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三七总皂苷注射液的超滤工艺考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索三七总皂苷注射液的超滤工艺。方法:采用HPLC测定人参皂苷Rg1,Rb1及三七皂苷R1的含量,通过单因素试验考察不同相对分子量超滤膜、药液质量浓度、温度、洗液体积对三七总皂苷注射液超滤工艺的影响。结果:确定的超滤工艺为三七总皂苷水溶液质量浓度100 g.L-1,选用10 kDa超滤膜,超滤温度70℃,洗液体积1 200 mL,人参皂苷Rg1,Rb1及三七皂苷R1各组份透过率均>90%。结论:优选的超滤工艺用于三七总皂苷注射液的纯化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2.
三七皂苷类成分及对心血管作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娟  王如锋  杨莉  王峥涛 《中国中药杂志》2015,40(17):3480-3487
三七为五加科植物三七Panax notoginseng的根及根茎,为常用中药,具有止血、散瘀、消肿、止痛等功能。此外,其茎叶、花、果实在民间也做药用。三七的主要药效成分为达玛烷型皂苷,具有较强的生物活性,引起医药界的广泛关注。现已从三七及其地上部分分离得到近百种皂苷类成分。根据苷元结构的不同,分为4类,分别为PPD型,PPT型,C17侧链变化型以及其他类型。该研究对三七的不同部位中的皂苷类化学成分进行了系统归纳,同时对三七皂苷在心血管方面的药理活性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3.
三七多糖的含量测定方法及不同部位多糖的含量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三七多糖的检测方法,分析测定三七茎叶、筋条、花和剪口的多糖含量,为三七的质量评价提供依据.方法:用80%乙醇提取还原性糖,然后用水提取三七多糖,采用蒽酮-硫酸比色法于528 nm波长处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多糖的含量.结果:三七不同部位中多糖含量有明显差异,三七筋条中多糖含量最高,三七茎叶中多糖含量最低.结论:所用含量检测方法简便、快速、准确,可用于不同部位三七多糖的质量检测和控制,三七筋条、花、茎叶和剪口都有一定的多糖开发价值.  相似文献   

4.
为建立一种能同时鉴别人参、三七、西洋参及其掺杂品的方法。通过分析人参属ITS,18S和matK序列,寻找特异性SNP位点设计引物,建立多重位点特异性PCR法,并对不同来源的人参、三七、西洋参样品进行扩增,根据特异性条带大小进行鉴别。在退火温度为60℃,循环数为35时,人参、三七和西洋参分别出现约250,500,1000 bp的特异性条带。该方法对于人参、三七、西洋参相互掺杂的混合样品,人参中掺杂三七或西洋参以及三七中掺杂西洋参或人参的检出限均为0.5%,对西洋参中掺杂人参的检出限为0.5%,掺杂三七的检出限为1%。表明建立的多重位点特异性PCR可用于人参、西洋参、三七的掺杂鉴定。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对不同入药方式下三七中有效成分三七皂苷R1、人参皂苷Rg1、人参皂苷Rb1和类金属砷的含量进行测定,研究不同入药方式对三七安全有效利用的影响.方法:三七生粉试样按照直接入药、水提取和乙醇提取3种方式进行前处理,经湿法消解后,采用氢化物发生原子荧光法(AFS)测定砷含量;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有效成分含量,色谱柱为Agilent TC-C18柱(4.6 mm×250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A)-0.05%磷酸(B)进行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203 nm,流速1.0 mL·min-1,柱温30℃.结果:乙醇提取液的砷含量最少,人参皂苷Rg1、人参皂苷Rb1含量最多.结论:乙醇回流的提取方法与水煎煮的提取方法相比,其砷含量较低(平均值分别为0.023 5,0.1108 mg·kg-)且保留更多药效成分含量(总皂苷含量平均值分别为9.098%,7.738%),可能可代替水煎煮的提取方法.  相似文献   

6.
该研究采用系统评价的方式,评价三七制剂对血小板相关指标的影响作用。通过计算机检索中文全文期刊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库(Wan Fang),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Sino Med),the Cochrane Library,Pub Med,EMbase数据库,搜集三七制剂对血小板相关指标影响的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RCT),检索时限均为建库至2017年5月,由2位研究者独立进行文献筛选、资料提取及纳入研究质量评价。最终纳入36个RCT,结局指标包括血小板聚集率(MPAR)、血小板计数(PLT)、血浆血栓烷B2(TXB2)与不良反应。分析结果显示三七制剂与安慰剂[SMD=1.84,95%CI(1.33,2.35),P0.000 01]与非抗血小板西药[SMD=0.74,95%CI(0.19,1.28),P=0.008]对比可降低MPAR;与非抗血小板西药联用可降低MPAR[SMD=2.34,95%CI(1.14,3.54),P=0.000 1],TXB2(SMD=1.25,95%CI(0.75,1.76),P0.000 01];与抗血小板西药联用可更好降低MPAR[SMD=0.93,95%CI(0.58,1.29),P0.000 01],TXB2[SMD=1.16,95%CI(0.74,1.58),P0.000 01]。在出血性不良反应方面,三七制剂联用抗血小板西药未增加生出血风险。结果表明,三七制剂可降低MPAR与TXB2,且三七制剂与西药常规联用可增加疗效。受纳入研究数量和质量限制,上述结论尚需开展更多高质量研究予以验证。  相似文献   

7.
三七总皂苷(total saponins of Panax notognseng,PNS)对于心脑血管疾病具有明确的治疗效应和广泛的应用前景,同时皂苷所具有溶血特性与其分子结构类型及用药剂量有关。该文一方面总结了近5年来PNS在心脑血管药理方面的研究进展;从整体、器官、细胞、分子水平的多项研究表明,PNS具有改善心肌缺血、抗血栓、抗炎、抗氧化、抗动脉粥样硬化、调节血管内皮细胞功能、改善脑缺血损伤等方面的作用。另一方面,通过对PNS以及单体皂苷溶血反应的结构特点、剂量以及检测方法等方面进行文献综述,发现PNS的溶血作用与其分子结构类型及用药剂量密切相关。三七皂苷的结构不同,溶血活性不同,构效关系提示,原人参二醇C-20上糖侧链的长度以及C-3上二糖的连接方式可能影响皂苷的溶血活性。PNS在一定剂量范围内(2.5~250 mg·L-1)无溶血活性,在高浓度(≥500 mg·L-1)时表现出溶血特性。因此,根据三七皂苷单体溶血与抗溶血作用的特点及量效关系,通过控制PNS中具有溶血活性的皂苷单体比例,并通过改进溶血检测方法,可以为三七皂苷制剂临床合理应用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8.
基于三七转录组测序结果,选择萜类代谢骨架上香叶基香叶基焦磷酸合酶基因(GGPPS),结合RACE技术,克隆得到全长1 203 bp的cDNA序列,最长开放阅读框为1 035 bp,命名为PnGGPPS,GeneBank登录号为KM486564,PnGGPPS基因全长2 370 bp,包含1个内含子和2个外显子,该基因编码344个氨基酸,与蓖麻Ricinus communis、丹参Salvia miltiorrhiza等植物GGPPS的同源性达到73%以上,具有富天冬氨酸区等多个结构域,属于类异戊二烯合成酶超家族。实时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PnGGPPS在一至三年生三七的根、茎、叶和三年生的花等不同器官组织中均有表达,但以三年生叶中具有显著水平的高表达量,暗示其既具有调节三七生长发育的基本功能,也与三七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的合成、叶绿体的发育、阴生适应性,以及品质的形成有关。  相似文献   

9.
几丁质酶(chitinase,EC3.2.1.14)广泛存在于多种生物体中,催化水解几丁质(chitin),在抗真菌防卫反应体系中具有重要作用,同时几丁质酶还调控植物的生长和发育,参与细胞的程序性死亡(programmed cell death,PCD)。该实验基于三七Panax notoginseng中编码几丁质酶的EST序列设计引物,采用快速扩增cDNA末端技术,克隆得到1个新的几丁质酶基因的全长cDNA序列,命名为PnCHI1。PnCHI1的cDNA全长为1 022 bp,含有822 bp的开放阅读框,26 bp 5'-非翻译区以及174bp的3'-非翻译区,编码具有273个氨基酸的蛋白质。该基因编码的蛋白属于糖苷水解酶19家族成员,进化树分析表明PnCHI1编码的氨基酸序列属于IV类几丁质酶。qRT-PCR分析结果显示,植物信号分子水杨酸、茉莉酸甲酯、H_2O_2和乙烯处理可均明显诱导三七根中PnCHI1的转录水平;三七叶片接种人参链格孢Altemaria panax后,PnCHI1的表达量迅速升高,呈波动上升趋势;外源茉莉酸甲酯预处理三七根部,PnCHI1的表达水平上升,接种茄腐镰刀菌Fusarium solani后,PnCHI1的转录水平急剧上升,接种后4 h达到最高转录水平;而无菌水预处理三七受茄腐镰刀菌侵染过程中,PnCHI1的表达量逐渐上升,至48h达到最大值。上述结果表明PnCHI1参与三七对根腐病菌以及黑斑病菌的防卫反应。  相似文献   

10.
三七叶多糖的提取分离及结构信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三七叶多糖的提取、分离及初步结构信息。方法:采用单因素试验及正交试验优化三七叶多糖的提取工艺;树脂法及离子交换色谱、凝胶滤过色谱柱色谱法等方法进行纯化分离;纸色谱法和气-质联用色谱法分析单糖组成及骨架结构。结果:三七叶多糖的最佳提取工艺为提取温度80℃,提取时间1 h,料液比1∶12,提取次数3次。纯化分离后得到1个三七叶均一多糖A1,主要由阿拉伯糖、葡萄糖、半乳糖这3种单糖组成,其摩尔比为1.00∶1.56∶1.17;主链主要由葡萄糖、半乳糖组成,支链由阿拉伯糖、半乳糖组成。结论:优化了三七叶多糖的热水提取工艺,并采用树脂新技术取代了传统的多糖脱色脱蛋白工艺,效果良好。此外三七叶多糖的单糖组成与三七(根)多糖一致。为三七中多糖成分的综合利用提供理论和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