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对在蒸馏水中(按Castellani法)保存13~16年的申克氏孢子丝菌进行了致病性的实验研究。5株申克氏孢子丝菌均从皮肤固定型或皮肤淋巴管型孢子丝菌病病人身上分离而得。将上述保存的5株申克氏孢子丝菌重新转种到Lactritmel斜面上25℃~28℃2周。用0.15M盐水溶液制成2×10~6个/ml菌  相似文献   

2.
通过申克孢子丝菌接种无毛小鼠(Hairless mice)来检测两种细胞外蛋白酶的血清抗体。在小鼠皮内注射申克孢子丝菌并形成结节,镜下示真菌消失,并在每周通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IA)检测蛋白Ⅰ和Ⅱ的血清抗体。结果显示抗体滴度与实验小鼠孢子丝菌病肉眼和镜下观察的变化趋势相一致。本试验证明了申克孢子丝菌在体内能产生蛋白酶Ⅰ和Ⅱ,而且蛋白酶的抗体可用于孢子丝菌病的血清学诊断。  相似文献   

3.
通过申克孢子丝菌接种无毛小鼠(Hairlesmice)来检测两种细胞外蛋白酶的血清抗体。在小鼠皮内注射申克孢子丝菌并形成结节,镜下示真菌消失,并在每周通过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IA)检测蛋白酶Ⅰ和Ⅱ的血清抗体。结果显示抗体滴度与实验小鼠孢子丝菌病肉眼和镜下观察的变化趋势相一致。本试验证明了申克孢子丝菌在体内能产生蛋白酶Ⅰ和Ⅱ,而且蛋白酶的抗体可用于孢子丝菌病的血清学诊断。  相似文献   

4.
孢子丝菌病     
孢子丝菌病是一种少见病,常与职业有关,最多见于农民、园丁、花工及苗圃工。因得病者大多继续同样工种,可以推测,除非感染后产生持久性免疫,一般为继发性感染(Second infection)。搜集文献,只有一例申克氏孢子丝菌性继发感染。作肯最近发现2例。  相似文献   

5.
1概述 孢子丝菌病(sporotrichosis)是由申克氏孢子丝菌(Sporothrixschenckii)及其卢里变种(Sporothrix schenckii var.luriei)引起的皮肤、皮下组织和局部淋巴系统的感染,偶可播散至全身,引起多系统损害,严重时可危及生命。1898年,孢子丝菌病由美国Shenck首先报道,并分离出病原菌;1916年,刁信德报道国内首例孢子丝菌病,但未做真菌培养。  相似文献   

6.
孢子丝菌病是由申克孢子丝菌引起的人和动物的皮下真菌感染性疾病,过去认为孢子丝菌病是由单一菌种即申克孢子丝菌引起,但申克孢子丝菌是多个同形种构成的复合体,最新的分类鉴定结果显示孢子丝菌病病原体除了狭义的申克孢子丝菌外,还包括巴西孢子丝菌、球形孢子丝菌、墨西哥孢子丝菌和卢艾里孢子丝菌。该文针对孢子丝菌病致病菌种、抗真菌药物敏感性评价及最新治疗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7.
皮肤孢子丝菌病的发生,常与职业接触植物有关.其病原菌申克氏孢子丝菌,为植物中的一种腐生菌.本文报告两例兽医的助手,因管理同一只感染的猫而患皮肤孢子丝菌病.  相似文献   

8.
孢子丝菌病由申克氏孢子丝菌所致慢性传染病.1898年Schenck首先报告本病以来,其后关于本病的临床分类繁多.根据Lever 19T5年对本病的分类,本文报告的14例应属于原发皮肤接种性孢子丝菌病.14例中男性11例女性3例,9例有明显外伤史.均在病理组织内发现了申克氏孢子丝菌的星状体和孢子.3例霉菌培养证实申克氏孢子丝菌.本组14例病人均经服用碘化钾液而临床治愈.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申克孢子丝菌基因差异、致病力与孢子丝菌病不同临床型别的关系。方法 ①收集不同临床型别孢子丝菌病的申克孢子丝菌分离株并提取DNA,进行随机扩增多态DNA(RAPD)扩增。②BALB/c小鼠接种不同临床型别孢子丝菌病的分离株菌悬液,观察实验动物发病及病变情况。③发病小鼠皮肤及内脏组织病理学检查,观察接种不同临床型别孢子丝菌病的分离株菌悬液后小鼠病变内申克孢子丝菌孢子数量及分布。结果 ①不同临床型别孢子丝菌病的申克孢子丝菌分离株聚合酶链反应产物电泳带型差异较明显:播散型分离株可见1800bp、850bp、500bp、180bp,皮肤淋巴管型分离株见1400bp、800bp、700bp、500bp,皮肤固定型分离株见2500bp、1400bp、1000bp、700bp。②注射播散型孢子丝菌病分离株菌悬液的BALB/c小鼠比注射皮肤淋巴管型分离株小鼠发病早、病变部位广且死亡率高;注射皮肤淋巴管型分离株的小鼠较注射固定型孢子丝菌病分离株小鼠皮损出现早、病变范围广且严重。③实验BALB/c小鼠病变皮肤及内脏组织病理学检查显示:注射播散型孢子丝菌病分离株的小鼠病变内孢子数量明显多于注射皮肤淋巴管型分离株小鼠病变内孢子数量,而后者较注射固定型孢子丝菌病分离株的小鼠病变内孢子数量多。结论 不同临床型别孢子丝菌病的申克孢子丝菌的基因差异、致病力与孢子丝菌病不同临床型别的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10.
孢子丝菌病是由申克氏孢子丝菌所引起的.此菌广泛地存在于腐生物中.本病为一职业病,主要发生在苗圃、农业和林业工人中.绝大部分病人为皮肤淋巴管型,极少数累及内脏和骨.作者报道了3例皮肤型孢子丝菌病,患者都是明尼苏达州东部的一个苗圃的工人,由于接触泥炭藓(Sphagnum Moss)而引起发病,从藓中发现了申克氏孢子丝菌,此藓产于威斯康星州.作者报道的3例患者均为上肢皮肤淋巴型损害.除活检作组织病理检查(包括HE染色、改良Brown-Brenn革兰氏染色、PAS染色和Gomori乌洛托品银染色)和真菌培养外,同时也取泥炭藓标本作培养.其结果是3例组织和泥炭藓标本培养均见相同  相似文献   

11.
孢子丝菌病是由申克氏孢子丝菌引起的。口服碘化钾和局部加热常被用于治疗固定型及皮肤淋巴管型孢子丝菌病而获得成功。最近报道一种新的口服抗真菌药特比萘芬治疗皮肤孢子丝菌病有效。该药属丙烯胺类,为高效、广谱的抗真菌制剂,抗菌谱包括皮肤癣菌、酵母菌和霉菌。作者用该药125mg每日1次治疗3例皮肤淋巴管型孢子丝菌病 获得成功。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粤东地区皮肤深部真菌病的发病特点及致病菌种分布情况.方法 分析我院确诊的39例皮肤深部真菌病临床特点及皮损组织真菌培养结果.结果 中老年男性农民是好发人群,79.5%患者发病前存在伤口感染史.真菌培养检出申克氏孢子菌(41%)是主要致病菌种;其次为酵母样菌(15.4%).结论 本地区皮肤深部真菌病以申克氏孢子菌感染引起的孢子丝菌病为主,酵母样菌等机会致病性真菌活跃增殖成为致病菌的病例应引起关注和警惕.  相似文献   

13.
申克孢子丝菌是孢子丝菌病的病原体。孢子丝菌样感染在临床和组织学上与孢子丝菌病相似,如芽生菌病,组织胞浆菌病,以及非典型分支杆菌中海鱼分支杆菌,堪萨斯分支杆菌,土拉热朗得菌,巴西诺卡菌感染所致的疾病。最近,已用抗卡介苗多克  相似文献   

14.
Chymostatin和 Pepstatin能分别抑制申克孢子丝菌产生的蛋白酶 和 ,为了证明在孢子丝菌病中 Chymostatin和 Pepstatin能通过抑制这些酶的活性而抑制真菌的生长 ,我们研究了在小鼠的皮损上外用蛋白酶抑制剂的效应 ,用 0 .1% Chymostatin,0 .1% pepstatin和 0 .1% chymostatin+0 .1%pepstatin软膏涂于无毛小鼠的申克孢子丝菌接种部位与对照组相比 ,单用一种成分时 ,皮损处结节大小的变化曲线表现分轻度抑制 ,而用含 chymostatin和 pepstatin的软膏 ,则强烈地抑制了结节的形成。本研究不仅证明了两种蛋白酶对申克孢子丝菌在体内生长的作用 ,而且还发展了一种新的局部药物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5.
孢子丝菌病是由申克孢子丝菌复合体感染皮肤、皮下组织、黏膜和局部淋巴系统所引起的慢性感染性疾病。临床表现多样,皮损主要表现为慢性炎症性肉芽肿损害。自1898年报道第一例孢子丝菌病后,对孢子丝菌病的认识越来越深刻,包括孢子丝菌病原体的变迁及其诊断和治疗方法的改进。病原体从申克孢子丝菌单一菌种到目前孢子丝菌复合体的认识。诊断方法包括真菌学检查、组织病理检查、孢子丝菌素以及分子生物学诊断;治疗方法包括碘化钾、伊曲康唑、特比萘芬、两性霉素B口服以及物理和手术疗法等。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申克孢子丝菌的种特异性引物聚合酶链反应鉴定方法,从而为临床孢子丝菌病的分子诊断奠定基础。方法采用根据申克孢子丝菌几丁质合成酶基因1序列设计合成的一对寡核苷酸引物,分别对26株申克孢子丝菌(包括1株标准株,7株实验室保存株,18株临床分离株)及6种6株普通真菌(分属于3个菌属)的基因组DNA进行PCR扩增。结果扩增产物选择性的从26株申克孢子丝菌基因组DNA中获得,而对念珠菌属、毛癣菌属、小孢子菌属的6株普通真菌基因组DNA均为阴性。结论采用以申克孢子丝菌几丁质合成酶基因1序列为基础的聚合酶链反应法鉴定申克孢子丝菌特异、简便、快捷,可用于临床诊断。  相似文献   

17.
为探讨申克氏孢子丝菌的体外抗真菌药敏试验方法的重复性及准确性,观察申克氏孢子丝菌对两种抗真菌药的敏感性,我们采用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委员会(NCCLS)颁布的M27-P方案中的E-test法检测申克氏孢子丝菌分别在菌丝相和酵母相时对伊曲康唑、氟康唑的MIC值。结果:25℃菌丝相时氟康唑、伊曲康唑的MIC值范围分别为:2~256μg/mL、0.012~8.0μg/mL。37℃酵母相时氟康唑、伊曲康唑的MIC值范围分别为:4~256μg/mL、0.125~32μg/mL。申克氏孢子丝菌菌丝相的MIC值较低,酵母相的MIC值较高。申克氏孢子丝菌25℃菌丝相和37℃酵母相时对伊曲康唑、氟康唑的敏感性存在差异。对伊曲康唑的敏感性高于氟康唑。  相似文献   

18.
真菌病发病率明显增高,说明对真菌作为重要的致病原因,提高了认识。和职业有关的深部真菌病的增多,部分原因可能是由于对这些感染的致病原因已有更多的了解。下列真菌病的感染方式,主要为在掘土时吸入包含真菌孢子的灰尘:如组织胞浆菌病、球孢子菌病、副球孢子菌病、芽生菌病及隐球菌病等。申克氏孢子丝菌的孢子已经在木材、某些灌木的树叶以及苔藓中发现,因此,创伤接种就可发生孢子丝菌病。隐球菌病的发生与鸽子有关,组织胞浆菌病的发生与蝙蝠及鸟类有关。  相似文献   

19.
本文作者研究了申克氏孢子丝菌和白念球菌液体培养基上清液对多形核白细胞(PMNs)产生活性氧成分(ROS)和化学发光(CL)作用的影响.方法是:取健康人外周静脉血分离出PMNs,再分别与申克氏孢子丝菌和白念珠菌上清液孵育,观察上清液对PMNs产生ROS的影响及加热处理和透析处理后产生ROS的变化.ROS测定包括超  相似文献   

20.
种特异性引物鉴定申克孢子丝菌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 研究申克孢子丝菌的分子鉴定方法,为孢子丝菌感染的分子诊断奠定基础.方法 对22株申克孢子丝菌和12种12株暗色真菌临床分离株的核糖体DNA(rDNA)内转录间隔区(ITS)进行聚合酶链反应扩增.对10株来源于中国不同地区及1株来源于美国的申克孢子丝菌的扩增产物测序并进行分析,以获得的ITS2区序列为靶序列设计出申克孢子丝菌的种特异性引物(SSP),并用该引物扩增全部受试菌株.结果 序列分析显示,申克孢子丝菌rDNA的ITS2区相当保守,特异性引物对22株申克孢子丝菌可扩增出一条300bp的片段,其他受试菌株均为阴性.结论 应用设计出的种特异性引物,结合PCR方法,鉴定申克孢子丝菌特异、敏感、可靠,可用于临床诊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