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梗阻性肾功能衰竭51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梗阻是急性肾功能衰竭(肾衰)的重要病因之一,泌尿系结石、盆腔肿瘤是梗阻的主要病因,如处理不及时常导致终末期肾衰,即使解除梗阻后也有部分患者遗留慢性肾功能不全.为探讨梗阻性肾衰的病因、治疗及转归,指导今后的临床工作,我们对我院2000~2006年收治的梗阻性肾衰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梗阻性肾病致肾功能衰竭的具体病因,为治疗梗阻性。肾功能衰竭提供帮助。方法总结分析我院门诊和住院患者最终确诊的梗阻性肾病所致的肾功能衰竭患者64例的临床资料。结果肾功能处于氮质血症期的患者,经解除梗阻后肾功能明显好转。尿毒症期的患者经血液透析等治疗后病情仍可好转,部分患者因梗阻时间过长,需长期透析治疗。结论梗阻性肾病应积极寻找病因,及早解除梗阻,防止肾功能衰竭。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梗阻性肾病常见的病因,提高诊治水平。方法分析2006年1月-2008年12月我科收治的10例梗阻性肾病导致肾积水并肾功能不全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0例中治疗后肾积水消退8例,肾积水减轻2例;治疗后肾功能恢复正常3例,6例有明显改善,1例进入常规血透。结论对梗阻性肾病导致肾功能异常患者,应积极明确梗阻病因,尽早尽快解除梗阻,改善肾功能,降低透析率。  相似文献   

4.
双肾积水并肾功能不全27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提高梗阻性肾病的治疗水平。方法:分析2005年7月至2007年8月某院收治的27例不全性梗阻导致双肾积水并肾功能不全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27例中术后双肾积水消退19例(70.4%),双肾积水减轻8例;术后肾功能恢复正常11例,16例有明显改善。结论:对不完全性梗阻导致肾功能异常患者,应积极查明病因,尽早解除梗阻,可以改善肾功能,降低透析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输尿管镜技术处理结石梗阻并发急性肾衰的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 应用输尿管镜直视下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上尿路结石梗阻并发急性肾功能衰竭22例.结果 术后经治疗结石全部排净,尿量恢复,3个月后复查肾功能完全恢复正常.结论 上尿路结石梗阻并发急性肾衰时,先行B超及KUB检查,对不能明确梗阻病因者,选择输尿管镜检查;为能有效清除结石,解除梗阻,挽救肾功能,应尽早行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上尿路结石梗阻性肾积水外科治疗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06至2011年于我科进行治疗的120例上尿路结石梗阻性肾积水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的治疗和预后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总肾功能不佳病例,48例上尿路结石患者行膀胱镜下输尿管逆行插管引流术。10例患者逆行插管失败,肾积水较轻,一般情况差,估计难以耐受急诊手术,转肾内科行血液透析治疗。20例患者重度肾积水行彩超引导下肾穿刺造瘘术。肾功能改善后手术处理结石梗阻。术后肾功能恢复64例。42例单侧上尿路结石梗阻性肾积水患者,总肾功能尚可,择期手术处理结石,解除梗阻。结论上尿路结石梗阻是急,慢性肾功能衰竭的常见原因之一,尽快解除梗阻,恢复尿路通畅是治疗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我院泌尿科1994~2004年,共收治各类梗阻性肾功能衰竭肾衰患者57例,其中21例肾衰患者肌酐清除率(Ccr)为11~23 ml/min,血尿素氮(BUN)为14.0~35 mmol/L采取手术解除梗阻,围术期血透,饮食控制,药物对症处理等综合治疗,取得了一定效果,现报告于下.  相似文献   

8.
李安国  张悦  李国成  李凯 《现代医药卫生》2011,27(14):2134-2134
目的:探讨输尿管镜腔内钬激光碎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所致急性梗阻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效果.方法:27例由输尿管结石梗阻导致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采用输尿管镜腔内钬激光碎石术治疗.结果:27例患者均迅速解除梗阻,术后当日尿液增多,辅助治疗后血肌酐下降至82~285μmol/L,肾功能有效恢复.结论:输尿管结石梗阻所致的急性肾功能不全,需要尽早解除梗阻,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术能迅速解除梗阻,具有安全、高效、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的特点,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微创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B超引导下经皮肾穿刺造瘘术在梗阻性肾功能衰竭诊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19例梗阻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在B超引导下行经皮肾穿刺造瘘术,经造瘘管注入造影剂了解梗阻原因,同时引流肾积水,病情稳定后手术解除梗阻。结果17例患者经造影明确梗阻原因及部位,2例患者造影后未能明确梗阻原因,但明确了梗阻部位,经引流后19例Bun、UN,Cr均有下降,15例手术解除梗阻后恢复好。结论经皮肾穿刺造瘘在梗阻性肾袁病人诊治中,既可经造瘘管造影提高诊断符合率,又可使尿流改路,暂时解除梗阻,为手术解除梗阻病因争取了时机,且操作简单,经济实惠,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梗阻性肾病导致肾功能衰竭患者行经皮肾穿刺引流缓解肾功能衰竭临床价值。方法经CT检查,实验室检查证实为梗阻性肾功能衰竭,行梗阻肾经皮肾穿刺引流尿液或脓尿。结果梗阻性肾病导致急性肾功能衰竭,行经皮肾穿刺引流尿液,经治疗后,肾功能衰竭得到明显改善。结论梗阻性肾病导致肾功能衰竭,经行经皮肾穿刺引流尿液,减轻了肾功能的损害,为后续治疗梗阻性肾病,提供了宝贵的时间,是安全、有效的对症治疗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梗阻性急性肾功能衰竭的原因以及相应的急救措施。方法选择2010年3月—2012年9月诊治的118例梗阻性急性肾功能衰竭的患者,对其发生病因进行研究,同时研究进行急救措施(具体包括:皮肾穿刺造瘘术、输尿管插管术、输尿管切开术以及肾造瘘术等)的临床效果。结果泌尿系统结石导致梗阻的患者有73例,占61.9%;16例是由肿瘤压迫输尿管或者侵润局部组织,占13.6%;15例患者是由前列腺增生和泌尿系统结核导致的梗阻,占12.7%。经过积极的治疗,89例患者成功解除梗阻,有效率75.4%,7例患者在1周内死亡。对这109例梗阻性急性肾衰竭患者进行输尿管插管,有65例患者的梗阻现象成功解除,而且引流通畅,通过治疗后患者的梗阻现象消失,肾功能有所缓解。通过皮肾穿刺造瘘术的24例患者,梗阻现象均明显缓解,经过治疗后的7d,血尿素氮及血肌酐指标明显降低。结论梗阻性急性肾功能衰竭最多见的原因即为泌尿系结石,其次为恶性肿瘤,再次为结核,之后为前列腺增生。在对其进行治疗时首先必须解决的是梗阻现象,主要方法为输尿管插管引流术。如插管失败后,可选择经皮穿刺造瘘术等各种微创手术,如仍失败,最终考虑开放式手术。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微创手术治疗急性梗阻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1月至2012年6月间收治的84例急性梗阻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采取微创手术治疗,观察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本组84例急性梗阻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经微创治疗后均成功解除梗阻,同时临床症状及肾功能得到了显著改善,术后1周血尿素氮、血肌酐均有不同程度降低或恢复正常,无感染、出血等并发症。结论采用微创手术治疗急性梗阻性肾功能衰竭临床疗效好,术后并发症少,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式,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输尿管结石致急性梗阻性肾功能不全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3年2月-2011年6月收治的39例输尿管结石致急性梗阻性肾功能不全患者的临床资料,分别通过输尿管镜碎石、膀胱镜逆行插管、经皮肾穿刺造瘘、血液透析处理。结果经相关处理后,31例肾功能完全恢复正常,4例肾功能明显改善,2例。肾功能轻度好转,2例肾功能无变化。结论对于输尿管结石致急性梗阻性肾功能不全患者,应尽快明确诊断,尽早解除输尿管梗阻。不同的患者根据具体病情选择适当的治疗方法,可以获得良好的疗效。输尿管镜下碎石术是治疗输尿管结石致急性肾功能不全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4.
回顾性地对1993年~2000年收治的急性上尿路梗阻性肾衰患者的病因、治疗后转归进行统计分析,发现结石、结核、肿瘤和放射性输尿管纤维化是引发梗阻的主要病因,解除梗阻的时间越早,则预后越好,即使表现出晚期的某些症状,仍存在手术治疗而得以肾功能完全和部分恢复的可能,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5.
章毅  周菲  陈伟东 《海峡药学》2013,(11):110-111
目的探讨三草汤对35例梗阻性肾病术后促进肾功能恢复的临床疗效,为梗阻性肾病的治疗提供一种方案。方法对2010年10月~2012年10月应用三草汤治疗的35例梗阻性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和分析。结果本组35例患者中,全部手术解除梗阻成功,术后应用三草汤治疗肾功能明显改善。结论三草汤对治疗梗阻性肾病肾功能的恢复具有一定的疗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分析梗阻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的-晦床护理。方法2011年至2012年我院接收梗阻性肾功能衰竭患者56例,通过对资料和护理方法的研究来寻找最佳护理方法。结果56例急性梗阻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血肌酐(SCr)以及血尿素氮(BUN)均呈明显下降的趋热临床护理后的患者均顺利出院,其肾功能的恢复情况较好,无并发症的发生;患者护患的满意度为100%。结论急性梗阻肾功能衰竭患者的临床护理能够对患者的治疗和恢复起到促进作用,应该在医院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输尿管梗阻性急性肾功能衰竭的治疗方法。方法:本组32例患者,根据病情的不同,分别行急诊经膀胱镜下双J管置入、经皮肾穿刺造瘘、体外冲击波碎石和开放手术治疗。结果:全部患者均及时解除了上尿路梗阻,28例血肌酐(SCr)、血尿素氮(BUN)均恢复正常或接近正常,4例肾功能改善。结论:针对输尿管急性梗阻性肾功能衰竭不同病因,灵活选用治疗方法,尽早解除梗阻,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对108例梗阻性黄疸的病因分析,以提示对临床治疗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及放疗前后对比的108例梗阻性黄疸患者的CT诊断。结果 108例梗阻性黄疸的病因包括肝癌、胆囊癌、胆管癌、胰头癌、壶腹周围癌、肝门及胰头周围淋巴结肿大、胆管结石等。结论胆道扩张是CT诊断梗阻性黄疸的可靠征象,而对梗阻部位、病因及肿瘤的良恶性的分析,对临床治疗更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梗阻性黄疸的超声表现,以提高超声对梗阻病因的诊断符合率.方法 结合手术病理结果,分析115例梗阻性黄疸的声像图特点.结果 梗阻部位诊断符合率96.5%,梗阻病因诊断符合率89.6%.超声确诊103例(89.6%),误诊或漏诊12例(10.4%).结论 超声既能明确病变部位,又能了解病因,是梗阻性黄疸的诊断及鉴别诊断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老年上尿路梗阻性脓肾并肾衰诊治分析方法.方法对14例上尿路梗阻性脓肾并肾衰老年患者的临床特点、诊断和治疗,并结合文献进行讨论.结果经肾穿刺造瘘及血液透析及尿道输尿管镜配合气压弹道碎石后加双J管内支架引流,手术解除梗阻后及患肾切除后肾功能好转7例,维持性血液透析4例,死亡3例;结论积极的治疗能改善肾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