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在胃镜检查中,我们曾遇见3例球结膜出血患者。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3例男患,平均年龄61岁,以上腹隐痛、腹胀、纳差就诊。既往无心血管疾患及眼疾史。查体:眼结膜无充血,剑下压痛,肝、脾未及,血压及ECG正常。胃镜术前常规准备,术中患者较敏感,稍进镜即恶心呕吐,其中1例曾作活检。术后3例均见两侧球结膜弥漫性出血,以左侧著,视力正常,神经系统(一)。患者除感头晕、双目微胀、咽痛外,无其它不适。未给特殊处置,嘱 相似文献
2.
3.
目的儿童纤维内镜检查是安全可靠,检出率高,应为儿童上消化道疾病常规检查.方法内镇检查前,患儿往往表现出紧张、恐惧哭闹,不愿作检查等状态.医护人员要认真做好接待工作,说话态度要和蔼可亲,给较大年龄患儿介绍内镜检查的有关知识,使患儿认识到内镜检查是诊病治病的必要性,教给他们配合检查的方法,必要时可给患儿参观内镜检查的全过程,有条件的可放检查的录象,以便消除患儿对内镜检查的恐惧、紧张心理,增强做好内镜检查的信心,患儿同意后让其含2%利多卡因5mL,5min后徐徐下咽,待咽喉部麻木后,即由有经验丰富、操作熟练的医师负责检查,动作要准确、轻柔、敏捷,操作与观察顺序方法与成人相同,并让患儿亲人在床边安抚以配合检查,同时助手扶持小儿双手和头部,尤其注意把紧牙垫,以防损伤内镜.结果本组食管炎4例,食管静脉曲张1例;浅表性胃炎157例(78.5%);胃溃疡7例(3.5%),胃息肉1例;十二指肠球炎36例(18%),十二指肠球部溃疡61例(30.5%),十二指肠息肉1例,十二指肠憩室1例,十二指肠钩虫病2例;胆汁反流15例(7.5%);复合性溃疡6例(3%);正常7例.急诊内镜25例,14例为消化性溃疡(56%),其中8例可见活动性出血;11例为糜烂性出血性胃炎.X线上消化道 相似文献
4.
胃神经鞘瘤并出血一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患者女,50岁,反复中上腹不适20年,呕咖啡色液体、黑便10 d入院。入院前10 d无诱因出现中上腹不适,多以烧灼感为主,偶有夜间疼痛,呕咖啡色液约300 ml,解黑便2次,后连解2 d黑便。体格检查:体温37℃.脉搏98次/min,呼吸20次/min,血压135/75 mm Hg,神志清,发育正 相似文献
5.
隐匿性消化道出血的病因和诊断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隐匿性消化道出血的病因和诊断分析杨林袁爱力张振书周殿元Subjectheadingsgastrointestinalhemorhage/etiology;gastrointestinalhemorhage/diagnosis;stomachdise... 相似文献
6.
急性心肌梗塞并上消化道出血5例杨茂清1张连英2湖北省襄樊市1卫生学校附属医院内科2解放军370医院心内科441021Subjectheadingsmyocardialinfarction/complications;gastrointestina... 相似文献
7.
8.
目的 探讨胃镜检查在诊断、治疗上消化道出血中的作用。方法 对进行胃镜检查的260例上消化道出血病例按活动性出血、近期出血和有明确病灶而末见出血倾向等进行分组分析,明确病灶部位和病因。结果 本组260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中,首次胃镜检查明确出血原因213例,占82%,与国外报道的76%相近。结论 胃镜检查能比较准确诊断上消化道出血的原因,有利于对患者对症、及时治疗。 相似文献
9.
周黎丽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1998,(Z2)
目的减少上消化道重度出血的死亡率.方法对上消化道重度出血原因及部位经内镜、X线、核素扫描、选择性腹腔动脉造影、鼻胃管抽吸,术中内镜等项检查法进行分析.结果确立诊断,制定救治方案.结论扩容纠正休克、补血、止血、抑酸及内镜和介入治疗等,选择恰当手术时机,可显著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对手术及病理证实的66例空回肠出血患者进行分析,探讨出血的病因诊断。方法:对66例空回肠出血患者分别行结肠镜检,小肠气钡造影,选择性血管造影,均经手术及病理证实诊断。结果:出血原因中,肿瘤27例(40.9%)(其良性肿瘤与恶性肿瘤比例相近),憩室14例(21.2%),非特异性炎症10例(15.1%),肠结核4例(6.1%),急性坏死性小肠炎3例(4.5%),肠伤寒2例(3%),感染性疾病19例(28.8%),克隆病2例(3%),肠系膜动脉血栓形成4例(6.1%)。结肠镜检查阳性率10.6%(5/47),小肠气钡造影阳性率11.1%(1/9),选择性动脉造影阳性率40%(2/5)。结论:本组空回肠出血病因中肿瘤占出血原因首位,感染性疾病及憩室占的比例较高。选择性动脉造影对肠系膜动脉病变具有重要诊断价值。但基层医务人员应根据条件选择适合的特殊检查,以尽早明确诊断,选择正确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回顾性地分析12a来12500例患者内镜检查的历史.有体会、有总结,有教训方法系统总结自1985-06/1997-06间笔者对内镜检查诊断及分类.更进一步阐述了内镜检查在基层医院消化系统疾病中所起的重要作用尤其在急性上消化道大出血的关键时刻,内镜检查起到明确诊断作用外,而更重要的是起到内外科不能代替的镜下治疗,且疗效显著.结果在既往大量内镜检查中,对内镜检查适应证及禁忌证有一个明确的认识.之所以12500例患者检查全部成功,首先对每位前来就诊患者基本状况进行认真总体评价,以及娴熟敏捷的操作技术和心理护理是检查成功的关健.笔者认为对于内镜检查禁』已证是相对而言,年龄更不能构成内镜检查的绝对禁忌证.其次术前用药问题,笔者在大量的内镜检查中,认为术前仅服安慰剂(盐水)既满足患者的心理要求,又可避免药物的不良反应.结论通过认真回顾、从中得到启迪. 相似文献
12.
随着我国人1:3的老龄化,老年病人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病率有所增加,严重威胁着老年人的健康及生命。为探讨其病因、发病规律、出血诱因及防治措施,将我院2001—01/2004—08对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病人101例作胃镜检查结果,简要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逆行胃粘膜脱垂与贲门状态的关系.方法内镜下对54例逆行胃粘膜脱垂者的贲门闭合状态进行观察.结果29例贲门闭合差,贲门增宽;17例镜端于食管中下段时可看到胃体粘膜.U形返转观察贲门,35例镜体与贲门管腔之间存在较宽空隙.出镜前无干呕状态下,仍有22例贲门闭合差.结论食管下括约肌及贲门松弛、贲门口扩大、HiS角度钝有利于逆行胃粘膜脱垂的发生。 相似文献
14.
15.
目的对有上消化道症状而作内镜检查的患者进行幽门螺杆菌(Hp)检测,以了解云南江川地区Hp感染与胃、十二指肠炎、溃疡及胃癌疾病发生的相关性.方法在内镜直视下取材,慢性胃炎、十二指肠溃疡在胃窦部大弯侧幽门前1cm~3cm,胃溃疡、胃癌分别在溃疡及癌肿边缘取材标本1~2块.将活检取材标本置入福建三强生物化工有限公司生产的Hp感染快速诊断试剂盒(HpVT,SQ-H102)孔内,阳性病例5min内呈红色,简称(尿素酶试验).结果1022例中,Hp阳性者639例,占62.5%,其中慢性浅表性胃炎(CSG)66.5%(381/573);慢性萎缩性胃炎(CAG)26%(18/69);胃溃疡(GU)51.9%(42/81);十二指肠溃疡(DU)68.4%(195/285);胃癌(GCa)33.3%.(3/9).病种不同,Hp阳性率亦略有差异.不同年龄组Hp阳性率经统计学处理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本组与国内其他报道相比较要比他们的阳性率低,可能与云贵高原气候;人群居住分散;人们常年吃生大蒜等因素有关.亦可能与本组仅作尿素酶检查有关要提高Hp感染阳性率的检测水平,现急需有简便、敏感性强,价廉的检测方法,在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叶飞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1998,(Z2)
病例报告侧1男,22岁.鼻塞,头痛,轻咳2d.饭前口服自购感冒通,4片/次,3次/d.Zd后上腹胀痛,剧烈呕吐,呕吐咖啡色液2次,混有少许暗红色小血块,共约200mL急查内镜:急性出血性胃炎,责门粘膜撕裂症化验:大便潜血(++)例2女,17岁.头痛、鼻塞,低热id.无胃病及肾炎病史.门诊处方:感冒通2片/次,3次/d麦迪霉素0.3,3次周.3d后上腹隐痛,黑便1次,约300g.意查内镜:急性糜烂性胃炎.化验:大便潜血(++++).小便常规:蛋白(+),RbC(+++),WBC卜).例3女,56岁.头痛,鼻塞,咽癌id.口服自家剩下的感冒… 相似文献
17.
手术证实的79例小肠出血诊断分析 总被引:39,自引:0,他引:39
:通过对手术证实的79例小肠出血进行分析,探讨小肠出血的病因诊断。方法:79例小脑出血分别行小肠气钡造影、选择性血管造影、99mTc扫描、剖腹探查及术中胸镜检查,最后均得到手术及病理证实。结果:出血原风中,肿瘤39例(49.4%),以息肉、平滑肌瘤和肉瘤居多;憩室和出血坏死性小肠炎均为10例(12.6%);伤寒及克隆病均为8例(10.1%)在肠血管畸形3例(3.8%);其它1例。选择性动脉造影阳性率达75%(9/12);核素扫描阳性率为50%(2/4);小肠气钡造影为10.4%(2/19);6例剖腹探查,4例阳性,2例借助术中肠镜发现病变。结论:肿瘤占出血原因首位;出血坏死性小肠炎及伤寒也占较高比例(22.7%),选择性动脉造影对小肠肿瘤的诊断有重要价值,原因不明的反复出血应及时剖腹探查,术中肠镜可提高阳性发现. 相似文献
18.
沈泊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1998,6(9):767
临床资料我科1992/1996诊治小肠出血16例,男11例,女5例.年龄5岁~62岁,平均408岁.排鲜红大便4例,暗红3例,褐色1例,黑色6例,大便隐血阳性2例,伴呕血2例.血红蛋白51g/L~102g/L,平均76g/L.伴腹块1例,休克2例.... 相似文献
19.
梁志根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1998,(Z2)
目的探讨老年人≥60岁消化性溃疡(PU)并出血的临床、内镜特点及转归.方法查找资料完整的老年患者93例并随机与同期≤45岁中青年患者79例进行对比,分析其临床特点,出血诱因、伴发病、病死率及内镜溃疡、伴发癌变(GCa)、萎缩性胃炎(CAG),胃粘膜肠腺化生(IM)情况.统计学资料采用X2检验.结果临床特点:出血量>1000mL,老年组38例,占40.9%,中青年组17例,占21.5%(P<0.01).出现休克,老年组20例,占21.5%,中青年组3例,占3.7%(P<0.001).大便潜血阳性超过1wk,老年组44例,占47.3%,中青年组5例,占6.3%(P<0.001).内科保守治疗无效需手术,老年组16例,占17.2%,中青年组3例,占3.7%(P<0.01).伴发病,老年组76例,占81.7%,中青年组15例,占19.0%(P<0.01).病死率,老年组10例,占10.8%,中青年组2例,占2.5%(P<0.05).溃疡特点:胃溃疡(GU),老年组63例,占67.7%,中青年组16例,占20.3%(P<0.001).十二指肠溃疡(DU),老年组30例,占32.3%,中青年组63例,占79.8%(P<0.001).伴发CAG,老年组76例,占75.3%,中青年组20例,占25.3%(P<0.01).IM:老年组60例,占64.5%,中青年组18例,占22.8%(P<0.001 相似文献
20.
我院自1987年1月至2001年6月对学龄期儿童进行胃镜检查168例,包括上消化道出血患儿84例,其中56例在24h内行急诊胃镜检查,镜下止血22例,现报告如下。 1.对象:56例患儿中男37例,女19例,男:女≈2:1。年龄6~14岁,平均10.5岁。出血量<200ml者25例,200~500ml者26例,>500ml者5例。胃镜检查时间:末次呕血或黑便后6h内检查15例,~12h检查23例,~24h检查18例。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