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11例由前线医院转入的地震伤的救治进行总结.除1例遗留截瘫外,其余全部治愈.1例严重下肢挤压伤避免了截肢;3例伤口采样培养有梭状芽胞杆菌生长但未发生气性坏疽.诊治重点为对严重下肢挤压伤彻底清创、充分引流,以防止挤压综合征和气性坏疽;及时发现和治疗胸腹脏器伤的延迟性破裂.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地震挤压伤致下肢横纹肌溶解症的MRI表现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5.12汶川大地震中临床确诊为地震挤压伤致双下肢横纹肌溶解症的3例患者双下肢MR平扫、增强、短时间反转恢复(STIR)序列和MR血管成像(MRA)征象,评价MR检查在挤压伤所致横纹肌溶解症临床诊治中的作用.结果 3例患者受压肢体MRI表现为皮下脂肪及筋膜肿胀、肌束紊乱、肌间隙模糊或可见局限性积液;受损肌肉在T2WI呈片状混杂高信号影,在T1WI呈等信号或稍低信号影,其内间杂有不均匀稍高信号影;STIR序列成像呈高信号影.增强可见不规则强化;在MRA,3例患者下肢主要动脉均未见明显狭窄及闭塞征象.结论 MRI能及时显示地震挤压伤受累肌肉范围、程度及相应的血管受累情况,可为其临床的及时诊断及治疗评估提供有利信息.  相似文献   

3.
病例女性,44岁。因“地震伤致双下肢挤压152h,双下肢截肢术后23h”于2008年5月19日入院。查体:患者神清,精神差,气管插管固定在位。体温37.4℃,血压95/65mmHg,心率120次/min,呼吸18次/min,节律整齐,血氧饱和度99%。全身皮肤苍白,无出汗,皮肤弹性较差。双手可见小面积皮肤擦伤,已结痂,无渗出。双大腿离断术后,左侧残端伤口用敷料包扎,无渗出。右侧残端暴露,可见血性渗出,皮肤颜色变紫。伤口流出带臭味的血性液体。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严重肢体挤压伤的院前院内一体化救治方法和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5月~2015年7月收治的严重肢体挤压伤患者49例的院前院内一体化救治的临床资料,男性44例,女性5例;年龄19~82岁,平均43.7岁。地震伤5例、道路交通伤20例、工矿事故伤17例、其他7例。受伤肢体:肩背上肢8例、骨盆及下肢41例。合并骨盆及肢体骨折脱位32例(闭合伤20例,开放伤12例),多发伤44例。结果院前救援时间35min~49h,现场救援建立静脉通道并输液19例,止血带使用31例。全部病例在解压后行心电监测,救援现场行小腿筋膜室切开1例,膝关节离断1例。院内救治包括清创后负压封闭引流14例,筋膜室切开减压后负压封闭引流17例,负压引流有效率96.8%(30/31),使用负压引流组无截肢者;发生挤压综合征28例(57.1%),其中合并高钾血症11例,肾功能衰竭8例;使用呼吸机辅助治疗8例,连续性肾替代治疗8例。治愈31例;好转13例;未愈5例,包括截肢3例(6.1%),死亡1例(2.0%),死因为高钾血症致心肺复苏失败。结论重视止血带和心电监测在严重肢体挤压伤院前救援中的应用,实施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可减少严重肢体挤压伤的截肢率。  相似文献   

5.
患者 男,16岁.因头痛、发热4 d伴烦躁、恐水1 d入院.曾到外院就诊,经治疗后病情无好转,遂转入我院.入院体检:体温39℃,脉搏100 次/min,血压100/70 mm Hg(1 mm Hg=0.133 kPa),呼吸22 次/min.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下肢截肢手术适应证选择、并发症的发生及最终的结局. 方法 追踪5.12汶川大地震中现场截肢和在后方医院急诊F肢截肢手术的15例地震伤员的病例资料,分析下肢损伤的严重程度、截肢地点、截肢后是否开放及切口完全愈合拆线时间. 结果 15例中男9例,女6例,年龄11~51岁[(32±12)岁].截肢部位16处,GustiloⅢb 2例,GustiloⅢc 9例,Tschernen Ⅲ 5例.4例现场或帐篷截肢伤员术后均发生感染,行二次、高位、开放截肢手术.10例后方截肢伤员行一次性、高位、开放截肢,其中2例发生感染.1例后方截肢伤员进行的是高位截肢I期闭合切口,结果术后感染、切口流脓,出现菌血症. 结论 地震伤中现场和战地帐篷截肢术后发生感染概率非常高,后送后应尽早安排二次、开放截肢.地震伤员在后方医院采用一次性、高位、开放截肢对下肢毁损伤的治疗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1 病历资料 患者男,21岁,因交通伤致胸闷、胸痛20 min入我院急诊科.体检:头面部、胸廓发绀,颈静脉怒张,脉搏:120/80 mm Hg(1 mm Hg=0.133 kPa),心率:90 次/min,呼吸浅快,意识淡漠,右胸廓胸骨旁3,4肋软骨可见到3 cm×3 cm胸壁软化,反常呼吸.双肺听诊呼吸音粗,心音遥远.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后方医院诊治地震伤员时应掌握的要点。方法对2008年5月由灾区前线医院转送重庆急救中心救治的61例汶川地震伤员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6例(42.6%)早期漏诊颅脑、胸和腹部损伤,在转入1小时~4天内补充诊断;2例延迟性血气胸和2例腹内脏器延迟性破裂及时发现和处理。11例下肢严重挤压伤和挤压综合征避免了截肢;6例伤口采样培养有梭状芽胞杆菌生长但未发生气性坏疽。除2例遗留截瘫外,其余全部治愈。结论地震伤员的后方医院处理,重点为对初期抢救中的漏诊和治疗不足及时发现和补救;警惕胸腹脏器损伤的延迟性破裂;肢体挤压伤注意防治挤压综合征和气性坏疽,彻底切除坏死肌肉组织可最大限度地避免截肢。  相似文献   

9.
患者男,52岁.骑助动车与卡车相撞受伤急诊入院.体检:血压60/40 mm Hg (1 mm Hg=0.133 kPa),髂腰部及双下肢皮肤广泛潜行剥脱.X线提示双侧耻骨上下支粉碎骨折,骶髂关节和耻骨联合分离,左足跟矩关节脱位.伤后次日入住骨科治疗.当日行双侧髂内动脉结扎、骨盆髋臼三维记忆固定系统(ATM)固定、右下肢皮肤拉网回植、膀胱探查引流等手术.术后主要诊断:(1)创伤、失血性休克;(2)骨盆骨折及合并伤;(3)皮肤剥脱伤(45%TBSA);(4)膀胱挫裂伤;(5)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手术尚顺利,输血13 988 ml.伤后11 d因出现脓毒症、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转烧伤科治疗.  相似文献   

10.
患者因车祸致腹股沟以下挤压在驾驶室内,经6小时后才被抬出.1周后转入我科.入院检查:T40℃、P120/min、R36/min、BP17.9/10.7kPa,深昏迷,气管切开,双下肢、左髋部大面积多处皮下瘀血青紫、高度肿胀,皮肤弹性消失.双下肢畸形,足背动脉搏动可们及,末梢循环尚可,小便呈酱油色.X线检查;骨盆、双股骨多段粉碎性骨折,胫骨上段、右股骨内髁骨折.1 患者伤后10小时出现昏迷.CT检查未发现颅内血肿.故排除脑外伤所致的昏迷.昏迷的主要原因是急性肾功能不全.蛋白质代谢的最终产物非蛋白氮主要由肾排出.当肾功能不全时则积聚于血中.血中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评估肢体挤压伤严重程度评分(mangled extremity severity score,MESS)系统对地震中下肢压砸伤保肢与截肢的参考价值. 方法 汶川地震中下肢压砸伤122例,MESS≥8分的34例,5~7分的19例,<5分的69例.≥8分I期截肢;5~7分先保肢治疗(后改为截肢的2例),I期截肢后因感染骨外露再次截肢7例;<5分给予保肢治疗,保肢方法为清创后合用外同定架、石膏和创面负压引流技术. 结果 按MESS法救治122例伤员无一例死亡,截肢率29.5%.结论 MESS系统在严重地震压砸伤的保肢与截肢评估中起重要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2.
患者女,31岁.因停经7个月,发现血压升高、腹痛、抽搐3 d就诊.体检:血压最高达230/150 mm Hg(1 mm Hg=0.133 kPa),心率128次/min.腹部呈孕7个月大小,Murphy征阳性,全腹压痛和反跳痛阳性,双下肢中度指凹性水肿.  相似文献   

13.
1病历资料患者,男,25岁。因右大腿刀刺伤并股静脉破裂10h入院,伤后急诊在外院抢救,一直处于休克状态,于伤后6h出现腹部疼痛,并逐渐加重。体检:心率122次/min,呼吸31次/min,血压75/38mm Hg(1mm Hg=0.133kPa),意识清楚,查体合作。心肺体检正常,腹平、腹肌紧张呈板状,肠鸣音消失,右大腿有一约3cm长刀口,并有活动性出血,右大腿(46cm)较左大腿(81cm)粗近1倍,右下腹穿刺抽及深褐色血性液体。血常规:血红蛋白80g/L,白细胞计数22×109/L。急诊入手术室后患者出现昏迷。剖腹探查见腹腔内有深褐色液体约500ml,距屈氏韧带约5cm以下空肠和全部回肠、结…  相似文献   

14.
正患者女,56岁。2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上腹部疼痛,呈坠胀痛,未进行诊治,双下肢不能行走1月余,5天前突发双下肢肌力减弱,行走不能,就诊。体格检查体温:36.2℃,脉搏:91次/min,呼吸:18次/min,血压:137/75mm Hg。神志清楚,肝脾肋下未触及,移动性浊音(-),未闻及血管杂音。双下肢肌力2~3级,T10平面以下感觉减退,四肢,关节未见  相似文献   

15.
挤压伤多为地震、坑道塌方、建筑物倒塌、交通事故、人群挤压或践踏所致.由于平时少见,因此医师对其危险性认识不足,特别是非少尿型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往往因得不到及时诊治而死亡[1-6].肌肉丰富的部位,如大腿、上臂、臀部、小腿后部等遭受砸压伤易导致挤压综合征[2,5,6].2008年5月12日-6月12日我院累计接诊地震伤患者2 587例,其中合并臀部、大腿、上臂及其他部位挤压伤患者共24例.笔者对这些患者的挤压伤情况进行分析,提出针对性的治疗措施.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1 病例报告  患者女,42岁。1995年9月17日,因高压蒸汽锅炉爆炸致全身多处烫伤,伤后30d转入本院。诊断:重度烫伤,总面积34%,度面积28%,分布于颈、前胸及四肢。既往史:1993年双小腿度烧伤治愈。本次伤后在外院行左侧大隐静脉切开输液后高位结扎。入院后常规治疗。伤后33d行双下肢、双手及胸部剥痂,自、异体皮混植手术。于病程第58天开始出现左下肢运动障碍,自觉沉重,抬举困难。查体:左下肢凹陷性水肿,同时见腹壁浅静脉怒张。13d后水肿进行性加重,较健侧明显增粗,表皮发亮,肿胀向左髂腰部扩散,左腹股沟及大腿内侧压痛明显。考虑为深静脉栓塞…  相似文献   

17.
1 临床资料 患者女,80岁.于2020年5月18日因"反复胸闷5年、加重伴双下肢水肿3 d"入院.入院时体格检查:身高155 cm,体质量 46 kg,体温 36.5℃,脉搏71 次/min,呼吸20 次/min,血压 110/70 mm Hg(1 mmHg=0.133 kPa).双肺呼吸音稍低,未闻及干湿啰音;心率 71 次/ min,律齐,心界向左扩大,第3~4 肋间可闻及 3/6 级收缩期杂音;双下肢轻度水肿.  相似文献   

18.
1 临床资料 患者女,80岁.于2020年5月18日因"反复胸闷5年、加重伴双下肢水肿3 d"入院.入院时体格检查:身高155 cm,体质量 46 kg,体温 36.5℃,脉搏71 次/min,呼吸20 次/min,血压 110/70 mm Hg(1 mmHg=0.133 kPa).双肺呼吸音稍低,未闻及干湿啰音;心率 71 次/ min,律齐,心界向左扩大,第3~4 肋间可闻及 3/6 级收缩期杂音;双下肢轻度水肿.  相似文献   

19.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截肢术后并发症的防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讨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截肢术后常见并发症的防治,对1996年1月至1998年12月严重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14例(15条肢体)所施行的18次截肢术进行了回顾性分析。患者平均年龄72岁,术前并发症率为冠心病78.6%、高血压69.9%、糖尿病78.6%、血管重建术史43.4%。其中膝上截肢6次,膝下截肢7次,半足截肢1次,截趾术4次。术后并发心梗2例,残端坏死3例,创面感染1例,总并发症率33%。死亡2例。提示下肢截肢手术虽操作并不复杂,但临床上需行截肢术的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多为高龄,且多合并症,常伴有肢体坏疽和脓毒症,手术耐受力极差; 术前应积极治疗并存病,准确判断截肢平面,术后注意心、脑功能维护,以及适当的心理指导是减少后并发症,改善患者生存质量的关键。  相似文献   

20.
病例女,32岁,藏族,因左膝疼痛、肿大畸形16年余入院。患者于16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左膝关节胀痛,行走及下蹲困难,于当地医院就诊,行膝关节切开引流术(诊治结果不详)。术后1个月,左大腿下端又发现硬质包块,无红肿痛,并进行性长大,左下肢短缩,遂来院就诊。查体:体温36.8℃,脉搏80次/min,呼吸20次/min,血压120/80mm Hg,心肺(-),肝脾及全身浅表淋巴结未扪及。专科情况:跛行,左下肢较对侧短缩约12 cm,左大腿中下段及左膝关节显著肿大,距髌骨上10 cm处大腿周径约66 cm,左膝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