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7 毫秒
1.
徐妍 《内蒙古医学杂志》2014,46(12):1513-1515
目的 探讨临床路径护理模式应用于脑出血患者的临床效果,为该病临床护理积累经验.方法 选取我院2012年3月至2013年11月收治的脑出血患者90例,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5例.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临床路径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健康知识掌握率及Barthel评分.结果 患者出院时,研观察组健康知识掌握率、护理满意度及Barthel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路径护理模式应用于脑出血患者,有助于提高患者临床护理满意度,护理效果显著优于常规临床护理,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急性脑出血导致近25%的老年患者出现中风症状.因此,除了医生的治疗,改善预后的护理方法也显得非常重要.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急性脑出血患者中应用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应用临床护理路径模式对患有脑出血疾病的患者在治疗期间实施护理,并观察效果。方法:将本院收治的94例患有脑出血疾病的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47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脑出血疾病护理模式,观察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模式。结果:观察组患者脑出血疾病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神经功能评分水平复常时间和护理方案实施总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出现不良反应的人数明显少于对照组,脑出血疾病治疗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应用临床护理路径模式对患有脑出血疾病的患者在治疗期间实施护理的临床效果非常明显。  相似文献   

4.
临床护理路径(CNP)是患者在住院期间,对患者何时该做哪项检查、治疗及护理,病情达到何种程度等目标进行详细的描述与记录,从而形成护士主动护理与患者主动参与相结合的护理工作模式[1].脑出血是指非外伤性脑实质内的动脉、毛细血管或静脉破裂而引起的出血,具有发病急,病死率和致残率高等特点.我科对100例脑出血患者实施临床护理路径管理模式,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孟元元 《吉林医学》2014,(1):186-187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脑出血患者护理中的效果。方法:收治的140例脑出血患者,将其分为1组和2组,各70例。1组采用常规护理,2组给予临床护理路径护理,比较两者护理效果。结果:2组患者生活能力及肢体功能评分、住院时间、并发症,护理满意度等均优于1组(P<0.05)。结论:对脑出血患者的护理中采用临床护理路径可提高其生活质量,促使功能最大限度恢复,进而缩短住院时间,减轻患者经济负担。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分析采用临床护理路径对脑出血患者进行护理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2月至2016年12月该院收治的脑出血的患者80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的护理,实验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脑出血的患者采用临床护理路径实施护理,有效的提高了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促进了患者的康复,在临床上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建立和探讨脑出血患者护理中完善的临床护理路径。方法选择住院的脑出血患者8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观察组的护理采用制定好的临床护理路径,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护理方法。比较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Barthel指数、患者满意程度及医疗费用有无差异。结果观察组的平均住院费用、平均住院天数、并发症的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并且观察组的患者满意度较对照组明显提高。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在脑出血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以及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8.
临床护理路径在脑出血患者护理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张莉 《实用医技杂志》2008,15(20):2616-2618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脑出血急性期护理中的作用。方法:选择住院的123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67例采用制订好的临床护理路径进行护理,对照组66例采用传统的护理方法。比较两组患者的Barthel指数、并发症发生率,医疗费用及患者满意度有无差异。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Barthel指数,并发症的发生率显著减少,医疗费用显著减少,患者满意度虽有提高,但两组差异无显著性。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在脑出血急性期中的应用,提高了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临床护理路径(CNP)在脑出血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86例脑出血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观察组采用制定好的临床护理路径进行护理,对照组采用传统模式进行神经内科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Barthel指数、运动功能积分(FAM)、医疗费用、住院时间、并发症的发生率以及患者的满意度等.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的Barthel指数、FAM及患者的满意度明显提高(P<0.05),医疗费用、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的发生率显著减少(P<0.05).结论 临床护理路径在脑出血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提高了护理质量以及患者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脑出血护理中的应用,进而为日后的临床护理工作提供科学有效的相关依据。方法:将在本院2011年2月-2013年5月接收治疗的80例脑出血患者,随机平均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试验组采取临床护理路径护理措施,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措施,探讨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试验组病人在住院平均费用、住院平均时间比照组少,康复知识掌握率、护理满意度等方面均比对照组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时全部患者Barthel指数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时试验组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即日常生活能力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脑出血患者护理路径,能够减少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改善患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1.
区海玲 《中国医药导报》2012,9(26):138-139,141
目的探讨对脑出血患者实施临床护理路径的效果。方法将114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57)和对照组(n=57),观察组采用围术期临床护理路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和家属的健康知识教育测试评分、满意度、ADL评分均高于对照组,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均少于对照组,两组各项指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出血患者围术期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可以明显提高护理质量,缩短住院时间,降低住院费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临床路径在脑出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历史对照研究方法,主要将应用临床路径前后的脑出血患者的平均住院天数、住院费用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应用临床路径后脑出血患者的平均住院天数、住院费用均有所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临床路径能减少脑出血患者住院费用,缩短住院天数。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在护理脑出血患者中采取临床护理路径干预对患者生活质量及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此次我院统计中依据随机数字表法的形式将自2015年8月~2017年8月期间收治的78例脑出血患者平均分为两组,即为参照组(n=39)与实验组(n=39),将予以常规护理干预患者选为研究参照组,将予以临床护理路径干患者选为研究实验组,分析对比两组脑出血患者经不同护理后的生活质量评分、住院时间、依从率、满意度。结果经护理之后实验组脑出血患者临床护理依从性率94.87%、临床护理满意度100.00%、生活质量评分(82.36±5.21)分、住院时间(14.23±3.65)d对比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将临床护理路径应用在护理脑出血患者中疗效较为显著,可提高患者依从性与满意度,对于改善患者生存质量,缩短住院时间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脑出血临床路径实施的可行性以及对住院日和医疗费用的控制效果.方法 通过同期队列研究,对实施与未实施临床路径的脑出血患者的住院天数、住院总费用、各种住院费用、患者满意度等指标进行综合比较分析.结果 路径组住院总费用下降[(12520.1±922.5) vs(22757.5±21282.5)元]、药费下降[(6772.6±6388.0) vs(12578.8±10546.1)元]、化验费下降[(1649.3±948.4) vs(2337.1±1745.6)元]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路径组住院天数缩短[(16.0±6.9)vs(18.1±9.9)天]、检查费下降[(770.7±1064.8) vs(1331.1±2086.2)元]、治疗费下降[(592.5±1108.7)vs(1218.9±2896.1)元],与对照组比较均有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路径组患者满意度提高.结论 脑出血临床路径实施后在降低医疗费用和平均住院日、优化诊疗护理工作流程上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高血压性脑出血的临床护理方法。方法对2008年1月—2011年12月我院收治68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的临床护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显著好转16例,好转31例,进步9例,12例未愈出院。住院时间5 d~33 d,平均25.5 d,无1例护理并发症发生。结论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采取及时的治疗,针对性的护理措施,适时进行康复治疗,可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脑梗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68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4例,实验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指导的护理模式,对照组采用传统医疗护理方法。结果实验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日、平均住院费用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健康知识掌握、生活自理能力恢复情况及患者满意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临床护理路径指导的护理模式可以提高脑梗死患者对医护人员的满意度和对健康知识的知晓率,同时可以缩短住院日,优于传统的护理模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急性期脑出血患者实施程序化护理干预后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7月~2013年6月来我院就诊的166例急性期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就诊的时间分为对照组及研究组(n=83),分别给予常规基础护理、常规基础护理+程序化护理,采用统计学方法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 (1)研究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4.34%,对照组为63.8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研究组的死亡率、并发症总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明显较低,住院时间较短,护理满意度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治疗后研究组及对照组FMA评分及FIM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升高,与对照组比较,研究组升高的幅度更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程序化护理对急性期脑出血患者进行干预能够使其临床治疗效果得到提高,大幅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生存质量得到提高,可以在临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8.
《中国现代医生》2019,57(18):146-149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在脑出血伴偏瘫患者肢体功能康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2月~2018年7月收治的脑出血伴偏瘫患者61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31例)和观察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案,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预见性护理,护理干预持续4周。比较护理前后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肢体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质量变化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护理前,两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肢体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质量各项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患者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较护理前均升高,且护理后2周、护理后4周,观察组评分均明显高于同期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2周、护理后4周,两组患者NIHSS评分较护理前均降低,且观察组NIHSS评分均低于同期对照组;护理后两组脑出血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比较,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脑出血伴偏瘫患者实施预见性护理,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降低神经功能缺损,改善其肢体运动功能,促进神经系统功能康复,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精细化和全面护理的实施效果,分析该护理模式在改善消化道出血患者临床症状中的价值.方法 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于本院收治的消化道出血患者14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常规组与观察组,每组各70例.常规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予以精细化和全面护理.比较两组生活质量改善状况、随访1个月、6个月、12...  相似文献   

20.
《中国现代医生》2020,58(20):178-180+184
目的 探讨临床护理路径用于ICU重症颅脑损伤患者护理中的价值。方法 选择2017年11月~2018年10月进行ICU重症颅脑损伤治疗的患者100例作为对象,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50)和观察组(n=50)。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其基础上应用临床护理路径,15 d护理后比较患者依从性情况、对患者护理前后心理状态进行评分,对不良并发症产生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观察组康复锻炼依从、按时用药依从及饮食依从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前两组SDS与SA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SDS与S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出现压疮、泌尿感染、以及发热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将临床护理路径用于ICU重症颅脑损伤患者的护理中,提高了患者的护理依从性,减少了不良情绪以及不良并发症的产生,有助于患者整体治疗,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