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肠外瘘是一种严重的腹部外科疾病,多见于各种急腹症术后、开放性腹部外伤、炎症性肠病穿孔等,目前其死亡率仍较高,据报道在15%~20%[1].治疗肠外瘘的有效方法包括腹腔引流、抗感染、肠外及肠内营养支持、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综合治疗手段.老年肠外瘘患者多合并全身系统性疾病,脏器功能储备不足,对手术治疗耐受力较差,以往的治疗多以长期的营养支持和药物治疗等非手术措施为主,在付出心理和经济负担的同时治愈率却未见提高.本文对我科2006年7月至2010年10月收治的16例老年肠外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探讨对老年肠外瘘患者早期手术干预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肠外瘘的综合诊断与治疗的方法与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2013-06~2017-01收治的149例肠外瘘(由外院转入119例)的临床治疗结果。结果 149例肠外瘘患者经治疗后顺利出院129例(86.58%),放弃治疗自动出院13例(8.72%),死亡7例(4.70%),主要死于严重感染及多器官功能衰竭。其中腹部外伤致肠外瘘18例(12.08%),其余多为腹部外科手术后1~2周出现肠外瘘,经通畅引流、抗感染、营养支持等治疗后大部分肠外瘘患者好转或治愈。而其中8例结直肠外瘘早期行回肠造瘘术或结肠造瘘术,12例肠外瘘患者行二期闭瘘术或二期肠瘘切除术+消化道重建术。结论该组肠外瘘患者取得治疗成功的关键是早期通畅有效的腹腔冲洗引流,同时强力有效的抗感染、营养支持与生命器官的监测是成功的基础。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克罗恩病(Crohn's disease,CD)并发肠外瘘的临床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兰州大学第二医院2014年6月至2019年6月收治的7例CD并发肠外瘘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7例患者的病史特点和诊疗经过有很多相似之处:7例中5例在起病初期因被怀疑为"急性阑尾炎"而在基层医院切除阑尾;7例累计发生肠外瘘11...  相似文献   

4.
营养支持是肠外瘘患者的主要治疗方法之一,肠内营养是营养支持的首选途径,我院自2007年3月至2009年5月对13例高位肠外瘘患者进行了经鼻胃镜导丝引导放置鼻空肠营养管治疗,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早期确定性手术治疗小肠肠瘘的可行性。方法 对采用早期确定性手术治疗的22例小肠肠外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2例小肠肠外瘘患者中单发瘘20例,多发瘘2例。早期确定性手术距瘘确诊时间6-97小时。21例行小肠部分切除吻合术,1例行肠楔形切除修补术。术后给予生长抑素+重组人生长激素+营养支持。22例患者手术均获成功,未再发生肠瘘。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为(9.6±5.9)天;完全恢复经口进食时间为(13.1±6.2)天。结论 对小肠肠外瘘进行早期确定性手术是安全可行的。术后采用生长抑素+重组人生长激素+营养支持能确保肠吻合口的愈合,提高肠外瘘的治愈率,缩短治疗时间。  相似文献   

6.
黄侠  施俭 《胰腺病学》2002,2(2):77-79
目的:回顾分析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发生胰肠吻合口瘘病例以减少手术并发症。方法:对1986年1月-2001年6月62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病例资料行回顾性分析。结果:62例中,发生胰肠吻合口瘘9例,发生率14.5%,其中1986年1月-1991年12月发生胰肠吻合口瘘5例,发生率62.5%(5/8);1992年1月-2001年6月发生胰肠吻合口瘘4例,发生率7.4%(4/54)。围手术期死亡2例,死亡率3.2%,占胰瘘的22.2%。死因为胰瘘致全身衰竭。结论:要降低胰肠吻合口瘘的发生率,重点在于手术技巧及方式的改进。手术前后的支持治疗、应用生长抑制、控制感染、有效的胃肠减压是必须的。一旦发生胰瘘,若早期诊断,及时采取综合治疗,可以使绝大部分的胰肠吻合口瘘得到治愈。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腹部手术后肠外瘘病人的病因及诊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42例腹部手术后肠外瘘病人产生原因、诊疗情况。结果42例病人产生的局部原因中,吻合口、残端及病理性胃、肠穿孔修补术后愈合不良22例,占52.38%,手术误伤15例,占35.71%,切口感染、裂开时,对腹内肠管保护不当3例,占7.14%,腹内脓肿及引流管压迫2例,占4.76%。全组治愈34例,占80.95%,死亡6例,占14.29%,因经济原因未愈要求出院2例,占4.76%。结论手术后肠外瘘产生的主要因素是局部原因,重在预防;其治疗原则包括维持内环境稳定、营养支持、抗感染并建立有效通畅的引流、应用生长抑素和生长激素、确定性手术治疗及维护重要器官功能。肠外瘘是腹部外科手术中最严重并合症之一,住院时间长、经济费阁大、死亡率较高;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应用肠外营养及对肠外瘘病理生理的进一步认识,80年代生长抑素的应用,肠外瘘的死亡率明显下降,自愈率不断提高;但是,肠外瘘目前仍然是腹部外科手术中相当棘手的问题:作对本组42例腹部手术后肠外瘘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并对其产生的局部原因及诊治方法进行了总结和讨论。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在肠外瘘患者的应用效果,解决肠外瘘患者的换药难题。方法将该院收治的肠外瘘患者38例分为对照组(18例)和观察组(20例)。对照组采用自制的引流管双套管行持续冲洗负压引流,观察组采用自制的引流敷料填塞伤口或瘘口行封闭式持续负压吸引。比较两组每日换药次数、伤口或瘘口愈合时间、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的每日换药次数、伤口或瘘口愈合时间、住院总天数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自制的引流敷料结合负压吸引技术用于肠外瘘患者可缩短患者伤口愈合时间、减少换药次数及缩短住院周期。  相似文献   

9.
肠瘘就其开口方向可分内瘘与外瘘,凡肠腔与胆囊、膀胱、阴道、肾盂等空腔脏器间有异常的交通所致之内瘘,不在本文讨论范围内,本文将就肠腔与皮外交通之外瘘的致因及治疗方法作一扼要的回顾,并结合本院近七年来所见的肠外瘘34例作一简单的分析。  相似文献   

10.
目的回顾分析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发生胰肠吻合口瘘病例以减少手术并发症.方法对1986年1月~2001年6月62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病例资料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62例中,发生胰肠吻合口瘘9例,发生率14.5%,其中1986年1月~1991年12月发生胰肠吻合口瘘5例,发生率62.5%(5/8);1992年1月~2001年6月发生胰肠吻合口瘘4例,发生率7.4%(4/54).围手术期死亡2例,死亡率3.2%,占胰瘘的22.2%.死因为胰瘘致全身衰竭.结论要降低胰肠吻合口瘘的发生率,重点在于手术技巧及方式的改进.手术前后的支持治疗、应用生长抑素、控制感染、有效的胃肠减压是必须的.一旦发生胰瘘,若早期诊断,及时采取综合治疗,可以使绝大部分的胰肠吻合口瘘得到治愈.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经皮内镜下胃造瘘空肠置管术治疗高位肠外瘘患者的方法、并发症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皮内镜下胃造瘘空肠置管术治疗我院24例高位肠外瘘患者的手术操作时间、成功率、并发症、导管留置时间及肠瘘治愈率。结果所有患者均置管成功,成功率为100%,平均置管时间为(16.5±3.8)min,无置管相关并发症;置管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2.5%(3/24):2例营养管堵塞,1例造瘘管周围感染,平均导管留置时间(83.7±46.2)d。18例患者肠瘘愈合,治愈率为75%(18/24),5例肠瘘未愈行外科手术治疗,1例因原发病死亡。结论经皮内镜下胃造瘘空肠置管术具有操作简单易行、安全,住院时间短,空肠营养管越过肠瘘给予肠内营养等优点,可用于高位肠外瘘患者的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12.
目的描述克罗恩病(Crohn’s disease,CD)并发肠膀胱瘘患者的临床特征及长期预后,并评估英夫利西单抗(Infliximab,IFX)的疗效。方法纳入2002年1月至2021年1月在北京协和医院收入院的CD并发肠膀胱瘘患者15例。通过门诊访谈或电话随访,了解患者的症状改善、瘘管愈合及腹部手术情况。结果15例患者均为男性。诊断肠膀胱瘘的年龄为(34±13)岁。主要临床症状包括气尿、粪尿(86.7%)及膀胱刺激症状(60.0%)。肠膀胱瘘最常发生于回肠(66.7%),其次是乙状结肠(26.7%)和空肠(6.7%)。除肠膀胱瘘外,11例(73.3%)患者合并其他类型肠瘘。患者中位随访时间为60(20,93)个月。7例(46.7%)患者最终进行手术,2例(13.3%)患者死亡。2例患者(13.3%)经药物治疗达到完全缓解。在接受IFX治疗的6例患者中,4例(66.7%)最终接受了手术。统计分析发现,是否使用IFX并不影响患者的无手术生存率。结论CD并发肠膀胱瘘患者的长期预后欠佳,仍以手术治疗为主,IFX治疗的确切疗效仍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3.
我院1961~1985年共收治小肠外瘘(下称肠瘘)12例,经非手术治愈10例,死亡3例,手术治愈2例。12例中男9例,女3例,年龄2~53岁。小肠高位瘘4例,死亡2例,低位瘘8例,死亡1例。肠液日流出量>500ml者6例,<500ml者6例;最高日流出量1200ml,最少日流出量50ml。肠外瘘直接并发于胃肠道行手术者10例,其他2例,医源性肠瘘1例。瘘发生至接受治疗的时间,最短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肠外瘘术后继发感染的风险因素和预测模型。方法纳入广西柳州市柳铁中心医院及广西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共168例肠外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手术治疗,记录术后住院期间继发感染发生率,根据是否发生继发感染分为观察组(继发感染)和对照组(无继发感染)。比较两组患者基本资料、病理特点及手术情况,采用Logistic多因素分析模型分析术后继发感染的相关因素,并建立指数方程。结果 168例患者中继发感染24例,发生率14. 29%。观察组与对照组瘘口肠液丢失量、术后转铁蛋白水平、手术方式及术后切口渗液发生率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Logistic多因素分析模型显示,术后转铁蛋白、瘘口肠液丢失量及切口渗液是肠外瘘术后继发感染的独立影响因素(P 0. 05),根据Logistic多因素分析结果拟合肠外瘘术后继发感染的风险模型h(t,X)=h0(t) exp(0. 831X1+0. 758X2-0. 475X3)(X1:切口渗液,X2:瘘口肠液丢失量,X3:术后转铁蛋白),预后指数(PI)方程为:PI=0. 831X1+0. 758X2-0. 475X3。受试者工作曲线(ROC)分析结果显示AUC为0. 814(SE=0. 062,P=0. 001,95%CL=0. 692-0. 936),灵敏度为0. 833,特异度为0. 639,其对应的PI为1. 114,即当PI 1. 114时,术后继发感染的风险较大。结论肠外瘘术后继发感染与术后转铁蛋白水平、瘘口肠液丢失量及术后切口渗液发生率相关,据此建立预测继发感染的指数方程对指导临床具有较高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新生儿肠造瘘术的围手术期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1989年以来,我们共为21例新生儿施行肠造瘘术,效果满意。现将围手术期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肠外营养在炎症性肠病中的应用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分析和探讨肠外营养在炎症性肠病中的应用。方法 参照1993年全国慢性非感染肠道疾病学术研讨会制定的炎症性肠病的诊断标准对武汉同济医院消化内科1986年1月至1996年12月的炎症性肠病住院病人进行了分析,着重探讨了以炎症性肠病的内科治疗,尤其是肠外营养的应用。结果 11年间炎症性脾性病的年平均住院人数有所上升;其内科治疗除以柳氮磺胺吡啶5-氨基水杨酸为主要药物外,合理的肠外营养,明显改善了炎症  相似文献   

17.
方法:为了客观评估生长抑素和奥曲肽预防胰腺手术后并发症和治疗胰肠外瘘的效果,按关键词“生长抑素、奥曲肽(善得定)、随机对照研究”从Medline(1960~2000年)和EMBASe(1980~2000年)检索有关资料,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8.
老年食管、贲门癌患者营养状况一般较差,术后早期给予营养支持,对预防感染、吻合口瘘有重要作用。本研究通过比较老年食管癌、贲门癌患者术后给予早期肠内营养(EEN)和全肠外营养(TPN)后肠通透性的变化来观察EEN对手术后肠通透性的影响。1资料与方法  相似文献   

19.
急性重症胰腺炎并发消化道外瘘的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急性重症胰腺炎并发消化道外瘘的治疗威海市立医院(264200)汤天平王太泽赵海燕耿建利消化道外瘘是急性重症胰腺炎(AHNP)的严重并发症,病死率较高。1990~1997年,我院收治AHNP并发消化道外瘘患者19例,现对其治疗进行讨论。1临床资料本组男...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估各种不同术后营养方式(包括全肠外营养、早期口服营养、鼻空肠管早期肠内营养、胃造瘘管早期肠内营养及空肠造瘘管早期肠内营养)对胰十二指肠切除(PD)术后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中PD术后营养支持相关文献,检索时间为2007年-2017年。将文献中研究对象及样本量、术式及术后营养方式、住院时间、感染(包括术后肺部感染、切口感染)发生率、胰瘘(B/C级)发生率、胃排空障碍的发生率纳入采用汇总分析,并采用Rev Man5.3软件对术后全肠外营养与鼻空肠管早期肠内营养情况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11篇文献,4篇文献行Meta分析。横向比较发现不同营养途径支持的患者的住院天数无明显规律,纵向比较发现不同研究相同营养给予方式下患者的住院天数差异较大。在并发症方面,胃造瘘组的胰瘘发生率明显高于其他组(P值均0.01);空肠造瘘组的胃排空延迟障碍发生率均高于其他组(P值均0.01)。全肠外营养感染发生率为27.17%,低于口服营养组之外的其他组(40.63%、46.58%、33.64%),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Meta分析结果显示,全肠外营养组与鼻空肠管早期肠内营养组在住院时间和胃排空延迟障碍、胰瘘、感染发生率方面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PD术后营养策略无明显优劣之分,临床可根据实践经验和患者具体情况制订合理的术后营养支持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