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 探讨安寐丹对睡眠剥夺模型大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并探讨机制。方法 50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安寐丹低、高剂量组(4.55、18.18 g·kg-1·d-1)和艾司唑仑组(0.09 mg·kg-1·d-1),每组10只,用自制的睡眠剥夺箱进行持续性睡眠剥夺21 d。大鼠的学习记忆水平以Morris水迷宫来检测,免疫荧光检测大鼠海马N-myc下游调控基因2(NDRG2)、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阳性细胞表达量,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Real-time PCR)检测海马区NDRG2、兴奋性谷氨酸转运体-1(GLT-1)、N-甲基-D-天(门)冬氨酸(NMDA)受体2个调节亚基GluNR2A、GluNR2B mRNA表达。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海马NDRG2、GLT-1蛋白表达。结果 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上平台的潜伏期、游泳总路程显著增加,穿越目标象限总路程、穿越目标象限时间、穿越平台次数显著减少(P<0.01),海马CA1区NDRG2、GFAP阳性细胞数显著增加(P<0.01),NDRG2、GluNR2B mRNA相对表达量增加,GLT-1、GluNR2A mRNA相对表达量下降,NDRG2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1),而GLT-1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安寐丹低、高剂量组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显著改善(P<0.01),大鼠海马NDRG2、GFAP阳性细胞数显著减少(P<0.01),NDRG2、GluNR2B mRNA相对表达量明显降低,GLT-1、GluNR2A mRNA相对表达量升高,NDRG2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P<0.01),而GLT-1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1)。结论 安寐丹可改善睡眠剥夺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其机制可能与调控星形胶质细胞活性影响脑内神经递质水平及突触可塑性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黄芩苷对高原性脑缺血缺氧致小鼠脑损伤的影响及相关作用靶点蛋白表达。方法:用water maze水迷宫作业测试筛选出50只昆明种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对照组、黄芩苷低、中、高剂量组(0.05、0.20、0.60 mg·kg-1),每组10只,检测受试小鼠的空间记忆和学习能力。用低压氧动物舱(模拟海拔4 000 m的高度)建立稳定的高原性脑缺血缺氧模型,检测小鼠海马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及丙二醛(MDA)含量的变化。应用蛋白印迹分析方法(western blot)分别检测小鼠脑干组织中各凋亡通路蛋白活化型半胱天冬酶-3(cleaved-caspase 3)、磷酸化蛋白激酶B(P-AKT)、神经胶质酸性蛋白(GFAP)、Bax、Bcl-2的表达。结果:模型组小鼠潜伏期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黄芩苷高剂量组与模型组相比潜伏期缩短,差异显著(P<0.05),由此得出,黄芩苷最佳有效剂量为0.60 mg·kg-1。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小鼠海马组织中MDA含量明显升高、SOD和GSH-Px活性明显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黄芩苷高剂量组小鼠脑组织中SOD和GSH-Px活性明显提高、MDA含量明显降低(P<0.05)。从蛋白变化水平来看,模型组的cleaved-caspase 3、P-AKT、GFAP蛋白表达水平与对照组相比,条带明显增强,Bax/Bcl-2的比值也明显增加(P<0.05);黄芩苷组表达水平弱于模型组(P<0.05),其中黄芩苷高剂量组表达最弱,且呈一定的量效关系。结论:黄芩苷对高原性脑缺血损伤有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强的抗氧化能力及其抑制各个靶点蛋白cleaved-caspase 3、P-AKT、GFAP、Bax、Bcl-2在凋亡通路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 拟建立一种基于神经炎症的肥胖合并抑郁(COM)小鼠模型,并观察雷公藤红素对COM小鼠的药效作用及初步药理机制。方法 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Chow)、肥胖组(DIO)、肥胖抑郁共病组(COM),COM组采用高脂饮食喂养和潮湿垫料慢性应激12周,建立小鼠肥胖抑郁共病模型。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Chow组、COM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敲低组,TNF-α敲低组通过脑立体定位在杏仁核注射TNF-α shRNA腺相关病毒,下调杏仁核中TNF-α表达量。C57BL/6J小鼠随机分为Chow组、DIO组、肥胖+雷公藤红素低剂量组(DIO-0.5 mg·kg-1)、肥胖+雷公藤红素高剂量组(DIO-1.0 mg·kg-1)、COM组、共病+雷公藤红素低剂量组(COM-0.5 mg·kg-1)、共病+红素高剂量组(COM-1.0 mg·kg-1)。记录体质量、进食量、葡萄糖耐量、白/棕脂率、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LDL-C)含量,评估各组小鼠肥胖程度;强迫游泳实验(FST)、悬尾实验(TST)和旷场实验,评估各组小鼠抑郁程度;免疫荧光检测小鼠各个脑神经核团神经肽Y、色氨酸羟化酶2(TPH2)、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等蛋白表达含量;相关性分析检测各组小鼠肥胖和抑郁指标相关性。结果 与Chow和DIO组比较,COM小鼠表现为肥胖和抑郁;肥胖表现为体质量和食物摄入明显增加(P<0.05,P<0.01),中央杏仁核中NPY表达明显增加;抑郁表现为FST和TST中的不动时间显著增加(P<0.01)、中缝背核(DRN)和杏仁核基底外侧核(BLA)中TPH2阳性5-羟色胺能神经元数量明显减少。COM小鼠BLA中TNF-α蛋白的下调能减少FST和TST中的不动时间(P<0.05,P<0.01),明显增加BLA中TPH2/BDNF阳性神经元,肥胖表现没有显著变化。在DIO小鼠中,0.5 mg·kg-1雷公藤红素给药9 d显著降低葡糖糖耐量60 min血糖(P<0.01)、摄食量(P<0.05);而COM小鼠中,1.0 mg·kg-1雷公藤红素需给药14 d以显著降低葡糖糖耐量30 min血糖(P<0.01)、摄食量(P<0.05)和悬尾不动时间(P<0.01),以及能使BLA和DRN中TPH2-BDNF双标细胞数量增加,TMEM119染色的细胞体面积显著减少。结论 在能量环境双重压迫条件下可以成功建立肥胖合并抑郁的小鼠模型;雷公藤红素能有效干预肥胖-抑郁共病,其机制可能与抑制中枢神经炎症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田黄方对高尿酸血症肾病(HN)小鼠肾损伤的保护作用,并通过网络药理学探讨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 将所有小鼠随机分为5组,正常组、模型组、非布司他组、田黄方低、高剂量组。正常组小鼠每日灌胃0.5%羧甲基纤维素钠(CMC-Na),其余组小鼠灌胃500 mg·kg-1次黄嘌呤和腹腔注射200 mg·kg-1氧嗪酸钾诱导HN模型,非布司他组小鼠每日灌胃5 mg·kg-1 非布司他,田黄方组小鼠每日灌胃60 mg·kg-1和120 mg·kg-1田黄方,连续给药3周。检测小鼠血清尿酸、肌酐、尿素氮水平和24 h尿蛋白含量;采用苏木素-伊红(HE)染色和过碘酸雪夫(PAS)染色观察肾脏损伤程度,采用天狼猩红染色观察肾脏纤维化情况;通过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网络药理学及分子对接研究田黄方在HN小鼠中的作用及其分子机制。结果 生化结果提示,与模型组比较,田黄方低剂量组BUN和24 h尿蛋白水平明显降低(P<0.05),SUA、SCr水平显著降低(P<0.01),田黄方高剂量组,SUA、BUN、SCr和24 h尿蛋白水平显著降低(P<0.01);病理染色结果表明田黄方各剂量组对肾脏损伤和间质纤维化有不同程度改善作用(P<0.05);Western blot结果表明田黄方高剂量组能够使NOD样受体热蛋白结构域相关蛋白3(NLRP3)炎性小体、白细胞介素-1β(IL-1β)、纤维黏连蛋白(FN)、及尿酸转运蛋白1(URAT1)、磷酸化p65(p-p65)和磷酸化核转录因子(NF)-κB抑制蛋白α(p-IκBα)的表达降低到正常水平(P<0.01),而田黄方低剂量组不影响HN小鼠IL-1β、URAT1和p-IκBα的蛋白表达。结论 田黄方通过抑制NF-κB和NLRP3炎性小体激活改善肾脏炎症和纤维化减轻HN。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逍遥散对血管性痴呆(VaD)小鼠抑郁行为表型的作用及可能机制。方法 3月龄雄性C57/BL6小鼠60只,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氟西汀组及逍遥散低、中、高剂量组。除正常组外,其余5组小鼠采用双侧颈总动脉狭窄术,术后2周开始给予慢性束缚应激,每天6 h,构建VaD伴抑郁小鼠模型;逍遥散低、中、高组予逍遥散水煎剂(5,10,20 g·kg-1)灌胃,氟西汀组给予氟西汀(10 mg·kg-1)灌胃,正常组、模型组给予等体积生理盐水灌胃,共计4周,给药期间给予束缚应激维持;糖水偏好试验、悬尾试验检测小鼠抑郁行为表型,免疫荧光法检测小鼠腹侧海马(vHIP)髓鞘碱性蛋白(MBP)荧光表达水平;透射电镜观察小鼠vHIP髓鞘超微结构;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MBP,少突胶质细胞糖蛋白(MOG),髓鞘相关醣蛋白(MAG),髓样细胞触发性受体-2(TREM2),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精氨酸酶1(Arg1),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4(IL-4),白细胞介素-10(IL-10)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行为学检测结果显示: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小鼠不动时间增加、糖水偏好百分比下降(P<0.01);与模型组比较,给予逍遥散干预后小鼠不动时间缩短(P<0.05),糖水偏好百分比增加(P<0.01);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小鼠vHIP中髓鞘相关蛋白(MBP,MOG,MAG)表达下降(P<0.01);与模型组比较,低剂量组小鼠vHIP中MBP,MOG,MAG蛋白表达增加(P<0.05,P<0.01),iNOS蛋白表达降低(P<0.01),中、高剂量组MBP,MOG,MAG,TREM2,Arg1,IL-4,IL-10蛋白表达均增加(P<0.05,P<0.01),iNOS,IL-1β,TNF-α蛋白表达水平降低(P<0.01);免疫荧光结果显示: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小鼠MBP平均荧光强度降低(P<0.01),低、中、高剂量组MBP平均荧光强度不同程度增加(P<0.01);透射电镜结果显示:模型组髓鞘结构松解,致密层分离,排列紊乱,给予逍遥散干预改善小鼠髓鞘结构完整性及板层结构松散度。结论 逍遥散改善VaD小鼠的抑郁表型,其机制可能是通过上调TREM2诱导小胶质细胞M2型极化,增加其抗炎及吞噬能力,促进受损髓鞘再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 考察黄连粗多糖与小檗碱在溃疡性结肠炎小鼠治疗中的协同作用。方法 采用雄性BALB/c小鼠30只随机分为5组,除正常组6只外,其余在小鼠日常饮水中给予5%葡聚糖硫酸钠建立结肠炎模型。建模成功后,每组分别进行灌胃给药4 d,每日1次,小檗碱组(100 mg·kg-1 BBR)、小檗碱+低剂量粗多糖组(100 mg·kg-1 BBR+22.8 mg·kg-1 CCP)、小檗碱+高剂量粗多糖组(100 mg·kg-1 BBR+45.6 mg·kg-1 CCP),模型组和正常组灌胃同体积生理盐水。实验结束后处死小鼠提取结肠,通过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小鼠结肠组织紧密连接闭锁连接蛋白-1(ZO-1)、紧密连接蛋白-1(Claudin-1)和闭合蛋白(Occludin)蛋白的表达。以正常组为对照,评价各治疗组模型小鼠疾病活动指数(DAI)评分、结肠长度、结肠组织形态和结肠紧密连接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小鼠ZO-1、Claudin-1和Occludin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小檗碱组Claudin-1蛋白表达无明显差异,ZO-1和Occludin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0.01),黄连粗多糖联合小檗碱组Claudin-1、ZO-1和Occludin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0.01);与小檗碱组比较,黄连粗多糖联合小檗碱组紧密连接蛋白表达明显强于小檗碱单独给药(P<0.05)。结论 黄连粗多糖协同小檗碱给药能有效改善溃疡性结肠炎小鼠肠黏膜屏障损伤。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温阳解郁方改善“母婴分离+束缚应激(MS+RS)”抑郁小鼠神经炎症,保护突触可塑性的作用机制。方法 仔鼠出生第0天(PD0)随机分为空白组和造模组。造模采用母婴分离联合束缚应激21 d建立抑郁模型,PD21离乳后剔除雌鼠,随机分为模型组、温阳组、解郁组、温阳解郁组、氟西汀组,每组15只,PD21~PD111各给药组药混饲料给药,给药剂量分别为5.85、12.03、16.71 g·kg-1,2.6 mg·kg-1。糖水偏好、开放旷场、O迷宫及新物体识别行为学实验评估小鼠焦虑抑郁和学习记忆能力;免疫组化法(IHC)观察海马小胶质细胞离子钙接头蛋白-1(Iba-1);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检测海马去甲肾上腺素(NE)、肾上腺素(E)含量;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海马白细胞介素-18(IL-18)、白细胞介素-1β(IL-1β)含量;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海马NOD样受体蛋白3(NLRP3)、凋亡相关斑点蛋白(ASC)、胱天蛋白酶-1(Caspase-1)、IL-1β、突触素(Syn)、突触后致密物95(PSD95)蛋白表达。结果 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小鼠糖水偏好率、5 min中央运动时间、运动总距离、开臂停留时间和认知指数明显降低(P<0.05,P<0.01),IHC结果显示,小胶质细胞呈“阿米巴”激活态,Iba1明显增加,海马NE、E含量显著减少(P<0.01),IL-1β和IL-18含量显著增加(P<0.01),PSD95、Syn蛋白表达明显减少(P<0.05,P<0.01),NLRP3、ASC、Caspase-1和IL-1β蛋白表达明显增加(P<0.05,P<0.01)。与模型组比较,温阳解郁组和氟西汀组小鼠糖水偏好率、认知指数增加,5 min中央运动时间、开臂停留时间、认知指数明显增加(P<0.05,P<0.01),小胶质细胞形态恢复正常,Iba1明显降低,海马NE、E含量明显增加(P<0.05,P<0.01)、IL-1β和IL-18含量显著降低(P<0.01),PSD95、Syn蛋白表达显著增加(P<0.01)、NLRP3、ASC、Caspase-1和IL-1β蛋白表达明显降低(P<0.05,P<0.01),各中药组以温阳解郁方效果最佳。结论 温阳解郁方可能通过调节NLRP3炎症通路,缓解小胶质细胞诱导的神经炎症,增加海马神经递质含量,并改善突触可塑性,减轻MS+RS小鼠抑郁样行为,其综合效果优于温阳方和解郁方。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逍遥舒心胶囊对慢性应激抑郁模型小鼠的抗抑郁作用及可能机制。 方法: 60只ICR小鼠随机分为6组:正常对照组、模型组、逍遥丸(1.5 g·kg-1)组、逍遥舒心胶囊低、中、高剂量(0.5,1.5,4.5 g·kg-1)组。于造模第1 天灌胃给药,每日1次,连续5周,空白对照组和模型组给予等容积的生理盐水。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余组均采用慢性不可预见性应激加孤养法建立慢性应激抑郁症小鼠模型,并观察逍遥舒心胶囊对小鼠强迫游泳和自主活动等指标的影响。采用分光光度法测定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以及丙二醛(MDA)含量,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脑组织中5-羟色胺(5-HT)、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含量。 结果: 逍遥丸1.5 g·kg-1剂量及逍遥舒心胶囊1.5,4.5 g·kg-1剂量可缩短抑郁症小鼠游泳不动时间,使血清中SOD活力升高,MDA含量降低,并可升高脑组织中5-HT,BDNF含量,降低ACTH含量。逍遥丸1.5 g·kg-1剂量及逍遥舒心胶囊0.5,1.5,4.5 g·kg-1剂量组均可不同程度地提高抑郁症小鼠的自主活动次数,改善抑郁症症状。 结论: 逍遥舒心胶囊可拮抗慢性应激所引起的抑郁样行为,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提高脑组织中单胺类神经递质功能,改善下丘脑-垂体-肾上腺(HPA)轴功能紊乱,提高神经可塑性和促进神经发生,改善机体自由基损伤等多种途径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甘草黄酮对1-甲基-4-苯基-1,2,3,6-四氢吡啶(MPTP)帕金森病(PD)小鼠多巴胺(DA)能神经元数量和黑质小胶质细胞活化的影响。方法: 制作MPTP小鼠PD模型,随机分为6组:空白组、模型组、左旋多巴组(1次/d ig给予40 mg·kg-1左旋多巴,1次/d,连续7次)和10,20,30 mg·kg-1甘草黄酮处理组(ig给予不同浓度的甘草黄酮,1次/d 连续7次)。采用行为学观察、免疫组织化学和免疫蛋白印迹法,观察PD模型小鼠的行为学表现、 DA能神经元数量、黑质致密部OX-6阳性细胞(活化的小胶质细胞)数量和腹侧中脑酪氨酸羟化酶(TH)蛋白表达水平。结果: 模型组小鼠出现PD典型行为学表现,黑质致密部DA能神经元和腹侧中脑TH含量较对照组分别下降约62%和76%;同时黑质致密部OX-6阳性细胞数量大幅升高(P<0.01)。经过甘草黄酮处理后,小鼠行为表现、黑质致密部DA能神经元丢失和OX-6阳性细胞数量增加均较模型组改善,尤以30 mg·kg-1甘草黄酮组最为明显。与对照组相比,30 mg·kg-1甘草黄酮组小鼠黑质致密部DA能神经元和腹侧中脑TH含量仅下降约36%和42%;而与模型组相比,黑质致密部OX-6阳性细胞数量下降明显(P<0.01)。与左旋多巴组相比,30 mg·kg-1甘草黄酮组TH阳性神经元数量也明显增多(P<0.01),同时OX-6阳性细胞数量也显著减少(P<0.01)。结论: 甘草黄酮对MPTP帕金森病小鼠DA能神经元具有神经保护效应;可能与其抑制黑质内小胶质细胞活化有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羟考酮依赖引起大鼠海马CA1区和中脑腹侧被盖区(VTA)内神经元的损伤情况,以及l-四氢巴马汀(l-THP)对羟考酮依赖大鼠神经元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连续递增给羟考酮建立依赖模型:大鼠连续给药22 d,每天2次,从第1天到第8天,从开始剂量2 mg·kg–1,每日递增1 mg至第8天固定为9 mg·kg–1,直到第22天。l-THP伴随给药,l-THP灌胃给药40 min后给羟考酮。末次给药24 h后,取脑,石蜡切片,采用ABC法测海马CA1区和VTA内GFAP的免疫组织化学反应,以其阳性神经元的平均吸光度值表示其含量。结果羟考酮引起大鼠海马CA1区和VTA内GFAP含量明显升高,提示羟考酮能造成神经元损伤。l-THP(15,30 mg·kg–1)抑制海马CA1区和VTA内GFAP含量的升高。结论长期大剂量给予羟考酮能造成大鼠神经元损伤,l-THP对羟考酮依赖大鼠神经元损伤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1.
水蛭素对大鼠实验性脑出血急性期保护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目的:通过观察凝血酶特异性抑制剂-水蛭素对脑出血后血肿周围组织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表达及脑组织含水量变化的影响,探讨水蛭素在脑出血后继发性损伤中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自体未抗凝动脉血注入法,制作实验性脑出血动物模型。将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脑出血组,水蛭素组。光镜下定性观察脑出血后血肿周围组织的病理变化;采用干湿比重法定量测定脑组织含水量;免疫组化染色观察脑出血后GFAP的变化。结果:光镜示从脑出血后6 h开始血肿周围组织水肿进行性加重,3 d达高峰。脑出血后脑组织含水量逐渐增加,从1 d开始增加显著(P<0.05),3 d达高峰,7 d较3 d组虽有所下降,但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脑出血后1 dGFAP表达明显增强,随后持续增加,7 d达高峰。水蛭素组较相同时间点脑出血组血肿周围组织病理损伤减轻;脑组织含水量降低(P<0.05);GFAP表达有所下降(P<0.05)。直线回归分析表明,脑出血后1周内GFAP的变化与脑组织含水量变化呈正相关关系。结论:脑出血后1周内血肿局部应用凝血酶特异性抑制剂-水蛭素具有保护作用,并为脑出血的治疗提供一种新的给药途径。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大鼠脑缺血再灌注后脑内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DNF)mRNA和蛋白的表达变化以及清热化瘀方对其的影响。方法采用线栓法制作局灶性脑缺血大鼠(MCAO)模型,用原位杂交法和免疫组化法观察脑缺血后3h、6h、12h及1d、3d、7d共6个时间点GDNF mRNA及其蛋白的表达变化。结果缺血半暗带GDNF mRNA及其蛋白的表达均于缺血灌注后3h开始明显上升,6h达高峰,12h表达开始减弱(P〈0.05或P〈0.01),3d后降至正常水平。清热化瘀方治疗后可以上调GDNF的表达。结论清热化瘀方可促进脑缺血后GDNF的表达,保护神经元。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丹参注射液对急性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大鼠的脊髓灰质胶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lial cell line-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GDNF)的作用,并探讨其机制。方法将144只SD雄性大鼠制作成SCI模型,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及SCI组(每组各48只),其中治疗组给予腹腔注射丹参注射液[1.78mL,(kg·天)],对照组腹腔注射大剂量甲基强地松龙[30mg/(kg·23h),45min后按5.4mg/(kg·h)计算23h总量,分4次注射],SCI组不予干预,此外另选48只SD雄性大鼠为假手术组(不损伤脊髓),进行伤后1、3、7及14天各组脊髓运动功能评估,检测以上时间点脊髓灰质GDNFmRNA表达。结果本实验造模成功率80.54%,脊髓损伤后14天内,治疗组出血、水肿以及神经元坏死等表现明显少于SCI组,与对照组没有明显区别。SCI组损伤后1、3、7、14天斜板试验临界角均低于假手术组同期(P〈0.01),GDNFmRNA阳性产物吸光度值高于假手术组同期(P〈0.01);损伤后1天,治疗组斜板试验临界角低于治疗前(P〈0.01),治疗组斜板试验临界角及GDNFmRNA阳性产物吸光度值低于对照组同期(P〈0.05),高于SCI组同期(P〈0.01);损伤后3天,治疗组GDNFmRNA阳性产物吸光度值高于损伤后1天及SCI组同期(尸〈0.01,P〈0.05),低于对照组同期(P〈0.05);损伤后7天,治疗组斜板试验临界角高于损伤后3天及SCI组同期(P〈0.01),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GDNFmRNA阳性产物吸光度值高于SCI组同期(P〈0.01);损伤后14天,治疗组斜板试验临界角高于损伤后7天(P〈0.01,P〈0.05),治疗组斜板试验临界角高及GDNFmRNA阳性产物吸光度值高于SCI组同期(P〈0.01)。结论丹参能减轻大鼠损伤脊髓的水肿、出血,改善脊髓微循环,从而提高SCI鼠脊髓灰质GDNFmRNA,是SCI早期理想的治疗药物。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身痛逐瘀汤的镇痛作用及对脊髓水平胶质细胞纤维酸性蛋白(GFAP)表达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活血解毒方对糖尿病早期大鼠模型视网膜电图(electroretinogram, ERG)和大鼠视网膜组织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lial fibrillary acid protein, GFAP)表达的影响。方法 采用链脲佐菌素(65 mg/kg)一次性腹腔注射SD大鼠建立糖尿病大鼠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和活血解毒方低(3.85 g/kg)、中(7.70 g/kg)、高剂量组(15.40 g/kg)及西药组(羟苯磺酸钙胶囊,0.167 g/kg),每组8只。另设正常对照组(8只,给予等体积蒸馏水灌胃),各组均灌胃给药20周。测定ERG,检测暗适应眼最大电反应的a、b波振幅及振荡电位(oscillatory potentials, OPs)振幅总和。并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Western blot和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大鼠视网膜积分光密度值(integral optical density, IOD)、GFAP蛋白及 mRNA表达。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ERG a波、b波和OPs振幅降低(P<0.01), IOD、GFAP蛋白及mRNA表达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活血解毒方各剂量组b波和OPs振幅升高, IOD、GFAP蛋白及mRNA表达降低,活血解毒方中、高剂量组a波振幅值升高;西药组b波振幅值升高, IOD表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P<0.01)。西药组与活血解毒方各剂量组各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活血解毒方可减轻糖尿病早期大鼠视觉电生理功能损害,对视网膜神经胶质细胞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脑出血急性期投用丹参酮ⅡA磺酸钠的疗效机制及安全性。方法将90例急性脑出血入院病人随机分组,丹参酮ⅡA磺酸钠早期应用组(治疗组)48例与晚期应用组(对照组)42例。治疗组于入院后3d,对照组则于入院治疗10d投用丹参酮ⅡA磺酸钠治疗:于入院后7d、14d、21d分别对两组颅内血肿体积、水肿容积及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入院当日及治疗后7d,两组颅内血肿及NIHSS评分无统计学意义,而水肿于7d均显著增大(P〈0.05);4d治疗组血肿吸收明显且两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水肿容积组内前后对比明显增大(P〈0.05),组间对比存有统计学意义(P〈0.05);21d两组间血肿、水肿及NIHSS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出血急性期早期投用丹参酮ⅡA磺酸钠疗效显著且安全,有促进脑出血后活化的星形胶质细胞对缺血性神经元的保护与毒性抑制。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电针对高血压基础上形成脑梗死大鼠的不同时间点神经功能评分及灶周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表达的影响,证实电针对星形胶质细胞(AST)变化的影响是其促进脑梗死功能恢复的机制之一。方法双肾双夹法制备RHRSP模型,双侧肾动脉狭窄术后12周,取血压≥l80mmHg大鼠,电凝法制备大脑中动脉闭塞(MCAO)模型,随机分为MCAO假手术组、MCAO组(模型组)、穴位治疗组、非穴位治疗组,后两组行电针刺激。MCAO后各组分别于1d、3d、7d、14d、21d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HE染色观察病理形态变化,GFAP免疫荧光染色观察电针对局灶性脑梗死缺血灶周围GFAP的表达。结果假手术组大鼠在各时间点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均为0分;各时间点模型组神经功能评分均高于穴位治疗组,1d时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d、7d、14d、21d,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3d时模型组大鼠神经缺损症状最重,而电针组随着时间的延长其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在逐渐降低。在各时间点模型组与非穴位组无明显差异。HE染色可见穴位治疗组ASI及组织肿胀较模型组明显减轻。在五个时间点模型组和电针组GFAP表达都明显增高,与假手术组比较(P〈0.01),电针组GFAP表达均明显低于同时段模型组(P〈0.05)。各时间点模型组GFAP表达与非穴位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结论穴位电针治疗能下调脑缺血后GFAP表达,进而改善神经功能。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复方地黄对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大鼠海马GDNF 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通过Morris水迷宫筛选40只健康Wistar大鼠随机分出正常组10只(常规饮水和饲料,不给予任何处理),其余3组大鼠均采用链脲佐菌素(STZ)致AD模型,模型组10只造模后不进行治疗.造模后第6天开始治疗,安理申组(0.4 g·kg-1·d-1)和复方地黄组(含生药10 g·kg-1 ·d-1),每组10只,疗程4周.用Morris水迷宫检测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用原位杂交法和RT-PCR检测大鼠海马胶质细胞源性神经营养因子(glial cell line-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GDNF)GDNF mRNA的表达.结果:模型组大鼠学习能力比正常组降低(P<0.05),复方地黄大鼠上述变化明显改善,与模型组差异显著(P<0.05).与正常组大鼠比较,模型组大鼠海马GDNF mRNA表达降低明显(P<0.05);与模型组比较,复方地黄组大鼠海马GDNF mRNA表达明显增加(P<0.05).结论:复方地黄可能通过增强AD大鼠海马GDNF mRNA表达而起到对神经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9.
孟庆琦  米妍  侯悦 《中草药》2021,52(17):5445-5454
脑卒中是一种具有极高致死率的脑血管疾病,严重影响着人们的健康和生活。随着神经血管单元概念的提出,脑卒中的治疗从单一的神经元保护转变为对神经血管单元各组成部分的保护。中药具有多成分、多途径、多靶点等特点,在脑卒中治疗中受到广泛关注。中医认为,脑卒中的发病因素与“风”“痰”“瘀”“火”“气”“虚”密切相关,其中“虚”“瘀”“痰”贯穿脑卒中发生发展的始终。研究表明,从“虚”“瘀”“痰”论治的中药在脑卒中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综述了中药对缺血性卒中后神经血管单元各组成部分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基于巨噬细胞和胶质细胞探讨明睛颗粒(MJKL)对实验性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nAMD)纤维血管膜的影响,进一步阐释MJKL治疗nAMD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两阶段激光光凝建立实验性nAMD纤维血管膜模型,将造模成功后的BN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组(5μL/眼)、MJKL+抗VEGF组(1 g·mL-1+5μL/眼)3组。模型组,给予蒸馏水灌胃;抗VEGF组,予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注射液;MJKL+抗VEGF组,予玻璃体腔注射雷珠单抗注射液,同时开始予MJKL灌胃。10只正常BN大鼠不造模,常规饲养作为正常组。造模40 d后,采用眼底照相(FP)、眼底血管荧光造影(FFA)、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视网膜色素上皮(RPE)-脉络膜-巩膜铺片观察眼底病变形态、病变渗出面积及吸光度A;组织病理学观察视网膜结构的改变,免疫荧光法检测F4/80、离子钙接头蛋白抗原(Iba-1)、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的表达及分布,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t-time PCR)检测F4/80、Iba-1、GFAP mRNA的相对表达量。结果:两阶段激光造模后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