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84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锦成 《陕西中医》2002,23(7):609-610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方法 :将 84例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病人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内服中药溃疡结肠汤 (黄芪、白术、黄连、白芨、三七粉等 ) ,中西药联合保留灌肠 (苦参、白芨、黄柏、五倍子等 )。对照组用西药治疗。结果 :治疗组近期疗效 93 .1 % ,远期疗效 70 .1 %。对照组近期疗效 72 .5 % ,远期疗效 3 0 %。两组比较有显著差异 (P<0 .0 5 )。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是较为理想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
刘宝  王中泰 《陕西中医》2004,25(1):13-14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方法 :采用自拟方温肾固涩汤 (党参、白术、茯苓、砂仁、桔梗、补骨脂、肉豆蔻、吴茱萸、黄连等 ) ,配合肛滴替硝唑溶液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 32例。结果 :近期治愈 1 2例 ,总有效率 93.8%。提示 :中西医结合用药对本病疗效的提高有较好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辨证治疗溃疡性结肠炎55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临床观察分析评价中西医结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方法:110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及治疗组,治疗8周后,分析评价各组治愈、有效和总有效率。结果:两组治愈率及总有效率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提示:中西医结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具有疗程短、效果显著的优点。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重症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方法:选择本科住院病人,随机分成中药、西药及中西医结合治疗组,进行疗效对比。结果:总有效率,中药组38.9%、西药组61.1%、中西医结合组83.3%。提示: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重症溃疡性结肠炎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5.
目的:总结辨证施护对慢性结肠炎患者疾病恢复的影响。方法:将78例慢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为辨证施护组40例、对照护理组38例。方法:两组病人均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以中医辨证治疗为主。结果:辨施护组总有效率为1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2.1%。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本法对慢性结肠炎患者患者疾病的恢复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中药灌肠联合口服西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99例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王继宁 《陕西中医》2009,30(3):302-303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99例,运用中药灌肠(白头翁、黄连、地榆、败酱草、白及、补骨脂、石榴皮等)加西药水杨酸柳氮磺胺吡啶内服;对照组采用口服西药水杨酸柳碘胺吡啶。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100%,对照组85.5%,P<0.05。提示:中西医结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满意,具有清热化湿、健脾补肾的功效。  相似文献   

7.
邱建强  崔晓蔷  张彦 《陕西中医》2003,24(7):622-623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方法 :采用西药 (庆大霉素、思密达等直肠滴入 )配合中医辨证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 44例。结果 :总有效率 90 .9%。提示 :本方法具有抗炎消肿止痛 ,促进溃疡修复 ,提高免疫力以及改善消化等功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效果。方法:8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两组用口服柳氮磺吡啶,治疗组加用中药内服和灌肠,治疗40天。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92.5%、对照组80.0%,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可明显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通过临床观察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方法:92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为中西药治疗组(治疗组46例)和西药组(对照组46例),治疗8~10周后,统计治愈、显效、好转的例数及比例,治疗1年后统计治愈、好转和复发的例数及比例.结果:治疗8~10周后,治疗组治愈率和总有效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治疗组治疗1年后仍高于对照组,复发率远小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方法:治疗组76例及对照组74例均用头孢噻肟钠、美沙拉嗪、醋酸强的松,治疗组另用锡类散、美沙拉嗪、地塞米松,庆大霉素保留灌肠,对照组另用地塞米松保留灌肠。每日1次,1个月为一疗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100%,对照组总有效率75.7%,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对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方法:采用中西医结合(替硝唑、甲氰咪胍静点加中药保留灌肠:黄芪、败酱草、白头翁、木香、白芷、白芨、红藤、黄连、白芍、煅石膏)治疗该病60例,并与对照组观察,结果:总有效率为95%。提示:本方法对本病具有益气健脾,燥湿解毒,清肠止泻,愈合溃疡的功效  相似文献   

12.
朱薇  贾满仓 《陕西中医》2005,26(5):430-431
目地: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治疗组30例患者每日口服自拟方清溃汤(公英、败酱草、赤芍、苦参、当归、乌梅、赤石脂等),连服3周,同时配合纤维结肠镜直视下局部喷涂甲锡粉(甲硝唑片600mg+锡类散1.5g,共研粉),每周1次。对照组采用纤维镜直视下局部喷涂甲锡粉,每周1次。3周后对临床症状、结肠镜、病理及安全性进行评估。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3.33%,明显优于对照组76.67%(P<0.05)。结论:清溃汤具有清热凉血、燥湿敛泻的功效,配伍西药及锡类散外用,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有利于结肠粘膜溃疡面的修复和愈合。  相似文献   

13.
中西医结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40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曹维宏  赵婵娟 《陕西中医》2004,25(12):1108-1109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方法 :对照组和治疗组均口服柳氮磺胺吡啶 ( SASP) ,对照组用思密达保留灌肠 ,治疗组采用愈结灵合剂(枯矾、白芨、三七粉、苦参、地榆炭等 )保留灌肠治疗本病 40例。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 92 .5 %,对照组总有效率 68.4%,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 P<0 .0 1 )。提示 :本方法对本病具有清热解毒 ,活血化瘀 ,愈溃敛疡的功效。  相似文献   

14.
愈溃散保留灌肠治疗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46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林运 《陕西中医》2003,24(7):621-622
目的 :讨论中西医结合保留灌肠治疗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方法 :采用中药 (新癀片、青黛、儿茶、冰片等 )与西药 (新霉素、扑尔敏、复合维生素 B等 )保留灌肠治疗本病 46例 ,并设对照组对照。结果 :显示治疗组与对照组疗效有显著差异 ,提示 :本方法对本病有清热解毒 ,活血化瘀 ,愈溃止痛的功效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对52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26例,对照组给口服美沙拉嗪(艾迪莎)每次1.0,每日4次,美常安500mg,每日3次;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灌肠汤保留灌肠每晚1次,2组疗程均为8周。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溃疡性肠结炎疗效优于单纯西医治疗。  相似文献   

16.
补肾调肝法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112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汪德夫 《陕西中医》2005,26(1):36-37
目的 :探索补肾、调肝法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疗效。方法 :采用补肾调肝中药方 (破故子、菟丝子、五味子、当归、川芎、白术、白芍等 )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1 1 2例。结果 :总有效率 93 .7%。提示 :补肾调肝方药对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有补肾调肝 ,健脾益肠的功效。  相似文献   

17.
中西医结合治疗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30例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方法:本文通过使用培菲康口服,短期氢化考的松灌肠,中药汤剂灌肠治疗30例活动期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以观察疗效。结果:总有效率96.7%。提示:本法疗效卓著,无明显副作用,值得进一步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00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即分为两组,治疗组50例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对照组50例采用单纯西药治疗,两组2周为1疗程,观察2个疗程,统计疗效.结果 治疗组治愈率及好转率分别为86%、14%;对照组分别为60%、4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西医结合组优于对照组.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具有明显疗效.  相似文献   

19.
中西医结合治疗湿疹皮炎30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国玉 《陕西中医》2004,25(3):202-202
探讨中西医治疗湿疹皮炎的疗效。方法 :采用西医组卡介苗多糖核酸注射液 ,中药组 (马齿笕、龙胆草、黄柏、红花、苦参等 )及中西医结合组 (上两种方法 )对照治疗 ,结果 :中医组治疗结果痊愈 1 3例 ,好转 1 6例 ;西医组治疗痊愈 1 2例、好转 1 6例、中西医治疗痊愈 1 5例 ,好转 6例。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0.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132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临床疗效。方法 :2 63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 1 32例 ,对照组 1 31例。对照组予西药治疗 (肾上腺皮质激素泼的松片 ) ,治疗组加用中药治疗 (辨证分为风热伤络等 4型 ) ,4周为1疗程 ,连用 2疗程。结果 :治疗组治疗后 Tpo水平 ,巨核细胞计数等指标较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 ( P<0 .0 1 )。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可起到协同作用 ,显著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