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通过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探讨茵陈蒿汤治疗慢加急性肝衰竭的作用机制。方法:利用TCMSP、Uniprot数据库收集茵陈蒿汤活性成分及对应靶点;使用GeneCards和OMIM数据库收集慢加急性肝衰竭相关靶点,并筛选药物与疾病交集靶点;运用STRING数据库获得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Cytoscape 3.9.1软件构建“中药-活性成分-靶点”网络,利用Metascape数据库进行GO生物功能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借助AutoDock等软件进行分子对接验证。结果:茵陈蒿汤治疗ACLF的核心活性成分包括槲皮素、异鼠李素、山柰酚、豆甾醇、β-谷甾醇等,核心靶点有AKT1、MAPK、TNF、IL-6等。KEGG分析主要涉及AGE-RAGE信号通路、PI3K-Akt信号通路、MAPK信号通路和TNF信号通路等188条信号通路。分子对接结果显示核心成分与核心靶点具有良好的结合活性。结论:茵陈蒿汤治疗慢加急性肝衰竭具有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的综合优势和特点。  相似文献   

2.
目的:采用网络药理学方法探讨泻心通腑汤治疗失眠伴抑郁的依据,预测泻心通腑汤治疗失眠伴抑郁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数据库检索,得到失眠、抑郁的疾病基因及泻心通腑汤中活性成分的作用靶点;并筛选出泻心通腑汤的中药活性成分在治疗失眠伴抑郁过程中所涉及的功能及通路,最终构建“中药-活性成分-靶点-通路”网络。结果:通过网络药理学方法得到泻心通腑汤中50种活性成分可与失眠伴抑郁的191个疾病靶点相关联,KEGG富集分析得到通路124条。结论:泻心通腑汤治疗失眠伴抑郁可能是通过多靶点、多成分起到作用,而其中PI3K/AKT信号通路为泻心通腑汤治疗失眠伴抑郁最有可能起作用的通路。  相似文献   

3.
目的:运用网络药理学研究益气温阳护卫汤治疗哮喘的分子机制。方法: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检索益气温阳护卫汤中十味中药的主要化学成分,通过TCMSP、DrugBank、Swiss平台查找及预测中药化合物对应靶点,在OMIM、Malacards、CTD、Disgent数据库中搜索哮喘相关靶点,取二者交集导入Swiss平台,获得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筛选核心作用靶点并构建益气温阳护卫汤-潜在靶点-哮喘作用网络。对核心靶点进行基因本体论(GO)分子功能及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富集分析。采用DiscoverStiudio软件对活性成分与靶点进行分子对接。结果:筛选得益气温阳护卫汤中主要活性成分221个,该活性成分有效靶点为770个,哮喘疾病靶点259个,取交集得核心靶点66个。GO富集分析显示靶点基因主要涉及炎症反应、凋亡过程的负调控、调控血管生成、酶结合、细胞因子活性、血红素结合、激酶活性等;KEGG信号通路主要包括癌症通路、缺氧诱导因子-1信号通路、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信号通路、钙信号通路、核因子-κB...  相似文献   

4.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探讨白头翁汤抗结直肠癌的作用机制。方法:利用中药系统药理学分析平台(TCMSP)筛选白头翁汤的活性成分和对应靶点,利用疾病靶点数据库查找结直肠癌靶点,并通过venny2.1.0软件得到交集靶点,通过STRING数据库构建靶点互作网络图;采用Cytoscape软件构建方剂-药物-成分-靶点网络,对交集靶点进行GO和KEGG富集分析,最后采用分子对接技术对主要活性成分和关键靶点的结合能力进行验证。结果:白头翁汤包括白头翁、黄连、黄柏、秦皮4个主要活性成分以及182个潜在作用靶点,GO富集分析显示基因富集于2226条生物过程(BP)、70个细胞组成(CC)及197种分子功能(MF);KEGG富集分析提示共同靶点富集于171条通路,分子对接提示主要活性成分与关键靶点具有较好对接活性。结论:白头翁汤对结直肠癌的治疗作用发挥可能与槲皮素、β-谷甾醇、豆甾醇等成分调控TP53、MAPK1、MAPK14、RELA等基因以及影响TNF、IL-17等信号通路相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运用网络药理学的研究方法探讨三子养亲汤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作用机制。方法:利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对三子养亲汤中药物的化学成分、作用靶标进行检索与筛选;利用GeneCards数据库对COPD的相关靶标进行检索与筛选;取药物与疾病的交集靶点,将交集靶点输入到String数据库进行分析,构建多层次网络和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并对其进行基因本体(GO)富集分析和京都基因和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富集分析。结果:筛选后得出22个三子养亲汤有效成分和231个作用靶点。COPD相关基因中Relevance score大于3的基因有5 737个,药物与疾病的共有靶点有115个。PPI网络分析得出,三子养亲汤治疗COPD与AKT1、MAPK1、IL6、JUN、CASP3等基因有关。GO功能富集分析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得到GO条目170个、KEGG通路162条。KEGG通路富集分析得出三子养亲汤治疗COPD主要通过包括Lipid and atherosclerosis和PI3K-AKT signaling pathway等通路进行调控。结论:本研究从网络药理学的方向,系统地阐述了三子养亲汤通过药物的多成分、多靶点特点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产生作用机制,为三子养亲汤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6.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探讨通窍活血汤治疗颅脑损伤(TBI)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检索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数据库筛选出通窍活血汤潜在活性成分及靶点,采用GeneCard与OMIM数据库获得颅脑损伤疾病靶点,得到通窍活血汤的中药与TBI的交集靶点,使用Cytoscape 372软件绘制活性成分靶点疾病交互网络图。采用String数据库构建靶点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并进行基因本体(GO)富集分析和京都基因和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信号通路富集分析。结果:筛选后收集得所有中药成分127个,收集疾病靶点1 811个,疾病与药物交集靶点共62个。PPI网络提示核心靶点为ALB、IL6、CASP3、EGFR、VEGFA等;GO功能注释得到73条富集结果,包括DNA结合转录激活剂活性,RNA聚合酶Ⅱ特异性等,富集得到PI3K-AKT等75条核心的KEGG通路。结论:通窍活血汤治疗颅脑损伤具有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的作用机制特点。  相似文献   

7.
孙帅玲  马晓北 《陕西中医》2021,(12):1793-1797
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方法探讨茵陈蒿汤治疗高脂血症的作用机制。方法:使用TCMSP数据库筛选出茵陈蒿汤主要活性成分及作用靶点; 使用Gencards、Drugbank、OMIM数据库筛选高脂血症靶基因,利用韦恩图取交集得到潜在作用靶点; 利用String平台分析靶点蛋白的交互关系; 通过Metascape平台进行GO富集和KEGG富集分析其作用机理; 并利用Cytoscape构建“活性成分-靶点-通路”可视化网络图。结果:共筛选茵陈蒿汤17个有效成分,57个调治高脂血症潜在靶点; PPI网络中Degree值前3名的核心靶点分别为IL-6、AKT1、TNF; GO与KEGG富集主要通过细胞对活性氧代谢、脂质反应、对脂多糖反应等过程及AGE-RAGE、流体剪切应力与动脉粥样硬化、HIF-1等信号通路发挥其生物效应,体现了茵陈蒿汤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调治高脂血症的特点。结论:茵陈蒿汤通过抑制脂肪生成、代谢,促进胆固醇排泄,抗氧化,调节炎症反应血管重塑等发挥调节血脂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采用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探讨炙甘草汤“异病同治”冠心病心律失常和肺纤维化的作用机制。 【方法】 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和本草组鉴(HERB)中检索炙甘草汤所有中药有效成分,运用 SwissTargetPrediction数据库预测作用靶点,利用Cytoscape软件构建药物-靶点网络图并进行网络拓扑分析得到核心药物靶 点。在GeneCards、OMIM数据库中获取冠心病、心律失常和肺纤维化的疾病靶点,利用Venny软件获得中药与疾病交集靶 点。交集靶点导入STRING在线数据库构建蛋白相互作用网络,数据导入Cytoscape软件中进行可视化处理并筛选出核心靶 点。使用Metascape数据库对交集靶点进行基因本体论 (GO) 功能富集分析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 (KEGG) 通路富集分 析。对核心交集靶点与核心药物靶点通过CB-DOCK2在线平台进行分子对接验证及绘制热图可视化处理。 【结果】共筛选出 炙甘草汤活性成分137个,去除重复值共得到对应药物靶点848个。共获得冠心病疾病靶点9 962个、心律失常疾病靶点 5 735个、肺纤维化疾病靶点7 722个。Venny平台处理获得药物-疾病交集靶点362个,经网络拓扑分析得出度值较高的潜在 核心靶点有GAPDH、IL-6、ALB、STAT3、TNF、MMP-9等。GO功能富集分析显示,炙甘草汤“异病同治”涉及的主要生 物过程 (BP) 有对激素的反应、循环系统过程、磷代谢过程的正调控、对外源性刺激的反应、对有机物的反应等,主要细胞 组分 (CC) 有脂筏、受体复合物、细胞质核周区、树突、薄膜侧面等,主要分子功能 (MF) 有蛋白激酶活性、激酶结合、蛋白 质均聚活性、核受体活性、血红素结合等。KEGG通路富集分析显示,炙甘草汤“异病同治”涉及的主要信号通路有脂质与 动脉粥样硬化、钙信号通路、cAMP信号通路、胰岛素抵抗、cGMP-PKG信号通路、JAK-STAT信号通路、NF-κB信号通路 等。分子对接结果提示炙甘草汤的主要活性成分靶点与“异病同治”疾病核心靶点之间均存在较好的结合活性。 【结论】炙 甘草汤主要通过调控JAK-STAT、NF-κB、cAMP等信号通路,作用于IL-6、STAT3、TNF、MMP-9等基因靶点,发挥“异 病同治”冠心病心律失常和肺纤维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采用网络药理学方法探讨酸枣仁汤的作用机制.方法:借助TCMSP平台预测酸枣仁汤中药成分的作用靶点与通路,利用Cytoscape软件分别构建成分-靶点网络、PPI网络,使用DIVID数据库进行GO富集分析和KEGG信号通路富集分析.结果:经筛选获得酸枣仁汤中五味中药酸枣仁、川芎、知母、茯苓、甘草含有的135种活性成分,332个相应靶点;PPI网络包括293个节点;GO条目146个,其中生物过程为94个,分子功能条目34个,细胞组成条目18个;KEGG通路22条.结论:酸枣仁汤不仅可以用于治疗失眠、焦虑等精神系统疾病,还可以用于治疗肿瘤、循环系统等疾病,同时参与5-羟色胺、氮素代谢等生物过程,揭示了酸枣仁汤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的药理作用特点.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中药复方网络药理学对复方茵丹汤治疗淤胆型肝炎的作用机制进行系统分析。方法:通过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TCMSP)、中医药综合数据库(TCMID)筛选复方茵丹汤中有效活性成分及其作用靶点;运用OMIM数据库以及GeneCards数据库获取淤胆型肝炎疾病相关靶点;将药物与疾病靶点取交集,获得潜在靶点;通过DisGenet数据库分析潜在靶点的蛋白类型;运用Cytoscape软件构建中药复方调控网络;通过STRING数据库建立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PPI)网络并带入Cytoscape软件进行拓扑分析;采用R软件进行潜在靶点的基因本体(GO)富集分析以及富京都基因和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复方茵丹汤中有效活性成分所对应的靶点与淤胆型肝炎靶点取交集,共获得了83个潜在靶点;通过复方调控网络构建,预测茵陈、大黄、栀子等药物可能通过NOS2、ESR1、DPP4等靶点对淤胆型肝炎的治疗起到一定作用;通过PPI网络及拓扑分析,获得白细胞介素6、蛋白激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A等11个核心靶点,可能在复方茵丹汤治疗淤胆型肝炎中起主要作用;通过GO富集分析结果,预测潜在靶点在淤胆型肝炎的肝脏损伤、炎症反应、细胞代谢功能以及免疫功能中发挥作用;通过KEGG富集分析结果,预测Thl7细胞分化通路、HIF-1信号通路可调节机体的代谢应激,抑制炎症介质。结论:复方茵丹汤对淤胆型肝炎的作用机制可能与其109个有效活性成分、11个核心靶点以及Thl7细胞分化、HIF-1等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11.
12.
试论“中药基因组学”与“中药化学组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药对众多疾病的独特疗效已为人们广泛认可 ,但是由于历史的局限 ,其理论基础很难得到现代社会特别是国际社会公认 ,因此中药现代化势在必行。如何应用现代科学技术 ,给传统中药理论以现代科学理论解释是中药现代化的关键。本文基于现代基因组学特别是功能基因组学、现代分析化学及一些生物高技术手段的研究进展及发展趋势 ,从一个新的视角提出了开展“中药基因组学 (TCMGenomics)”和“中药化学组学 (TCMChemics)”研究的策略。这一研究体系的核心是将中药的作用机理或功能用能代表其功能的一组基因表达的影响来诠释 ;将中药作用的物质基础用能代表其功能的一组化学成分来诠释。本文试图从上述观点出发探讨建立现代中药理论体系和现代中药学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3.
《周易》包括《易经》和《易传》,是中国古代哲学的一个源头和精髓,而《内经》则奠定了中医学理论及中医学的发展方向。针对目前中医学术界认为的"医易同源"结论提出质疑,从《内经》中较为重要的天人相应学说、阴阳学说、五行学说出发,与《周易》的学术思想一一对比,得出二者间存在较大差异,二者同源或许言过其实。  相似文献   

14.
精、气都是古代哲学中的重要名词,意义深广。在"气一元论"的影响下两者均为构成宇宙万物的本原,并逐渐形成了"精气学说"。然在中医范畴下,精和气有了相对明确的分流,并且多是针对人体而言。精是构成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本原物质,气是功能活动的动力源泉,具有物质和功能双重性质,由此可知,精和气对人体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着手于经典医学著作,查找相关论述,分析中医之"阴精"、"阳精"、"阴气"以及"阳气"的涵义,以期明确其所指并对今后中医阴阳相关名词的理解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15.
王Jie 《中药材》1995,18(6):312-314
对中药赤小豆用药历史的考察,认为《本草纲目》以前以赤豆Phaseolus angularis Wight为主,自《本草纲目》至今则以赤小豆P.calcaratus Roxb.为佳。相思子混作赤小豆药用始见于明《本草原始》,中药腐婢是泛指豆科多种植物的小豆花,非特指赤小豆花。  相似文献   

16.
通过肿节风植物基源、源流考释,为更名草珊瑚提供依据。考查古今有关文献,分析以“草珊瑚”作为本草正名的依据。现代有关中药著作中“肿节风”既未遵照古代本草命名原则,也未依据植物分类命名,以“肿节风”命名欠妥。根据植物分类命名原则,依据《中国中医药主题词表》,并结合临床及生活实际需要、中医药文化发展及时代需求,应将其更名为“草珊瑚”更为妥当。“草珊瑚”应替代“肿节风”作为本草正名。  相似文献   

17.
在络脉理论研究中,"络脉"这个核心概念与"脉络"经常混淆使用,甚至被"脉络"取代使用,导致不能正确对络脉理论进行表述。络脉与经脉、血脉等,都是全称的固有传统概念。络脉是经脉的分支,又是血脉的分支,络脉又简称"络"。故有经脉之络与血脉之络的区分。由于后人对概念认识混乱,以致经脉与血脉被经络与脉络取代使用,应予纠正。  相似文献   

18.
论述吴鞠通"博涉知病,多诊识脉,屡用达药。"博涉知病:辨三焦、辨脏腑、辨病因、辨病机、辨湿热与温热、辨阴伤程度、辨昏迷抽搐。多诊识脉:分表里、辨虚实、审病机、定治法、判预后。屡用达药:创新方剂以羽翼伤寒、研究性味以立方遣药、灵活加减推广应用、和合刚柔以相辅成。  相似文献   

19.
"未"可作为一个时间段的一种状态,属于从午时阴阳交到申时形体成的中间发酵阶段,是一个量变过程,"治未病"是调理体质状态,纠偏扶正,引导其向平和质方向发展,防治疾病的一种过程。"未病"含义包括"状态""无病""转折",认为"治未病"不仅是"无病养生",可以是"调理体质",还是"欲病救萌""既病防变""瘥后防复"。"治未病"不仅仅只是治"没有"的病,也不是治"不知遥远未来何时发作"的病,而是掌握了现在的身体状态是平和体质?或是偏颇体质?是无病?是病前?是病中?还是病后?了解疾病的发展规律,评估身体的疾病风险,及时采取有效的干预方式,防患于未然。  相似文献   

20.
从虚毒瘀论治干燥综合征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指出:虚、毒、瘀是干燥综合征发病的关键,病在肺、胃、肝、肾,以虚为本;病因可分为内外,燥毒为标;病久脉络阻滞,以瘀为果。宜采用治本的益气养阴润燥法,辅以活血化瘀散结通络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