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点状抽剥术治疗下肢浅静脉曲张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下肢浅静脉曲张是血管外科的常见病 ,治疗以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加抽剥术效果最好。我院在1998年 1月~ 2 0 0 0年 7月共收治下肢浅静脉曲张38例患者 (56条肢体 ) ,其中经多谱勒静脉超声检查或血管造影证实单纯性大隐静脉曲张 2 6例 (34条肢体 )。均行点状抽剥术 ,手术效果满意 ,随访至今 ,未发现复发。现总结果如下 :1 临床资料2 6例中 ,男 17例 ,女 9例。年龄 37~ 72岁 ,平均 4 6岁。单纯左下肢 11例 ,右下肢 7例 ,双下肢 8例 ,病程 1~ 35年 (平均 12 8年 )。 2 6例中 ,农民 17例 ,营业员 4例 ,教师 2例 ,其它 3例。主要临床表现见附表。…  相似文献   

2.
目的:回顾总结我院采用点状抽剥术治疗26例(34条肢体)下肢汪静脉曲张的经验体会。方法;大隐静脉高位结扎抽剥后,采用点状抽剥术处理小腿部曲张静脉。结果:34条肢体手术效果满意,无一例复发。结论:对于下肢浅静脉曲张点状抽剥术具有手术彻底,创伤小,不易复发等特点。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高位结扎加微小切口抽剥术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7月至2014年4月某院收治的96例下肢静脉曲张患者,均采用高位结扎加微小切口抽剥术治疗,观察手术治疗的效果。结果术后未出现切口处疼痛、水肿、感染等情况,同时,未出现皮下瘀斑、深静脉血栓、肺栓塞或血肿等情况。随访93例,复发1例,其他患者症状完全消失,治愈率98.9%。结论采用高位结扎加微小切口抽剥术治疗下肢静脉曲张,效果好,复发率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赵炳端  甘平 《当代医学》2011,17(12):78-79
目的 评价点状钩剥术治疗下肢浅静脉曲张的疗效.方法 自2005年6月~2010年8月期间共有67例下肢浅静脉曲张患者(共计119条患肢)采用仿制静脉钩点状钩剥术治疗,本研究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67例患者均术后顺利康复,5例局部浅静脉曲张复发再次手术治愈.平均手术时间41分钟(30~70min),术中出血(36±11)ml,平均住院时间4.6天,合并足踝部溃疡患者均完全愈合.结论 点状钩剥术微创治疗下肢浅静脉曲张,疗效确切、美容效果良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 介绍下肢浅静脉曲张抽剥术的治疗体会.方法 采用下肢浅静脉曲张抽剥术治疗大隐静脉曲张及轻度瓣膜功能不全患者45例,通过术前准备、术中操作及术后效果观察,分析该术式要点及术后并发症的处理.结果 手术均获成功,下肢皮肤切口愈合良好,无一例继发出血,感染及皮肤坏死.有1例术后复发.结论 该方法安全易操作,复发率低,符合微创要求,无须特殊医疗设备,费用较低,是值得推广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驱血点状剥脱在下肢浅静脉曲张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226条静脉曲张肢体分为应用驱血点状剥脱组(驱血组,122条肢体)及不用驱血点状剥脱组(常规组,104条肢体),前者将肢体驱血后于大腿上部扎止血带后再行手术,采用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和曲张静脉点状抽剥术;后者不用驱血,采用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加小腿近踝部切口交通静脉结扎术,术后两组常规予弹力绷带加压包扎。记录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肢体肿胀情况、皮下血肿发生情况、肢体活动和皮肤感觉障碍情况。结果:驱血组手术时间(38±13min)、术中出血量(38±11ml)及皮肤感觉障碍例数(6例)与常规组(63±26min、226±21ml、16例)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驱血带和止血带在下肢浅静脉手术中可创造"无血手术野",显著缩短手术时间和减少术中出血量,点状剥脱大大减少了创伤面积降低了皮肤感觉障碍并发症的发生。下肢浅静脉曲张手术中应用驱血点状剥脱是一种值得推广的简便、经济、实用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点式抽剥治疗下肢静脉曲张郭平凡,符伟国,王玉琦关键词:点式抽剥,静脉曲张,下肢传统大隐静脉曲张术式是高位结扎、远侧主干剥脱器抽剥、小腿部皮肤切开剥除其属支并结扎穿通支静脉。该术式容易遗漏,术后疤痕明显。笔者采用点式抽剥治疗下肢浅静脉曲张63例。报告如...  相似文献   

8.
驱血带和止血带在下肢浅静脉曲张手术中的应用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曲乐丰  景在平 《上海医学》2005,28(5):387-389
目的探讨驱血带和止血带在下肢浅静脉曲张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226条静脉曲张肢体分为应用驱血带和止血带组(驱血带组,122条肢体)及不用驱血带和止血带组(常规组,104条肢体),前者将肢体驱血后于大腿上部扎止血带后再行手术。两组均采用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和曲张静脉点状抽剥术,术后常规予弹力绷带加压包扎。记录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肢体肿胀情况、皮下血肿发生情况、肢体活动和皮肤感觉障碍情况。结果驱血带组手术时间[(38±13)min]较常规组[(63±26)min)明显缩短(P<0.05),驱血带组术中出血量[(38±11)ml]较常规组[(226±21)ml]明显减少(P<0.05),两组皮下血肿发生情况、术后肢体肿胀情况、肢体活动和皮肤感觉障碍情况的差异无显著性。结论驱血带和止血带在下肢浅静脉手术中可创造“无血手术野”,显著缩短手术时间和减少术中出血量,且未见相关并发症。下肢浅静脉手术中应用驱血带和止血带是一种值得推广的简便、经济、实用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抽剥术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疗效。方法:2008年2月-2013年2月选择在我院住院治疗的下肢静脉曲张患者50例共60条肢体,都给予传统抽剥术治疗。结果:手术时间42.32±2.36分钟,术后住院天数7.50±0.33天,治疗后患者的VAS评分明显低于治疗前(P〈0.05)。发生并发症4例,其中皮肤淤斑2例,感觉缺失与血栓形成各1例。结论:小切口抽剥术治疗下肢静脉曲张有很好的临床应用效果,促进了患者的康复。  相似文献   

10.
下肢静脉曲张点式戳口抽剥术的体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庄舜玖  罗恩钊 《上海医学》1997,20(9):530-532
  相似文献   

11.
廖福生 《中国现代医生》2010,48(24):102-102,119
目的观察下段点状抽剥治疗大隐静脉曲张的临床效果,为大隐静脉曲张手术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68例大隐静脉曲张患者随机分为点状抽剥组及切开剥除组,点状抽剥组采用点状小切口抽剥小腿曲张静脉团,切开剥除组采用沿静脉切开剥除大隐静脉小腿曲张静脉团,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平均住院时间。结果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点状抽剥组为42min、7.2d,切开剥除组为59min、9.4d,点状抽剥组少于切开剥除组;点状抽剥组术中失血量为52mL,切开剥除组为134mL,点状抽剥组少于切开剥除组;并发症发生率点状抽剥组为2.9%,切开剥除组为11.7%。结论点状抽剥治疗大隐静脉曲张能够减少手术创伤,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大隐静脉曲张手术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总结点式曲张静脉抽剥术的优点、手术操作经验。方法:分析1998年10月至2000年10月点式曲张静脉抽剥术治疗98例下肢静脉曲张的疗效。结果:所有患肢术后无切口并发症,无下肢曲张浅静脉残留。随访2-4年,随访率为85.7%(84/98),无静脉曲张复发,静脉曲张伴随症状基本得到改善或消除,点状切口疤痕淡化或消退。2条肢体伴隐神经损伤,其损伤率为1.9%(2/104)。结论:点式曲张静脉抽剥术是治疗下肢静脉曲张较为理想的手术方法,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驱血带和止血带在下肢浅静脉曲张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20例下肢静脉曲张患者随机分为驱血组60例(82条肢体)和常规组60例(76条肢体),驱血组术中应用驱血带和止血带,常规组则不用。记录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术后皮下血肿的发生情况、肢体肿胀情况、肢体的活动及皮肤感觉情况。结果驱血组手术时间(39±11)min较常规纽(58±16)min明显缩短(P=0.033〈0.05),失血量(52±17)ml较常规组(213±35)ml明显减少(P=0.028〈0.05),两组术后皮下血肿发生情况、肢体肿胀情况、肢体活动和皮肤感觉障碍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87〉0.05)。结论驱血带和止血带在下肢浅静脉曲张手术中显著地缩短了手术时间,减少了术中失血,创伤小,复发率低,并发症较少,且操作简便,经济实用,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驱血带和止血带在下肢浅静脉曲张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120例下肢静脉曲张患者随机分为驱血组60例(82条肢体)和常规组60例(76条肢体),驱血组术中应用驱血带和止血带,常规组则不用。记录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术后皮下血肿的发生情况、肢体肿胀情况、肢体的活动及皮肤感觉情况。结果驱血组手术时间(39±11)min较常规组(58±16)min明显缩短(P=0.033<0.05),失血量(52±17)ml较常规组(213±35)ml明显减少(P=0.028<0.05),两组术后皮下血肿发生情况、肢体肿胀情况、肢体活动和皮肤感觉障碍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87>0.05)。结论驱血带和止血带在下肢浅静脉曲张手术中显著地缩短了手术时间,减少了术中失血,创伤小,复发率低,并发症较少,且操作简便,经济实用,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5.
车星  朱网林  戴翔  桑凯 《海南医学》2013,24(6):883-884
目的探讨腔内激光联合点式剥脱治疗下肢浅静脉曲张的优势。方法 2010年7月至2012年7月,206例患者共267条患肢确诊为下肢浅静脉曲张,采取腔内激光联合手术治疗。结果术后随访1~25个月,所有患肢曲张静脉消失,未见复发,肿胀消退,瘙痒消失,色素沉着有所减轻,溃疡均愈合。结论腔内激光联合手术治疗下肢浅静脉曲张,其在保证疗效的同时,达到了微创的目的 。  相似文献   

16.
下肢浅静脉曲张的护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肢浅静脉曲张是指下肢浅静脉伸张,迂曲而成曲张状态[1],是较为常见的血管外科疾病.先天性静脉壁薄弱和静脉瓣膜功能不全是发病的重要原因[2],而长时间从事站立工作是其发病重要诱因.主要表现为浅静脉曲张、蜿蜒扩张迂曲、下肢肿胀、不适[1],病程长者可在踝部皮肤出现营养性改变:疼痛、色素沉着、溃疡等.我科2003年3月~2006年3月收治135例下肢浅静脉曲张患者,采用大隐静脉高位结扎 点状抽剥术治疗,辅于抬高患肢,弹力支持等护理,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高位结扎加点式抽剥并闭合术治疗原发性下肢静脉曲张的可行性及疗效.方法 对2009年03月~2010年6月原发性下肢静脉曲张36例患者,术前定位标记病变曲张浅静脉及交通静脉走行,在腰麻+连续硬膜外联合麻醉下行高位结扎加点式抽剥并闭合术,术中采用法国Gamida公司生产的Stripp'In静脉曲张剥脱器行病变静脉主干抽剥分段做0.3~0.5 cm切口,点式抽剥曲张的分支静脉,筋膜下结扎功能不全的交通静脉,细小的轻度曲张的静脉则行电凝闭合术.结果 36例患者术后切口均正常愈合,曲张静脉全部消失,12例下肢浮肿术后1个月消退,20例术后3月内皮肤色素沉着消退,6例下肢皮肤溃疡2月内愈合.无深静脉血栓形成及肺动脉栓塞等严重并发症.患者创伤小、痛苦轻、恢复快、无术后并发症、无复发,疗效确切.结论 高位结扎加点式抽剥并闭合术创口小、手术易操作、时间短、出血少、主干抽剥完整、曲张的分支浅静脉抽剥完全、闭合充分、无需外缝线、无明显术后并发症,术后皮肤美观,为下肢浅静脉曲张的外科治疗提供一种新疗法,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透光旋切术(旋切术)+点状剥扎术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疗效、手术要点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美国Smith-Nephew 公司的TriVes系统,对96例患者(117条肢体)在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及剥脱的基础上,应用微创旋切术+点状剥扎术切除下肢曲张的静脉,术后观察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并对患者进行1年以上随访。结果所有患者术前标记的曲张静脉均被切除,术后并发症:11条肢体足踝部皮肤感觉异常或疼痛;9条肢体有小腿皮肤瘀斑;2条肢体出现局部皮下血肿;均经对症处理后痊愈。96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2~46个月,中位随访时间为14.5个月;其中4条患肢复发,复发率3.42%,2条少量细小曲张静脉残留,4条肢体溃疡于术后6~8周内愈合。结论透光旋切术+点状剥扎术在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微创化手术中效果优越,它不仅清除曲张静脉彻底,术后复发率低,而且住院时间短,手术瘢痕细微,达到美观的目的,患者满意度高,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9.
下肢浅静脉曲张的治疗方式很多,包括保守治疗,手术治疗,以及注射治疗等.手术治疗又有传统的开放性手术,小切口手术,激光手术,以及内镜手术,电凝手术等[1].我院2004年4月~2008年11月共收治125例下肢静脉曲张,分别采用传统的开放性手术和小切口手术治疗,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在下肢静脉曲张抽剥手术中采用改良大隐静脉抽剥方法对手术治疗效果的影响,探讨改良大隐静脉抽剥术治疗下肢静脉曲张应用价值。方法 对2011年6月—2012年6月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96例下肢静脉曲张患者121条肢体采用改良大隐静脉抽剥术治疗,即对传统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加抽剥术改进,术中保留大隐静脉5大属支、使用驱血带下肢驱血后行曲张静脉剥脱,并充分处理大隐静脉起始段属支,从病变清除情况、住院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切口愈合情况、溃疡愈合情况等方面观察临床疗效,并随访观察复发等情况。结果 96例患者121条肢体全部治愈,住院、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切口美观,溃疡愈合良好。12例术后小腿出现皮下淤血,经活血化瘀治疗后2~3周后淤血消失,6例足背部出现麻木、感觉减退等神经损伤表现,未予治疗3~5月自行恢复。平均随访18个月,无复发。结论 改良大隐静脉抽剥术治疗下肢静脉曲张安全、有效、创伤小、经济、实用,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