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肠梗阻是外科急腹症之一,随着肠梗阻的进展,不但可引起肠管本身解剖与功能上的改变,而且导致生命危险。所以,肠梗阻的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是非常重要的。作者对16例肠梗阻患者应用B超诊断,并经腹部X线平片和手术证实,B超对肠梗阻的早期有一定的诊断意义。1 资料与方法16例肠梗阻患者,男7例,女9例;年龄12~76(平均47)岁。病人仰卧位,全腹多切面反复扫查,超声诊断仪为日立EUB-305型,探头频率3-5MHz。16例肠梗阻患者(10例结肠梗阻,2例空肠梗阻,4例回肠梗阻)均有肠管扩张并伴有肠气分布不…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B超联合腹部平片在急性小肠梗阻诊治中的价值.方法回顾分析80例小肠梗阻患者B超和腹部平片表现与临床资料之间的联系.结果 B超对于综合了解肠管蠕动、管径变化、肠内容物流动和腹腔积液意义较大,但在积气多的小肠梗阻时应用受到限制;腹部平片通过气液平能诊断多数肠梗阻,但在肠管较少气体衬托及合并妊娠时应用受限,且无动态观察价值.B超与腹部平片联合能正确判断绝大多数急性小肠梗阻病情.结论 B超和腹部平片联用能显著提高两者在急性小肠梗阻临床诊治中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急性肠梗阻的手术治疗。方法回顾我院急性肠梗阻手术治疗的经验。结果2003年1月至2008年1月我院收治166例急性肠梗阻患者,原发疾病是:肠粘连96例,肿瘤63例,肠扭转2例,肠憩室2例,嵌顿疝2例,肠套叠1例。诊断主要依靠典型的病史、体征、腹部立位片、B超或(和)CT等检查。166例患者全部经手术治疗,无1例因手术死亡。结论急性肠梗阻经非手术治疗无效应积极手术,可减少术中、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在临床上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B超在肠梗阻诊断中的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B超在肠梗阻诊断中的价值康冉赵玉杰(呼和浩特市郊区医院010010)本文报道我院从1988年至1997年间,48例临床疑诊肠梗阻,经B超检查确诊为肠梗阻42例的临床资料。就肠梗阻这一腹部外科常见急腹症,对临床症状不典型、B超能提供可靠的诊断依据是很有...  相似文献   

5.
B超诊断腹膜后巨大囊性畸胎瘤合并出血1例报告满庆红王爱娟(吉林市中心医院电诊科132000)我院用B超诊断腹膜后巨大囊性畸胎瘤合并出血1例,现报告如下:1病历摘要患者女性,27岁,以右腹部包块3年、近1w腹痛、腹胀加重就诊。B超检查,于右侧腹部可探及...  相似文献   

6.
患者女性,44岁。因腹部持续性钝痛半个月入院。病来恶心,排便差,体检:腹部略膨隆,全腹压痛。肠立位平片示:肠梗阻。钡剂灌肠检查示:右半结肠套叠。临床诊断:肠套叠,急性肠梗阻。全麻下行剖腹探查,右半结肠切除术,术中探查见回肠向盲肠内套入约20cm,无法还纳,剖开切除之套叠肠,可见距回盲部5cm处有两个肿物。  相似文献   

7.
目的:报道非常少见而诊断的小儿肠套叠术后小肠套叠,并探讨其诊断方法。方法:对8例小儿肠套叠术后小肠套叠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结果:8例患儿原套叠类型:回一结型5例,回一回一结型3例;8例患儿术后早期肠梗阻均行追踪腹部照片,其中2例B超检查于中腹部探及游离度较高的具有靶形征团块;术后小肠套叠类型:空一空型1例,空一回型2例,回一回型5例;均痊愈出院。结论:肠套叠术后早期肠梗阻,医生应高度警惕小肠套叠的可能,耐心而细致的B超检查对疑有肠套叠术后小肠套叠可作为常规检查,检查阴性者追踪腹部照片,如肠梗阻进行性加重,应尽早手术,以挽救患儿生命。  相似文献   

8.
X线结合B超诊断节育器异位2例陆同忠例1,女,47岁,上环20年。绝经后在当地医院取环失败,后转我站就诊。入站时该妇一般情况好,诉腹痛,阴道少量流血。门诊申请B超查环,B超所见子宫腔内未见节育环回声,宫外盆腹部肠气干扰甚,无法确定其有无。后行X线摄片...  相似文献   

9.
1 临床资料 ①一般资料:1991年2月-2001年12月共收治肠梗阻病人468例,其中粘连性肠梗阻275例,男152例,女性123例,年龄16~76岁,平均为51.3岁。本组病人均有腹部手术史,有不同程度的腹痛、腹胀、停止排便排气。X线立位腹部平片有小肠阶梯状气液平面,B超声像特征为肠腔扩张、肠袢积液、肠粘膜水肿肥厚和肠蠕动增强。血常规WBC(6.0-  相似文献   

10.
林润生 《中原医刊》2011,(11):68-69
目的探讨急性肠梗阻的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61例急性肠梗阻手术患者的诊断治疗资料。结果59例患者均经手术治愈,2例死于心肺疾病。未见严重并发症:结论急性肠梗阻最常见的原因为肿瘤和粘连。急性肠梗阻的诊断主要靠典型的病史、临床表现及腹部X线立卧位平片、B超或CT。急性肠梗阻保守治疗无效应积极手术。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对比腹部B超与X线平片对儿童急性肠梗阻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10年2月—2015年5月我院普外科收治的108例急性肠梗阻患儿,将其随机分为2组各54例.对照组采用腹部X线平片检查,观察组予以腹部B超检查,比较2组检出率及鉴别类型的准确性.结果 观察组诊断儿童肠梗阻的检出率及鉴别类型的准确性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腹部B超诊断儿童急性肠梗阻的优势更为明显,检出率及分型准确度更高,能够有效指导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12.
我院1995年7月至1998年7月治疗腹部手术后早期炎性肠梗阻7例。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7例,男5例,女2例。年龄32~56岁。40岁以下者2例,40岁以上5例。12 疾病与手术方式 急性阑尾炎并弥漫性腹膜炎、阑尾切除术3例;外伤性多发性小肠破裂并急性弥漫性腹膜炎肠切除、肠吻合术1例;粘连性肠梗阻、粘连松解术3例。13 临床表现 腹胀,呃逆,肛门停止排气及排便,肠鸣音减弱,可闻气过水音为其共有表现。腹痛3例,低热3例,呕吐1例。X线腹部平片或透视均见肠胀气和气液平面。B超均未发现腹腔脓肿。14 治疗方法 本组7例中,手术治…  相似文献   

13.
B超诊断尿潴留1例湖北省松滋市血防所(434200)黄丽李春华患者,女,56岁。因头昏、乏力、腹部胀满不适,在外院行B超检查提示:腹腔巨大囊性包块。来我院就诊。体检:慢性痛苦病容,被动屈膝位,腹部膨隆,肝、脾未及,下腹部可扪及一巨大包块,上达脐上二指...  相似文献   

14.
肠梗阻是临床常见的急腹症之一,其发生原因以机械性多见,常见病因有肠肿瘤、肠粘连、肠扭转、肠套叠、肠石和腹内疝等,早期正确诊断肠梗阻的部位、病因、性质及严重程度对预后判断和治疗方案的制定具有重要指导意义。近年来,随着高分辨率CT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使诊断水平明显提高。本文回顾性分析了我院近年收治的30例急性肠梗阻患者术前腹部64排螺旋CT检查资料,以探讨CT在急性肠梗阻诊断中的意义。研究表明CT对肠梗阻的诊断是一种敏感、快捷、有效、准确、无创性的影像学检查方法。64排螺旋CT检查应成为肠梗阻的首选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5.
陈文龙 《中外医疗》2016,(5):181-182
目的:观察研究螺旋CT在急性肠梗阻诊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4年7月—2015年7月该院收治的50例急性肠梗阻患者纳入该研究,回顾性分析其影像学资料,分别采用多层螺旋CT对入组病例实施增强扫描以及腹部平扫,然后以彩超扫查,以临床病理诊断为参照评估两种方法对于急性肠梗阻的诊断效果。结果与B超检测技术相比,多层螺旋CT对于肠梗阻定性以及绞窄性肠梗阻诊断准确率更高,二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层螺旋CT用急性肠梗阻诊断效果满意,诊断符合率更高于常规B超检查,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6.
赖志鸿  郑燕君 《实用医技杂志》2006,13(15):2617-2618
目的:探讨小儿急性肠套叠的腹部平片特点。方法:回顾分析158例诊断明确的小儿急性肠套叠的腹部立卧位片。结果:腹部平片主要特点为腹腔内局限性积气、肠胀气或不完全性肠梗阻、完全性肠梗阻以及结肠内充盈缺损(包块可能)等。结论:小儿急性肠套叠的腹部平片有一定特征,对诊断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7.
邱志聪 《广州医药》2001,32(1):40-41
目的:总结腹部手术后近期肠梗阻再次手术特点,消除首次手术后出现威胁生命的并发症。方法:回顾性分析近7年来腹部手术后近期肠梗阻再次手术21例(腹膜炎14例、肠套迭4例、胃大部分切除2例、外伤性血腹1例)。结果:21例都有机械性肠梗阻临床表现,发作时间8-28天,平均19天,术中大多数为粘连性机械性肠梗阻,病变在小肠。术式采用粘连松解术、肠管切除肠吻合术、小肠侧侧多处吻合、肠折迭排列术。结论:腹部手术后近期肠梗阻,当诊断机械性肠梗阻明确或经24h保守治疗无缓解肠梗阻都应决定再次手术。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究西门子双源CT(DSCT)对成人结肠肿瘤性肠梗阻的早期诊断及治疗指导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6月至2019年12月于我院收治的95例结肠肿瘤性肠梗阻患者临床资料,患者均行腹部超声、腹部X线平片、腹部DSCT,且经手术证实为结肠肿瘤性肠梗阻。分析比较腹部B超、腹部X线平片、腹部DSCT诊断结果。结果腹部超声检查、腹部DSCT检查肠梗阻符合率、梗阻原因符合率、梗阻部位符合率、肠绞窄符合率均高于腹部X线平片,且腹部DSCT梗阻原因符合率、梗阻部位符合率、肠绞窄符合率均高于腹部超声(P均<0.05)。结论 西门子DSCT具备对成人结肠肿瘤性肠梗阻的较高早期诊断及治疗指导价值。  相似文献   

19.
患者男,72岁,因腹痛、腹胀、呕吐并肛门停止排气排便3天入院。查体:T37.1℃P82次/minBP20/10.7kPa一般情况尚可营养发育差腹部饱满可见肠型腹肌紧张全腹压痛反跳痛以左腹部为重肝脾未触及未扪及包块无转移性浊音肠鸣音活跃并闻及气过水声。实验室及其它检查:血分析WBC12.1×109/LHGB155g/L。腹部透视:大量肠胀气并见多个液平面。初步诊断为急性肠梗阻,原因待查。行剖腹探查术,术中小肠广泛胀气,并顺时针方向旋转100度,复位后见距屈氏韧带40c…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螺旋CT与X线腹部平片在急性肠梗阻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88例急性肠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接受X线腹部平片和螺旋CT扫描检查,比较两种检查技术的诊断符合率和误诊率,以及对急性肠梗阻类型和病因的诊断准确度。结果:螺旋CT的诊断符合率明显大于X线腹部平片,误诊率明显低于X线腹部平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螺旋CT对绞窄性梗阻、动力性梗阻类型,以及对肠粘连、肿瘤、肠麻痹等病因的诊断准确率均优于X线腹部平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螺旋CT在急性肠梗阻诊断中的价值高于X线腹部平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