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9·11”事件之后,美国建立了紧急救援组织机构,建立国家紧急事件处理系统(national incident management system NIMS)进一步加强灾害事件应对能力,配合救援机构和地震、医疗、消防、交通等各种相应的紧急救援分队,开展搜索、营救、医疗救护、灾后重建等工作。我国是世界上发生自然灾害较多的国家之一,政府十分重视灾害事故中的紧急医学救援工作,2001年4月成立了由武警总医院医务人员组成的“中国国际救援队医学救援队”,  相似文献   

2.
目的 旨在为中国救援队(医疗)应对台风类灾害医学救援药品保障提供理论依据,为救援队在灾后疫情防控提供标准化流程。方法 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等医学文献数据库,统计分析台风或热带气旋等灾害后各系统疾病发生率,汇总疾病谱;根据疾病类型占比,采用决策分析法,确定台风类灾害救援药品保障目录。结果台风后,外伤、呼吸系统疾病、神经系统疾病、皮肤科疾病和消化系统疾病为主要疾病类型,在通用药品模块的基础上增补台风灾害专科药品,涉及10个系统26种药物。基于中国救援队赴莫桑比克应急救援的实践经验和相关指南,构建灾后现场疫情防控标准化流程和消杀制剂推荐目录。结论 台风类灾害应急救援药品模块的建立与疫情防控规范化流程构建,提高了应对台风灾害的医学救援速率及能力,防止了台风后传染病的发生,为国内外应对台风类灾害应急救援提供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 针对此次菲律宾台风灾害的特点,分析中国海上救援队在塔克洛班市医疗救援的救助过程及救治模式,为进一步提高我国通过舰船执行海外灾害医疗救援水平提供参考.以2013年11月19日~12月15日为期27 d的赴菲律宾执行医学救援准备、奔赴、展开、撤收等过程中的全程医学相关信息数据为基本资料,运用回顾性研究的方法,对开展的医疗救援工作进行分析和归纳.此次任务共诊疗伤病员2 208人.其中,陆上前置野战医院和各前出医疗点诊疗2095人,医院船主平台收治住院113人(含手术44人);开展CT、DR、B超、心电图和实验室检验等辅助检查l 482人次.快速、充分的准备工作是高质量完成救援任务的基础;独特的救援体系及医疗模式是完成海外医疗救援任务的保证;充分的信息交流是完成好医疗救援的需要.  相似文献   

4.
我国是一个多灾国家,灾害发生频繁[1].近年来,地震、火灾、海啸、台风、洪水等自然灾害事件,对人们的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造成极大伤害,损失严重.医疗救护是应对突发灾害事件中摆在首位的任务,医疗救治的效率和质量取决于卫生人力和物力的有效组织与投入,其中救灾药材保障是实施突发灾害事件医学救援的物质基础,其保障及时与否直接关系到医学救援的成败[2].救灾药材保障涉及临床各个专业科室,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地震后受灾群众伤病发生的特点和规律。方法分析地震后2008年5月25日~2008年7月18日沈阳军区北川野战医院胜利村门诊部收治患者的临床资料,计算疾病发病数及构成比。采用国际疾病分类方法(ICD—10)对发生疾病进行分类。结果地震后13日起53d内共收治患者4495人次。呼吸系统疾病占47.74%,损伤与中毒占16.97%,消化系统疾病占13.15%,肌肉骨骼结缔组织疾病占6.81%,皮肤病占6.56%。高发疾病以上呼吸道感染(46.87%)、皮肤及软组织外伤(12.08%)、胃炎(6.45%)、腹泻(5.45%)、关节疼痛(5.85%)、皮疹(3.91%)为主。结论地震灾区受灾群众中最常见的疾病是呼吸系统疾病、损伤与中毒、消化系统疾病。  相似文献   

6.
目的总结中国海军和平方舟医院船赴菲律宾实施紧急国际医疗救援中的医疗工作,探讨灾害医疗救援模式。方法回顾性分析此次医疗救援模式及开展工作情况及特点。结果根据当地灾害的特点,建立完善救援组织和模式,快速响应机制,合理分工,明确职责,处置及时,预防交叉感染,对提高灾害救治成功率具有重要的意义。结论实践证明,该医学模式在医疗救援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可以在有限的时间内最大程度的发挥我国医疗救援队的作用,服务于当地的灾民。  相似文献   

7.
巴拉考特地震灾区发病状况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研究巴基斯坦巴拉考特地震灾区伤病发生的特点和规律。方法采用国际疾病分类方法(ICD-10)进行统计分类,计算疾病发病例数及构成比。结果2005年10月在巴基斯坦巴拉考特地震灾区中国国际救援队(ChinaInternationalSearchandRescue,CIARS)流动医院共接诊当地发病灾民2231人次,其中居前五位的为损伤和中毒疾病占29.18%,呼吸系统疾病占17.08%,消化系统疾病占9.91%,肌肉骨骼结缔组织疾病占9.64%,皮肤病和皮下组织疾病占6.95%。结论应根据地震灾区不同伤病发病规律及时采取预防措施,以便合理应用有限的医疗资源,更好地为灾民提供医疗服务。  相似文献   

8.
目的 评价惠菲宁治疗不同年龄患者因上呼吸道感染导致咳嗽的疗效.方法 98例因上呼吸道感染而出现咳嗽症状的患者按照年龄分为2组.18~60岁为"中青年组"50例;60岁以上为"老年组"48例.每人均给予惠菲宁10 ml,3次/ d,口服7 d.记录两组咳嗽症状改善情况,并做出比较.结果 两组患者咳嗽症状缓解情况相似(P〉0.05).未出现明显毒副作用和不良反应.结论 惠菲宁可快速有效治疗因上呼吸道感染引起的咳嗽,并且不受年龄因素影响.  相似文献   

9.
灾害护理学已伴随救援医学应运而生,护理工作尤其在灾害救援中发挥着不可替代、不容忽视的重要作用。5·12汶川地震发生后,国家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在第一时间赶赴现场展开救援行动,笔者作为一名护理人员参加了本次现场救援行动。在此次救援行动中,国家地震灾害紧急救援队共成功救出49名地震灾害中的幸存者,经过现场及时、有效的救护,幸存者被救出后无1例死亡和伤情加重;对现场搜救队员的外伤处理268人次,无伤口感染发生,圆满完成了此次救援任务。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建立我国消防医疗救助体系,提高社会抢险救援和院前医护急救的能力和水平。方法通过对消防部队抢险救援形势和我国医疗急救现状的分析,阐述了消防部队应突出和强化现场医疗救助的必要性、重要性和可行性,并结合当前抢险救援中现场医疗救助的现状,提出了建立消防医疗救护体系,开展救护演练,制定辖区应急预案等措施。结果消防部队参与院外医护急救,可以加强消防和卫生部门的协作,整合了现有社会抢险救援和院前医护急救的资源,最大限度地利用了各自为政的社会抢险救援和院外医护急救装备,共同协商解决社会抢险救护中存在的问题,正确实施灾害或事故的紧急处置预案,建立统一、高效、协同的社会抢险救护机制。结论建立我国的消防医疗救护体系,加强第一现场医疗救护能力,已成为我国消防工作适应国际化的一个派生物,是一个必然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1.
2008年奥运会开闭幕式应急医疗队在开幕式接诊患者573人、闭幕式接诊患者125人,以观众为主,各占就诊人数的50.61%和47.2%,转院治疗人数分别为27人及11人;开幕式接诊的患者所患疾病以热相关疾病为首位,为381人占66.49%,其次为急慢性损伤,为124人占21.64%;而闭幕式接诊的患者以急慢性损伤为主,为54人占43.2%。对于大型公众活动,要重视不同环境因素的影响,在高温潮湿天气下,热相关疾病是最常见的公共卫生问题。根据具体情况制定预案,加强检伤分类与后送的管理,高效利用医疗资源,实施科学的应急医疗保障,达到快速诊治患者目的。  相似文献   

12.
目的总结XW-肢体创伤固定器,在突发灾害救援四肢创伤患者时的使用效果。方法四肢不同急性创伤患者2156例,755例用XW-肢体创伤固定器固定,696例用负压气垫固定,705例用小夹板固定。比较各种方法的急救消耗时间、患者痛苦程度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上肢骨、关节损伤时用XW-肢体固定器者的固定肢体时间为(18±3)s,显著短于负压气垫组[(87±7)s]和小夹板组[(126±11)s],均P〈0.01;负压气垫组的时间也显著短于小夹板组(P〈0.05)。下肢骨、关节损伤时用XW-肢体固定器者的固定肢体时间为(21±3)S,显著短于负压气垫组和小夹板组[(118±9)S和(190+15)S,均P〈0.01)];负压气垫组的时间也显著短于小夹板组(P〈0.05)。XW组术中止痛处置率为0,二次损伤发生率为0。结论XW-肢体固定器在抢救肢体创伤患者时所需固定时间耗时少,固定效果好,操作简单,值得在突发灾害救援中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北川县曲山镇地震灾区震后疾病发生的特点和规律。方法采用国际疾病分类方法(ICD—10)统计分析2008年7月4日-7月31日济南三院救援队在北川县曲山镇接诊的案例。结果共接诊伤病员2214人次,其中人数居前5位的为呼吸系统疾病(46.16%),损伤和中毒疾病(15.99%),皮肤病和皮下组织疾病(9.17%),肌肉骨骼结缔组织疾病(7.00%),消化系统疾病(6.82%)。病员人群年龄段集中在20~45岁人群。结论地震灾区震后发病最多的是呼吸系统疾病,传染病发生率低。病员多为青壮年、男性。医疗队条件有限,应尽快建立高级医疗和三级医疗防护网络。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云南省影响较大的突发事件的特点。方法统计和分析2007年云南省卫生厅共处置的19次在云南省内影响较大的突发事件的资料。结果19次影响较大的突发事件中,报告发病4311例,死亡100例,其中公共卫生事件9次(47.37%),事故灾难6次(31.58%),自然灾害3次(15.79%),社会安全事件1次(5.26%)。结论2007年云南省影响较大的突发事件以公共卫生事件为主,事故灾难、自然灾害的危害性也很大。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血管性介入治疗在妇产科大出血疾病中的效果及应用价值。方法对本院妇产科35例大出血患者共38次急诊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下行超选择性子宫动脉或髂内动脉栓塞治疗。结果1例插管失败,1例因严重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改行手术治疗,3例行2次介入治疗,其中1例第2次介入治疗失败,介入治疗后止血有效率为94.6%(35/37),子宫切除率8.6%(3/35),一次栓塞治愈率为85.7%(30/35),达到血止保全子宫等较好的疗效,随访无严重并发症,不影响女性生理。结论血管性介入治疗在治疗妇产科大出血疾病方面安全有效。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6.
“5·12”四川汶川地震发生后,海军总医院即派出医疗队前往灾区,人员以外科,尤其是骨科医生为主,物资配备以清创包,夹板,和抗生素、麻醉药、止痛药等药品为主。灾区疾病谱随时间变化,灾后1周内疾病构成以骨折等外伤为主,之后内科类疾病在疾病谱中所占比例明显上升。罹病率居前的疾病为:呼吸道感染(35.3%),外伤(19.5%),急性胃肠炎(10.9%)和皮炎(9.3%)。1周后需要增加呼吸科、消化科、皮肤科、儿科等专科医生和心理、防疫方面的医务人员,需要增加常见内科疾病药物的配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外伤性脾破裂伤急症诊断、治疗决策、手术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1998年1月。2007年12月抢救的脾破裂伤患者86例的临床资料。结果外伤性损伤81例(94.2%),其中急性78例,延迟性脾破裂3例,医源性损伤5例(5.8%);闭合性伤71例(71/81,87.6%),开放伤10例(1213%);合并其他脏器损伤31例(38.3%);非手术治疗8例(9.3%),手术治疗78例(90.7%)。破裂级别:Ⅰ级10例,Ⅱ级46例,Ⅲ级19例,Ⅳ级11例。手术方式:脾切除术63例(80.8%),脾部分切除及修补术15例(19.2%)。手术后并发症12例。均获痊愈,无死亡。结论急性外伤性脾破裂患者抢救关键在于快速、准确判断伤情,及时选择合理的治疗方式,能获得较高的抢救成功率,也能争取保留脾脏功能。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部队官兵在地震应急救援行动中伤病发生的特点和规律。方法武装警察部队医学院附属医院应急保障分队诊治了参加汶川抗震救援的七支武警部队救援分队的2194名官兵,男2172人,女22人,平均年龄19.73岁,用国际疾病分类方法(ICD-10)统计疾病发病例数及构成比。结果皮肤病和皮下组织疾病占37.60%;消化系统疾病占22.42%;损伤和中毒占25.79%;呼吸系统疾病占8.47%;传染病与寄生虫病占2.91%。不同时间段各系统疾病的发生情况明显不同。第1周损伤率达高峰,然后逐渐下降;皮肤病和皮下组织疾病在第2周,并呈现逐渐上升趋势,第3、4周达高峰;消化系统疾病、传染病也有逐步上升的现象。结论地震应急救援官兵的伤病受灾难环境、救援任务、参战天数影响,呈现多元性与集中的特点。  相似文献   

19.
目的:医院急诊科在遇到地震灾害救援时,面对大批量伤员如何做到有序、及时、准确的分诊、急救、转送。方法将云南昭通8.03鲁甸地震从2014年8月3日-8月15日到昭通市第一人民医院急诊科急诊的467位伤员,根据来院方式,病情分级及分区,受伤部位等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高峰时段加强护理人力资源管理,并进行分组分诊、抢救、转送、分流伤员,能使急诊检诊分诊做到准确、及时、安全有效,并做到抢救有序,病人安全转送。结论在面对大规模抢救地震灾害伤员时,急诊急救工作进行分组分诊、分组抢救病人能使抢救工作有序开展,以达到不延误伤员病情,使伤员得到及时有效的抢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