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利用基因工程手段获取编码人补体1抑制物(C1-inhibitor,C1-INH)的基因片段,将其插入双顺反子表达载体pED中,构建成功可在CHO细胞中有效表达人C1-INH的表达质粒。采用Lipofectin法将其转染二氢叶酸还原酶缺陷型中国仓鼠卵巢细胞(CHO-dhfr-),获得有效表达人C1-INH的CHO-dhfr 细胞克隆。经Northern印迹、免疫及Western印迹等试验检测证实,重组的细胞克隆可以表达人C1-INH,特异性ELISA检测其表达水平在0.4μg/ml左右。重组C1-INH活性检测采用酯酶裂解抑制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检测补体调节蛋白C1-INH和CD46在变应性鼻炎大鼠鼻黏膜中的表达水平,探讨其参与变应性鼻炎病理过程的可能机制.方法:9只SD大鼠以0.1%卵清蛋白辅以氢氧化铝佐剂进行基础致敏,继之鼻部激发建立大鼠变应性鼻炎模型(AR组),另9只以生理盐水代替0.1%卵清蛋白作为对照组(N组).取大鼠呼吸区鼻黏膜,采用Western印迹法检测组织中补体调节蛋白C1-INH和CD46的表达含量,进行对比.结果:Western印迹结果显示两组大鼠C1-INH 和CD46均阳性表达,而AR组大鼠鼻黏膜中C1-INH表达低于N组(P<0.05),CD46表达则高于N组,差异显著(P<0.01).结论:补体调节蛋白CD46和C1-INH可能参与了变应性鼻炎的病理过程,其调控作用可能与补体激活的经典途径有关.  相似文献   

3.
遗传性血管神经性喉水肿(HALE)是较罕见的遗传性疾病,是由于C1酯酶抑制剂(C1-INH)缺乏或功能不全所致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C1-INH是一种α2球蛋白,含量不足或活性降低,导致过敏毒素和缓激肽释放过多,使血管通透性增加,产生水肿。水肿多发生于喉面部,严重的喉水肿危及生命。该病发病率为1/50万旧,但死亡率高达54%。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C1-INH对H2O2诱导的乳鼠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采用培养的原代心肌细胞,随机分成3组:正常对照组(N组),无特殊处理;H2O2组(H组),加入终浓度0.3 mmol/L的H2O2;C1-INH+H2O2组(C组),加入终浓度0.15 g/L的C1-INH和终浓度0.3 mmol/L的H2O2。三组干预时间分别设为6,12,24 h。C3Elisa试剂盒检测N组和H组的细胞表面C3的沉积。各组心肌细胞用Hoechst 33258荧光剂染色,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心肌细胞凋亡形态学,按AnnexinⅤ-FITC试剂盒说明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存活率和凋亡率。结果:在Hoechst 33258荧光剂染色下,N组心肌细胞凋亡极少,H组有较多心肌细胞发生凋亡,C组也有较多心肌细胞发生凋亡。干预6,12和24 h后,H组心肌细胞C3沉积较N组增多,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H组均较N组成活率降低,凋亡率增高,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除干预时间6 h外,干预12 h和24 h后,C组细胞存活率较H组高,凋亡率较H组低,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H2O2损伤的心肌细胞表面C3的沉积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增多,C1-INH减轻H2O2诱导的乳鼠心肌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5.
Yu M  Gu SM  Zhou L  Zhao GF  Yu LQ  Zhang H  She MP 《中华医学杂志》2003,83(6):494-497
目的 为研究人载脂蛋白AI(h-ApoA-I)抗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所导致的平滑肌细胞增生及脂质浸润的分子机制,克隆并分析可明显抑制动脉内膜脂质沉积和粥样斑块形成的h-apoA-I转基因小鼠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抗ox-LDL所致AS过程中表达的相关基因。方法以ox-LDL为刺激物作用于培养的转基因小鼠vSMC,应用抑制性差减杂交方法构建减除文库,筛选、克隆差异表达基因,并进行序列测定及同源性比较。同时用SMART技术构建了ox-LDL诱导的转基因小鼠vSMC全长噬菌体文库。结果从57个差异克隆中随机选取15个克隆测序并分析,得到3个表达序列标签(EST),均为与免疫系统有关的功能基因片段,即:补体C1-抑制物(C1-INH)、植物凝集素及T细胞受体B(TCRB)。有明显抗内膜脂质沉积能力的h-apoA-I转基因小鼠的vSMC在被ox-LDL诱导后,筛选出的3个EST均与免疫系统有关,其中C1-INH及植物凝集素与补体系统密切相关。结论ox-LDL致AS及h-ApoA-I抗AS可能有免疫机制参与,且与补体活化及其调控密切相关。其中C1-INH作为抗AS的潜在靶点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6.
本文报道正常孕妇、妊高征患者6个补体成分(C_1q、C_3、C_4、C_5、B因子和C_1-INH)血清值的变异并探讨其意义。162名正常妊娠后期妇女与40名正常育龄妇女对照,结果显示C_1q和C_3随妊娠的进展而升高;血清C_1q、C_1-INH水平低于正常妇女,而血清C_3、C_5则高于正常妇史(P均<0.01)。提示孕后期补体激活经典途径既活跃又受抑制;母体体液免疫效应降低,使胎儿不受排斥,妊娠得以正常进展方面具重要意义。230名妊高征患者与126名同孕期正常孕妇对照,结果表明C_1q随病情的加重而降低,B因子升高(P<0.01)。提示患者体内存在较强烈的免疫反应,病情与免疫反应强弱呈正相关;C_1-INH水平显著增高可能为机体自身稳定功能的反映。  相似文献   

7.
目的检测抑制素(Inhibin,INH)在卵巢性索间质肿瘤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免疫组化SP法检测3组卵巢肿瘤中α-抑制素(α-INH)的表达,其中性索间质肿瘤组79例、非性索间质恶性肿瘤组34例和良性肿瘤组7例。结果α-INH在卵巢性索间质肿瘤组阳性表达率(93.67%)明显高于非性索间质恶性肿瘤组(17.65%)和卵巢良性肿瘤组(28.57%)(P〈0.005)。α-INH在卵巢性索间质肿瘤组的阳性表达中,高分化G1组(97.01%)高于中低分化G2、G3组(75.00%)(P〈0.05);临床Ⅰ、Ⅱ期(98.46%)高于临床Ⅲ、Ⅳ期(71.43%)(P〈0.01);疾病进展患者(40.00%)明显低于疾病缓解(98.33%)及稳定患者(92.86%)(P〈0.05),α-INH阳性组5年生存率略高于阴性组,但P〉0.05。结论α-INH可作为卵巢性索间质肿瘤的一种特异性指标,为其早期诊断、鉴别诊断、疗效判定、病情监测提供临床依据。  相似文献   

8.
198 5年Frost等[1] 开始研制用碳 [11C]标记的甲芬基太尼 (11C carfentanil,11C CFN )和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术 (PET)首次对人脑阿片受体进行显像研究 ,之后陆续报道了11C 特培洛菲 (11C deprenorphine ,11C DPN ) [2 ] ,11C 哌替啶 (11C pethidine) [3] 及放射性标记的吗啡、海洛因和可待因等适用于PET的阿片受体配体 ,但因在恒河猴上或人体中的研究发现它们的特异性 /非特异性摄取比值较低而放弃或限制了其进一步的研究。不少学者进行了氟 [18F]标记的阿片配体的应用研究 ,如18F cyclofoxy用于正常人和癫痫疾患的研究[4 ] ,11C …  相似文献   

9.
本题录格式:顺序号(可作索取号)中文题目「文种]/文献归类(包括论文、文摘、会议资料、 专利等),页数。3 .1C20CZIC22C23c0印C03C04C24C25C05C26C063 .2C27CO7C28C08C29COgC 10C 11C30〔英」/论文,4保加利亚上色,斯(t丁即e:Thraee)峡谷地衣中的类胡萝卜素研究x xl[英]/文摘,l水生植物研究Xv:宽叶香蒲中的类胡萝卜紊化合物[英」/论文,3海藻中类胡萝卜素化合物研究[英」/论文,4地衣属植物石蕊和Cladina中类胡萝卜素组成的变化〔英」/文摘,1朱砂根Ardisia erenata的化学组成[中〕/论文.3从螃蟹七(城口天南星)中分离出胡萝卜素「中…  相似文献   

10.
我们曾报告了消旋17-苯-18,19,20-失三碳PGF_2a甲酯(lA)及其15-差向异构体(1B)的合成[1]、[1A)对小鼠抗生育活性已大大超过其母体化合物PGF_2α,与15-甲基PGF_2a甲酯(IC)不相上下[2]。[1A]与(1A)与(1C)不  相似文献   

11.
花旗松素 (taxifolin)是一种二氢黄酮醇类化合物 ,化学名为 5 ,7,3′,4′-四羟基二氢黄酮醇。分子中有两个手性碳 ,分别为 C2 * 和 C3 * ,理论上有 4个对映异构体 ,各自的绝对构型和 CA登记号分别为 I(C2 S,C3 S) [110 0 3 -3 3 -9] ,II(C2 S,C3 R) [15 3 666-2 5 -2 ] ,III(C2 R,C3 S) [114 761-89-6] ,IV(C2 R,C3 R) [480 -18-2 ]。在植物中以苷元或苷两种形式存在。如从Genista corsica中分离出的花旗松素苷元 [1 ] ;从 Ochna bed-domei中分离出 tanxifolin-3 -O-rhamnoside苷[2 ] 。在一些植物中 ,花旗松素母核羟基被甲基…  相似文献   

12.
作者采用[~(14)C]-标记的半乳糖研究HL-60细胞分化过程中中性糖脂的合成,以了解佛波酯(TPA)、二甲基亚砜(DMSO]、GM3(NeuAc-Gal-Glc-Cer)、GMI[Gal-GalNAc-(NeuAc)Gal-Glc-Cer]和硫脂对其生物合成的影响。TPA、GM3不但能诱导HL-60细胞分化为单核细胞,而且明显地增加[~(14)C]-半乳糖的掺入。TPAGM3在不同程度上促进[~(14)C]-标记的中性糖脂合成,其中主要促进二己糖基神经酰胺(GL2)合成。DMSO诱导HL-60细胞分化为粒细胞,不仅显著地抑制了[~(14)C]-半乳糖掺入,而且抑制了[~(14)C]-标记的中性糖脂的合成,但是促进-已糖基神经酰胺[GL1]的合成。这些结果提示中性糖脂的生物合成与HL-60细胞的分化有关。  相似文献   

13.
作者采用[~(14)C]-半乳糖研究佛波酯(TPA)、二甲基亚砜(DMSO)、GM3(NeuAe-Gal-Gle-cer)等诱导HL-60细胞分化过程中神经节苷酯(Sg)合成及CMP-Neu Ac:LacCer唾液酸转移酶(ST1)活性的变化。TPA、GM3促进HL-60细胞合成[~(14)C]-Gg,也促进GM3的合成。DMSO抑制HL-60细胞合成[~(14)C]-Gg,但促进GM3的合成。各种制剂处理EL-60细胞后,均能使ST1活性升高,但GM3使ST1活性增加不明显,可能是终产物对ST1的反馈抑制。结果提示Gg(GM3)的生物合成和ST1的活性变化与HL-60细胞的分化增殖有关。  相似文献   

14.
本文报道6例遗传性血管性水肿(HAE)患者的家系调查,发现两个高发病家系,18例患者其中4例死于喉阻塞。对此6例患者和家系调查中3例患者血清中补体含量测定结果表明C_1酯酶抑制剂(C_(1-INH)明显低下,可作为诊断HAE的特异性指标;C_4亦明显低于正常,可作为一种初筛试验;B因子、C_3和C_(1?)在正常范围内,提示旁路途径未受影响和HAE是一种遗传性疾病。本文还报道了HAE患者在发病期、缓解期和治疗期间血清中C_(1-INA)、C_4含量的动态变化。  相似文献   

15.
Smad3在TGF-β1诱导肌成纤维细胞增殖中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TGF-β1及其信号转导分子Smad3在肌成纤维细胞(C2C12)增殖中的作用.方法 TGF-β1作用C2C12细胞,对Smad3基因进行RNA干扰,用[3H]测定法检测TGF-β1诱导的C2C12细胞增殖.结果 0、1、5和10 ng/mL TGF-β1作用C2C12细胞后,其[3H]值(cpm/min)分别是(630±17),(907±19),(1 493±25),(1 808±24),F=3080.499,P=0.000.经200 pmol/L siKNA-Smad3转染24 h,再用5 ng/mL TGF-β1作用24h,测定细胞增殖,其[PH]值(cpm/min)分别是(464±30)(空白对照组),(1062±50)(内对照组),(428±38)(实验组),F=412.186,P=0.000.结论 TGF-β1通过Smad3信号转导促进C2C12细胞增殖并呈剂量依赖性,siRNA-Smad3可以有效地阻断其信号转导而降低C2C12细胞增殖.  相似文献   

16.
干扰素不同剂量、不同给药时间对尖锐湿疣疗效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惠红  周冬生 《医学文选》2002,21(2):147-148
目的 对比观察干扰素不同剂量、不同给药间隔时间对尖锐湿疣 (CA)的疗效。方法 应用干扰素 1 0 0万 u隔天 1次 (A组 )、3 0 0万 u隔天 1次 (B组 )、1 0 0万 u每周 1次 (C组 )、3 0 0万 u每周 1次 (D组 ) ,共 6次治疗 1 1 0例 (CA)患者 ,同时采用双抗体夹心 ELISA法测定 (CA)患者治疗前后血清白介素 - 2(IL- 2 )水平。结果 所有患者 IL- 2水平均低于正常 ,A组、B组治疗后血清 IL- 2水平无明显变化 (P >0 .0 5 ) ,A组与 B组、C组与 D组之间的复发率无差别 (P >0 .0 5 ) ;C组、D组的 IL- 2水平上升显著 (P <0 .0 1 ) ,A组与 C组、B组与 D组之间的复发率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 )。结论 干扰素小剂量长时间作用能有效降低 CA的复发率 ,其预防 CA复发的关键在于增加其作用时间  相似文献   

17.
系统性红斑狼疮辨证分型与可溶性粘附分子之间关系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系统性红斑狼疮(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SLE)辨证分型的实质,寻求SLE辨证分型的实验依据。[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法)测定SLE患者中肝肾阴虚型、热毒炽盛型的可溶性细胞间粘附分子-1(solubleintercellular adhesion molecule-1,sICAM-1)、可溶性血管细胞粘附分子-1(soluble vascular cell adhesion molecule-1,sVCAM-1)血清水平的变化,并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分析不同证型两指标之间及其与C反应蛋白(CRP)、补体3(C3)、补体4(C4)含量的相关性。[结果]肝肾阴虚型和热毒炽盛型的SLE患者血清sICAM-1、sVCAM-1含量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且热毒炽盛型的血清sVCAM-1含量高于肝肾阴虚型(P<0.05);SLE患者的sICAM-1与sVCAM-1有较好的相关性。[结论]血清sICAM-1与sVCAM-1含量测定对SLE的诊断和辨证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0 引言 流行病学研究已确定了与冠心病 (CHD)有关的几个脂蛋白危险因素 ,血清总胆固醇 (TC)升高伴随有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 (L DL- C)升高 ,显著增加 CHD的危险性 .L DL- C浓度降低 ,CHD症状改善 ,能引起损伤的好转[1 ] .目前临床上L DL- C测定多采用聚乙烯硫酸沉淀法 [2 ] ,Friedewald公式间接计算法[3] .前者麻烦 ,费时 ,后者受许多因素的影响 .我们采用均相分析的 L DL- C试剂盒 ,无需沉淀分离 ,自动分析测定 L DL- C,方法先进、简便、快速、准确、适宜自动化分析 .1 反应原理 试剂 1中的活性剂 1能特异性水解高密度脂蛋…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血清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cystatin C ,Cys C)已成为一个新的肾功能检测的标记物.新近研究发现Cys C又与冠心病的发生、发展有关[1],Pinon等[2]认为Cys C可能成为一个新的冠心病危险因子.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同时应用异搏停和化疗药对荷瘤小鼠的疗效,为治疗肝癌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做荷瘤小鼠动物模型,癌瘤内多点多次注射给药,观察抑瘤率、肿瘤坏死情况、小鼠死亡率,同时用RT-PCR方法测其多药耐药基因(multidrugsresistancegene,mdr1)的表达。[结果]荷瘤组(LT)、化疗组(C)、异搏停组(V)、化疗药 异搏停组(CV)的mdr1分别为(13/14、14/14、3/14、1/14);V组、CV组与LT组的mdr1比较P<0.05;LT 与C 的mdr1比较P<0.05。C组、CV组抑瘤率分别为(35%、63.6%)与LT组比较P<0.05;CV组抑瘤率(63.6%)与C组(35%)比较P<0.05。C组、CV组死亡率分别为(3/20、2/20)与LT组(8/20)比较P<0.05。CV组肿瘤坏死严重。[结论]化疗药和异搏停同时应用较单纯化疗抗肿瘤治疗的效果为佳,提示临床化疗时应给予逆转mdr1的药物,以提高肝癌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