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AML)伴骨髓三系细胞异常增生(trilineage myelodysplasia,TMDS)的主要发生机制与多克隆异常有关。AML—TMDS存在白血病克隆及其亚克隆等异常,它与单纯的初发AML有不同的生物学特征和临床表现。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MRI分析成人急性白血病患者的骨髓改变,测定腰椎骨髓与脑脊液在T1加权图像(T1WI)上的信号强度比值(SIR值),探讨MRI对成人急性白血病诊断和疗效评估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42例经骨髓穿刺和组织学证实的成人初发急性白血病患者和32名正常对照者的MRI资料,比较成人急性白血病患者的骨髓浸润及治疗前后MRI变化、SIR值改变,评估内容包括腰椎矢状位及骨盆、股骨近端冠状位MRI检查数据,MRI序列主要为自旋回波(SE)T1WI和短时反转回复序列(STIR)。结果:42例急性白血病患者治疗前腰椎骨髓病灶在T1WI上呈弥漫性低信号或不均匀性低信号;在STIR上呈弥漫性高信号或不均匀性高信号。42例成人初发急性白血病患者中有33例行骨盆、股骨近端冠状位MRI。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与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ANLL)患者股骨近端的浸润分布提示,ALL的骨髓侵犯范围较ANLL更广泛(P<0.05)。而腰椎MRI定量分析示,初发急性白血病患者的腰椎骨髓SIR值与正常对照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634±0.336比2.903±0.454(P<0.0001)]。9例白血病患者化疗后复查腰椎MRI,其中4例缓解者较化疗前其腰椎骨髓在T1WI上信号升高,STIR上信号降低,与正常对照组腰椎骨髓SIR值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例复查显示治疗后未缓解者(1.668±0.402)与正常对照组腰椎骨髓SIR值间差异仍有统计学意义(P<0.0001)。ALL组患者腰椎骨髓T1WISIR值较ANLL组低(1.505±0.240比1.742±0.37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骨穿结果示,骨髓恶性白血病细胞的数量(B%)与腰椎骨髓SIR值呈线性相关。未发现急性白血病患者化疗前初次MRI表现(MRI股骨浸润程度分级及SIR值定量)与其治疗后缓解情况相关。结论:MRI作为一种无创的检查方法,简单易行,有助于成人急性白血病骨髓浸润的诊断和疗效评估。 相似文献
3.
4.
目的观察急性白血病( AL)骨髓病变MRI表现及分布特点,探讨MRI诊断及对疗效的评价作用.方法初发AL30例,对照组30例,缓解组12例.行腰椎、骨盆、股骨MRI检查.结果初发AL:①腰骶椎、髂骨均匀(29/30)或结节状弥漫性长T1、长T2信号;股骨不均匀长T1、长T2信号;②ALL浸润范围于股骨头骨骺、大转子受累机会较AML大(P<0.05).缓解组:病变区T1WI信号升高、T2WI信号降低.结论 AL骨髓浸润MRI表现为长T1、长T2信号,ALL、AML病变分布不同,MRI能清楚显示其特点,缓解期骨髓信号趋向正常. 相似文献
5.
白血病骨髓的MRI表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分析白血病骨髓的MRI表现,探讨其在白血病的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对12例白血病患者的股骨骨髓进行MRI检查分析。结果:全部病例的MRI表现异常。结论:MRI区别骨髓脂肪和肿瘤组织的能力,在白血病骨髓检查中有着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成人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患者骨髓的MRI表现,并与细胞遗传学相对照.方法对临床确诊的46例成人AML患者采用SE序列及快速反转恢复(STIR)序列冠状面扫描行骨盆及股骨中上段骨髓MRI,患者骨髓标本行细胞遗传学检查.结果 AML患者骨髓MRI表现按浸润范围分为5级,其中Ⅰ~Ⅲ级36例,缓解29(29/36)例;Ⅳ~Ⅴ级10例,缓解3例(P<0.05).依据MRC制定的染色体预后评价标准将AML分为好、中、差三组,各组缓解人数分别为:预后好组10例,均获缓解;预后较好组28例,缓解20例;预后差组8例,缓解2例.MRC不同预后的染色体核型变异在MRI骨髓分级中的分布差异显著(P<0.05).结论 MRI能反映AML骨髓浸润特征,MRI对AML病情的评估、预后评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正>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yelodysplastic syndromes,MDS)是一种起源于造血干细胞的克隆性疾病,以外周血细胞减少、骨髓病态造血为特点。临床表现呈异质性,渐进发展,导致血细胞减少加剧,多数患者最终转化为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cute myeloid leukemia,AML)[1]。AML是一组高度异质性的血液系统恶性肿瘤[2]。本院于2014年1月收治1例MDS 相似文献
8.
2008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对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分型做了重新修订.其中,AML伴骨髓增生异常相关改变(AML-MRC)为新增AML类型中的一种.患者发病年龄较大、预后不佳,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是唯一可能治愈该病的医疗手段. 相似文献
9.
流式原位杂交法检测白血病和骨髓异常增生综合征患者端粒长度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通过流式原位杂交法 (FLOW FISH)研究白血病和骨髓异常增生综合征 (MDS)患者骨髓中白细胞端粒长度的变化。方法 采用荧光原位杂交法结合流式细胞术检测 4 3例血液疾病患者和 4 8名健康对照者骨髓中白细胞的端粒长度。以流式细胞仪测定的细胞平均荧光强度 ,即Q FISH值来表示端粒长度。结果 健康对照组Q FISH值为 0 0 66± 0 0 15 ,与同年龄健康对照相比较 ,除 3例未发生转型的MDS和 2例缓解期慢性髓细胞性白血病 (CML)患者的端粒长度无明显变化外(Q FISH值分别为 0 0 69± 0 0 0 7和 0 0 60± 0 0 0 8) ,其余 3 8例患者 (包括 2例转型为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的MDS和 2例急变期CML)骨髓中白血病细胞的端粒长度均明显变短 (P <0 0 5 ) ,Q FISH值为0 0 4 7± 0 0 19。 8例白血病患者在初诊和化疗完全缓解后端粒长度的改变无统计学差异 (P >0 0 5 ) ,但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 (CLL)治疗后端粒有缩短趋势 (由 0 0 5 2变为 0 0 4 8) ,而急性髓细胞性白血病 (AML)治疗后端粒有变长趋势 (由 0 0 4 3变为 0 0 5 6)。健康对照组端粒长度随年龄增加而变短 (r=0 67) ,而患病组端粒长度与年龄不相关 (r =0 14 )。结论 通过FLOW FISH法检测到大部分白血病和MDS患者骨髓中端粒长度比健康人短 ,其 相似文献
10.
2008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对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分型做了重新修订.其中,AML伴骨髓增生异常相关改变(AML-MRC)为新增AML类型中的一种.患者发病年龄较大、预后不佳,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是唯一可能治愈该病的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1.
诱导化疗期定时骨髓象检查在急性髓细胞白血病预后判断中的价值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分析诱导化疗期骨髓象检查结果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对96例原发、初治急性髓细胞白血病(AML)患者,于诱导化疗第1疗程期间定时作骨髓穿刺检查。结果:化疗第7天骨髓中幼稚细胞≤0.10的患者1个疗程完全缓解(CR)率明显高于幼稚细胞>0.10的患者(分别为64.6%和40%,P<0.05)。对幼稚细胞>0.10的患者适当延长化疗时间可提高1个疗程CR率(50%∶25%,但与不延长化疗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停化疗后WBC降至最低时骨髓中幼稚细胞比例和预后更具显著相关性,幼稚细胞≤0.10的患者1个疗程CR率明显高于幼稚细胞>0.10的病例(66.0%∶25.8%,P<0.005),而难治病例发生率显著减少(7.5%∶45.2%,P<0.005)。结论:诱导化疗期定时骨髓象检查有助于估计预后、指导治疗和改善疗效。 相似文献
12.
13.
正常股骨中下段骨髓生理性转化的MRI表现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分析不同年龄组正常股骨中下段骨髓MRI信号随年龄增长的变化特点。方法 90名2~30岁股骨正常的受检者按照不同年龄分为6组,均接受MR检查。观察T1WI股骨干中段(MD)、股骨干下段(DD)及远侧干骺端(DM)的骨髓信号强度,并将其分为0~4级;其中0~2级定为红骨髓优势图像,3~4级定为黄骨髓优势图像,并结合脂肪抑制T2WI,观察骨髓信号的均匀性。结果 A组(2~5岁)股骨三个部位骨髓信号强度为0~2级;B组(6~10岁)中分别有5名和6名受检者出现MD和DD骨髓信号强度3级,DM骨髓信号强度仍表现为0~2级。C组(11~15岁)、D组(16~20岁)、E组(21~25岁)及F组(26~30岁)中除2名受检者MD骨髓信号强度表现为2级外,其余受检者MD及DD骨髓信号强度均为3~4级。C组受检者中DM骨髓信号多为2级(12/15);D组中DM骨髓信号多为3~4级(12/15);E组及F组中除1名受检者DM骨髓信号为2级外,其余均为3~4级。结论 股骨骨髓MRI信号随年龄增长而发生变化,MRI可反映骨髓的正常生理性转化。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正常成人斜坡骨髓的MRI信号特点,为临床早期发现颅底疾病侵犯斜坡或其他系统疾病引起斜坡信号改变提供依据。 方法 回顾性分析592名正常成人颅脑正中矢状面T1WI,按每10岁为一年龄组分为7组。采用多组等级资料比较秩和检验分析不同年龄组间的斜坡骨髓信号差异,用χ2检验分析不同性别间的斜坡骨髓信号差异。将斜坡骨髓信号分为4型:Ⅰ型为完全低信号,Ⅱ型为以低信号为主伴有部分高信号,Ⅲ型为以高信号为主伴有部分低信号,Ⅳ型为完全高信号。 结果 斜坡Ⅰ型在成人中占有比例较少,仅为2.87%;Ⅱ型占11.66%,多集中在54岁以下年龄组;Ⅲ型占44.59%,在各年龄段中分布比较均衡,在所有统计量中占有比例最大;Ⅳ型占40.88%,在高年龄者中占有比例较大。不同年龄组间的斜坡骨髓信号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Ⅳ型中男女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成人斜坡骨髓信号随着年龄而改变,且存在性别差异。熟悉成人斜坡骨髓信号的分布规律,有助于早期发现颅底疾病侵犯斜坡或其他系统疾病引起斜坡信号改变。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股骨头骨髓水肿综合征的临床及磁共振成像(MRI)特征。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0月至2019年7月徐州市丰县人民医院及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骨科经MRI诊断并临床随访证实的60例股骨头骨髓水肿综合征患者的资料,所有患者均行冠状位T1WI、T2WI、脂肪抑制序列扫描,分析其临床及MRI特征,并对治疗前后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及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量表(WHO-QOL)评分进行比较。 结果所有患者均为单髋关节发病,临床表现为不同程度的单侧髋部疼痛、跛行及下肢活动受限。MRI可见患侧股骨头关节面光整,股骨头颈及股骨粗隆片状脂肪抑制序列高信号。给予保守治疗1个月,治疗后Harris评分[(85.31±3.75)分]及WHO-QOL评分[(93.48±6.91)分]均明显优于治疗前[(61.08±4.29)分,(65.02±4.61)分],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60,12.86;均P<0.01)。随访2个月至2年,患者疼痛消失时间29 d至14个月,平均(5.72±1.25)个月,37例行MRI复查的随访患者中,35例患者的疼痛消失时间早于MRI脂肪抑制序列上高信号消失时间。 结论股骨头骨髓水肿综合征不同于股骨头坏死,MRI上以股骨头关节面光整、脂肪抑制序列片状高信号为特征,保守治疗可以治愈。 相似文献
16.
正常腰椎骨髓MRI信号观察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目的 研究正常人体腰椎骨髓MRI信号随年龄,性别变化的类型及其规律。方法 随机选择了436例正常腰椎的MRI照片,以T1WI为重点,进行回顾性观察,将腰椎内出现的信号变化归类总结,与年龄及性别的关系做统计学处理。结果 依据椎体内信号的不同将其分为四型(九亚型)。统计学显示信号形态与年龄有关与性别无关。结论 腰椎椎体内的MRI信号随年龄而变化,了解其形态及变化规律对正确认识正常腰椎骨髓及病变的鉴别诊断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正常儿童股骨骨髓的MRI信号转化特点,为诊断骨髓病变提供帮助。方法将34例14个月~14岁儿童分三组,A组(14个月~4岁)11例,B组(5~9岁)11例,C组(10~14岁)12例。对股骨行冠状位T1WI及STIR序列扫描,测量近侧干骺端(PM)、骨干(D)、远侧干骺端(DM)及大腿肌肉(M)的信号强度,并计算PM/M,D/M及DM/M值。结果T1WIA组的PM/M明显低于D/M及DM/M,D/M与DM/M无显著差异;B、C组的PM/M与DM/M均低于同组D/M,而PM/M与DM/M间无显著差异;B、C组的各部位信号均显著高于A组,而B、C两组间无显著差异。STIR序列中A、B两组内各部位间骨髓信号无显著差异,只有C组的PM/M明显高于D/M及DM/M;A组的D/M明显高于B组及C组,而PM/M及DM/M在三组间均无显著差异。结论14个月~4岁儿童的近侧干骺端脂肪含量明显少于远侧干骺端及骨干;5~14岁儿童近侧干骺端和远侧干骺端的脂肪含量仍少于骨干,9岁后股骨各部位脂肪化速度减慢;14个月~14岁儿童股骨各部位骨髓脂肪化顺序由先到后依次为骨干、远侧干骺端及近侧干骺端;T1WI较STIR序列能更敏感地显示正常儿童股骨骨髓信号的变化。 相似文献
18.
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磁共振成像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MRI)在再生障碍性贫血(AA)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AA及正常对照者各20例,行腰椎和骨盆M RI检查,扫描序列为T1W I、T2W I和STIR。对比分析2组资料的骨髓MRI表现及骨髓相对信号强度比值,比较6例AA患者治疗前后的骨髓M RI变化。结果:AA患者的骨髓MRI表现类型包括:弥漫型12例,灶型3例,不均匀型5例。2例于治疗后M RI显示好转。定量分析提示病变组与对照组间的骨髓相对信号强度比值差异有显著性。结论:AA的弥漫型M RI表现具有鉴别诊断价值。MRI对AA的治疗反应及监测其临床转归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