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王浩 《中国医药导报》2011,8(27):147-148
目的:探讨肾上腺素盐水皮下浸润后手术刀片游离皮瓣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将136例乳腺癌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68例)和对照组(68例),实验组采用皮下注射肾上腺素盐水手术刀片游离皮瓣及常规处理,对照组采用全程电刀分离皮瓣及常规处理,观察两组患者术后皮下积液及皮瓣切口边缘坏死的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术后皮下积液发生率为11.0%,皮瓣坏死发生率为1.5%。对照组术后皮下积液发生率为32.3%,皮瓣坏死发生率为11.8%。实验组皮下积液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有明显下降(χ2=9.86,P〈0.01),两组皮瓣坏死发生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8,P〈0.05)。结论: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中采用肾上腺素盐水皮下浸润后手术刀游离皮瓣可明显减少术后皮下积液及皮瓣切口边缘坏死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不同皮瓣处理方法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07年1月至2012年12月间在我院实施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的患者66例,分为两组,试验组以弹力绷带和负压引流来处理皮瓣,对照组用普通医用绷带和负压引流来处理皮瓣,分别以腋下和胸骨旁总引流量、引流时间、皮下积液例数、皮瓣坏死为指标,来评价两种治疗方法的效果。结果两种皮瓣处理方法均能有效预防皮下积液的发生,且无皮瓣坏死症状。试验组的平均引流时间为(8.4±0.6)天,总引流量为(345±25)ml;对照组的平均引流时间为(11.2±0.5)天,总引流量为(450±45)ml,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的皮瓣处理采用弹力绷带和负压引流方式,可以有效缩短痊愈时间,降低感染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两种不同皮瓣处理方法对术后皮下积液和切口皮缘坏死的发生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7年行改良治术(除留胸大肌或胸小肌)84例的临床资料,分析术后用2种不同皮瓣处理方式术后皮下积液及切口皮缘坏死的情况。结果84例患者术后发生皮下积液和皮缘坏死共32例,用"皮瓣处理1"49例中积夜18例,皮缘坏死7例;用"皮瓣处理2"35例中积液6例,皮缘坏死1例。结论用1/400肾上腺素盐水皮下注入,加刀片分离皮瓣,加"U"型结合固定皮瓣的术式能有效减少皮下积液和切口皮缘坏死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乳腺癌术后皮瓣积液发生的原因和相关危险因素及其防治措施。方法2002年1月-2006年11月我院接受乳腺癌手术治疗的85例连续乳腺癌患者。手术方式为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术中常规留置负压引流直至24h引流量小于20ml后拔除。记录每日引流量、患者住院天数、术后皮瓣积液情况。结果85例患者发生共发生皮下积液21例(24.7%);腋窝淋巴结转移数目1-4个时其发生皮瓣积液危险均高于腋窝淋巴结阴性的患者。结论保持通畅引流、合理使用电刀和恰当加压包扎是预防切口并发症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中电刀与手术刀两种游离皮瓣方式的选择。方法:回顾性分析120例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的患者资料,以探讨皮瓣游离方式不同对术中术后并发症的影响。结果:采用手术刀组术中出血量大于电刀组,但手术时间短于电刀组,且术后发生皮瓣坏死和皮下积液的机会小于电刀组,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两种游离皮瓣的方式均有利有弊,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6.
熊赛球  黄荣  黄彦珍 《中外医疗》2011,30(9):154-154
目的探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胸壁皮瓣的护理。方法乳腺癌改良根治术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方法即橡胶管重力引流、胸壁胸带加压包扎、患肢早期开始功能锻炼;实验组采用负压引流,合理安排患肢功能康复时间,胸壁使用纱包、弹力网套包扎,观察并记录2组病例皮瓣积液、坏死及伤口愈合情况。结果实验组39例切口Ⅰ期愈合,1例Ⅱ期植皮愈合。对照组31例切口Ⅰ期愈合,9例Ⅱ期植皮愈合。实验组I期愈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术后妥善包扎,有效的负压引流,早期肩关节制动、患肢功能锻炼等护理措施,可有效预防皮瓣下积血、积液,另外及早观察发现皮瓣下积血、积液并积极处理,可预防皮瓣感染、坏死及延期愈合。  相似文献   

7.
宋丽恒 《中外医疗》2013,(23):38-38,40
目的探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皮瓣厚度选择,预防皮瓣坏死。方法选取该院于2009年9月—2011年9月收治的100例女性乳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其按照住院号尾号的奇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40例,治疗组60例。治疗组应用改良根治术,对照组应用传统治疗方法。结果治疗组的坏死率为13.33%,对照组为27.50%,两组患者术后皮瓣坏死率比较,差异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选择合理的皮瓣厚度,皮瓣无张力缝合,利用双管引流及弹性绷带加压包扎患者的腋下和胸骨,能够降低皮瓣坏死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8.
9.
刘冲  章来长  张晓元 《中国现代医生》2010,48(20):122-122,124
目的探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中两种皮瓣分离方法预防皮下积液的效果。方法对235例乳腺癌患者随机分组,实验组采用皮下注射肾上腺素盐水手术刀片游离皮瓣及常规处理,对照组采用全程电刀分离皮瓣及常规处理。观察两组患者术后皮下积液的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皮下积液发生率为11%,平均拔管时间为5d,对照组皮下积液的发生率为33%,平均拔管时间为7.5d,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中采用肾上腺素盐水皮下浸润后手术刀游离皮瓣可明显减少术后皮下积液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11.
乳腺癌根治术后皮瓣坏死的防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分析乳腺癌根治术后皮瓣坏死的发生原因及防治方法。方法对2000年5月~2006年11月我院收治的337例乳腺癌根治术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37例乳腺癌根治术后有53例发生术后皮瓣坏死,发生率15.7%。结论预防乳腺癌根治术皮瓣坏死的关键是防止淋巴管瘘的发生,腋窝、胸骨旁、肋弓处畅通有效的引流,游离皮瓣的保护和合理的厚度,合适的胸带固定,无张力缝合以及有回路的、主动持续性低负压中心吸引引流等措施。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早期乳腺癌患者保乳手术和改良根治术联合背阔肌瓣乳房成形术的疗效,并对两者的预后相关因素进行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2013年1月我院收治实施保乳手术(121例)及改良根治术联合背阔肌瓣乳房成形术(105例)的早期乳腺癌患者临床病理资料,比较复发率、生存率以及在院期间的相关指标。结果:(1)与改良根治术联合背阔肌瓣乳房成形术组相比,保乳术组的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明显缩短、术中出血量显著减少、相关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也更低,组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2)保乳组:3年同5年复发率分别为3.31%和9.91%。总生存率达到89.3%。改良根治术联合背阔肌瓣乳房成形术组:3年同5年复发率分别为4.76%和12.38%。总生存率达到89.5%;且对2组进行比较后均无显著性差异( P均>0.05)。结论:早期乳腺癌患者的保乳手术与改良根治术联合背阔肌瓣乳房成形术在复发率及生存率等方面无显著性差异。但与后者比较,保乳术具有术中打击小,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势,是早期乳腺癌患者的首选。  相似文献   

13.
保留肋间臂神经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中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保留肋间臂神经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中的可行性及临床意义。方法 176例Ⅰ、Ⅱ期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患者分为两组,其中肋间臂神经保留组103例,肋间臂神经切除组73例。术后对患者上臂内侧感觉功能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保留肋间臂神经与不保留肋间臂神经两组患者上臂感觉障碍率术后2周时分别为17.5%和71.2%,术后3月时分别为6.8%和60.3%,两者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手术时间、出血量、清除淋巴结数目及预后两组之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保留肋间臂神经在Ⅰ、Ⅱ期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中是安全可行的,能有效保留患者上臂内侧皮肤感觉功能,提高患者术后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即刻乳房再造术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0-2013年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20例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患者,分别采用腹直肌肌皮瓣、背阔肌肌皮瓣、假体乳房再造、背阔肌肌皮瓣结合假体进行术后即刻乳房再造。结果全组手术病缘病理达到隐形,皮瓣成活,无假体并发症。随访6个月,全部患者无肿瘤局部复发或远处转移,再造乳房无包膜挛缩,外形满意。结论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即刻乳房再造效果明显,成活率高,外形良好,改善了乳腺癌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5.
多点皮瓣固定法预防乳腺癌术后皮下积液效果观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观察多点皮瓣固定法预防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皮下积液的效果。方法152例乳腺癌患者按手术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多点皮瓣固定法,对照组采用传统皮瓣加压法。观察2组患者术后引流量变化、拔管时间、皮下积液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术后第1天的24 h引流量无差别(P>0.05),第3天和第5天的24 h引流量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平均拔管时间4.46±0.56 d,皮下积液发生率为7.1%;对照组平均拔管时间8.74±0.67 d,皮下积液发生率为34.1%,2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P<0.01)。结论多点皮瓣固定法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中应用,能显著减少皮下积液的发生率,有利于皮瓣的愈合。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乳腺癌保留乳房手术和改良根治术保留肋间臂神经(ICBN)的解剖入路、成功率和术后患侧腋窝及上臂内侧皮肤的感觉状态。方法:121例保留ICBN的乳腺癌患者,按手术方式分为保留乳房手术组(简称保乳组,48例)和改良根治术组(简称改良组,73例),前者行1/4乳房切除或肿瘤广泛切除加腋窝淋巴结清扫术,后者采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两组术中均保留ICBN;评价两组ICBN的解剖入路和保留成功率以及术后患侧腋窝及上臂皮肤感觉状态的差异。结果:保乳组经顺行法、中间法或逆行法解剖ICBN各有5、35和8例,改良组分别有33、38和2例(P<0.01);两组ICBN保留成功率分别为64.6%(31/48)和87.7%(64/73)(P<0.01),保乳组失败的主要原因是暴露不佳引起的误伤和逆行解剖的不足,改良组是淋巴结固定并与ICBN粘连或侵犯该神经;两组术后患侧腋窝及上臂内侧皮肤感觉异常发生率分别为37.5%(18/48)和15.1%(11/73)(P<0.01)。结论:乳腺癌保留乳房手术和改良根治术解剖ICBN入路存在差异,保乳组以中间法为主,改良组以中间法和顺行法为主;改良组ICBN保留成功率高于保乳组;两组失败的主要原因分别是误伤和淋巴结粘连或侵犯ICBN。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中两种皮瓣分离方法预防皮下积液的效果。方法对72例乳腺癌患者随机分组。实验组采用皮下注射肾上腺素盐水分离部分皮瓣及常规处理,对照组采用全程电刀分离皮瓣及常规处理,观察术后拔管时间和皮下积液发生情况。结果实验组皮下积液发生率为11.1%,平均拔管时间为4.5d;对照组皮下积液发生率为33.3%,平均拔管时间为7.3d,两者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乳腺癌改良根治术中,采用皮下注射肾上腺素盐水分离部分皮瓣及常规处理,可明显减少术后皮下积液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王从玉  王琦 《安徽医学》2014,(12):1708-1709
目的探讨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后皮瓣坏死发生的原因及预防措施。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86例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的临床资料。结果 86例乳腺癌患者中,皮瓣坏死23例,坏死率为26.7%,其中切缘坏死19例,腋窝坏死4例。结论皮瓣游离方法、皮瓣厚度、电刀停留时间长短、皮瓣缝合张力、切口方向及引流方式等与皮瓣坏死的发生密切相关,通过改进上述方法,以期能降低皮瓣坏死发生机率,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9.
对比观察早期乳腺癌保乳手术与改良根治术的临床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范隼  张彦峰  李加荣  张东海 《吉林医学》2012,33(6):1125-1126
目的:观察早期乳腺癌保乳手术与改良根治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42例早期乳腺癌手术治疗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1例,观察组采用早期乳腺癌保乳手术治疗,对照组采用改良根治术治疗。观察其生存率、复发率。结果:观察组的5年生存率高于对照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乳腺癌保乳手术治疗乳腺癌疗效确切,生存质量得到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保乳手术与改良根治术对早期乳腺癌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08年1月-2012年1月行保乳手术治疗的36例早期乳腺癌患者设立为A组,另选择同期行改良根治术治疗的32例乳腺癌患者设立为B组。结果A组手术时间短于B组,术中出血量少于B组、术后住院时间短于B组,A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1年生存率以及局部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保乳手术治疗早期乳腺癌的效果明显优于改良根治术,值得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