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脾脏海绵状血管瘤较小者无明显临床症状,既往很少重视其术前诊断。近年由于高分辨率的灰阶实时超声显像广泛应用,以一般症状就诊而意外发现者日趋增多,现将一例报告如下: 患者,女,30岁,因右上腹部不规则疼痛一年余,于1986年5月28日来我院就诊,查体:  相似文献   

2.
卵巢海绵状血管瘤罕见,作诊治一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患者女,22岁。体格检查发现在上胸部略为隆起而就诊。 X线检查:左第四肋骨后段膨大,骨质呈瓜缕状破坏,该处肋骨外见一类圆形软组织肿块影,肿块内隐约可见条状骨质密度影(图1)。  相似文献   

4.
5.
患者女,45岁。无自觉症状,健康体检。超声检查:肝、胆、胰、双肾未见异常改变。脾脏扫查显示:脾脏体积增大,长径13 .0cm ,厚径6.7cm ,包膜不光滑、实质回声不均质,增强、增粗,并见散在多个形状不规则小无回声区,大者1.0cm×0 .8cm ,呈蜂窝状改变。脾门静脉内径0 .8cm。超声提示:脾脏增大回声不均(考虑脾脏海绵状血管瘤) (图1)。MR检查诊断:脾脏海绵状血管瘤。外科行脾脏切除术。病理检查:切面见多个大小不等结节,边界不清,色泽暗红略显细小蜂窝状。镜下见病变由大小不一扩张血窦构成。病理诊断:脾脏海绵状血管瘤。讨论:本病为一种血管的先…  相似文献   

6.
上颌窦海绵状血管瘤一例报告广州市第二人民医院(510150)放射科赵继红鼻和鼻窦的良性肿瘤较少见,而恶性肿瘤反易发生。原发于上颌窦的良性肿瘤以囊肿最常见,而海绵状血管瘤较少见。有关本病的X线诊断,近年来国内报导较少,现将我院近期经手术及病理确诊的一例...  相似文献   

7.
戈谢病(Gaucherdisease)临床较少见,国内报道不多,而同时合并海绵状血管瘤的病例,国内尚未见报道。现报道1例并结合文献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8.
患者,女,50岁。20年前无意中发现左上腹有一鸡蛋大包块,当时无明显不适,末予治疗。包块进行性长大,伴食欲不振。近年来包块增大迅速,活动后疼痛。门诊以左上腹肿瘤收入外科。检查:体温37.2℃,脉膊85次/分,呼吸22次/分,血压15/10kpa。左侧腹部扪及一约25×25cm之包块,质地较硬,表面呈结节状。脊柱四肢无畸形。  相似文献   

9.
血管瘤是正常血管的畸形或良性肿物,多于儿童期或青春期发病,逐渐变明显。血管瘤分为3种:毛细血管瘤、海绵状血管瘤、动静脉瘤。本例患者为青年女性,诊断为左前臂海绵状血管瘤。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正>肋骨血管瘤是一种生长缓慢的良性肿瘤,海绵状血管瘤以颅骨及脊椎骨常见,发病率无性别差异[1, 2]。肋骨血管瘤较为罕见[3],70%~80%为孤立性病灶[4],常无临床症状,少数患者可产生疼痛或肿胀感。肋骨血管瘤造成骨皮质破坏时常被误诊为恶性肿瘤[5],现回顾性分析一例肋骨海绵状血管瘤的影像学表现,以增加对该病的认识。病例资料男,42岁,发现左肋骨病变10余天,未觉疼痛、肿胀。查体:左肋区可触及大小约5 cm×5 cm肿块,  相似文献   

11.
患者女,55岁,因体检发现前纵隔肿瘤入院。既往有冠心病、高血压病史10年,无重症肌无力病史,无手术、外伤史。胸部CT显示前纵隔胸腺区见一结节样软组织密度影,最大层面大小约2.0cm×1.8cm,呈分叶状,增强扫描后似呈不均匀性强化(图1)。术前诊断:胸腺瘤。全麻下胸腔镜全胸腺切除术,术中胸腺与周围组织无粘连,未见异常血管与胸腺沟通,在切除胸腺标本中发现一大小约2.0cm×1.8cm病变,质地柔软富有弹性,呈分叶状。病理报告显示胸腺海绵状血管瘤,内有血栓形成(图2)。术后患者恢复良好,术后随访6个月,无临床症状,无肿瘤复发。  相似文献   

12.
男,11岁。因无痛性间歇性血尿8年于1986年11月17日入院。患儿自3岁开始出现血尿,多呈尿后滴血,无膀胱刺激症状。3月前间歇性排出全程血尿,感头晕、乏力。体查除营养较差、消瘦、贫血外无异常发现。经膀胱镜检发现膀胱顶及右后侧壁有一肿块,约4×4cm,暗红色,表面光滑。手术治疗,术中见腹膜、大网膜与膀胱顶肿块处致密粘连,粘连处可见明显充盈暗红色的血管,膀胱顶及右后侧壁有一肿块约5×4×1.5cm大小,累及膀胱全层,表面不平,其四周可见玉米粒大小结节数个。其腔面呈暗红色,中心区表面糜烂。行膀胱部分切除术。病理诊断:膀胱海  相似文献   

13.
脾脏多发海绵状血管瘤CT误诊1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我院CT误诊脾脏多发血管瘤1例分析如下。 1病历摘要 女,50岁。因体检发现脾占位13d收住入院。查体无殊。专科情况:腹平软,全腹无明显压痛,无反跳痛,肝脾肋下未及,腹内未及包块。辅助检查:心电图、胸透、血常规、二便常规正常;血生化正常;凝血四项:TT17.4s,FIB2.69g/L。CT平扫可见脾脏多发低密度灶,建议CT增强进一步诊断。  相似文献   

14.
血管瘤是少见的肿瘤,占全部骨肿瘤的0.7%,好发于脊椎。颅盖骨血管瘤占全部骨肿瘤的0.2%,好发于顶骨,其次是额骨;多为单发,女性多于男性,发病年龄多见于40岁以上病人,病程发展缓慢,呈质硬无活动的非炎性肿块。作临床上遇到1例,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5.
孕期脾破裂(包括脾脏血管瘤破裂)是孕妇意外损伤较罕见的一种合并症,国内报道尚少,我院1983年收治1例晚孕合并脾脏海绵状血管瘤破裂,报道如下: 患者孙××,26岁,孕34周,G_2P_0,因房事1小时后持续性腹痛4小时,于1983年1月9日急诊入院。体格检查:T36.3℃,P 100次/分,R36次/分,血压0,重度贫血貌,表情淡漠。四肢厥凉,腹膨隆,宫底脐上3指,ROA,头未入盆,未闻及胎心,左上腹有压痛,移动性浊音(+),腹穿抽出不凝血液。产科检查:阴道无流血,宫口未开。拟诊:胎盘早剥、死胎、脾破裂?经抗休克治疗后,血压渐上升  相似文献   

16.
患者女,55岁。既往体健,近2个月进食偶感轻微阻挡感,无反酸、胃灼热、恶心、呕吐、呕血及黑便。上消化道钡餐造影显示食管下段(距贲门约8cm处)右后壁管壁局部增厚,管腔变窄,见小弧形充盈缺损影,累及范围约2.5cm,病变处黏膜皱襞完整无破坏,但黏膜皱襞间距增宽、展平,管壁柔软,钡剂通过仍较顺畅(图1)。CT检查:食管下段右后壁局部增厚,壁间见一  相似文献   

17.
病例资料患者,女,46岁,因颈背部疼入院。体格检查:双侧扁桃体Ⅰ°大,右侧软腭较左侧膨隆低垂,无明显疼痛。口咽部MRI平扫加增强示右咽旁间隙内团块状T1WI等信号(图1a)、压脂T2WI高信号(图1b),其内信号不均,见多发条状T1WI及压脂T2WI低信号影,病灶周围见环形压脂T2WI低信号影,DWI(b=800)呈高信号。  相似文献   

18.
孕妇,24岁,第1胎,孕39+2周。行产前B超检查提示:宫内孕、单胎、头位,胎儿畸形——胸壁皮肤囊肿,胎儿胸、腹腔积水,羊水过多,故收入院。入院后追溯病史,孕妇妊娠早期曾患感冒,未曾用药自愈,否认有近亲结婚、家族遗传病史。孕期检查项目均正常。入院后行...  相似文献   

19.
脾脏海绵状淋巴管瘤1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女,22岁,体检B超,发现脾门处异常回声团,遂入院医治。影像学表现:(1)CT表现:脾脏饱满,脾脏内侧缘脾门处见一类圆形低密度影,CT值约37Hu,大小约4.5cm×4cm×4cm,中心可见多个点状钙化斑,病灶内布满稍高密度网格状分格,呈“蜂窝状或蜘蛛网状”改变,中心处可见直径约1cm小囊状  相似文献   

20.
患者男 ,5 5岁。原因不明的左上腹胀痛、刺痛 1年余 ,一个月来加重 ,并伴恶心、呕吐 ,有时饭后缓解 ,用治胃病药无效 ,始来诊。查体 :仅左上腹有深压痛 ,余无异常发现。 B超检查 :脾门至脾内下缘可见一约 5 .8cm× 5 .6 cm以实性为主的混合性包块 ,周边欠规整 ,无明显包膜 ,其内可见多个类圆形无回声显示 ,后方回声增强 (图 1) ,提示 :脾脏混合性占位(性质待定 )。CT疑为脾血管瘤。临床诊断 :脾淋巴瘤 ?手术所见 :脾下缘前方见一肿块 5 cm× 5 cm左右 ,膨出脾表面 ,确诊为血管瘤后行脾切除术。讨论 :此例 B超未能准确诊断的原因是瘤体内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