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2.
护理干预婴幼儿哮喘联合吸入疗法对肺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评价护理干预婴幼儿哮喘联合吸入疗法对患儿肺功能的影响。方法:将300例患儿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150例,对照组进行综合治疗,干预组除综合治疗外,进行护理干预,对患儿家长采用联合吸入疗法知识培训,提高患儿药物吸入的技巧和对治疗的依从性,观察两组患儿肺功能的改善情况。结果:干预组缓解期潮气量、达峰时间比、达峰容量比均高于对照组(P(0.01),呼吸频率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护理干预能促进哮喘患儿家长对疾病理论的认识,提高药物吸入的质量和依从性,对患儿肺功能的改善有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3.
黄金玲 《齐鲁护理杂志》2013,19(15):107-108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支气管哮喘患者认知与控制情况的影响。方法:采用自制的哮喘控制现状和疾病认知度调查问卷,调查68例支气管哮喘患者,观察并比较经干预前后患者认知程度,并按哮喘控制测试(ACT)评分进行评估。结果:本组患者经干预后疾病认知度明显高于干预前(P<0.05);其中由专科医生制定长期治疗计划67例(98.53%),长期每日规律使用吸入型糖皮质激素32例(47.06%)。经干预6个月控制水平明显高于干预前(P<0.05)。结论:对支气管哮喘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可明显提高患者疾病认知度,稳定病情,提高哮喘控制率,降低复发率,从而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选取成人支气管哮喘患者102例,将所有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即干预组和对照组。所有患者均采用相同的治疗方案,予对照组患者常规的支气管哮喘临床护理干预,干预组则在对照组临床常规护理干预基础上,实行系统性护理干预。最后通过调查两组患者在护理干预后患者的症状缓解情况以及对护理干预的满意度,评价两组护理干预后临床疗效。结果临床护理干预后治疗效果问卷调查回示:干预组患者有效率为94.1%明显优高于对照组80.4%,其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满意度问卷调查回示:干预组护理满意度96.1%显著高于对照组82.4%,其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上系统性护理干预应用于支气管哮喘患者效果显著,可加深患者对自身疾病了解,提高患者对护理干预的认可程度及临床治疗效果,值得推广与借鉴。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支气管哮喘患者心理状态和预后的影响。方法将112例支气管哮喘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58例和对照组54例。2组均给予抗感染、吸入激素和B受体激动剂对症常规治疗及常规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心理干预、饮食行为干预、运动行为干预以及健康教育等综合护理干预。比较2组心理状态及预后情况。结果干预组抑郁自评分及抑郁状态评分均明显低于同期对照组;随访6个月,干预组复发率为22.4%,对照组复发率为51.8%。结论对支气管哮喘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可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稳定病情,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支气管哮喘患者心理状态和预后的影响.方法 将112例支气管哮喘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58例和对照组54例.2组均给予抗感染、吸入激素和β受体激动剂对症常规治疗及常规护理.干预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心理干预、饮食行为干预、运动行为干预以及健康教育等综合护理干预.比较2组心理状态及预后情况.结果 干预组抑郁自评分及抑郁状态评分均明显低于同期对照组;随访6个月,干预组复发率为22.4%,对照组复发率为51.8%.结论 对支气管哮喘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可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稳定病情,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支气管哮喘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总结支气管哮喘患者的合理护理措施.方法 将96例住院治疗的支气管哮喘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常规组各48例,常规组进行常规呼吸内科护理,干预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护理干预措施,比较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治疗依从性.结果 采取不同护理措施后,干预组治疗效果和依从性显著优于常规组.结论 采用合理护理干预措施能有效提高支气管哮喘患者疗效和治疗依从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支气管哮喘缓解期患者疗效的影响。方法将80例支气管哮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给予护理干预,包括病情观察、避免不良刺激、脱敏疗法、用药、心理护理等。结果观察组对疾病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其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哮喘发作、住院情况都明显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处理,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在护理干预后1s用力呼气容积(FEV1)和峰值呼气流值(PEF)值都有明显改善,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FEV1和PEF值改善更显著,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支气管哮喘患者缓解期进行全面护理,能有效的减缓支气管哮喘患者哮喘发作。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支气管哮喘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78例社区支气管哮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9例,对照组只进行常规护理指导,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针对患者不同认知程度及症状、体征进行的有效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哮喘健康知识知晓率及其生活质量。结果: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哮喘健康知识知晓率、生活质量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护理干预对改善支气管哮喘患者健康状况、提升生活质量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检测哮喘患者的肺功能变化,探讨其在临床诊断及评估分级方面的意义。方法对急性发作期、慢性持续期、临床缓解期共计48例哮喘患者及10例健康人进行肺功能检测。结果哮喘患者FEV1%pred、PEF%pred、FEF25%pred、FEF50%pred、FEF75%pred较健康人均有显著下降,不同分期哮喘患者与健康人比较,FEV1%pred、FVC%pred、FEV1/FVC%、PEF%pred、FEF25%pred、FEF50%pred、FEF75%pred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哮喘患者肺功能变化对其诊断和治疗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健康教育在小儿哮喘护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取我院哮喘患儿90例展开调查,依据电脑随机分配法分组,对照组(常规护理)和观察组(健康教育)各45例,评价对比两组患儿干预效果。结果:干预前两组患儿的肺功能指标和各项生活质量对比差异无意义,干预后观察组患儿的各指标与对照组比较,统计差异有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干预后的各项遵医行为评分均显著比对照组高,统计结果P<0.05;相比于对照组,观察组患儿家长对健康知识的掌握度更高,结果P<0.05。结论:在小儿哮喘护理中实施个性化健康教育,不仅能规范患儿的治疗行为,还能提高其生活质量,改善肺功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2.
健康教育对支气管哮喘病人生存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6,他引:7  
目的 :探讨健康教育对支气管哮喘病人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 :对 2 0 0 0年 3月— 2 0 0 1年 8月在我院呼吸科住院的 2 5例支气管哮喘病人采取家属、病人、医务人员共同参与的健康教育形式实施健康教育 ,并于入院时、健康教育后、出院后 6个月测定肺功能和进行生存质量评估。结果 :健康教育前后肺功能明显改善 (P <0 .0 1) ,生存质量明显提高(P <0 .0 1)。结论 :健康教育能明显改善支气管哮喘病人的肺功能和提高其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健康教育处方在支气管哮喘防治方面的价值,减少支气管哮喘患者急性发作频率,提高自护能力及其生活质量。方法将88例支气管哮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45例和试验组43例。对照组住院期间给予常规指导,出院后保持联系。试验组住院期间至出院后制定健康教育处方,随访两年。比较两组支气管哮喘患者急性发作及住院治疗情况。结果试验组患者对哮喘的相关知识,峰流速仪,定量雾化仪及平喘药物的使用等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其哮喘发作频率及年住院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表明对支气管哮喘患者制定全面的健康教育处方,提高患者对哮喘的认知水平,可减少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次数及再住院率。  相似文献   

14.
邓屏 《解放军护理杂志》2010,27(20):1521-1523
目的探讨健康教育与心理干预对哮喘患者抑郁和躯体症状的影响,为推行健康教育及心理干预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目的抽样法选取2007年3月至2008年3月某院确诊的48例支气管哮喘伴抑郁的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干预组(n=24)和对照组(n=24);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健康教育及心理干预;干预组患者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进行系统地健康教育及心理干预,总疗程3个月。治疗前后两组患者均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vescale,SDS)、汉密顿抑郁量表(Hamilton depression rating scale,HRSD)进行评估,并对患者躯体症状改善情况进行分析。结果支气管哮喘患者中治疗前合并抑郁者占60%(48/80)。经过健康教育与心理支持治疗3个月后,两组患者的SDS、HRSD评分均低于治疗前(均P〈0.05),且干预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干预组患者的躯体症状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支气管哮喘患者常合并抑郁,健康教育与心理干预不仅有助于支气管哮喘患者改善抑郁症状,而且有益于患者躯体症状的改善。  相似文献   

15.
徐红  石琴 《天津护理》1999,7(4):163-165
本文介绍我院呼吸内科对88例支气管哮喘病人实施以病人为中心,以护理程序为框架的整体护理的经验,以及建立模式病房的体会。在对哮喘病人实施整体护理过程中,采用小组制护理的方式,将心身护理为重点,注重病人治疗、护理的反馈,使护理程序更加完善,将健康教育贯穿于病人住院的全过程。经过近两年的实践,得到病人、医生、护理人员的认可和称赞,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6.
Chronic lower respiratory diseases, including asthma and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are a significant public health burden owing to their high incidence and prevalence. Nurse practitioners in primary care routinely see patients with these diagnoses. Although inhaled pharmacotherapy is the mainstay of treatment for individuals with these diseases, providing an overall approach to health and wellness, which includes physical activity and exercise, is imperative in optimizing patient outcomes. The purpose of this article is to provide nurse practitioners in primary care with foundational information regarding the promotion of physical activity and exercise for patients with asthma and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延续性护理干预对冠心病康复期患者社会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80例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延续性护理。采用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中国心血管病人生活质量评定问卷(CCQQ)进行评分。比较两组护理前后社会功能及生活质量方面的差异。结果护理干预6个月后,观察组SDSS评分总分为30.54±15.23分,对照组SDSS评分总分为39.25±17.74分,SDS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干预前两组CCQQ各项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与护理前比较,护理后两组CCQQ评分均有所提高(P0.05),但观察组升高幅度明显较大(P0.05),生活质量明显提高(P0.05)。结论延续性护理可以改善社会功能及生活质量,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18.
晚发支气管哮喘与老年COPD气道反应性及肺功能特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晚发支气管哮喘与老年COPD患者气道反应性等呼吸功能特点。方法:36例晚发支气管哮喘与58例老年COPD行通气功能,气道阻力,肺气肿分度及气道反应性比较。结果:缓解期晚发支气管哮喘97%存在气道高反应性(BHR),而COPD组BHR仅为12%,且乙酰甲胆碱浓度为哮喘组的4·8倍(P<0·005),COPD组V25下降达100%,且气道阻力在激发前后无明显改变,肺气肿分度以中重度为主。结论:COPD组小气道损害及肺气肿程度较重,而气道高反应性测定对于老年哮喘患者检出较为敏感,并对差异的可能机理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9.
无创通气治疗重症哮喘的护理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探讨无创通气治疗重症哮喘的疗效及护理。方法将54例重症哮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2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采用无创通气治疗。比较两组实施治疗前、治疗3天后临床症状及动脉血气指标(PH值、PaCO2、PaO2、SaO2)变化。结果治疗组在治疗后PH值、PaO2升高,PaCO2降低较对照组明显,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无创通气治疗,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重症哮喘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0.
护理干预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11  
目的了解护理干预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对COPD患者进行住院时及出院后连续性护理干预,通过电话随访、病友联谊会,患者再次入院等方式了解患者治疗依从性的状况。结果患者入院前与出院1年后掌握COPD基本知识、戒烟、呼吸锻炼、家庭氧疗依从性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以电话随访、病友联谊会等方式,可以直接与患者保持快捷及时的联系,缩短了护患之间的距离,改善了患者生存质量,最终提高了生存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