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应用静滴人血丙球(IVIG)治疗小儿重症疾病33例,取得了较好效果,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文收集了1993年至1995年住院的重症肺炎23例;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癫10例。对照组:随机抽样重症肺炎23例,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癫IO例,均予常规治疗。治疗组33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IVIG。重症肺炎:抗生素十IVIG200~250mg·kg’·d-’X3天;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癫:泼尼松ling·kg‘·d-‘,IVIG400mg·kg-‘·d-’XS天。结果:(l)重症肺炎咳嗽、气急好转情况,肺部体征消失和住院时间,两组有显著差异(P<0.01)。(…  相似文献   

2.
蒋仁娟 《江苏医药》1997,23(1):63-64
自1993~1994年,作者随机抽样用病毒唑治疗上呼吸道感染80例,青霉素治疗50例对照观察现分析如下。临床资料一、病毒唑组,男48例,女32例。青霉素组,男26例,女24例。两组年龄从3个月~12岁,都有不同程度的发热、咳嗽、流涕、咽充血等典型上呼吸道感染症状,周围血象白细胞总数为5.8~11X10’/L,中性0.6~0.7,起病3天之内。二、观察方法:治疗组用病毒哩10~15mg·kg-’·d‘,分二次肌肉注射或加入葡萄糖液中静滴,疗程3天。对照组用青霉素肌注,疗程3天。两组同时观察体温、咳嗽、鼻塞、流涕、精神、食欲、腹泻、咽充血、扁桃…  相似文献   

3.
甲状腺机能亢进与白细胞减少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邹继红  史兆荣 《江苏医药》1999,25(3):207-207
部分甲状腺机能亢进(简称甲亢)患者在发病过程中或治疗期常有白细胞减少。现将我院1995年5月至1998年5月收治的有关病例分析如下。临床资料甲克合并白细胞减少24例,男5例,女19例,年龄19~68岁,平均35岁。白细胞3.6~3.gX10’/Lll例,3,1~3.5X109/L6例,2.5~3.0X109/L5例,低于25Xlo’/I,2例。甲亢治疗时合并白细胞减少36例,男8例,女28例,年龄17~64岁,平均32岁。白细胞为3.6~3.gX10‘/L12例,服他巴吐(MM)9例,丙基硫氧啼院(PTU)3例。白细胞3.1~3.5X109/L15例,眼MMll例,PTU4例。白细胞2.5~…  相似文献   

4.
阿莫西林致血小板减少1例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患者,男,32岁。因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口服阿莫西林(北京优弥特药业有限公司生产,批号951212)0.sg,gd,洛赛克20mg,qd,服药至第sd,患者四肢皮下散在红色出血斑点,偶有痛痒,无发热及咽痛。查体T36.8’;C,P72次/min,R16次/min,BP16/12kPa,剑下压痛。血常规Hb120g·L-‘,WBC7.8X10’/L,DCN0·69,L0·31,PLT75X10‘/L。患者6月前服洛赛克2周,无任何不适。故诊断为阿莫酉林致血小板减少症。停用阿莫西林,继续口服洛赛克,未用任何药物治疗。继来我院复查。四肢皮下出血斑点颜色逐渐变淡,未见出现新出血…  相似文献   

5.
本文报道用干扰素治疗上、下呼吸道和喉部乳头状瘤病56例,年龄<1岁4例,1~5岁23例,5~7岁17例,>7岁12例。僵散型乳头状瘤病25例(44.6o),其中13例已作气管造口术。复发间隔期3周至3个月。细胞免疫检查,T淋巴细胞水平降低,辅助性T细胞减少,认为和病毒感染有关。切除乳头状瘤手术后第Zd,开始用干扰素(1**-。。)治疗。剂量分别为:患儿<3岁不超过1.5X10sIU·d-‘,3~5岁(1.5~2)X105IU·d-l,>5岁(25。3)X10sIU·d‘,重症3”X10’IU·d‘。1988年以前进行im,”im4~6次时有36%患者出现发热反应(38~40…  相似文献   

6.
我院自1995刁2至1998-02,共收治恶性组织细胞病(恶组)8例,其中3例同时合并其他恶性肿瘤。现报道如下。l临床资料与分析例1,女性,40岁。主因咳嗽、喘息2个月于1996-OZ-14入院。CT报告:右肺癌纵隔淋巴结转移,右上肺不张。腹部B超示:肝内实质性占位,腹腔淋巴结肿大。支气管镜取活检病理证实;肺癌(鳞癌)。实验室检查:Hb103gll。,RBC3.13X10’‘/l,,WBC7.4X10’/L,BPC39X10’/I。。血涂片:可见异常组织细胞。骨髓像:有核细胞增生明显活跃,粒。红两系增生无明显异常,巨核系未找到巨核细胞,血小极少见。异…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清开灵对病毒性咽炎的治疗作用。方法 将临床确诊为病毒性咽炎的82例患儿,随机分为清开灵治疗组和利巴韦林治疗组。清开灵组:清开灵冲剂0.5g/次,3~4次/d口服,连崩4—5d;利巴韦林组:口服利巴韦林颗粒(新博林,Ribavirin Granules)10mg/(kg·d),3次/d,疗程4~5d。观察两组疗效。结果清开灵组在退热、咳嗽、咽痛、咽充血消失时间均较利巴韦林组显著缩短(P〈0.01);治疗总有效率也明显提高(P〈0.01)。结论清开灵治疗小儿急性病毒性咽炎疗效明显优于利巴韦林,应作为治疗小儿病毒性咽炎的推荐首选药物。  相似文献   

8.
唐青  戴元勋 《江苏医药》1999,25(1):72-72
儿童病原菌未明的化脓性脑膜炎(简称化脑)过去一直采用青霉素加氨苄青霉素或氯霉素。我科自1990年8月至1997年4月应用头孢氨噻肟及氯唑青霉素治疗病原菌未明的化脑18例,并与青霉素加氨苄青霉素、氯霉素比较,疗效满意,现总结如下。临床资料一、一般资料:治疗组18例中,年龄最小4个月,最大9岁,男11例,女7例;对照组18例中,年龄最小3个月,最大10岁,男12例,女6例。两组患儿的一般情况及病情无差异。二、化脑诊断标准:(1)具有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症状及体征;(2)脑脊液白细胞数>1000X10’/L,部分>500X10’几,以中性粒细胞…  相似文献   

9.
我们于1994年2月至1995年4月共收治巨度以上烧伤63例,33例应用654--2湿敷,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治疗组33例,男18例,女15例;年龄2~68岁,平均26岁。对照组30例,男16例,女14例;年龄4~72岁,平均28岁。面积与程度:治疗组2%~31%,平均17.8%;I“30例,皿”3例。对照组1%~30%,平均16.2%;I”28例,M”2例。病程:治疗组1小时~8天;对照组1小时~5天,统计学处理P>0·05。治疗:两组病人入院后均经清创、注射TAT及抗感染治疗,部分病人予以纠正水电解质酸碱失衡及支持治疗。治疗组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创面温敷0.of%…  相似文献   

10.
茵栀黄对急性黄疸型肝炎的临床退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院用茵栀黄治疗急性黄疸型肝炎48例,退黄效果显著,现将其退黄作用介绍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我院1997-12~1999-06收治意性黄疸型肝炎74冽,男59例,女15例.年龄21-62岁,平均42岁,均符合1995年北京会议制定的诊断标准.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H组.治疗组48例,男37例、女11例.年龄2158岁,平均39岁,血清胆红素358-150.0umol/L,平均965nmol/L.对照组26例,男22例,女4例,年龄25-62岁,平均41岁,血清胆红素36.0-148.0umol/L,平均89.4umol/L.1.2治疗方法治疗组应用苗党黄注射液20-40ml加入5%葡萄250ml静脉滴注…  相似文献   

11.
我院1990~1994年用先锋必(Ce山bid)治疗小儿重症肺炎50例,现报道如下。l临床资料本组均为我院住院病例,50例重症肺炎中男26例,女24例。3~12个月15例,~3岁25例,~4岁IO例,-5岁10例。发热(37.5-38)C12例,-39aC26例,~40CIZ例。均有咳嗽、咛吸急促、鼻翼扇动、四周紧组或胸部三凹证32例。肺部均有湿性罗音,细小,密集,部分病例有子鸣音,18例有哮音。其中,白细胞总数:(-10)xIO’/LS例,(l一匕)x10’123例,(15-20)x10’/L14例,20x10’/L以上为5例,以中性粒数细胞为主(占80W90%)。包括金黄色萄葡…  相似文献   

12.
1.1病例选择我科30例经病理学或细胞学诊断证实为恶性肿瘤,心、肝、肾功能正常,卡氏评分60分以上,白细胞(WBC)≥4.0×10^9/L,中性粒细胞绝对值(ANC)≥2.0×10^9/L,血小板(PLT)≥100×10^9/L,男17例,女13例;中位年龄53.3岁,有化疗指征,预计生存期大于3月。且经第一周期全身静脉化疗后血液学毒性均达Ⅲ度(WBC〈2.0×10^9/L、ANC〈1.0×10^9/L)以上,经治疗后血象恢复入组。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15例,对照组15例,两组在年龄、性别、疾病分期、病种、化疗方案、化疗前血象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抗癌药物有:表阿霉素、顺铂、长春新碱、长春瑞滨、多西他赛、5一氟脲嘧啶、环磷酰胺、强的松。  相似文献   

13.
我所采用维生素K;超声雾化吸人治疗小儿喘息性疾病60例,取得较好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1.l一般资料住院患儿116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60例,其中喘憋性肺炎!O例,喘息性支气管炎50例.年龄对~6个月5例,-l岁40例,~3岁10例,wt岁5例.男35例,女25例.对照组56例,其中瑞憋性肺炎5例,喘息性支气管炎引例.年龄:0~6个月!0例,~l岁36例,~3岁6例,~4岁4例,男30例,女26例.两组患儿性别、年龄、临床表现及实验室资料经统i]·学处理均无显著性差异(P>(.05),具有可比性.1.2治疗方法对照组采用综合治疗,…  相似文献   

14.
我院于1992年3月至1994年3月,采用无环鸟苷联合抗乙肝免疫核糖核酸治疗21例慢性乙型肝炎,现总结如下。资料和方法病例选择:42例均系住院病人,平均年龄38岁,病程6个月至20年,平均病程4.6年。全部病例均符合1990年上海全国肝炎会议修订的诊断标准。治疗组ZI例中,CPH12例,CAHg例;对照组ZI例中,CPH12例,CAHg例,两组病人的年龄、病程、病情均有可比性。治疗方法:治疗组以无环鸟音20ms·ks’·d’加入林格氏液500ml中静滴,l周后改为15mg·kg-’·d-‘,联合抗乙肝免疫核糖核酸4mg,肌注隔日一次,至60天为一疗程。对照组…  相似文献   

15.
近 2年多来笔者对 10 0例上呼吸道感染患者用鱼腥草加红霉素与 10 0例头孢拉啶 (先锋 6号 )治疗进行比较 ,结果报告如下。1 病例选择 自 1998年 9月至 2 0 0 0年底对 2 0 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 10 0例 ,所有病例均经 X线透视或 X线拍片确诊为上呼吸道感染。两组血常规检测 :白细胞总数高于 10× 10 9/ L各占 4 0 % ,治疗组体温达 4 0℃者有 4例 ,对照组体温达 4 0℃者有 3例。治疗组 10 0例 ,男 55例 ,女 4 5例 ,年龄 5岁~ 6 0岁 ,平均 31岁 ;对照组 10 0例 ,男 56例 ,女 4 4例 ,年龄5岁~ 6 0岁 ,平均 30岁。2 治疗方法2 …  相似文献   

16.
老年腔隙性脑梗塞血清脂质,脂蛋白及载脂蛋白水平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周晨晖  徐仲邦 《江苏医药》1996,22(11):759-760
对35例老年腔隙性脑梗塞患者及25例老年非腔隙性脑梗塞患者血清脂质、脂蛋白及载脂蛋白水平进行了对照观察。结果:1.腔隙性脑梗塞组血清LP(a)、Apo-B100、TG值较对照组长比明显升高(P值分别为<0.01、<0.01、<0.05)。2.Apo-AI、HDL-C则对照组高于腔隙性脑梗塞组(P<0.05、P<0.01)。3.Apo-A1/Apo-B100比值,对照组大于腔隙性脑梗塞组;TC/HDL-C比值,腔隙性脑梗塞组大于对照组。4腔隙性脑梗塞组高血压者21/35(60%);对照组14/25(56%),无明显差异。提示,腔隙性脑梗塞与高血压无明显关系,与脂质代谢异常有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接受化疗的转移性乳腺癌患者有血栓的高危性。本文评估了极低剂量华法林预防性给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接受1线或2线化疗药治疗的转移性乳腺癌患者(具有潜在出血疾病、活动性溃疡病、直接胆红素超过正常值2倍、INRjl.3、血小板计数低于50X10’·L-’、有明显脑转移、正接受激素治疗、预计生存期<3个月的患者除外)随机分为2组。极低剂量华法林治疗组(15例,平均年龄对.l岁)和安慰剂对照组(15例,平均年龄56.l岁)。华法林用药剂量为ling·d‘,持续用药6周,安慰剂组服相同剂量的无效片剂。每隔2周测定凝血酶原时间(PT),PT值…  相似文献   

18.
我院1994年对手术和病理确诊的30例肺癌病人进行CA19-9检测,其中男25例,女5例;年龄28~70岁;鳞癌22例。腺癌、小细胞癌、腺鳞癌各2例.腺样囊性癌和肺泡细胞癌各1例。对照组20例,男15例,女5例;年龄20~65岁;胸外伤占50%,肺炎性假瘤占15%,其余为肺囊肿、肺脓疡、支气管扩张、胸腺瘤等。结果:肺癌组CA19-9为3氖92±15.10u/ml,其中<25u/ml19例,37~60u/ml8例,>60u/ml3例。对照组为28.24±11.86u/ml,其中<25u/ml18例。通常以37u/ml为正常上限,本组以>37u/ml为阳性.肺癌组占37%;对照组占10%,但无统计学…  相似文献   

19.
咽炎颗粒的抗炎作用及临床疗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咽炎颗粒对二甲苯所致小鼠耳肿胀的急性炎症、大鼠棉球肉芽肿的慢性炎症的影响,了解咽炎颗粒对金色葡萄球菌、流感嗜血杆菌、肺炎链球菌等的体外抑菌作用。方法 将59例急、慢性咽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其中急性咽炎治疗组(咽炎颗粒 氨苄青毒素,PGAN)19例,对照组(玄脉甘桔颗粒 氨苄青毒素,AMAN)10例,慢性咽炎治疗组(咽炎颗粒,PG)20例,对照组(玄脉甘桔颗粒,XM)10例。结果 咽炎颗粒对肺炎链球菌、卡他萘瑟氏球菌、流感嗜血杆菌、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和大肠杆菌等有抑制作用;在高剂量组,对二甲苯所致小鼠耳肿胀的急性炎症有明显抑制作用(P<0.05),咽炎颗粒在高、低剂量组对大鼠棉球肉芽肿的慢性炎症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P<0.05)。急性咽炎治疗组总有效率84.21%,对照组总有效率60.0%;慢性咽炎治疗组总有效率90.0%,对照组总有效率50.0%,急、慢性咽炎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咽炎颗粒具有抗急、慢性炎症和抗菌的药理作用,对急、慢性咽炎有肯定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20.
嗜酸性粒细胞(E.C)增多症为一少见的临床综合征,其病因较为复杂,确诊不易。我科自1990~1995年共收治26例,现分析如下:临床资料所有病例均为住院病人,男22例,女4例,年龄25~57岁。有吃生鱼史15例,均为男性。周围血象WBCS4~9.gX10’/L8例,100~52.0X10‘/L18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