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双缝合锚钉技术双束解剖重建内侧髌股韧带治疗青少年髌股关节不稳定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对25例青少年髌股关节不稳定患者行双缝合锚钉技术双束解剖重建内侧髌股韧带。髌骨侧采 用2枚带线锚钉固定移植物,同时行髌骨侧止点加强缝合,关节镜下调节张力后采用界面挤压螺钉固定移植物于股 骨隧道。术后随访,内容包括患者满意度、髌骨外推恐惧试验、再脱位率、CT评价骨道位置及髌骨倾斜角,采用 Lysholm,Tegner和Kujala评分评价患侧膝关节功能。结果:25例患者均得到随访,随访20~40(平均24)个月。髌骨恐惧 试验均为阴性,无1例感染、再脱位及髌骨骨折。CT显示重建骨隧道位置良好,髌骨倾斜角术前为21.6°±2.3°,术后为 10.5°±1.6°;Lysholm评分术前为51.7±5.3,术后为93.8±6.5;Tegner评分术前为4.1±1.1,术后为5.5±0.6;Kujala主观评分术 前为53.5±6.4,术后为94.6±4.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缝合锚钉技术双束解剖重建内侧髌股韧带治 疗青少年髌股关节不稳定是一种安全、有效和微创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关节镜辅助下同种异体腱重建内侧髌股韧带治疗骨骺未闭的青少年髌股关节不稳定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8年6月至2010年1月,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骨科中心共收治骨骺未闭的青少年髌股关节不稳定38例61膝。所有患者均在关节镜辅助下行同种异体腱重建内侧髌股韧带手术。术前术后对患者行ICDK评分及Lysholm评分,并拍摄髌骨轴位片,测量适合角、外侧髌股角、髌骨倾斜角、髌骨移位距离、髌骨外移距离及Q角。结果 术后所有患者切口均一期愈合,无感染,无骨骺损伤。成功随访共33例52膝,随方时间8~26个月,平均14个月。术后患者髌骨恐惧试验均为阴性,膝关节功能恢复正常,随访期间无一例复发脱位。末次随访时拍摄髌骨轴位片,测量适合角、外侧髌股角、髌骨倾斜角、髌骨移位距离、髌骨外移距离分别为:(-4.4±3.1)°、(10.2±2.4)°、(4.7±1.9)°,(2.2±1.3)mm、(3.7±1.8)mm,测量Q角为(8.9±4.7)°,较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ICDK评分及Lysholm评分分别为:(95.1 ±5.1)和(91.1±5.3),较术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关节镜辅助下同种异体腱重建内侧髌股韧带治疗骨骺未闭的青少年髌股关节不稳定创伤小,方法 可靠。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内侧髌股韧带(MPFL)重建联合胫骨结节移位术治疗复发性髌骨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11年3月至2013年12月,共收治复发性髌骨脱位19例(22膝),男6例,女13例(16膝),年龄17-31岁,平均21.4岁,手术均采用MPFL重建联合胫骨结节移位,手术前后应用Lysholm评分、Kujala评分及影像学评价膝关节功能。结果:术后随访6-18月(平均8.5月),19例患者术后髌骨恐惧试验均为阴性,随访期间无骨折及髌骨再脱位发生,髌骨轴位X线片和CT示髌股解剖关系恢复正常。术后末次Lysholm评分及Kujala评分分别为93.91±5.14和92.45±7.32,末次随访时髌股适合角、髌骨外移率及髌骨倾斜角分别为(5.68±2.14)°、(4.21±1.34)°和(5.57±2.51)°,与术前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MPFL重建联合胫骨结节移位术能缓解症状,恢复膝关节功能,是治疗复发性髌骨脱位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关节镜下外侧支持带松解、Fulkerson截骨和内侧髌股韧带(MPFL)重建术综合手术治疗对复发性髌骨脱位的临床效果,总结围术期的治疗体会.方法 选取复发性髌骨脱位患者45例(47膝),均在关节镜辅助下行三联手术治疗,手术前后影像学检查测量髌股合适角(CA)、髌骨倾斜角(PTA)及胫骨结节-滑车间距(Tr-TG),采用Kujala 髌股关节评分、Lysholm膝关节功能综合评分及国际膝关节文献编制委员会(IKDC)评分来评估患者膝关节功能.结果 40例患者(42膝)获得随访,所有患者症状均缓解,术后均未发生髌骨再脱位.手术后CA、PTA及TT-TG分别由(21.61 ±9.55)°、(24.15±6.10)°、(24.14±1.64)mm降低到(6.84±2.37)°、(15.3 ±3.10)°、(13.10±2.22)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Kujala、Lysholm和IKDC评分分别由术前的(49.03±12.59)分、(54.88±10.29)分、(51.20±9.76)分提高到(91.13±4.32)分、(88.75±4.19)分、(88.10±3.84)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关节镜辅助下三联手术能有效治疗复发性髌骨脱位,可缓解患者症状、恢复膝关节功能,并可防止复发.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内侧髌股韧带重建治疗髌骨复发脱位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对52例髌骨脱位患者,手术前后采用Kujala及Lysholm膝关节功能综合评分,比较髌股关节不稳症状恢复情况,并行髌骨轴位片检查进行术前术后对比。结果 Kujala术前评分(41.2±8.3),与术后评分(85.0±4.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LyshohI术前评分(41.5±6.8)分与术后评分(86.3±3.8)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髌股关节功能有明显改善。结论对内侧髌股韧带重建髌骨复发性脱位患者手术前后正确的护理,是确保手术成功及功能康复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6.
关节镜辅助下解剖重建内侧髌股韧带治疗复发性髌骨脱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关节镜辅助下解剖重建内侧髌股韧带治疗复发性髌骨脱位的手术方法及疗效。方法: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对13例复发性髌骨脱位患者行关节镜辅助下内侧髌股韧带双束解剖重建、外侧支持带松解术,术中移植物全部采用自体游离半腱肌肌腱,髌骨侧采用改良双骨道法,移植物经皮微创穿过髌骨双骨道,关节镜下动态调节张力后采用可吸收界面螺钉固定于股骨骨道。随访内容包括主观感受、髌骨外推恐惧试验、再脱位率、CT评价骨道位置及髌骨倾斜角,采用Lysholm和Kujala评分评价膝关节功能。结果:有12例患者得到随访,随访时间24~60(平均36)个月。患者对治疗均满意,无再脱位,髌骨外推恐惧试验均为阴性。2例患者膝过度活动后有酸痛不适,2例患者膝屈曲较健侧减少10°。CT显示重建韧带骨道位置良好,髌骨倾斜角术前为20.52°±1.48°,术后为13.52°±1.32°,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4.88,P<0.05)。Kujala主观评分术前为55.20±4.51,术后为93.80±3.87,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6.238,P<0.05),Lysholm评分术前为56.68±5.52,术后为93.08±4.68,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3.382,P<0.05)。结论:关节镜辅助下行双束解剖重建内侧髌骨韧带治疗复发性髌骨脱位疗效确切、创伤小、并发症少,能有效改善膝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胫骨结节内移垫高截骨联合内侧髌股韧带重建和关节镜下外侧支持带松解治疗复发性髌骨脱位的疗效。方法:对28例复发性髌骨脱位患者(男3例,女25例),行胫骨结节内移垫高截骨联合内侧髌股韧带重建和关节镜下外侧支持带松解治疗,术中先在镜下检查髌骨轨迹,手术前后髌骨CT扫描测量髌股合适角、髌骨倾斜角及髌骨外移率以及Kujala、Lysholm和Tegner运动功能评分评估膝关节功能。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2~33月,平均18.5个月,最后随访时膝关节症状得到改善,CT检查髌骨适合角、髌骨倾斜角及髌骨外移率分别由术前的(33.85±4.30)°、(12.23±1.78)°、(47.7±2.61)%降低到(11.58±1.86)°、(8.35±1.52)°、(8.80±1.63)%,均有统计学差异(P=0.000);Kujala、Lysholm和Tegner运动功能评分分别由术前的(57.70±2.93)、(56.3±2.53)、(3.40±0.94)分提高到(89.90±2.87)、(91.40±2.06)、(5.20±1.07)分,均有统计学差异(P=0.000)。结论:胫骨结节内移垫高截骨联合内侧髌股韧带重建和关节镜下外侧支持带松解能有效治疗复发性髌骨脱位,改善膝关节的稳定性并避免脱位复发,利于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髌骨外侧广泛松解胫骨结节移位髌股内侧韧带重建三联手术治疗习惯性髌骨脱位的可行性及近期的疗效。方法对自我院2015年7月~2017年3月收治的18例经临床检查确诊为习惯性髌骨脱位的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8例,女10例,年龄18~37岁,平均的年龄23.85岁,采用髌骨外侧广泛松解胫骨结节移位髌股内侧韧带重建为主的新三联手术。手术前后对患者的膝关节的功能行Lysholm、Kujala评分。使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进行配对设计资料t检验,P0.05为差别有显著性。结果所有病人获得随访,时间12~26个月(平均18个月),无髌骨再脱位的发生,恐惧测验均为阴性。末次随访膝关节髌股关节疼痛2膝,膝关节肌力减退4膝,关节僵硬2膝, Lysholm评分术前平均(55.15±5.008),术后末次随访平均(85.15±3.468),Kujala评分术前平均(50.55±7.444),术后末次随访平均81.55±3.069)。术前CT示TT-TG值为(29.875±2.6115)mm,术后CT示TT-TG值为(12.135±2.3504)mm,统计学软件分析P值0.05,差别有统计学的意义。结论髌骨外侧广泛松解胫骨结节移位髌股内侧韧带重建三联手术为主的综合手术方法医治习惯性髌骨脱位近期临床效果肯定,可有效治疗习惯性髌骨脱位,防止髌骨脱位的复发。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经皮下隧道外侧支持带松解及内侧髌股韧带( MPFL)重建治疗急性髌骨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自2008年9月至2013年5月采用关节镜下经皮下隧道外侧支持带松解及内侧髌股韧带双束重建治疗急性髌骨脱位患者的临床资料23例,男6例,女17例,所有患者均随访11-26个月,无1例脱位复发,CT测量患者术前、术后髌骨适合角( congruence angle CA )、髌骨倾斜角,记录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结果:①髌骨适合角:术前为8.86±1.75,术后为1.27±0.98,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髌骨倾斜角:术前为12.53±2.45,术后为5.72±1.46,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Lysholm功能评分:术前为69.71±3.02,术后为91.13±1.37,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关节镜下经皮下隧道外侧支持带松解及内侧髌股韧带重建治疗急性髌骨脱位,创伤小,临床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内侧髌股韧带(medial patellofemoral ligament,MPFL)重建治疗习惯性髌骨脱位的围手术期护理及康复.方法本科采用传统手术同时行MPFL重建治疗习惯性髌骨脱位16例,术前、术后配合细致的围手术期护理,术后采用分阶段、循序渐进的康复锻炼,并予以随访.结果 所有患者术后2周、4周、6周、3月、6月、9月、12月均获得随访.12例患者术后4周内关节有少量积液,未行特殊处理,均自行吸收.术后6周,膝关节活动度均达到90°,术后3个月患膝活动度均恢复正常,14例患者外侧髌股角开口向外,2例患者外侧髌股角0°.Lysholm评分由术前70.50±16.70分提高到术后92.40±8.05分(P<0.01),术前、术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结论内侧髌股韧带重建治疗习惯性髌骨脱位配合细致的围手术期护理及分阶段、循序渐进的康复,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1.
《皖南医学院学报》2017,(4):346-348
目的:探讨关节镜辅助下解剖重建内侧髌股韧带治疗复发性髌骨脱位的手术方法及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3月~2015年8月因复发性髌骨脱位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20例,其中男6例,女14例;年龄19~34岁,平均(23.6±4.54)岁;右膝15例,左膝5例。19例有明确膝关节外伤史。采用自体半腱肌肌腱移植配合关节镜下内侧髌股韧带双束解剖重建、外侧支持带松解的方法治疗,并应用Lysholm和Kujala评分评价膝关节功能。结果:所有患者术后均获得随访,平均随访时间(22±5.42)个月(12~30个月)。Lysholm评分术前为(60.05±3.53)分,术后为(92.80±1.74)分,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2.680,P<0.01)。Kujala主观评分术前为(59.95±3.52)分,术后为(93.35±2.66)分,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3.375,P<0.01)。所有患者均未再出现脱位情况,髌骨外推及恐惧试验均为阴性。结论:关节镜辅助下行双束解剖重建内侧髌骨韧带是治疗复发性髌骨脱位的有效方法之一,且具有微创、安全、针对性强、术后功能恢复快等优点。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关节镜辅助下自体肌腱重建内侧髌股韧带治疗复发性髌骨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6月-2016年3月在本科收治复发性髌骨脱位患者19例,手术采用关节镜下外侧副韧带松解,取同侧腘绳肌腱重建内侧髌股韧带。术后正规关节功能锻炼,评估术后关节疼痛、无力、髌骨倾斜实验、恐惧实验等变化,术后关节功能改善采用Lyshom和Kujala膝关节评分及Insall疗效标准进行评价。结果:所有患者术后均获得随访,术前膝关节Lyshom评分为(68.3±1.4)分,术后(95.4±1.8)分;Kujala评分术前(63.2±2.3)分,术后(92.4±2.5)分,手术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Insall疗效标准,优良率达94.7%。所有患者术后关节疼痛、无力症状得到明显改善,髌骨倾斜、恐惧实验阴性,关节无再次脱位发生。结论:在把握适应证前提下,关节镜辅助内侧髌骨韧带重建治疗复发性髌骨脱位是一种不错的手术方法。关节镜下外侧副韧带的松解、术中双股髌骨韧带重建、髌骨端金属锚钉固定、屈膝关节60°位股骨端固定增加了髌骨的稳定性,提高了手术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内侧髌股韧带(medial patellofemoral ligament,MPFL)重建联合胫骨结节截骨术治疗复发性髌骨脱位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7例复发性髌骨脱位患者,行自体半腱肌腱重建内侧髌股韧带联合胫骨结节截骨术治疗复发性髌骨脱位。手术前后通过CT套叠观察胫骨结节-股骨滑车间距(tibial tuberosity?trochlear groove distance,TT?TG)变化,采用Kujala和Lysholm评分评估患者膝关节的功能改善情况,并在最终随访时通过体格检查观察膝关节活动度,评估髌骨稳定性,了解术后髌骨脱位是否复发。结果:27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24个月。术后TT?TG值为(10.24 ± 2.31)mm,与术前(23.15 ± 2.16)mm 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末次随访时Kujala 评分、Lysholm 评分分别为(93.20 ± 5.49)、(93.14 ± 4.31)分,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所有患者术后末次随访时均未发生髌骨再脱位,髌骨外推试验和髌骨外推恐惧试验均为阴性。术后1年所有患者膝关节屈膝活动度与健侧差值<5°。结论:对于选择性的病例,关节镜下内侧髌股韧带重建联合胫骨结节截骨术可以有效减少复发性髌骨脱位的发生,显著改善膝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习惯性髌骨脱位的手术治疗,评价自体半腱肌腱重建内侧髌股韧带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收治的18例(20膝)习惯性髌骨脱位患者,在关节镜辅助下采用自体半腱肌腱重建内侧髌股韧带,部分患者行关节镜下外侧支持带松解。结果 18例(20膝)患者术后全部获得随访,平均为(12.6±4.3)个月。术后均未发现髌骨再次脱位、无髌骨错动或半脱位,髌骨倾斜试验、髌骨外推试验阴性,关节功能评分:Kujala评分由(62.40±6.08)提高为(88.09±5.43);Lysholm评分由(64.16±4.66)提高为(91.28±4.15),P<0.05。结论自体半腱肌腱重建内侧髌股韧带治疗习惯性髌骨脱位,能纠正不良的髌骨轨迹,改善患者主观症状,提高膝关节功能。短期临床观察无复发性脱位发生,是治疗习惯性髌骨脱位的一种有效手术方法。但远期疗效需要长期的随访。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关节镜辅助下带线锚钉双固定系统修复内侧髌股韧带(MPFL)治疗急性髌骨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25例急性髌骨脱位的患者在关节镜辅助下行髌骨外侧支持带松解和MPFL带线锚钉紧缩缝合修复术。术后进行随访以观察患者术后情况,比较手术前后膝关节Lysholm评分、IKDC评分、髌股适合角、髌骨倾斜角和髌骨外移度。结果:患者术后均获得随访,时间12~26个月,平均18.3个月;无髌骨再次脱位或半脱位,术后6个月患者完全恢复正常活动,患膝关节Lysholm及IKDC评分均高于术前(P0.01),髌股适合角、髌骨倾斜角和髌骨外移度等客观指标均较术前明显纠正(P0.01)。结论:关节镜辅助下行髌骨外侧支持带松解和MPFL带线锚钉紧缩缝合修复术治疗急性髌骨脱位可避免取自体肌腱,创伤小,并发症少,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外侧支持带松解治疗髌股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早期疗效及相关问题。方法:32膝X线证实髌骨倾移的髌股骨性关节炎患者在关节镜下射频汽化仪进行关节清理术结合外侧支持带松解术。手术前后测量髌骨内侧推移度、髌骨轴位片角度、用Kujala髌股关节评分法比较髌股关节功能改善情况。术后随访。结果:术前髌骨固定者10例,手术前后根据Kujala髌股关节评分法分别为50.80±7.13分和66.30±4.00分,术后髌骨内侧推移改善0.83±0.14cm。髌骨活动小于1/2象限者12例,手术前后根据Kujala髌股关节评分法分别为59.75±5.01分和79.69±10.47分。手术前后髌骨内侧推移改善0.33±0.07cm和1.05±0.15cm。髌骨活动小于1象限者10例,手术前后根据Kujala髌股关节评分法分别为60.01±4.99分和75.20±6.11分。手术前后髌骨内侧推移改善0.60±0.08cm和1.15±0.17cm。结论:关节镜下射频汽化仪进行关节清理术结合外侧支持带松解术,可有效恢复髌骨内侧活动度及髌股关节的对合,改善髌股关节的功能。  相似文献   

17.
目的:使用"三联术式"治疗习惯性髌骨脱位,观察胫骨结节内移、上移+外侧支持带松解+MPFL重建,三联术式治疗习惯性髌骨脱位的疗效.方法:我科自2015年-2018年对32例习惯性髌骨脱位患者行胫骨结节内移、上移+外侧支持带松解+MPFL重建三联术式治疗.其中单膝20例,双膝6例,男10人,女22人,年龄17-52岁.手术前后测量胫骨结节-股骨滑车沟距离(TT-TG),测量caton指数,其中30例获随访,时间24-36个月,使用Lysholm评分,术前(48.5±10.7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个月为(85.13±6.21)分.Kujala评分,术前(42.31±12.57)分,术后24个月(83.51±6.3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膝症状较术前明显好转,术前TT-TG=(32.51±2.21)mm,术后TT-TG=(10.02±2.13)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外侧支持带松解+胫骨结节内移、上移+内侧髌股韧带重建三联术式能够有效恢复髌股关系,纠正习惯性髌骨脱位,改善膝关节症状,提高膝关节功能,也有助于膝关节软骨再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关节镜下内侧髌骨韧带(MPFL)重建治疗复发性髌骨脱位的临床效果进行评估;方法 2013年4月自2015年10月住院治疗的复发性髌骨脱位患者15位(18膝),男性6位(8膝),女性9位(10膝),年龄14-29岁,平均年龄20岁。用自体半腱肌肌腱在关节镜下行内侧髌股韧带重建,髌骨侧缝合铆钉,股骨侧挤压螺钉;术后14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7-24月,平均14个月,随访内容有恐惧试验、髌骨倾斜角.Lyshomn和Kujala评分。结果恐惧试验均阴性,膝关节稳定性提高,随访期间无发生再脱位,1例在术后10周出现膝关节活动受限,经康复治疗后恢复正常;髌骨倾斜角较术前减小(P0.05),术后Lysholm和Kujala评分较术前提高(P0.05)。结论关节镜下MPFL重建治疗复发性髌骨脱位可有效防止髌骨再脱位,改善患者膝关节功能,明显提高膝关节稳定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关节镜辅助下重建内侧髌股韧带治疗复发性髌骨脱位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9月至2016年11月10例复发性髌骨脱位在关节镜辅助下行内侧髌股韧带重建术治疗的临床资料。其中男3例,女7例,年龄14~44岁,平均21.4岁;左膝6例,右膝4例;脱位次数2-9次,全部取自体半腱肌重建内侧髌股韧带,术后积极进行功能锻炼。依据膝关节活动度、Lysholm评分、Tegner评分以及髌骨恐惧试验评价术后临床效果。结果所有患者手术顺利,没有发生相关的并发症,全部病例均获得随访,时间3~12个月,膝关活动度由术前平均的(102.20±4.46)升至(118.60±3.70);Lysholm评分由术前平均的(65.30±2.57)升至(85.30±2.74);Tegner评分由术前平均的(2.70±0.68)升至(5.40±0.37)。结论采用关节镜辅助下重建内侧髌股韧带治疗复发性髌骨脱位,能改善患者的症状,提高膝关节功能,是一种有效的手术疗法。  相似文献   

20.
自体腘绳肌腱移植治疗复发性髌骨脱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比较不同固定方法自体腘绳肌腱移植重建内侧髌骨韧带(MPFL),治疗复发性髌骨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本研究共入选15例(17膝)复发性髌骨脱位的患者,其中女性13例(15膝),男性2例(2膝)。平均年龄25.7岁(15~44岁)。入选病例随机分为两组:Ⅰ组为U形隧道法重建MPFL,Ⅱ组为髌骨内缘缝合固定法重建MPFL。术中根据不同软骨损伤情况行刨削刀打磨及射频汽化修整损伤软骨,髌股外侧支持带松解后采用自体腘绳肌腱移植重建内侧髌骨支持带。关节镜下动态调整移植肌腱在膝关节不同屈伸角度下的张力及运动轨迹,位置满意后髌骨端分别采用U形隧道法(8例10膝)或缝合法(7例7膝)固定;股骨端均采用界面螺钉固定。术前及术后随访时记录Kujala评分及Lysholm评分。结果所有患者术后均获随访,平均34.8个月(8—60个月)。术后Kujala评分U形法平均(73.7±7.04)分,缝合法平均(86.7±7.70)分;Lysholm评分U形法平均(69.0±12.1)分,缝合法平均(80.4±14.3)分。随访期U形法固定组1例发生髌骨下极骨折,1例发生再脱位,骨折经手术治疗后膝关节功能恢复良好。结论关节镜下外侧髌股支持带松解与腘绳肌腱移植重建内侧髌股韧带治疗复发性髌骨脱位疗效可靠,缝合固定法创伤小,操作简便,费用低廉,易于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