方法:犬52只随机分为对照组(n=6)和致伤组(单烧组、平均液组和葡萄糖液组,n=46),采用体表燃烧法将致伤组犬制成50%,TBSAⅢ度创面,于伤前及伤后6,12,18和24h对各致伤组犬的动脉血气进行动态观察,并与病理组织切片对比分析。结果:伤后6h致伤组各动态血气指标开始出现变化,随时间迁延,严重烧伤早期脑水肿模型(葡萄糖液组)动脉血气宵渐加重,于伤后24h出现明显的低氧血症和酸碱平衡紊乱,脑组织表现为明显的脑水肿病理改变。结论:严重烧伤早期出现的动脉血气变化对脑水肿的发生发展具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大面积烧伤病人,伤后48小时由于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造成大量血浆样液体丢失,导致有效循环血量下降,发生低血容量性休克。良好的休克期护理,不仅关系到严重烧伤病人能否平稳渡过休克期,而且还影响败血症的发生以及今后的治疗和愈后。1临床资料我科自2005年1月~2007年3月,收治严重烧伤病人52例,经抗休克治疗者38例,其中男29例,女9例。年龄最小5个月,最大96岁;烧伤面积最大91%,最小10%。其中2例死亡系年老体弱合并重度呼吸道烧伤、III。烧伤深达肌层骨骼,其余36例均痊愈出院。通过对上述病人的护理,我们认为烧伤休克期护理应掌握以下护理要…  相似文献   

4.
我科自1958年抢救成功钢铁工人邱财康之后,20多年来先后收治护理了严重烧伤病人4,800多名,现将我们的体会介绍于下: 一、休克阶段的护理烧伤抢救工作中,护理工作十分重要。休克期要求护理人员熟悉入院急救护理,并掌握休克期补液疗  相似文献   

5.
大面积烧伤后,早期的临床表现主要是低血容易休克,防止烧伤休克的主要措施是补液治疗。护理上除了建立有效的静脉通道,掌握正确的补液知识外,还应密切观察尿液的变化。根据尿液的变化,随时调整补液的速度,使尿量维持在要求指标范围内。尽量的多与少可反应烧伤休克期是否平稳渡过及早期肾功衰竭的主要依据。经多年对烧伤面积50%以上病人500余例休克期尿液观察,体会如下:1尿管的选择:成人以20-22号,小儿以9-10号为宜,导尿管过细易使尿液从尿管外尿道口处流出,直接影响准确的记录尿量。2尿道内注入液体石蜡:为确保导尿管顺利插…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严重烧伤病人尿路感染的原因,为临床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对住院严重烧伤病人708例中72例尿路感染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烧伤严重程度与尿路感染成正相关,小儿、老年人、会阴烧伤及插尿管且留置尿管易出现尿路感染。结论严重烧伤、插尿管且留置及机体免疫力下降是严重烧伤病人发生尿路感染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严重烧伤病人真菌血症的病因、临床诊断及治疗。方法对本院1991年~2000年12例确诊为真菌血症病人的病因、临床表现及治疗情况进行总结分析。结果机体防御功能降低、广谱抗生素长期大量应用以及温湿环境三大因素是造成严重烧伤病人真菌血症发生的主要原因。治疗成功的关键在于去除致病原因及全身应用有效的抗真菌药物。结论严重烧伤病人真菌血症的发生是多因素作用的结果,去除病因和全身应用有效的抗真菌药物在治疗中具有同样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本文采用生物法检测了24例严重烧伤病人血清TNF活性,同时观察了心、肝血清酶、血乳酸、血糖、血清蛋白以及WBC等的变化。结果提示伤后TNF大量产生,引起血管内皮细胞损害和变性,形成血栓致组织缺血缺氧,加上PMN释放增加,趋化聚集于受损脏器并活化产生大量毒性物质,损伤组织器官,导致OI甚至MOF的发生发展。TNF又通过内生性致热原和恶病质作用,使机体发热、糖元耗竭,肌肉蛋白分解及消耗增加等,降低机体防御功能,易于发生严重感染和恶病质状态,有助内脏功能损害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9.
现代医学要求病人的护理越来越细致、合理,这就要求护理人员要不断地学习。严重烧伤后,机体处于超高代谢状态,极易引起热能及自身蛋白大量消耗和分解,导致机体负氮平衡。充分有效地营养支持疗法能为机体提供创伤修复所需要的热能和各种营养物质,  相似文献   

10.
报导了50例烧伤病人的血气分析。男43例;女7例。年龄15—60岁。烧伤面积6~93%。按面积分成三组:第一组烧伤面积小于30%;第二组30—50%;第三组大于50%。检查期限在伤后1—15天,3天送检一次。结果表明:(1) 烧伤面积小于30%者血气无明显变化,大于30%者血气有改变,并随烧伤面积增大,血气变化愈明显;(2) 大于30%烧伤病人早期常见呼吸性碱中毒,随着液体回收开始,PaO_2常降低。烧伤面积增大,PaO_2低于正常的发生率增高,持续时间延长。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烧伤病人休克期血浆中ANP(心钠素)、BNP(脑钠素)含量变化,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伤后8h内入院的烧伤休克期住院病人14例,抽取病人静脉血3mL,用放射免疫方法,检测ANP、BNP含量,并与正常成人作对照。结果 烧伤患者休克期血浆中ANP、BNP含量明显高于正常成人,差异有显著性(P〈0.01);随烧伤面积增大ANP、BNP含量增大,BNP比ANP变化更为明显(P〈0.01)。结论 烧伤后血浆中ANP、BNP含量明显上升;BNP含量的变化比ANP更敏感;休克期ANP、BNP含量的变化可能与容量失衡有关。  相似文献   

12.
报导了50例烧伤病人的血气分析。男43例;女7例。年龄15—60岁。烧伤面积6~93%。按面积分成三组:第一组烧伤面积小于30%;第二组30—50%;第三组大于50%。检查期限在伤后1—15天,3天送检一次。结果表明:(1) 烧伤面积小于30%者血气无明显变化,大于30%者血气有改变,并随烧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总结烧伤休克期护理的经验。方法 在休克期的输液护理过程中,针对患者的病理生理特点,加强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变化,保护肾脏功能。结果 36例中治愈32例,治愈率为90%。结论 烧伤休克可危及生命,及时有效的护理措施,有利于患者渡过休克期,将直接影响全病程的救治成功。  相似文献   

14.
大面积烧伤病人的救治 ,始终是烧伤专业研究的重点 ,有效的早期救治能降低多器官功能衰竭的发生率 ,提高大面积烧伤的治愈率。本院从 1 998年 2月~2 0 0 1年 2月共救治大面积烧伤 1 1 2例 ,对早期救治体会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 1 1 2例中男 85例 ,女 3 0例 ,年龄 2~ 76岁。致伤原因 :火焰、热水、化学、电击伤及电弧烧伤。入院时间 :烧伤后 3~ 5小时。烧伤面积 :3 5%~ 95% ,平均 ( 65 6± 3 0 2 ) %TBSA ;III度烧伤面积2 0 %~ 60 % ,平均 ( 41 5± 1 5 2 ) %TBSA。合并吸入性损伤 52例 ,其中气管切开 4…  相似文献   

15.
严重烧伤休克期输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烧伤休克是严重烧伤病人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多发生在伤后48小时之内的休克期,不仅发展快会危及生命,而且缺氧对机体的损害大,甚至影响到后续治疗,关系到抢救的成败。烧伤休克是属于体液渗出所致的渐进性血容量减少造成的低血容量性休克,因此,休克期输液就是最重要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6.
17.
营养支持在治疗严重烧伤病人中的作用已被肯定并广泛应用 ,而营养护理又直接关系到营养支持的成败。我科近几年对 37例严重烧伤病人实施营养支持和营养护理 ,病人体质恢复快 ,并发症少 ,疗效满意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 37例 ,其中男 2 9例 ,女 8例 ,年龄 3~ 5 7岁 ,平均 38岁。Ⅱ度烧伤 2 8例 ,Ⅲ度烧伤 9例。均予积极抗休克及抗感染治疗 ,创面彻底清创后采取创面涂SD—AG暴露疗法 ,持续烤灯照射 ,Ⅲ度烧伤用切痂植皮或异体皮覆盖微粒植皮术治疗。本组患者在积极恰当地处理烧伤创面的前提下 ,尽早恢复肠道营养 …  相似文献   

18.
严重烧伤休克期不同时段血清阳离子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严重烧伤休克期不同时段血清阳离子发生变化的原因和机制,为临床休克期补液提供依据。方法:对121例重度以上烧伤病人休克期不同时段的377次电解质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严重烧伤休克期病人的血清阳离子随着时间的发展呈下降趋势,与对照组相比较,各时段的钾、钙离子均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0~8 h的血清钠无差异,8~16 h与>16~24 h的血清钠有显著性差异(P<0.05),24~48 h以及>48~72 h的血清钠有极显著差异(P<0.01)。各组间的方差有显著性差异(P<0.05或(P<0.01)。结论:严重烧伤休克期不同时段血清阳离子的变化是明显的,呈下降趋势,与电解质丢失过多、补充不足以及容量稀释有关,改善补液的质量对预防电解质紊乱有帮助。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生长激素对成人烧伤创面愈合时间、住院天数,用药前后白蛋白、BUN的变化,用药前后免疫蛋白含量变化。方法:选择2006年1月~2008年2月间30例严重烧伤患者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重组人生长激素组(r HG Hgroup)和对照组(control group),动态监测创面愈合时间、住院天数、蛋白、BUN、体重、免疫蛋白多项实验室指标。结果:创面愈合时间,住院天数,蛋白质的合成,提高烧伤后机体免疫力等r HGH组均优于对照组。结论:使用r HGH有助于改善全身状况,促进创面愈合,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20.
严重烧伤休克期不同时间段血清阴离子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严重烧伤休克期不同时间段血清阴离子发生变化的原因和机制,为临床休克期补液提供依据。方法对1996年1月~2002年10月间121例重度以上烧伤患者休克期不同时间段的306次同步血气分析与电解质的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①严重烧伤休克期患者的血清阴离子隙(AG)、碳酸氢根离子(HCO3-)与氯离子(Cl-)在休克期不同时段的变化是明显的,与对照组比较,血清HCO3-在0~8、8~16、16~24与24~48h降低差异有显著性(P<0.01,P<0.05),血清AG在0~8、8~16、16~24与24~48h增加的差异有显著性(P<0.01,P<0.05),两者在48~72h变化的差异无显著性;血清Cl-在0~8、8~16与16~24h变化的差异无显著性,在24~48与48~72h下降的差异有显著性(P<0.01),其与血清Na 的变化一致。②休克复苏液中晶体液的百分含量在8h以后呈下降趋势。结论严重烧伤休克期不同时间段血清阴离子的变化是明显的,血清AG增加与血清HCO3-降低呈正相关,说明严重烧伤休克期的早期为高阴离子间隙性酸中毒。血清Cl-的变化与血清钠离子的变化一致,与不同时间段补充晶体复苏液的含量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