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纠正静脉补钾疼痛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目的探讨纠正和避免静脉补钾性疼痛的有效方法.方法选择160例补钾患者随机分为A、B、C、D4组,每组40例.A组实施常规穿刺法进行不同浓度、滴速、时间和剂量补钾的疼痛测定;B、C、D组分别应用常规穿刺法、抬高针尾法和翻转针柄法穿刺固定补钾测定疼痛,并另把B、C组疼痛患者作为E组,实施二次翻转针柄固定,测其缓痛情况.结果含钾0.15%和0.3%浓度的疼痛发生率分别为75.0%和95.0%(P<0.01);滴速30滴/min和60滴/min疼痛发生率分别为67.5%和95.0%(P<0.01);持续补钾2h和4h疼痛发生率分别为85.0%和97.5%(P<0.05);持续补钾2g/d和4g/d疼痛发生率分别为87.5%和97.5%((P<0.05).3种穿刺固定方法的疼痛发生率分别为95.0%、90.0%和12.5%(P<0.01),具有显著差别;发生疼痛患者二次翻转针柄缓痛率为96.7%,且缓痛时间多为(80±42)s.结论钾离子是致痛因子,单位时间内流经血管的钾离子数目和疼痛的发生呈正相关.钾离子和血管组织的距离及药物流向与疼痛发生相关,翻转针柄法是纠正和避免静脉补钾疼痛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
护理干预减轻静脉补钾致痛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随着医疗模式的转变,患者对医疗护理服务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同时对减轻静脉输液疼痛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目前临床上静脉滴注氯化钾溶液纠正患者的水、电解质失衡是十分普遍的,但静脉补钾易引起输液局部的疼痛或放射痛,这给患者带来很大的痛苦,也直接影响液体输入的效果。如何解决这一问题一直是困扰护理界的难题。减轻患者输液时的疼痛,是护士的职责,也是患者的权利。现将目前已了解的静脉补钾致痛的发生机制、相关因素及采取的护理干预手段,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3.
纠正静脉补钾疼痛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44,自引:0,他引:44  
《实用护理杂志》2001,17(12):1-2,5
  相似文献   

4.
侯冉彭静  贾晓云 《护理研究》2006,20(7):1938-1939
静脉补钾是治疗低钾血症的有效方法之一,传统静脉补钾过程中强调补钾浓度和补给速度,浓度应≤40mmol/L~60mmol/L(3.0g~4.0g氯化钾稀释至1000mL液体中),速度≤10mmol/h~20mmol/h,但是对于血清钾浓度过低,或细胞内严重缺钾的病人,常规剂量不宜迅速将血清钾提高并维持到正常范围,心肌异位起搏点兴奋性增高而致心律失常,危及病人生命。静脉高浓度补钾为此类病人静脉补钾治疗提供了一种全颢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5.
抬高穿刺部位预防静脉补钾致痛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静滴KCl所致疼痛 ,目前尚无满意方法预防和缓解。近年临床上采用的中药活血化淤喷剂利多卡因粘膏贴敷 ,主要是针对药物渗漏血管外所致的疼痛 ,且使用有诸多不便 ,而静脉补钾引起的疼痛 ,主要是由于药物对静脉内膜的刺激所致。本研究在临床中观察抬高静脉穿刺部位 ,预防和缓解静脉补钾所致疼痛 ,经 1年多临床观察 ,效果显著 ,简便易行 ,现将结果介绍如下。对象与方法一、研究对象2 0 0 2年 5月~ 2 0 0 3年 7月 ,我院门诊输液室患者 5 2例 ,男 34例 ,女 18例 ,年龄 18~ 5 8岁。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1 ] 。观察组 2 6例 ,共静脉补钾治疗 …  相似文献   

6.
谢爱华  黄平  王琳 《当代护士》2014,(6):131-132
目的探讨有留置针的手背放置方位对缓解外周静脉补钾所致局部疼痛的影响。方法从心血管外科按纳入标准随机抽取100名患者,同一研究对象采用自身对照方法,均在左手背静脉进行穿刺,记录护理干预(嘱患者手心向上,有静脉穿刺针的手背向下)后患者主诉对局部疼痛的程度,比较护理干预前、后疼痛程度。结果护理干预后Ⅰ度疼痛的缓解率为95.92%,Ⅱ度疼痛的缓解率为92.16%,疼痛明显缓解。结论有静脉穿刺针的手背向下放置可以明显缓解外周静脉补钾所致的局部疼痛,可在临床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7.
缓解静脉补钾引起局部疼痛的临床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建华 《护理研究》2008,22(2):480-481
静脉榆注氯化钾溶液导致局部疼痛是临床常见问题。因此,就近年来有关缓解静脉补钾局部疼痛的研究进行综述,包括药物的应用,物理方法的应用,改变静脉榆注操作方法、输液器及输液溶剂等。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缓解静脉补钾导致局部疼痛的方法.方法 对含有与不含有氯化钠溶液的补钾法,及翻转针柄法予以效果比较.结果 10%葡萄糖组疼痛发生率最高,达85.0%,糖盐水组与生理盐水组疼痛发生率较低,分别为25.0%与26.0%,其与不含氯化钠溶液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各组采用翻转针柄法的疼痛发生率,前后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采用糖盐水或生理盐水作溶剂补钾,可显著减少疼痛的发生;翻转针柄法无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9.
罗红  朱红艳 《现代护理》2007,13(15):1451
目的探讨缓解静脉补钾导致局部疼痛的方法。方法对含有与不含有氯化钠溶液的补钾法,及翻转针柄法予以效果比较。结果10%葡萄糖组疼痛发生率最高,达85.0%,糖盐水组与生理盐水组疼痛发生率较低,分别为25.0%与26.0%,其与不含氯化钠溶液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各组采用翻转针柄法的疼痛发生率,前后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采用糖盐水或生理盐水作溶剂补钾,可显著减少疼痛的发生;翻转针柄法无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10.
翻转针柄抬高静脉穿刺部位缓解静脉补钾疼痛的效果对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缓解静脉滴注氯化钾所致局部疼痛的更好方法.方法 将104例静脉滴注氯化钾疼痛的病人,随机分为实验组52例,输液68例次,对照组52例,输液74例次.实验组采用翻转针柄加抬高静脉穿刺部位的方法,对照组单独采用翻转针柄法,记录病人对局部疼痛的主诉.结果 采用翻转针柄加抬高静脉穿刺部位的方法对病人疼痛率显著低于单独采用翻转针柄法.结论 采用翻转针柄加抬高穿刺部位的方法比单独采用翻转针柄法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不同部位静脉穿刺时患者疼痛的发生情况。方法选择静脉输液患者100例,将同体左侧前臂以下的手背静脉尺侧、手背静脉桡侧、腕部桡侧静脉三个部位作为穿刺点分3d进行穿刺,每天采取不同的穿刺部位,比较3d穿刺部位疼痛发生情况及一针穿刺成功率。结果手背静脉尺侧疼痛最轻,桡侧次之,而腕部桡侧疼痛最明显,三者比较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05)。结论对短期输液病人尽量选择手背静脉尺侧为穿刺点,尽量少用腕部桡侧静脉,可提高穿刺成功率,减少患者痛苦。  相似文献   

12.
分析近年来有关静脉补钾致局部疼痛防治方法的文献,归纳出经静脉补钾致局部疼痛的机制、防治方法,包括穿刺部位、操作方法、稀释液的选择,局部的用药和外敷等的研究进展。旨在为减少临床护理工作中因经静脉补钾所致局部疼痛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高浓度静脉补钾治疗低钾血症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屠欣 《实用医学杂志》2005,21(11):1167-1170
目的:探讨高浓度静脉补钾治疗低钾血症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70例低钾血症随机分为慢速组和快速组,根据公式[钾剂量(mmol)=(4.5-血钾浓度)×公斤体重×0.2]计算需要的补钾量,注射氯化钾的浓度均为200mmol/L,两组的速度分别为10mmol/h和20mmol/h。测定补钾前后的血钾浓度、尿量和尿钾浓度。计算细胞外液钾含量、尿排钾量、净补钾量和钾跨细胞转移量等指标。结果:两组补钾前血钾浓度、需要的补钾量和尿钾浓度相似。但慢速组与快速组相比,钾注射时间长[(2.10±0.18)h比(0.97±0.21)h,P<0.01],补钾后血钾浓度较低[(3.44±0.62)mmol/L比(3.94±1.22)mmol/L,P<0.05],尿排钾量较多(7.13±1.47)mmol/L比[(3.67±0.75)mmol,P<0.01],钾跨细胞转移量较多[(5.16±1.31)mmol/L比(3.35±2.73)mmol,P<0.05]。两组中均未见高钾血症及与之相关的一过性心律失常。结论:本研究中设定的补钾方法是安全的。快速组更有效,可能与肾排钾和钾跨细胞转移较少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盐酸奥布卡因凝胶在缓解静脉补钾所致疼痛及提高患儿及家长满意度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输注浓度为0.2%氯化钾溶液的患儿80例,随机数字分为2组,对照组40例,观察组40例。观察组输注氯化钾溶液前10分钟沿穿刺静脉走向局部涂抹5cm*5cm大小,1元硬币厚的盐酸奥布卡因凝胶。对照组按常规方法输注氯化钾溶液。由经过专门培训的护士评估2组患儿的疼痛程度,并比较2组患儿及家长的输液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疼痛评分为(0.5± 0.13)分,对照组疼痛评分为1.68± 0.26)分,(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输液满意度为(9.03± 0.23)分,对照组输液满意度为(8.05± 0.27)分,(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盐酸奥布卡因凝胶能缓解静脉补钾所致疼痛,提高患儿舒适度,提升患儿及家长输液满意度。  相似文献   

15.
朱寿美 《解放军护理杂志》2010,27(20):1547-1549
氯化钾是临床补液中的常用药物,而静脉补钾易致滴注部位疼痛,这给患者造成了很大的痛苦,影响了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同时也成为长期困扰临床护理的一个难题。近年来,临床护理工作者针对如何缓解静脉补钾所致疼痛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与探索,现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6.
静脉给药是临床给药的主要方法之一,穿刺不可避免会给患者带来痛苦,但如何减轻拔针给患者带来的疼痛,本文作者通过临床实践,对传统的拔针方法进行改进,取得较好效果。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7.
不同护理干预技术对静脉补钾致局部疼痛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相慰  刘文伟  石颖花 《护理研究》2008,22(9):2419-2420
[目的]探讨不同护理干预技术对病人因静脉补钾引起局部疼痛的影响。[方法]将270例静脉补钾致穿刺静脉局部疼痛病人随机分为9组(心理护理、静脉选择、转移病人注意力、输注药物先后顺序、选择针具、抬高穿刺局部、翻转针柄、采用局部湿敷芦荟、补钾溶液加入拮抗剂),每组各30例,观察采用不同护理干预技术进行护理干预对其的影响。[结果]通过护理干预,各组静脉补钾病人局部穿刺静脉引起的疼痛阈值均较干预前有明显改善,尤以局部湿敷芦荟、在补钾溶液中加入拮抗剂、静脉的选择、抬高穿刺局部、选择针具进行护理干预最为明显(P〈0.01)。[结论]采用不同护理干预技术对病人因静脉补钾引起的局部疼痛进行护理干预,可以缓解疼痛,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减轻静脉补钾疼痛的方法。[方法]选择临床血钾低于3.5mmol/L的病人146例,随机分为3组,均采用微量泵补钾。中药组50例,补钾时中药外敷静脉gr,4处;对照组49例,未采用任何止痛方法;利多卡因组47例,采用2%利多卡因1mL加入补钾液体中静脉输注。比较3组疼痛程度及有无静脉炎发生和静脉炎级别。[结果]中药组止痛效果明显优于其他两组,静脉炎发生率明显低于其他两组,静脉炎级别低于其他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利多卡因组止痛效果优于对照组,静脉炎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中药外敷止痛是一种比较安全的止痛方法。  相似文献   

19.
中药外敷防治微量泵高浓度静脉补钾疼痛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姚巧珠  陈明  曹爱萍  王丽萍  吴鸿生 《护理研究》2006,20(22):2016-2017
[目的]探讨减轻静脉补钾疼痛的方法。[方法]选择临床血钾低于3.5mmol/L的病人146例,随机分为3组,均采用微量泵补钾。中药组50例,补钾时中药外敷静脉穿刺处;对照组49例,未采用任何止痛方法;利多卡因组47例,采用2%利多卡因1mL加入补钾液体中静脉输注。比较3组疼痛程度及有无静脉炎发生和静脉炎级别。[结果]中药组止痛效果明显优于其他两组,静脉炎发生率明显低于其他两组,静脉炎级别低于其他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利多卡因组止痛效果优于对照组,静脉炎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中药外敷止痛是一种比较安全的止痛方法。  相似文献   

20.
姜茜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08,14(18):2009-2010
目的 探讨生理盐水湿热敷,外涂复方海普林软膏分别对缓解静脉补钾局部疼痛的效果.方法选择静脉补钾局部重度疼痛患者104例随机分为A、B 2组,A组生理盐水湿热敷;B组外涂复方海普林软膏,观察两组患者疼痛程度.结果 A组中重度疼痛患者占61.5%,B组为13.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生理盐水湿热敷,外涂复方海普林软膏均能使局部疼痛感减轻或者消失,但外涂复方海普林软膏效果优于生理盐水湿热敷.结论 外涂复方海普林软膏是缓解静脉补钾引起局部疼痛较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