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小肠结核穿孔在临床上较为少见,特别是近些年来,由该病引起的需要外科治疗的并发症很难见到.我院收治1例小肠结核穿孔伴急性弥漫性腹膜炎病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因肠结核并发的急性消化道穿孔的临床特点与诊治方法。方法 对2011年1月至2016年1月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收治的11例肠结核并发急性消化道穿孔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包括病历资料、术前检查、手术记录及病理检查等。结果 11例患者中,发病时表现为弥漫性腹膜炎者9例,局限性腹膜炎者2例。术前腹部立位平片提示膈下游离气体11例。术前明确诊断为"急性肠结核穿孔"3例,诊断为"急性消化道穿孔"8例。11例患者均急诊行剖腹探查术,术中发现穿孔部位均在回肠,且穿孔处肠管局部增厚狭窄,伴有近端肠管扩张者4例,无明显扩张者7例;单一穿孔者6例,多处穿孔者5例,多处穿孔者合并肠内瘘2例。11例患者均行"穿孔的肠管部分切除+肠肠吻合术",有3例另加回肠造瘘术;术后病理均为"肠结核溃疡穿孔"。术后11例患者均进行抗结核治疗、营养支持及抗感染等处理,发生切口感染者3例,无吻合口漏病例,无围手术期死亡病例。随访1~5年,目前11例患者均生存良好。结论 肠结核并发急性消化道穿孔起病急,病情重。手术切除病变肠管及消化道重建是主要治疗手段,术后抗结核和营养支持治疗利于术后恢复。  相似文献   

3.
赵刚 《中国基层医药》2005,12(7):889-889
本组男4例,女1例,年龄22~67岁。共同症状为上腹部剧痛伴恶心、呕吐。查体:5例均表现为全腹压痛、反跳痛,以上腹部为剧,腹肌紧张呈木板硬。肝浊音界正常,肠鸣音减弱。伴有面色苍白、出冷汗等轻度休克表现。X线腹部透视未见膈下游离气体。术前诊断为上消化道溃疡穿孔、泛发性腹膜炎,行剖腹探查术。术中探查证实原发病为坏疽性胆囊炎、胆囊穿孔1例,小肠结核穿孔1例,急性肠系膜上动脉血栓形成1例,急性阑尾炎2例。均行相应处置,术后情况良好,无并发症发生,治愈出院。  相似文献   

4.
肠结核并发急性腸穿孔是一种严重的外科疾患,其发病率按不同作者之报告,差别很大。Brown及Sampson等氏报告腸结核中,腸穿孔占3.7%,Cullen氏报告屍体查腸结核700余例,腸穿孔占3.8%,Kornblum,Zale与Aronson等氏,报告,16年间屍体检查48例腸结核,穿孔者5例,占10.42%,吴氏等报告120例腹腔结核,腸结核63例,10例并发穿孔,占腸结核之15.8%。一般认为腸结核并发腸穿孔是比较罕见的,在临床上常被忽略而易误诊。天津市第二中心医院外科,自1955年7月至1958年18月三年中共发现腸结核急性穿孔12例。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论肠结核的外科治疗特点.方法 通过对我科近年来收治的56例肠结核的外科手术治疗临床资料的回顾,分析其外科治疗的特点.结果 对56例肠结核病例采取手术治疗的方式,包括术前准备、手术方法选择、术后基础支持及标准抗结核治疗等,全部病例治愈,合并症发生率低,疗效显著.结论 外科治疗是肠结核治疗的重要的措施,恰当的手术方法,充分的围手术期处理,标准抗结核方案是治疗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肠结核病的临床特点.方法 分析20里长街和病人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影像学检查.结果 20例中男7例,女13例,男女比为1∶1.85.临床表现较复杂,X线钡造影、腹部B超及内镜检查有一定的帮助.胸片检查男性均有肺结核或陈旧性肺结核,而女性只有半数有肺结核影.结论 肠结核临床表现复杂,仅根据临床表现易误诊.病理检查常能提供决定性诊断结果,但活检应多取、深取.老年病人症状轻微易延误诊断.女性肠结核部分是由盆腔感染所致.慢性阑尾炎病人应注意合并肠结核之可能.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老年人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外科治疗效果.方法 分析普外科收治的80例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患者临床资料,依据手术治疗方式不同进行分组,小切口组40例和常规开腹手术组40例.结果 小切口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常规开腹手术组,小切口组肠脓肿、肠粘连及切口感染、肺部感染明显低于常规开腹手术组,P < 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小切口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术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创伤小,恢复快,术后并发症少,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孙键  汤浩  秦安 《江苏医药》2008,34(12):1285-1285
目的 探讨二孔法腹腔镜下生物蛋白胶修补溃疡病穿孔的临床价值.方法 对11例溃疡病穿孔患者采用二孔法腹腔镜下生物蛋白胶进行修补治疗.结果 11例修补手术均获成功,无并发症病例.结论 二孔法腹腔镜下生物蛋白胶修补溃疡病穿孔简便有效,手术创伤小.  相似文献   

9.
黄友发  李汝安 《江西医药》2007,42(6):531-532
目的 总结肠结核的诊断经验.方法 对我院1987~2003年收治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12例肠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临床表现:腹痛11例(91.66%),腹泻6例(50%),便血7例(58.33%),腹块4例(33.33%),不全性肠梗阻4例(33.33%),腹壁柔韧感4例(33.33%).结论 充分认识肠结核病的临床特点,综合分析对防止本病的误诊误治是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肠结核误诊34例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覃刚  吴莉莉 《现代医药卫生》2009,(10):1454-1455
目的:总结34例肠结核患者误诊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34例肠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80例肠结核患者误诊34例,误诊率达42.5%。结论:肠结核临床症状、体征不典型,应提高警惕减少误诊。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研究肠结核合并肠梗阻的临床特点及手术治疗方案。方法分析我院治疗的46例肠结核合并肠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钡灌肠及结肠镜活检可协助诊断肠结核合并肠梗阻,根据病情采用手术治疗效果满意。结论肠结核应早期采取合理的个性化的外科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肠结核患者用胸腺肽-α1治疗前后外周血T细胞亚群、NK细胞的变化.方法 66例肠结核患者在常规抗结核治疗基础上,加用胸腺肽-α1治疗,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治疗前后外周血T细胞亚群及NK细胞的水平;62例常规抗结核治疗的肠结核患者作为对照组.结果 66例患者在治疗12,16周后,CD3~+、CD4~+、CD8~+、CD4~+/CD8~+检测值均较治疗前明显增高(P<0.05);NK细胞在治疗第8,12,16周均显著性增高(P<0.05);而对照组患者则治疗前后差异无显著性(P>0.05);且试验组临床疗效较好(P<0.05).结论 胸腺肽-α1能够显著改善肠结核患者的机体免疫功能状态.  相似文献   

13.
李志富 《安徽医药》2004,8(5):364-364
目的探讨小儿外伤性小肠穿孔的诊断、治疗.方法对12例小儿外伤性小肠穿孔的诊断、治疗进行分析总结.结果12例小儿外伤性小肠穿孔均治愈.其中2例为小肠系膜挫伤致迟发性小肠穿孔,1例行肠切除治愈;另1例因误诊时间较长,行小肠造瘘,6个月后关瘘治愈.结论小儿外伤性小肠穿孔应早期正确诊断,及时手术;术后合理应用全肠外营养.  相似文献   

14.
肠结核(Intra-abdominal Tuberculosis)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肺外结核病,是因结核菌侵犯肠道而引起的慢性特异性炎症.绝大多数继发于肠外结核,特别是开放性肺结核.好发于青壮年,常与腹膜结核和肠系膜淋巴结结核同时存在,临床上常为慢性起病,长期低热,有腹痛、腹泻、消瘦、乏力等.近年来,由于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抗生素的广泛应用,特别是肠结核的早期,其临床表现极不典型[1].现将我院2005年6月~2010年5月5年间确诊的23例肠结核患者的影像学特点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5.
克罗恩病(crohn's disease,CD)是一种原因不明的消化道炎症性疾病,国内外报道其发病率近年有增加的趋势,其临床表现多样且缺乏特异性,与肠结核的鉴别诊断比较困难,尤其是与增生性肠结核的鉴别非常困难,因而误诊率高.  相似文献   

16.
李秀梅 《中国当代医药》2010,17(21):163-164
目的:研究烧贴法治疗鼓膜穿孔的疗效。方法:烧贴法治疗鼓膜穿孔50例,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陈旧性外伤性穿孔9耳及鼓膜小穿孔26耳,经7~9次烧贴治疗,外伤性穿孔9耳及鼓膜小穿孔21耳治愈(即穿孔闭合);鼓膜大穿孔10耳,6耳穿孔愈合;边缘性小穿孔4耳,2耳穿孔愈合。腐蚀性中耳炎鼓膜穿孔1耳治疗后愈合。50耳共有39耳穿孔愈合,总治愈率为78%。结论:烧贴法治疗鼓膜穿孔操作简便,患者只需每周到门诊治疗1次,治疗时基本不痛或一过性微痛,患者易于接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直肠结核1例     
周淑芳 《黑龙江医药》2005,18(4):310-311
直肠结核患病率极低,易误诊为直肠癌,本文报告一例直肠结核误诊为直肠癌。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肠结核的临床诊断及合理的治疗,以减少肠结核的误诊、误治。方法:回顾分析2007年1月~2010年3月本院收治的48例肠结核患者的治疗情况。结果:肠结核患者多以腹痛、腹胀、腹部包块为主要临床表现。48例患者中手术治疗17例占35.4%。31例患者经强化抗结核及补液,对症支持治疗后治愈。结论:肠结核经结肠镜检及结核菌抗酸染色可以明确诊断。大部分患者经药物治疗可治愈,对于出现合并症的患者应及时手术。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胃和十二肠溃疡穿孔患者常规开腹术和腹腔镜穿孔修补术的疗效比较.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胃和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患者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腹腔镜穿孔修补术,对照组采用常规开腹术.结果 实验组的术中出血量、肠蠕动回复时间、下床行走时间、住院时间要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的并发症的发生率要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患者采用腹腔镜穿孔修补术对患者的创伤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可以明显的缩短患者的治疗时间住院时间,改善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20.
丛林 《中国医药指南》2011,9(14):228-228
目的分析肠结核的诊断及治疗,减少误诊。方法回顾分析鹤岗市新一人民医院2005年1月至2010年12月收治的58例肠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肠结核临床表现无特异性,必须结合辅助检查来帮助诊断。经治疗本组患者痊愈57例,死亡1例。结论胸片、钡灌肠、结肠镜以及病变组织活检是诊断肠结核的有效手段,大多数患者可经过口服内科药物或手术治疗而痊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