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急件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患者发病不同时间段血浆脑利钠肽(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BNP)水平的变化规律及对早期诊断ACS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ACS患者和对照组血浆BNP浓度.将80例ACS患者分为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组(AMI组,n=45)和不稳定性心绞痛(unstable angina)组(UA组,n=35),分别测定症状发作0.5、2、6、24 h的BNP,并与20例正常健康体检者(对照组)作比较,症状发作6 h,同时测定AMI组和UA组血清心肌肌钙蛋白Ⅰ(serum cardiac troponin Ⅰ,cTnI)水平.结果:①症状发作0.5 h,AMI组BNP含量为(118.1±46.2)pg/ml,UA组为(90.8±54.6)pg/ml;症状发作2 h,AMI组BNP含量为(203.2±105.3)pg/ml,UA组为(134.7±78.5)pg/ml;症状发作6 h,AMI组BNP含量为(456.4±118.4)pg/ml,UA组为(357.4±144.3)pg/ml;症状发作24 h,AMI组BNP含量为(807.3±148.5)pg/ml,UA组为(779.6±136.1)pg/ml,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50.3±25.4)pg/ml(P<0.01).②症状发作6 h,AMI组BNP含量与cTnl水平呈正相关(r=0.589,P<0.01).③症状发作24 h,AMI组和UA组BNP含量显著高于症状发作6 h的含量(19<0.01).结论:血浆BNP水平升高与ACS呈显著相关,且AMI患者症状发作6 h时,BNP水平与cTnI有明显的相关性,ACS患者症状发作早期检测BNP水平可作为早期诊断的有效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2.
脑钠肽检测对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的诊断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浆脑钠肽(BNP)浓度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健康体检者20例,稳定型心绞痛(SAP)患者15例,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45例,其中ACS组再分为不稳定型心绞痛(UA)组20例和急性心肌梗死(AMI)组25例,采用干式快速免疫荧光法分别测定其脑钠肽浓度.结果:与健康对照组的(49.40±15.10)pg/ml和稳定型心绞痛(SAP)组的(56.39±36.50)pg/ml比较,ACS组血浆BNP浓度明显升高(P<0.05;P<0.05;P<0.01;P<0.05),且心肌梗死(AMI)亚组BNP浓度(587.57±205.65)pg/ml高于不稳定心绞痛(UA)亚组(356.17±150.26)pg/ml(P<0.01),SAP组和对照组BNP浓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CS患者血浆BNP浓度明显升高,心肌梗死患者较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更为显著.故血浆BNP检测可为急性冠脉综合征诊断提供非常有价值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D-二聚体(D-dimer)含量与冠心病(CHD)临床类型、病变程度的关系,以了解D-二聚体在冠心病诊断和预后判断方面的临床意义.方法:用Liatest法检测急性心肌梗死(AMI)21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27例、稳定型心绞痛(SA)22例、健康者30例的血浆D-二聚体水平.结果:D-二聚体阳性发生率与含量在UA和AMI组明显高于SA组和对照组(P<0.01),且AMI组的D-二聚体含量明显高于UA组(P<0.01),SA组的D-二聚体无明显增高.结论:冠心病患者存在凝血和纤溶功能异常,且异常程度与病情严重程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4.
冠心病患者血浆D-二聚体浓度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冠心病患者血中D-二聚体浓度(D-dimer,DD)的变化和意义。方法:对78例冠心病患者,其中急性心肌梗死(AMI)2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27例、稳定型心绞痛(SA)31例和23例健康人分别测定血浆D-二聚体的浓度。结果:AMI组、UA组和SA组DD的含量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结论:冠心病各组患者血浆中DD浓度明显升高,DD可作为冠心病的诊断参考指标之一,并为临床上治疗和预防上述疾病提供实验室依据。  相似文献   

5.
冠心病患者血浆D-二聚体水平测定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D-二聚体(D-dimer)含量与冠心病(CHD)临床类型、病变程度的关系,以了解D-二聚体在冠心痛诊断和预后判断方面的临床意义。方法:用Liatest法检测急性心肌梗死(AMI)21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27例、稳定型心绞痛(SA)22例、健康者30例的血浆D-二聚体水平。结果:D-二聚体阳性发生率与含量在UA和AMI组明显高于SA组和对照组(P<0.01),且AMI组的D-二聚体含量明显高于UA组(P<0.01),SA组的D-二聚体无明显增高。结论:冠心病患者存在凝血和纤溶功能异常,且异常程度与病情严重程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6.
冠心病患者治疗前后血浆白细胞介素-6水平的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检测白细胞介素 6 (IL 6 )在急性心肌梗死 (AMI)及心绞痛 (CSA)发病中的变化。方法 :用双抗体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法 (ELISA) ,对 2 7例AMI、2 0例CSA(1 1例不稳定型心绞痛与 9例稳定型心绞痛 )患者及 31名健康人血浆中IL 6含量进行测定。结果 :AMI患者血浆中IL 6含量明显升高 ,与健康人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0 0 1 ) ,治疗前后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不稳定型心绞痛 (UA)患者血浆中IL 6含量明显升高 (P <0 0 5 ) ,在稳定型心绞痛 (SA)患者血浆中含量无显著性变化 (P >0 0 5 ) ,IL 6在UA中的含量高于SA ,有显著性差异 (P<0 0 5 ) ,AMI与UA相比有非常显著性差异 (P <0 0 1 ) ,在AMI中的含量高于UA。结论 :IL 6参与了AMI和CSA的发病。  相似文献   

7.
白原 《内蒙古医学杂志》2006,38(10):886-887
目的: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浆脑钠肽(BNP)浓度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择稳定型心绞痛(SA)患者2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各30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包括SAP和UAP。测定其血浆BNP浓度,与正常对照组20例相比较,分析各组间有无显著性差异。结果:血浆BNP浓度在正常对照组、SAP组、UAP组、AMI组分别为38.15±11.26pg/ml、41.92±13.37pg/ml、308.54±97.34pg/ml、736.29±103.63pg/ml,SAP组与正常对照组血浆BNP浓度无显著性差异(P>0.05)。UAP组、AMI组与正常对照组、SAP组血浆BNP浓度具有显著性差异,P均<0.001。AMI组与UA组血浆BNP浓度具有显著性差异(P<0.001)。结论:ACS时血浆BNP浓度明显升高,AMI患者血浆BNP浓度高于UA患者,表明心肌缺血是BNP释放的重要刺激因素,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冠心病心肌缺血的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浆脑钠肽(BNP)及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浓度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健康体检者22例,稳定型心绞痛(SAP)患者20例,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57例,其中ACS组再分为不稳定型心绞痛(UA)组25例和急性心肌梗死(AMI)组32例,采用干式快速免疫荧光法及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分别测定其脑钠肽及hs-CRP浓度。结果 ACS患者血浆hs-CRP、BNP浓度明显升高,心肌梗死患者较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更为显著。结论血浆hs-CRP、BNP检测可为急性冠脉综合征诊断提供非常有价值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浆脑钠肽(BNP)水平测定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体检健康者31例,稳定型心绞痛(SAP)患者21例,ACS患者40例,其中ACS组再分为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组23例和急性心肌梗死(AMI)组17例,应用化学发光法分别测定其BNP浓度。结果AMI组和UAP组血浆BNP浓度显著高于SAP组(P均<0.01),且AMI组BNP浓度高于UAP组(P<0.01),各疾病组血浆BNP浓度明显高于健康组(P<0.01或P<0.05)。结论ACS患者血浆BNP浓度明显升高,心肌梗死患者较UAP患者更为显著。故检测ACS患者血浆BNP水平对疾病的预后观察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索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和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早期实验室诊断方法.方法分别采用免疫浊度法、酶速率法测定60例冠心病(CHD)患者及20例正常对照组(CP)的C反应蛋白(CRP)、心肌肌钙蛋白I(cTn I)、肌酸激酶(CK)及其同工酶(CK-MB)的阳性率.结果 CHD组患者的CRP、cTn I、CK-MB和CK的阳性率均明显高于CP组(均为P<0.05).CHD组又分为3组,急性心肌梗死组(AMI)2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组(UA)20例、稳定型心绞痛组(SA)20例.AMI组患者的CRP、cTn I、CK-MB和CK阳性率明显高于SA组(均为P<0.01);UA组CRP和cTn I的阳性率明显高于SA组(均为P<0.01),但两组间CK-MB和CK的阳性率相比无明显差异(均为P>0.05).结论 CRP和cTn I的增高与冠心病的发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不稳定型心绞痛(UA)患者的血浆脑钠肽(BNP)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并比较UA组、稳定型心绞痛(SA)组、对照组患者,以及UA组不同Braunwald分级患者的血浆BNP的水平。结果:UA组血浆BNP的水平明显高于SA组、对照组(P<0.01);SA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浆BNP水平与Braunwald分级呈正相关。结论:血浆BNP水平与UA患者病情严重程度有一定相关性,检测上述指标对UA患者进行危险分层有一定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2.
江志平  叶曦 《吉林医学》2013,(30):6250-6251
目的:观察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浆一氧化氮、内皮素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的改变,探讨其临床价值。方法:选择不稳定型心绞痛(UA)患者30例,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30例作为研究对象,并选择稳定型心绞痛(SA)患者30例及健康人(NC)30例作为对照。应用全自动血黏度测试仪测定受试对象血液流变学指标,应用放射免疫法测定受试对象血浆一氧化氮、内皮素水平。结果:①AMI组及UA组患者与SA组和NC组比较,血浆一氧化氮水平明显降低,内皮素水平明显升高(P<0.05)。②AMI组及UA组患者与SA组和NC组比较,血液流变学检查全血黏度低切、全血黏度中切、全血黏度高切、血浆黏度、红细胞压积、红细胞聚集指数、红细胞沉降率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高(P<0.05)。结论: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浆一氧化氮水平明显降低,内皮素水平明显升高,血液流变学指标发生明显改变,血浆一氧化氮、内皮素改变以及血液高黏滞状态可能在急性冠脉综合征发生和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血浆脑钠肽(BNP)水平测定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体检健康者30例,稳定型心绞痛(SAP)患者20例,ACS患者60例,其中ACS组再分为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组35例和急性心肌梗死(AMI)组25例,应用化学发光法分别测定其BNP浓度.结果 AMI组和UAP组血浆BNP浓度显著高于SAP组(P均<0.01),且AMI组BNP浓度高于UAP组(P<0.01),各疾病组血浆BNP浓度明显高于健康组(P<0.01或P<0.05).结论 ACS患者血浆BNP浓度明显升高,心肌梗死患者较UAP患者更为显著.故检测ACS患者血浆BNP水平对疾病的预后观察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观察microRNA-499(miR-499)在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患者血中含量的变化,探讨miRNA-499在AMI病情监测中的作用。方法:连续收集2013年于本院就诊的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患者73例,包括AMI患者53例,不稳定心绞痛(unstable angina,UA)患者20例,同期选择本院健康体检志愿者30例为对照。AMI组于症状发作后12 h内、24 h取血,UA组于入院即刻采血。采用Taq Man real-time PCR方法测定miR-499的含量。通过电化学发光法检测血浆肌钙蛋白Ⅰ(c Tn I)及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的水平。将AMI组患者根据是否接受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及不同冠脉病变进行分组,分析对比各组间microRNA-499水平的差异。结果:53例AMI患者外周血miR-499的相对表达水平(4.57±2.3),显著高于UA组(2.75±1.39)和健康对照组(0.5±0.3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53例AMI患者血浆miR-499的相对表达水平与血清CK-MB、CTn I含量均呈正相关(r=0.361、0.428,P均<0.01)。32例行冠状动脉造影术的AMI组患者中,miR-499的表达在2支及3支病变中高于单支病变(P<0.01);24例成功接受急诊PCI治疗的AMI患者,其症状发作后的24 h血浆miR-499水平较入院即刻时明显降低(P<0.01)。结论:心脏特异表达的miRNA-499在健康人血浆中含量很低,但在心肌梗死后含量明显升高并于早期即可被检测到,具有用于早期诊断以及评估心肌梗死严重程度的价值,可以作为诊断AMI的一个新的敏感的生物学指标。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冠心病患者血浆脑钠肽(BNP)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荧光免疫抗原抗体结合方法,检测32例稳定型心绞痛(SAP)患者、32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患者和32例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血浆BNP水平.另选32例冠脉造影、心功能正常者作为对照组.结果 冠心病患者血浆BNP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AMI组BNP水平显著高于UAP组和SAP组(P<0.01),UAP组BNP水平显著高于SAP组(P<0.01).结论 冠心病患者血浆BNP水平明显升高,BNP参与冠心病的发生、发展过程,在其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血浆脑钠素(BNP)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早期诊断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方法测定AMI患者入院当时及24h的血浆BNP水平,以健康人为对照,比较各组间BNP的差异。结果:AMI组BNP血浆水平在24h内显著增高(1469.40±346.56),与对照组(32.93±0.42)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01);AMI组患者入院当时BNP血浆水平(1432.40±335.36)与24h时(1469.40±346.56)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AMI患者的血浆BNP值明显升高,对AMI的早期诊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急性冠脉综合征是临床常见的心血管急症,包括不稳定型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AMI)、心源性猝死。其中不稳定型心绞痛(UA)是介于稳定型心绞痛(SA)和AMI之间的一种临床过程。血浆D-二聚体(D—D)升高特异性反应体内有微血栓形成或溶栓治疗有效。而心肌梗死的病理为冠状动脉内斑块破裂、血栓形成。本文观测UA患者血浆D—D含量变化,探讨其与UA患者预后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急性冠脉综合征 (ACS)的早期诊断方法。方法 :6 8例冠心病 (CHD)患者分成 3组 ,其中急性心肌梗死 (AMI)组 2 1例 ,不稳定型心绞痛 (UA)组 2 7例 ,稳定型心绞痛 (SA)组 2 0例 ,采用胶乳凝集反应法定量测定高敏 C反应蛋白 (Hs-CRP) ,采用固相层析免疫法定性测定肌钙蛋白 I(c Tn I)。结果 :AMI组与 UA组的 Hs-CRP含量及 c Tn I阳性率均明显高于 SA组 ,差异均有显著性 (P<0 .0 5 ) ;AMI组与 UA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0 .0 5 )。结论 :Hs-CRP和 c Tn I的增高与急性冠脉综合征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肝细胞生长因子与冠心病之间的关系。方法:通过ELISA酶免自动分析系统测定冠心病患者稳定型心绞痛(SA)组3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组32例、急性心肌梗死(AMI)组36例入院后1d、3d、7d和14d血肝细胞生长因子值与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SA组患者HGF无明显变化。SA组患者各时间点HGF均高于对照组。UA、AMI组患者HGF在7d达高峰值,且各时间点HGF均高于SA组。入院后7d AMI组HGF高于UA组患者。结论:肝细胞生长因子在冠心病患者表达升高,可能与冠脉受损和心肌缺血程度相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冠心病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与白介素-11(IL-11)的关系.方法 将82例冠心病患者,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 分为4组:稳定型心绞痛(SA)组16例,不稳定型心绞痛(UA)组24例,急性心肌梗死(AMI)组22例,对照组20例.测定所有研究对象血浆hs-CRP、血清IL-11的水平.结果 对照组、SA组、UA组及AMI组hs-CRP水平呈逐渐增高的趋势,而IL-11的水平呈逐渐降低的趋势,两者线性负相关.结论 IL-11水平的降低可能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患者斑块形成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