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索建立临床用血全程质量控制和管理标准,规范临床用血,确保临床用血安全、有效。方法:建立输血科标准化管理模式、输血回顾性标准评价模式、临床用血全程双层功能监管标准模式、临床安全合理用血管理标准模式,并进行整合应用。结果:规范了临床用血全过程的管理,节约血资源,保证临床输血的安全有效。结论:临床用血全程质量控制和管理安全标准的建立与应用,规范临床科学、合理用血,最大程度保证患者医疗安全,节约有限的血液资源。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我院修订临床用血管理制度,提高我院外科手术科室安全合理用血水平。方法对我院2017年上半年和2016年同期临床输血统计数据以半年为单位进行综合统计分析,依据各项客观指标评判临床用血情况并对管控后现状分析。结果我院血液总用量、住院患者平均用血量及手术患者平均用血量全面下降;成分输血已经得到全面推广。结论我院修订临床用血管理制度及加强了输血信息系统管理后,增强了临床医生安全合理用血的意识,提高了临床输血的质量。  相似文献   

3.
临床输血作为临床急救及危重患者的救治常用手段,为规范临床用血,提高血制品的使用效能,本文就如何科学、合理、节约用血进行剖析,特别是通过对临床输血流程的合理科学的管理,加强输血科与临床用血科室的沟通,细化临床用血指针,规范临床用血疗效评估,持续改进临床输血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4.
王霞 《当代医学》2014,(6):17-18
目的提升输血科管理水平,促进临床安全合理有效用血。方法依据《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和《临床输血技术规范》,建立临床输血信息管理系统(transfusion informaion informaion system,TIS),并实现院内TI系统、LIs系统、HS系统及血液中心供血系统的无缝对接,将实验室检测结果和其他输血相关信息进行系统化整合管理,使临床用血从血液预订、出入库管理到适应症与疗效评价实现全程信息化管理。结果输血科的服务能力和服务质量得到提升,临床安全合理有效用血管理初见成效。系统使用前后对比,住院人数和手术台数分别增加15.1%和70%;手术患者用血量和用血总量却分别下降了176%和53%。结论应用临床输血信息管理系统,能使输血科工作和临床用血的管理更规范、更有效,对提高输血科管理水平,促进临床安全合理有效用血,推动输血医学科学研究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5.
强化输血管理保障安全用血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张军 《实用全科医学》2003,1(4):338-339
目的 探讨强化输血管理 ,保障安全用血的有效措施。方法 ①强化法制观念 ;②完善管理制度 ;③提高技术水平 ;④协调供需矛盾 ;⑤健全组织完善设施 ;⑥加强宣教合理用血。结果 完善了科室的管理 ,杜绝了输血工作的隐患 ,减少了医患矛盾 ,提高了输血的诊治水平。结论 保障了输血安全 ,使输血工作走上科学、规范的轨道 ,收到良好的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6.
临床医师输血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患者的安全和治疗效果.规范临床医师的输血管理也是医院临床输血质量管理体系建设的一部分.按照卫生部文件卫医政发[2010]44号<2010年"医疗质量万里行"活动方案>之要求,加强临床用血管理,进一步规范临床用血管理,促进临床科学、合理用血,保障临床用血安全.  相似文献   

7.
严格执行和落实临床输血相关法律及规范要求,加强医疗机构临床输血质量安全管理,促进医疗机构临床用血质量安全管理,提高临床科学、合理用血水平,保障临床用血安全。临床输血管理中引入TQM管理模式,依照相关要求进行临床输血过程和相关环节的综合管理和监测,保障临床输血过程的规范化和严谨性。我院自2014年3月临床输血质量管理引入TQM管理模式以来对1983例患者临床输血过程进行了监测分析,临床输血过程符合规范要求、临床输血质量改进明显、无差错事故发生。临床输血质量安全管理中TQM理念和管理模式能够对临床输血质量安全管理全过程提供质量保障,加强医务人员在临床输血过程中严格执行临床输血相关法律法规意识。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输血科在临床用血管理中的作用,以保证医院安全、合理、有效用血.方法 :统计我院2013~2015年临床用血总量、人均用血量、全血用量、成分输血率、输血申请单合格率、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等,并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我院临床用血工作更为规范,临床用血结构更趋合理,全血用量下降,成份输血率上升,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下降.结论 :输血科在临床合理用血中发挥着无法替代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推行输血全过程表格化管理,规范简化临床输血病历的书写。提高临床合理用血水平,防范医疗纠纷。方法以《中华人们共和国献血法》及卫生部《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临床输血技术规范》为依据,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州中医医院输血科临床用血管理委员会推行自制表格涵盖整个输血过程记录。加强临床医师输血相关知识,规范各种表格的完整、准确的填写。结果推行输血全过程表格化管理后,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州中医医院输血科临床合理用血水平显著提高,输血病历缺陷明显减少,临床医生对输血适应证的掌握明显提高。结论科学合理用血是衡量一个地区或医院医疗质量和输血技术水平高低的重要指标,通过表格式规范管理输血全过程,提高临床科学合理用血水平,最大限度地降低患者输血治疗风险,保障患者的医疗安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规范临床输血病历管理,提高输血病历质量,确保输血医疗安全。方法从2017年3月起,对每日运行病历和每月终末病历检查,将输血存在的问题汇总,制定一系列措施利用PDCA循环持续改进,并将医师合理用血纳入绩效考核。结果 2017年临床输血申请单、输血治疗知情同意书、输血记录单、输血不良反应单填写完整性,输血记录完整性和输血病历合格率相比2016年都有显著提高(P0.05);其他临床输血病历质量检查项目的合格率也有不同程度提高;同时2017年红细胞和血浆用量比2016年呈明显下降趋势。结论通过一系列举措,利用PDCA持续改进,并将医生合理用血和病历质量与绩效考核挂钩,全面规范了临床输血病历管理,提高临床输血全过程质量管理;红细胞的增长量小于出院人数和手术台次增长量,合理用血得到了有效控制。促进临床安全科学合理有效用血,保障了医疗安全。  相似文献   

11.
李茉 《黑龙江医学》2021,45(7):777-778
目的:研究2017年-2019年佛山市顺德区医院临床用血情况,以为未来规范佛山市顺德区医院用血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2019年佛山市顺德区医院临床用血记录以及用血患者病历资料,对比不同年份输血总量和成分血、各血型以及内外科的用血情况.结果:血液使用总量呈逐年增长趋势,成分输血比例均为100%,临床应用红细胞占比最多,其次是血浆和冷沉淀,血小板最少;2017年-2019年的O型用血量最多,其次是A型、B型红细胞,AB型红细胞用最少;内外科用血量呈逐年增长模式,且2017年-2019年的内科各成分输血量大于外科,同时外科红细胞量最大,内科血小板量最大.结论:2017年-2019年佛山市顺德区医院输血科用血合理,但仍存在血浆使用较多现象,还应加强血浆用血的相关管理,加强医务人员输血知识培训,减少不合理输血,以保证医院更加合理用血.  相似文献   

12.
张晓卿  张捷  周洪柱 《中国医院》2008,12(11):13-15
输血科是综合性医院的一个科室,它承担着为临床科室提供高质量的医疗用血和指导临床输血的工作,其工作性质与病人生命息息相关,而且是医院保证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的环节之一。因此,保障病人用血及时、合理、安全、有效是输血质量管理的首要大事。  相似文献   

13.
宁波地区临床用血管理现状分析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庄立  董国飞  朱兴德 《重庆医学》2006,35(23):2193-2194
为加强临床用血管理,提高医院科学、合理用血水平,杜绝血液滥用和浪费,确保临床用血要求和输血安全,参照卫生部颁布的《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试行)》(简称《办法》)和《临床输血技术规范》(简称《规范》)要求,我们于2005年底对宁波市28家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情况进行了调查,以期寻求适宜对策。  相似文献   

14.
随着我国医疗水平的发展,临床用血量逐年增加,科学、合理、安全和有效的输血,也在发生着变化,加强医院临床合理用血管理确保输血安全有效,科学合理势在必行.我们对呼和浩特地区2004年~2007年的临床用血进行了统计分析,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杨莹 《大家健康》2014,(9):319-319
医院输血科现已从一个医技科室发展成为一个半职能科室,它不但在保证血液质量,保障临床安全输血,宣传成分用血以及为临床提供安全、可靠的血液成分外,且同院相关职能科室一并监督,核查并指导临床科室科学合理用血的重要部门。因此指导临床科室科学合理用血是输血科的重要工作职责之一。几年来我院输血科根据卫生部临床输血相关的法令法规并结合医院实际制定的《临床安全用血考核细则》和【临床用血实施细则】我们按照各科室用血比例均衡的原则每月抽查在院运行病历15份,每季度抽查归档病历30份,发现在临床输血制度与规范的执行上存在不足,本文进行总结与分析。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输血与血库管理与监控方法的讨论,选择适合医院使用的模式。在使用以ORACLE大型数据库为存储,面向对象编程工具PowerBuider9.0、C#/为开发平台的输血与血库系统基础上,设计适合本医院使用工作模式,彻底实现网络化。使用输血与血库系统,将用血申请管理、血库管理、输血前标本流转、输血管理、血液追踪与监控、血袋管理、输血前评估、用血评价分别进行管理。通过输血与血库系统对输血的各个环节进行管理,把血库到临床的业务集成管理,规范用血流程,提高用血安全,增加工作效率,实现血液在医院各环节的监管。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查阅医院输血病历,了解医院临床科室用血现状,发现存在的问题并加以改进,从而提高临床科室合理用血水平。方法:依据卫生部《临床输血技术规范》,回顾性调查本院2011年1月-2012年12月输血病历428份,分析各科室用血合理性及特点。结果:医院总体用血合理性为64.72%,其中手术科室用血合理性为58.3%,内科输血合理性为98.5%,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43.91,P〈0.05);手术科室中普外科、泌尿外科、脑外科、骨伤科、手足外科、妇产科用血合理性分别为31.1%、50.0%、74.1%、78.8%、90.9%、90.9%;医院不合理用血中,少量输血、搭配输血与其他不合理输血总体比例分别为3.50%、7.01%、24.77%。结论:医院临床科室用血适应证的掌握,内科好于手术科室,在手术科室中,妇科、手足外科较好,普外科、泌尿外科欠佳,说明其合理用血观念不强.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了解临床合理用血情况,提高临床用血的科学性和合理性.方法 随机抽取我院2015年—2016年归档的输血病历480份,其中非手术科室200份,手术科室280份,输注的血液包括悬浮红细胞、血浆、冷沉淀和单采血小板,进行临床用血的合理性调查分析.结果 红细胞合理性输注比率为74%,血浆合理性输注比率为52%,冷沉淀和血小板未出现不合理输注情况;其中手术科室合理性输注比率偏低,为59%,非手术科室合理性输注比率较高,为87%.结论 加强输血相关教育与培训,做好科学合理用血宣教,严格输血审查,推进临床科学合理用血.  相似文献   

19.
<正>卫生部为了规范、指导临床医疗机构科学、安全、合理用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和《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制定《临床输血技术规范》并于2000年10月1日实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对输血病历的考核来推进临床科学合理用血。方法:对我院2013年1 881份输血病历按照本市《医疗机构临床输血病历考核评价标准》逐一考评,并进行统计比较分析。结果:我院2013年度成分输血率达100%,红细胞,血浆,冷沉淀,血小板各类成分血用量(U)及合理输血病历比例分别是10 024.5,87.8%;8 490,65.1%;2 858.5,97.2%;7 450,98.8%。结论:血浆输注的合理性较差,特别是手术科室。应加强临床医生输血指征和风险意识的培训,真正做到科学合理用血,节约血液资源和保证临床输血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