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体外观察抑肽酶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活化的影响,探讨其抑制体外循环术后系统性炎性反应的机制.方法将体外培养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随机分为空白组,人TNFα(肿瘤坏死因子α)活化组,抑肽酶 TNFα组,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法观察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的表达.用细胞培养小室测定中性粒细胞跨迁单层融合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的迁移率.结果抑肽酶可显著抑制TNFα诱导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ICAM-1的表达(P<0.05),抑肽酶对中性粒细胞跨迁活化的单层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有显著影响(P<0.05).结论抑肽酶可抑制TNFα诱导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的活化;抑肽酶可抑制中性粒细胞跨迁人TNFα活化的单层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抑肽酶可能通过抑制内皮细胞的活化来抑制体外循环术后系统性炎性反应. 相似文献
2.
1 资料和方法 32 例双瓣膜替换术患者,年龄 40~65 岁,ASA 分级 Ⅱ~Ⅲ级,随机分为三组:①对照组:不用抑肽酶(n=6);②小剂量组:体外循环(CPB)前静滴抑肽酶 100 万 KIU,预充液加入 100 万 KIU,术中持续静滴 25 万 KIU/h,直至关胸结束(n=13)。③大剂量组:CPB 前静滴抑肽酶 200 万 KIU,预充液中加入 200 万 KIU,术中持续静滴 50 万 KIU/h,直至关胸结束(n=13)。应用统一术式、麻醉和体外循环方法。分别于CPB前、CPB 结束、停 CPB 后 2 h取桡动脉血,以流式细胞术检测中性粒细胞 CD11b 的平均荧光强度(MF… 相似文献
3.
乌司他丁和抑肽酶对小儿体外循环炎性反应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乌司他丁和抑肽酶对小儿体外循环(CPB)炎性反应的影响.方法:按入选标准筛选90例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患者并随机分成六组:对照组(A组),小剂量乌司他丁组(B组),大剂量乌司他丁组(C组),小剂量抑肽酶组(D组),大剂量抑肽酶组(E组),小剂量乌司他丁 小剂量抑肽酶组(F组),每组15例.于CPB前(T1)、升主动脉开放后5 min(T2)、CPB结束后30 min(T3)、4 h(T4)、24 h(T5)五个时间点抽取桡动脉血行白细胞(PMN)计数、IL-6、IL-8、IL-10、TNF-α浓度测定.术中定时监测ACT、HCT;同时记录主动脉阻断(ACC)时间、CPB时间、呼吸机支持时间、住院时间.结果:PMN计数各组差别不大.B、C、E、F组与A组相比,IL-6、IL-8、TNF-α明显降低,IL-10明显增高(均P<0.05).与F组相比,A、B、D组IL-6,A、D组IL-8、TNF-α明显增高;A、B、C组IL-10明显降低(均P<0.05).C组与B组、E组与D组、C组与E组相比IL-6、IL-8、TNF-α显著降低;D组与E组、B组与D组、C组与E组相比IL-10显著降低(均P<0.05).F组呼吸机支持时间、住院时间较A组明显缩短(P<0.05).结论:单次使用乌司他丁和抑肽酶都能减轻CPB所致的炎性反应,药效呈剂量依赖性;乌司他丁以抑制促炎因子IL-6、IL-8、TNF-α释放为著,抑肽酶以增加抑炎因子IL-10释放为著;同时使用小剂量乌司他丁加小剂量抑肽酶减轻炎性反应较为合理.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体外循环(CPB)心脏手术中大剂量抑肽酶保护血小板的作用及机制。方法 实验犬随机分组,实验组给予大剂量抑肽酶,对照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检测血小板计数、血小板聚集率、血浆血栓烷B2、血小板活化标记蛋白-140分子数、血小板膜糖蛋Ⅰb。结果 大剂量抑肽酶可降低CPB过程中血浆血栓烷B2含量和血小板活化标记蛋白-140分子数,保护血小板膜糖蛋白Ⅰb,但不影响血小板计数和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率。结论 大剂量抑肽酶可能从以下两方面保护血小板功能;(1)抑制纤维蛋白溶解酶,保护血小板膜糖蛋白Ⅰb,保护血小板粘附功能。(2) 抑制血小板内花生四烯酶转化为血栓烷A2,减少血小板活化,从而保护血小板结构及功能的完整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体外循环 (CPB)心脏手术中大剂量抑肽酶保护血小板的作用及机制。方法 实验犬随机分组 ,实验组给予大剂量抑肽酶 ,对照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检测血小板计数、血小板聚集率、血浆血栓烷B2 、血小板活化标记蛋白 - 140分子数、血小板膜糖蛋白Ib。结果大剂量抑肽酶可降低CPB过程中血浆血栓烷B2 含量和血小板活化标记蛋白 - 140分子数 ,保护血小板膜糖蛋白Ib ,但不影响血小板计数和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率。结论大剂量抑肽酶可能从以下两方面保护血小板功能 :(1)抑制纤维蛋白溶解酶 ,保护血小板膜糖蛋白Ib ,保护血小板粘附功能。 (2 )抑制血小板内花生四烯酸转化为血栓烷A2 ,减少血小板活化 ,从而保护血小板结构及功能的完整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体外循环 (CPB)时抑肽酶 (APR)对内皮细胞 (EC)激活影响。方法 16例双瓣膜替换术病人 ,随机分为对照组 (n =8)和APR组 (n =8,3× 10 6kIU) ,分别于麻醉后CPB前、CPB 30min、开放后 30min、术后第 1和第 2天采取病人无菌血浆 ,分别刺激培养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 (HUVEC) ,测定HUVEC上细胞间黏附分子 1(ICAM 1)的表达及其与中性粒细胞 (PMN)黏附率。结果 CPB开始后不同时点血浆刺激HUVEC上ICAM 1的表达明显增高 ,其中APR组明显低于对照组 (P <0 .0 5 ) ;CPB复跳后 30min的血浆刺激HUVEC后 ,与PMN的黏附率明显增加 ,而APR组明显低于对照组 (分别为 34.2 %和 5 8.7% ,P <0 .0 5 )。结论 APR可明显抑制EC的激活 ,这可能是其抗炎作用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抑肽酶对体外循环(CPB)心脏直视术后心肌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选择我院2008-2010年间66例接受体外循环下心脏直视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33人,A组患者在体外循环前、体外循环手术中应用常规剂量抑肽酶,B组患者为对照组,在相应时间给予生理盐水。所有患者在术前、术后即刻及术后12h、24h、48h抽取静脉血测定血清肌钙蛋白I(cTnI)的浓度,结果在基本相同的身体情况及手术情况下,A组患者肌钙蛋白I(cTnI)的浓度明显低于对照组B组(P〈0.05)。结论抑肽酶对于体外循环术后的心肌损伤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体外循环瓣膜置换手术中使用大剂量抑肽酶对心肌的保护作用。方法:80例心脏瓣膜置换手术的病人,随机分成两组:A组(抑肽酶组n=40),B组(对照组n=40),A组在体外循环预充液中1次加入5×10KIU抑肽酶;B组在体外循环预充液中加入相等容量的乳酸林格氏液代替。记录两组转机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开放至复跳时间、自动复跳或电击复跳、复跳后低血压情况。结果:两组转机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开放至复跳时间均无明显差异(P>0.05)。A组自动复跳率(85%)明显高于B组(72%),(P<0.05);A组复跳后低血压发生率(12.5%)明显低于B组(27.5%),(P<0.05)。结论:体外循环瓣膜置换手术使用大剂量抑肽酶提高心脏自动复跳率,提示体外循环中使用大剂量抑肽酶减轻CPB后的再灌注损伤,加强心肌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体外循环期间低温保护液肺动脉灌注对肺的保护作用。方法 12只杂种犬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主动脉阻断后,对照组经右肺动脉灌注4℃乳酸林格液,实验组经右肺动脉灌注4℃含抑肽酶的低温保护液。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体外循环参充液中加入抑肽酶对红细胞的保护效果。方法 成年杂种犬12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抑肽酶组,每组6例,对照组体外循环预充液中仅加入复方氯化钠及706代血浆各500ml,抑肽酶组体外循环预充液中除复方氯化钠及706代血浆外,另加入抑肽酶2.5万U/kg。模拟临床心内直视手术、心肌缺血再灌注、体外循环过程开胸建立体外循环。抑肽酶组于转机前静脉注射抑肽酶2.5万U/kg,对照组只注射等量的生理盐水。分别于体外循环转机前,转机5、15、45min及开放后15、30min取静脉血测定血浆丙二醛(MDA)和游离血红蛋白(FHB)。结果 抑肽酶组转机5min后的各次标本MDA、FHB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 抑肽酶能减少体外循环期间氧自由基的产生,对体外循环中红细胞有较好的保护效果。 相似文献
11.
抑肽酶对儿童体外循环致血小板激活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观察体外循环所致先心病儿童血小板激活及抑肽酶的保护作用.方法:20例非紫绀性心脏病儿童随机分为两组,A组(n=10)使用抑肽酶,按5×105 IU/kg的剂量加入预充液中;B组(n=10)不用抑肽酶.检测血浆P-选择素、血栓素B2、肌酐、尿素氮、血小板计数及血球压积,记录输血总量、术中、术后24 h失血量.结果:体外循环期间P-选择素和血栓素B2较转流前升高,A组明显低于B组(P<0.05),术中、术后24 h输血量、失血量,A组明显少于B组(P<0.05).血小板计数、肌酐及尿素氮两组无显著差异.结论:儿童体外循环可导致血小板激活,P-选择素释放增加,血栓素B2升高,血小板减少,抑肽酶可减轻血小板激活,抑制释放反应,保护血小板功能,减少术中、术后输血量和失血量. 相似文献
12.
作者将30例体外循环手术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5例),实验组预充液中一次性加入1.5~2.0×106kIU抑肽酶,对照组预充液中加入等量的生理盐水,观察两组转机前后血小板计数,血小板粘附、聚集功能。结果为转机后血小板数量变化不大,对照组的血小板功能较实验组明显下降。实验组的出血量及输血量较对照组低,表明抑肽酶能够保护转机期间血小板功能,减少术后出血。 相似文献
13.
在正常人富血小板血浆中加入尿激酶后,激活瑞斯托霉素诱导的血小板凝集率下降到对照值的31.7%,表明血小板粘附功能受到明显损伤。这种作用可能与活化的纤溶系统对血小板膜糖蛋白Ⅰ受体的水解有关。事先经抑肽酶孵育的富血小板血浆中加入相同浓度的尿激酶,瑞斯托霉素诱导的血小板凝集率下降不明显,表明抑肽酶可有效地抑制尿激酶的损伤作用,保护血小板的粘附功能。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体外循环 ( cardiopulmonary bypass,CPB)期间低温保护液肺动脉灌注对肺的保护作用。方法 12只杂种犬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主动脉阻断后 ,对照组经右肺动脉灌注 4℃乳酸林格液 ,实验组经右肺动脉灌注4℃含抑肽酶的低温保护液。开放主动脉并停 CPB后收集肺静脉血标本进行生化分析 ,测定肺功能并进行组织学检查。结果 实验组气道压在 CPB结束后显著低于对照组 ( P<0 .0 5) ;两组右肺静脉血氧分压在 CPB结束后 30 ,60 min均较左肺静脉血氧分压高 ,实验组右肺静脉血氧分压在停 CPB60 min时显著高于对照组 ( P<0 .0 5) ;实验组右房 /右肺静脉白细胞比值和脂质过氧化物 ( malondialdehyde,MDA)在开放主动脉后 5min明显低于对照组 ( P<0 .0 5) ;组织学观察提示两组左肺均有明显肺泡内出血和间质水肿 ,对照组右肺病理改变较左肺轻 ,实验组右肺组织结构基本正常。结论 CPB期间肺动脉灌注含抑肽酶的低温保护液可以明显减轻 CPB对肺造成的损伤 相似文献
15.
抑肽酶对体外循环心脏手术血液系统及呼吸功能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抑肽酶对体外循环(CPB)心脏手术血液系统及呼吸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330例CPB心脏手术患者分为抑肽酶组和对照组。抑肽酶组(A组,n=170)CPB预充液中一次性加入抑肽酶(5万U/kg);对照组(B组,n=160)加入等量生理盐水。观察比较失血量、止血时间、输血量、呼吸支持时间及肺部感染等临床指标;监测手术前后血红蛋白(Hb)、血细胞比容(HCT)、血小板(PLT)及白细胞(WBC)计数等实验室指标。结果:A组较B组术中失血量、术中输血量、术中止血时间、术后6h心包纵隔引流量、术后24h心包纵隔引流量、术后输血量、术后呼吸支持时间及术后肺部感染发生率均明显减少(P<0.01或P<0.05);两组术后Hb、HCT、PLT均有明显下降(P<0.01),但A组明显高于B组(P<0.05);两组术后WBC均明显上升(P<0.01),但A组明显低于B组(P<0.05)。结论:抑肽酶对CPB心脏手术血液系统及呼吸功能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6.
体外循环过程中,机体处于一种非生理状态,同时伴有缺血、缺氧和各种酶、炎性介质、自由基的大量释放,导致血液破坏止血功能低下,心脏、脑、肺、肾等重要器官及血管内皮损伤。近年来大量研究和临床实践表明,抑肽酶能减轻体外循环引起的血小板功能异常和炎性反应,有效减少术后出血,对缺血-再灌注损伤的脏器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体外循环(CPB)心脏瓣膜置换手术中使用大剂量抑肽酶对心肌的保护作用。方法40例心脏瓣膜置换手术病人,随机分成A组(抑肽组,n=20)和B组(对照组,n=20),A组在体外循环预充液中1次加入5×104kIU/kg抑肽酶;B组在体外循环预充液中加入相等容量的乳酸林格液代替。分别于围术期多时点采取中心静脉血,测定血清心肌肌钙蛋白I(cTnI)、肌酸激酶(CK)及其同工酶(CK-MB)的水平,记录两组转机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开放至复跳时间、自动复跳或电击复跳、复跳后低血压情况。结果A、B两组cTnI在CPB开始后均不同程度升高,A组升高值较B组低,在CPB后各时点的差异显著(P<0·01)。CK、CK-MB明显高于转流前,至开放循环72h后恢复至CPB前水平,A组的变化值均较B组小(P<0·01)。A组心脏自动复跳率、窦性心率恢复率高于B组(P<0·05)。电除颤率、心律失常发生率、复跳后低血压发生率低于B组(P<0·05)。结论体外循环瓣膜置换手术使用大剂量抑肽酶能加强心肌保护的效果,抑肽酶预处理减轻心肌缺血和再灌注造成的损害。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氨茶碱对体外循环(CPB)所致炎性反应的作用。方法选择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20例,随机分为氨茶碱组和对照组,每组10例。氨茶碱组于麻醉诱导后缓慢静脉注射氨茶碱(5mg/kg,5m in),随后按0.5mg/(kg.h)剂量经微量泵持续静脉注射,直到CPB结束。对照组:用等容量平衡液静脉注射。于CPB前、CPB结束后1 h、8 h、24 h测定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8(IL-8)、白介素-10(IL-10)的血浆浓度。结果CPB结束后1 h、8 h、24 h,对照组TNF-α明显高于CPB前及相同时点氨茶碱组的浓度(P<0.05);CPB结束后1 h、8 h,对照组IL-8明显高于CPB前及相同时点氨茶碱组的浓度(P<0.05);CPB结束后1 h,两组IL-10均增加,但氨茶碱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氨茶碱可抑制CPB所致的炎性反应。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大剂量抑肽酶对防止体外循环术后出血的作用。方法:应用大剂量抑肽酶(5万u/kg)一次性加入体外循环预充液中,比较应用抑肽酶组与未用抑肽酶组的术后出血量,血小板计数,纤维蛋白含量。结果:大剂量抑肽酶通过保护血小板的数量和功能,抑制纤溶系统的激活,起到防止体外循环术后渗血的作用。结论:应用大剂量抑肽酶有防止体外循环术后出血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止血芳酸与抑肽酶在体外循环中保护血小板作用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①目的比较止血芳酸与抑肽酶在体外循环中对血小板的保护作用。②方法测定止血芳酸组与抑肽酶组的血小板计数、术后出血量、输血量及体外循环前后血浆α-颗粒膜蛋白(GMP-140)、血栓烷B2(TXB2)和6-酮-前列腺素F1α(6-K-PGF1α)的浓度变化。③结果两组间血小板计数、术后出血量及输血量、血浆GMP-140、TXB2和6-K-PGF1α比较差异无显著性(t=0.65~1.70,P>0.05)。④结论止血芳酸与抑肽酶在体外循环中对血小板的保护作用相似。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