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喉癌患者气管切开术后精密持续气道湿化法的效果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精密持续气道湿化法对喉癌患者气管切开术后的护理效果。方法将96例喉癌行气管切开术的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50例和对照组46例。实验组采用精密持续气道湿化法持续湿化气道,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气管内间断滴药湿化的方法,观察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精密持续气道湿化法在刺激性咳嗽、痰痂形成、痰液粘稠不易吸净、气道黏膜出血、下呼吸道感染等方面的护理效果明显优于传统的气管内间断滴药湿化法,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P〈0.01)。结论精密持续气道湿化法效果好,患者感觉舒适,并发症少,方法简单,减轻护理工作量,可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2.
张金花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22):5315-5315
目的保证气道有效湿化,降低痰液粘稠及肺部并发症的发生。方法将气管切开患者分为两组,实验组采用微量泵持续气道湿化法,常规组采用间断定时气道湿化法。结果实验组在痰液粘稠度、痰液培养结果、拔管时间、气管切开护理费用等方面明显低于常规组。结论 40例气管切开患者应用微量泵持续气道湿化法,气道湿化效果好,操作方便,安全,具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3.
气管内滴药对预防气管切开患者呼吸道感染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13,自引:7,他引:13  
目的:预防气管切开术后呼吸道感染,选择有效的气管内给药方式。方法:将气管切开术后的患随机分为36例持续气管内滴药组和30例间断气管滴药组,分别进行痰液的细菌学培养,同时动态监测痰液和血液的药物浓度。结果:持续气管内滴药组的痰液检出细菌明显少于间断滴药组(P<0.05);其血液药物浓度亦高于间断滴药组(P<0.01)。结论:对气管切开术后患行持续气管内滴药,有利于湿化气道,稀释痰液,抑制细菌生长,对预防呼吸道感染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适用于气管切开术后初期病人较为理想的气道湿化方式。方法:将气管切开病人37例随机分成两组,试验组19例采用微量泵持续注入气道湿化,对照组18例采用常规方法湿化即定量间断气道湿化法,观察术后第一、三、五天分泌物粘度.吸痰频率以及第七天继发肺部感染情况。结果:试验组湿化效果理想,未发现痰痂,对照组痰液粘稠并发现4例痰痂;吸痰频率第一天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三天开始具有显著差异(p〈0.05);继发肺部感染率试验组为0,对照组为11.11%。结论:气管切开初期宜应用微量注射泵持续气道湿化,以减少肺部感染,避免痰痂形成,保证病人安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气管切开病人两种气道湿化方法的效果.[方法]实验组采用微量注射泵持续推注湿化液湿化气道;对照组采用注射器气管内定时或间断滴注湿化液的方法.[结果]实验组发生刺激性咳嗽、呼吸道黏膜损伤出血、肺部感染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P<0.01).[讨论]气管切开病人采用微量注射泵持续推注湿化液湿化气道效果好,可保证气道湿化的有效性及安全性、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气管切开术后两种气道湿化方法—间歇气管内滴药法和微量静脉泵推注法的效果。方法:将78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是把a-糜蛋白酶用0.45%氯化钠注射液溶解后以静脉微量泵持续泵入气道,对照组采用传统的用空针定时间间断滴注上述湿化液。结果:实验组肺部感染和霉菌感染人数比对照组少,没有患者出现痰痂2,0 d内堵管人数增加。结论:采用静脉微量泵持续气道湿化优于传统的定时间间断滴注湿化液。  相似文献   

7.
周红  王际容  李斗艳  代莉 《全科护理》2011,(12):1054-1054
[目的]探讨气管切开病人两种气道湿化方法的效果。[方法]实验组采用微量注射泵持续推注湿化液湿化气道;对照组采用注射器气管内定时或间断滴注湿化液的方法。[结果]实验组发生刺激性咳嗽、呼吸道黏膜损伤出血、肺部感染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P<0.01)。[讨论]气管切开病人采用微量注射泵持续推注湿化液湿化气道效果好,可保证气道湿化的有效性及安全性、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8.
将60例气管切开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30例。实验组采用微量注射泵持续推注5%碳酸氢钠湿化呼吸道;对照组采用传统气管内定时或间断滴注5%碳酸氢钠湿化方法。结果实验组发生刺激性咳嗽、痰栓形成、呼吸道黏膜损伤出血、肺部感染概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P〈0.01)。认为对气管切开患者采用微量注射泵持续推注5%碳酸氢钠湿化呼吸道效果好,配合精心护理,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9.
戴小华 《全科护理》2016,(31):3241-3243
[目的]观察盐酸氨溴索联合碳酸氢钠用于吸入性损伤气管切开病人气道湿化的效果。[方法]将2013年6月—2016年5月烧伤科70例因吸入性损伤行气管切开的成人病人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在气管切开的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传统的糜蛋白酶、硫酸庆大霉素、地塞米松磷酸钠及生理盐水作为气道湿化液,使用持续微量注射泵滴入气道湿化法,观察组在气管切开的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盐酸氨溴索+1.25%碳酸氢钠作为湿化液,使用持续微量注射泵滴入气道湿化法。比较两组病人并发症发生情况、气道湿化效果。[结果]观察组病人痰痂形成、呼吸道感染、刺激性咳嗽、气道黏膜损伤和出血等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湿化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盐酸氨溴索联合碳酸氢钠用于吸入性损伤气管切开术后病人气道湿化的效果明显,并发症发生率低,效果优于传统的糜蛋白酶、硫酸庆大霉素、地塞米松磷酸钠及生理盐水作为气道湿化液。  相似文献   

10.
将60例气管切开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30例.实验组采用微量注射泵持续推注5%碳酸氢钠湿化呼吸道;对照组采用传统气管内定时或间断滴注5%碳酸氢钠湿化方法.结果实验组发生刺激性咳嗽、痰栓形成、呼吸道黏膜损伤出血、肺部感染概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P<0.01).认为对气管切开患者采用微量注射泵持续推注5%碳酸氢钠湿化呼吸道效果好,配合精心护理,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11.
不同湿化方式对气管切开后气道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气管切开患者上呼吸道的加温、加湿功能丧失,呼吸道的分泌物变得粘稠,较易潴留在支气管中,导致患者窒息或诱发肺部感染。临床上多数以输液泵或微量泵控制持续气道湿化,但是实践中发现存在弊端,如湿化不当痰液过稀或过干致黏膜出血、肺部感染等并发症,为使人工气道接近机体生理功能,降低感染,改善通气,我科采用撤机以后用氧气雾化罐接呼吸机接头行气道湿化效果较好,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持续气道湿化在气管切开患者中的应用及护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观察持续气道湿化对预防气管切开患者肺部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微量注射泵控制,持续、均匀地气管套管内滴入湿化液,常规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两组肺部感染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肺部感染率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持续气道湿化法可降低痰液黏稠度,保护气道黏膜,有效降低肺部感染发生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氧气雾化湿化法和持续微量注射泵气管内滴注湿化法在气管切开术病人气道湿化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方法]将60例气管切开病人随机分为实验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实验组采用氧气雾化湿化法,对照组采用持续微量注射泵气管内滴注湿化法。观察两组气道湿化效果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气道湿化效果、吸痰次数和并发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间断氧气雾化湿化法在气管切开病人气道湿化中效果明显优于持续微量注射泵气管内滴注湿化法。  相似文献   

14.
陈海珍 《全科护理》2011,(4):308-309
[目的]观察重型颅脑损伤病人气管切开术后两种气道湿化方法的排痰效果。[方法]将40例重症监护病房(ICU)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未行呼吸机治疗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0例采用常温间断气道给药湿化方法,观察组20例采用微量注射泵加输液恒温器持续气道给药湿化法。比较两组病人排痰效果。[结果]观察组病人吸痰不彻底、痰痂形成、刺激性咳嗽、气道黏膜出血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持续加温气道湿化法的排痰效果优于常温间断气道湿化法。  相似文献   

15.
匡莲花  杨萍  胡海珍 《当代护士》2014,(11):110-111
目的探讨微量泵气道湿化法对患者的吸痰量及痰液黏稠度的影响。方法将104例气管切开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52例患者采用传统手工注射器间断滴入法湿化气道,实验组52例患者采用微量注射泵持续泵入法湿化气道,第4天将2组患者吸痰量及痰液黏稠度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患者吸痰量、痰液黏稠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微量泵持续湿化对预防和控制呼吸道感染有明显疗效,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重型颅脑损伤病人气管切开术后两种气道湿化方法的排痰效果。[方法]将40例重症监护病房(ICU)重型颅脑损伤气管切开未行呼吸机治疗病人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0例采用常温间断气道给药湿化方法,观察组20例采用微量注射泵加输液恒温器持续气道给药湿化法。比较两组病人排痰效果。[结果]观察组病人吸痰不彻底、痰痂形成、刺激性咳嗽、气道黏膜出血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持续加温气道湿化法的排痰效果优于常温间断气道湿化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为减少老年气管切开术后患者呼吸道感染,探讨有效的气管内给药途径。方法 将44例老年气管切开患者随机分为3组,给予临床上常用的3种气道湿化法,13例超声雾化组,17例间歇气管内滴药组,14例持续气管内滴药组。分别采用细菌学培养,并定时测量痰液、血液的药物浓度。3组进行效果观察对比。结果 14例持续气管内滴药组痰液的细菌明显少于其他组(P〈0.01),而血液的药物浓度明显高于其他2组(P〈0.05)。结论 采用套管内持续气管内滴药可充分湿化气道,促进患者气管、支气管内痰液稀释并排出,促进气管上皮柱状纤毛有效摆动,预防肺部感染发生,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和痛苦。  相似文献   

18.
两种气道湿化法在气管切开术病人应用中的效果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陈建芬  季玲  朱滨 《护理研究》2008,22(36):3350-3351
[目的]比较氧气雾化湿化法和持续微量注射泵气管内滴注湿化法在气管切开术病人气道湿化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方法]将60例气管切开病人随机分为实验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实验组采用氧气雾化湿化法,对照组采用持续微量注射泵气管内滴注湿化法.观察两组气道湿化效果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气道湿化效果、吸痰次数和并发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间断氧气雾化湿化法在气管切开病人气道湿化中效果明显优于持续微量注射泵气管内滴注湿化法.  相似文献   

19.
微量注射泵在气道湿化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气管切开术是解除病人呼吸道梗阻、抢救病人生命的重要措施之一。但是,气管切开后,其呼吸道水份丢失增加,可达800ml/d,若湿化不充分,则易造成痰液干燥结痂,导致呼吸道阻塞,还可为感染创造条件。因此,合理的呼吸道湿化,可起到稀释痰液、使痰液及时排出并保持呼吸道通畅、气道湿润、消炎抗菌、有效预防肺部感染的作用。1传统湿化法传统的湿化方法有:持续给药法和输液器滴注法。即取输液器一套,操作同静脉输液,剪去针头,然后将头皮输液针软管插入气管套管内5cm,用胶布将湿化软管并联固定于胸壁,以0.2~0.4ml/min的速度持续气管套管内滴入湿化液…  相似文献   

20.
总结63例气管切开术后应用微量泵进行气管湿化的效果。方法是将气道湿化药液加入50ml注射器中微量泵注入3-5ml/h,根据痰液粘稠度调节注入速度。微量泵能持续、恒速湿化气道,痰液易吸出,病人舒适度增加,所以应用微量泵湿化气道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