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动态高血压诊断标准的评价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应用ABPM检测了108例EH各期患者的ABP值,比较它们与现有的动态高血压诊断标准的符合率,结果发现:EHI-Ⅲ期患者的动态血压值与White等提出的“清醒血压>18.6/12.0kPa及睡眠血压>16.0/10.6kPa的总读数>40%”为动态高血压标准的符合率最高。提示在临床工作中采用张维忠等协作研究的ABP正常参照值(血压均值),并同时结合White标准可作为动态高血压诊断的依据。  相似文献   

2.
万文华  刘立莉 《铁道医学》1999,27(4):250-251
目的 观察乌拉地尔对围拔管期全麻患血压的影响。方法40例全麻病人,A组20例均高血压病史,B组20例均有高血压病史,于术毕拔管前,分别静脉注射乌拉地0.6mg·kg^-1,观察围这期血压、心率,并计算心率收缩压乘积。结果应用乌拉地尔后1min两组病人血压均显降低,与术毕比较差异显,B组降幅显大于A组;拔管即刻血压与术毕比较无显差异。结论 乌拉地尔能有效地控制全麻病人围拔管期高血压反应。  相似文献   

3.
笔者采用复方卡托普利治疗老年人原发性高血压72例,并随访5年,疗效较满意,现予报道。1资料与方法1.1病例选择按WHO标准舒张压(DBP)≥12.7kPa和(或)收缩压(SBP)≥21.3kPa,并排除恶性(急进型)或继发性高血压。男41例,女31例...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上腹部手术全麻和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对血浆β-内啡肽的影响。方法17例上腹部手术分别应用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A组9例)和全麻(B组8例),测定围术期血浆β-内啡肽,记录同期血压、心率。结果(1)A组血压气管插管后至拔管期全程低于麻醉前(P<0.05),心率从探查开始至拔管时均低于麻醉前(P<0.01)。B组收缩压于手术探查时低于麻醉前(P<0.05),拔管时显著高于手术探查时和术中1.5小时(P<0.01)。两组间比较,术中和拔管时B组血压显著高于A组(P<0.05),但心率无显著差异。(2)β-内啡肽变化:A组全程无显著变化,B组气管拔管后显著高于术前、气管插管后和术中1.5小时(P<0.01),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结论全麻拔管期应激反应明显,血压波动较大,而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围术期应激反应较轻、血流动力学稳定。  相似文献   

5.
采用异打停40~80mg舌下含化,每日3次×1月治疗原发性高血压Ⅰ、Ⅱ期25例,结果1月后BP由24~30/13~19kPa平均降至17/11kPa,并且稳定.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尼莫通在颅脑手术围拔管期预防心血管反应的效果。方法:择期颅脑手术病人20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与观察组,其中观察组在缝合硬脑膜毕即开始经微泵输注0.02%尼莫通2~10ml.h^-1至拔管后10分钟比较两组相关血流动力学指标。结果:观察组拔管前T2,拔管即刻T3,拔管后1、3分钟T4、T5的SAP、DAP比对照组明显降低;拔管即刻T3、拔管后1分钟T4Rpp亦低于对照组。结论:在监测BP  相似文献   

7.
对60例设备压病患者进行氨氯地平治疗4周,观察治疗前后偶测血压和24小时动脉血压。结果氨氯地平治疗4周后降压疗效为91.81%,使动态血压监测的24小时均值SBP平均下降1.85kPa,下降率9.46%,DBP平均下降1.94kPa,下降率14.79%,白昼SBP平均下降1.83kPa,下降率9.04%,DBP平均下降2.04kPa,下降率15.12%,夜间SBP平均下降1.96kPa,下降率10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压宁定对老年围术期高血压病人的降压效果。方法:对20例顽固高血压手术病人,在麻醉诱导前滴入0.4mg.kg^-1压宁定,观察降压效果和PaO2和PaCo2的。结果:用药后5min平均动脉压(MAP)由18.92kPa降至14.87kPa,降压有效率90.0%,而心率无明显变化。麻醉期间PaO2和PaCO2保持稳定。结论:压宁定起效快,效果确定,是罗安全的降压药,适用于老年围术期高血压病人  相似文献   

9.
血压与脑出血病死率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83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发病时的平均动脉压(MAP)>193kPa和≤193kPa以及发病治疗后2~6hMAP>167kPa和≤167kPa的病人病死率分别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发现MAP≤193kPa组的病死率较MAP>193kPa组降低(χ2=88,P<001);MAP≤167kPa组的病死率较MAP>167kPa组降低(χ2=782,P<001),研究结果表明伴有明显血压升高的高血压性脑出血病人(其中MAP>193kPa)与那些血压上升程度较低的病人相比病死率较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含氯胺酮的肺表面活性物质剂(PS)对洗肺鼠呼吸衰竭的作用。方法20只Wistar大鼠经戊巴比妥钠腹腔内麻醉后,经气管切开孔插入导管行人工呼吸。吸气峰压(PIP)定为1.47kPa,呼吸比为1:1。将PIP及呼气终末正压(PEEP)分别调至1.96kPa和0.49kPa后对所有动物行全肺灌洗(37℃生理盐水,40ml·kg-1)8~10次。当动脉血氧分压(PaO2)降至12kPa以下时,将动物随机分为A组及B组,每组各10例。A组的动物经气管注入单纯的PS25mg(0.5ml);B组则注入含有氰胺酮2.5mg、PS25mg(0.5ml),120min后撤离PEEP,并将PIP调至1.4kPa。结果所有动物的PaO2经肺灌洗后由59.4kPa降至10.3kPa左右(P<0.05)。治疗后两组的PaO2均明显升高至肺灌洗前水平(56.3kPa)(P<0.05)。当撤离PEEP后,与灌洗前相比,A组的PaO2明显下降至20kPa以下(P<0.05),而B组的则保持在46kPa以上(P>0.05)。至实验结束时,B组的动物全部存活,而A组只有4例存活。结论含氯胺酮的肺表面活性物质剂能较好地维持无PEEP的低气  相似文献   

11.
应用硝普钠处理术中发生的严重高血压26例。结果表明,术中静滴硝普钠1~2分钟后,血压均能得到迅速控制;停药5分钟时,SBP为20.65±1.3kPa,DBP为13.1±0.81kPa,与用药时的血压水平无显著性变化;本组未发生反跳性高血压。分析认为,硝普钠降压效果明显,作用快,安全性大,注意调节滴速、缓慢撤药,可防止发生反跳性高血压。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压宁定对老年围术期高血压病人的降压效果。方法:对20例顽固高血压手术病人,在麻醉诱导前滴入0.4mg·kg-1压宁定,观察降压效果和PaO2和PaCO2的变化。结果:用药后5min平均动脉压(MAP)由18.92kPa降至14.87kPa,降压有效率90.0%,而心率无明显变化。麻醉期间PaO2和PaCO2保持稳定。结论:压宁定起效快,效果确定,是较安全的降压药,适用于老年围术期高血压病人。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乌拉地尔对围拔管期全麻患者血压的影响。方法40例全麻病人,A组20例均无高血压病史,B组20例均有高血压病史,于术毕拔管前,分别静脉注射乌拉地尔0.6mg·kg-1,观察围拔管期血压、心率,并计算心率收缩压乘积。结果应用乌拉地尔后1min,两组病人血压均显著降低,与术毕比较差异显著(P<0.05或P<0.01),B组降幅显著大于A组(P<0.01);拔管即刻血压与术毕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乌拉地尔能有效地控制全麻病人围拔管期高血压反应。  相似文献   

14.
业光衡  孙卫红 《铁道医学》2000,28(3):166-167
比较尼卡地平和乌拉地尔在控制围手术期高血压作用的异同。方法80例择期全麻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尼卡地平组和乌拉地尔组,每组各40例。术前当压高于21.33/12.67kPa时,静脉泵入降压药,N组给尼卡地平,W全给乌拉地尔。观察给药前和药给不同时点的收缩压(SBP)、舒(DBP)指指脉氧饱和度(SpO2)和ECG变化。结果N组给药3min后SBP、DBP均明显下降,与给药前比较P〈0.01;W组DBP  相似文献   

15.
为观察异丙酚全凭静脉麻醉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麻醉经过及苏醒情况,重点观察麻醉诱导插管及CO2 人工气腹过程呼吸循环功能的变化,以探讨其优点和实用性。对30 例ASA Ⅰ~Ⅱ级择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病人,以芬太尼2 ~4μg·kg -1 及异丙酚2 ~2 .5 mg·kg - 1、卡肌宁0 .5 mg/kg - 1静注快速诱导气管插管,用微量泵持续静脉泵注异丙酚10 ~12 m g·kg -1·h -1 、20 ~30 min 间断静注卡肌宁0 .25 ~0 .5 mg/kg - 1 维持麻醉及肌松,连续监测Fio2、SpO2 、PETCO2 、TV、Ppeak 、m Paw 、HR、SBP、DBP、MAP、ECG 的变化。结果本组平均麻醉时间为79 .5 ±5 .2 min ,异丙酚平均总用量为605 ±135 mg ,诱导后插管前SBP、MAP、HR 分别下降3 .63kPa 、1 .98kPa 、17 次/ min( P < 0 .01) ,DBP 也下降1 .25kPa( P < 0 .05) ,完成插管后迅速回升;PETCO2 、Ppeak 、m Paw 在CO2 气腹后10 ~15 min 上升到最高值( P < 0 .01) ,并在气腹期维持在较高水平。全部病例均于拔管后  相似文献   

16.
选择62例收缩期血压26.67-37.3kPa,舒张期血压16.0-18;67kPa高血压病患者,立即舌下含化硝苯吡啶20mg,观察该药短时间内快速降压效果,结果:30min 内DBP下降2.67-3.33kPa者50例,占80.6%,6min内DBP下降1.33-3.6kPa及SBP下降3.33-10.93kPa者各58例,占93.55%《  相似文献   

17.
艾司洛尔对围拔管期心血管反应的预防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硝酸甘油和艾司洛尔对围拔管期心血管反应的影响。方法 60例ASAⅠ~Ⅱ全麻病人随机分为三组,于术毕符合气管拔管指征时,Ⅰ组注艾司洛尔0.5mg.kg^-1,Ⅱ组静注硝酸甘油10ug.kg^-1,Ⅲ组静注生理盐水3ml,观察围拔管期血压、心率,并计算血压心率乘积(RPP)。结果 Ⅲ组病人围拔管期血压、心率及RPP升高(P〈0.05),Ⅰ组血液动力学趋平稳,Ⅱ组血压变化不明显,而心率及RPP  相似文献   

18.
全麻诱导气管插管和术毕拔管,往往会引起一过性的血压升高,这对于原有高血压的病人有很大的危险性。我们对高血压患者全麻诱导插管前和拔管前均应用0.02%硝酸甘油(NTG)滴鼻,结果,气管插管、拔管时心血管反应皆轻微,血压平稳。报告于下。1 临床资料1.1 病例:100例胸腹手术全麻气管插管病人,男60例,女40例,年龄55~90岁,术前血压皆>21.3/12.7kPa,ASAⅡ~Ⅲ级,术前30min阿托品0.5g或东莨菪碱0.2~0.3mg+鲁米那0.1或安定10mg肌注。1.2 方法:全麻诱导均以…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血浆内皮素-1水平在先天性心脏病体外循环围手术期的动态变化。方法对20例先天性心脏病在体外循环围手术期内皮素(ET-1),血栓素A2(TXA2),前列环素(PGI2)进行动态监测。结果①患者术前动脉血ET-1水平高于静脉血ET-1水平,但差异不显著(P>0.05),术后2周动脉血ET-1水平低于静脉血ET-1水平,且差异显著(P<0.05)。②血浆ET-1水平在体外循环(CPB)期间持续上升,并在CPB结束时达到峰值,峰值与CPB持续时间和CPB结束时血浆TXA2而与体外循环期间尿量呈负相关。③在整个围术期和CPB期间,血浆ET-1水平均与血浆TXA2水平呈正相关。结论①肺循环异常时,肺脏对ET的清除能力下降,动、静脉ET-1水平的差值可作为先天性心脏病体外循环术后肺循环改善的一项指标。②显著增高的ET-1可能与长时间CPB后的心肾功能障碍有关。③TXA2对先天性心脏病体外循环围术期间的血浆ET-1变化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误诊为原发性高血压1例安霞1程永海2病人,女,36岁。因头痛、头晕1年,双下肢活动无力15d入院。1年前病人始感头痛、头晕,BP24/13kPa.诊断为原发性高血压。给予复方降压片、双氢克尿噻、氨苯喋啶等药物治疗,血压时高时低。1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