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视网膜学流动力学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糖尿病引起的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 (DR)是致盲的主要原因。其发病机制尚不清楚。我们应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DFI)术探测了 15例 30只正常眼与 5 5例 86只 DR眼患者的视网膜中央动脉 (CRA)、中央静脉 (CRV)的血流动力学参数 ,以了解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眼血流动力学变化 ,报告如下。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正常对照组 :15例 30只眼 ,男 5例 ,女 10例。年龄 4 0~ 6 0岁 ,平均年龄 5 0岁 ,排除眼部疾病 ,糖尿病及高血压等病。眼科检查眼底 ,眼压均无异常。DR组 :5 5例 86只眼 ,男 2 1例 32只眼 ,女 34例 5 4只眼 ,年龄 34~ 77岁 ,平均年…  相似文献   

2.
目的 通过检测糖尿病视网膜1期病变患者多焦视网膜电图(multifocal electroretino-gram,mfERG),评价1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早期视功能的变化.方法 检测正常对照组31只眼,1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组46只眼的mtERG在视野30°的测试范围内6个不同离心度的环形区N1、P1波潜伏期、P1波反应密度改变.结果 在视野30°的测试范围内6个不同离心度的环形区,1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组(DR组)与正常对照组之间比较N1、P1波潜伏期显著延长;环1、2区DR组与正常对照组之间比较P1波反应密度显著降低.结论 尚未出现肉眼可见眼底改变的1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即可出现视功能的异常,mfERG能够定量的检测1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局部视功能变化,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早期诊断提供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急性区域性隐匿性外层视网膜病变(acute zonal occult outer retinopathy, AZOOR)的临床特征、诊断和鉴别诊断特点。方法对近2年来就诊于本院和外院门诊经反复检查确诊为AZOOR的患者6例,进行眼部常规检查和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视觉电生理、视野及血常规、免疫和神经系统相关检查,收集患者所有病史和检查资料,进行综合分析。结果6例(12只眼) AZOOR患者中,女性5例,男性1例;年龄26~42岁,平均35岁,均为双眼发病。随访时间4~18个月,平均(7.5±3.2)个月。6只眼发病前有近视。3只眼发病时有眼前闪光感,视力轻度下降,仅有1只眼视力为指数/40 cm。所有患者至少1只眼视野检查发现视野缺损或局部敏感度下降,其中1只眼双眼生理盲点扩大。4只眼见眼前段活动性炎性病变,10只眼伴有玻璃体轻度炎性改变。4只眼可见眼底后极部黄白色斑点状病灶,6只眼为后极部至中周部视网膜灰白色斑点状病灶,病灶位于视网膜外层或色素上皮-玻璃体-脉络膜毛细血管复合体层。1只眼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显示眼底脱色素改变,其余患者为眼底高荧光斑。1只眼伴黄斑-脉络膜新生血管。所有患者视网膜电图检测均有不同程度异常。在随访过程中除1只眼视力下降外,其他患者症状与初诊相似。5只眼视野无明显改变,1只眼视野缺损范围增大。1例双眼视网膜斑点增加,1例双眼视网膜病灶减少。1例双眼视网膜斑点消失,其他患者随访眼底无明显改变。6例患者初次诊断与随访诊断均不一致。结论AZOOR属于少见眼部疾病,青年女性多见,具有眼前闪光感、视野缺损、视网膜电图改变,眼底轻微病变是AZOOR的共同特点。其鉴别诊断复杂,容易误诊、漏诊。  相似文献   

4.
早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视网膜电图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早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的闪光视网膜电图(F—ERG)和视网膜电图震荡电位(OPs)各参数的变化特点,寻找反映早期DR的敏感指标。方法 对16例(32只眼)正常人进行OPs和F-ERG检测。对27例(53只眼)糖尿病病人进行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FA)、OPs和F—ERG检测。结果 OPs中Os波幅、O4波幅、OPs总波幅及F-ERG中b波峰潜时较其他指标敏感,其中O4波幅和b波峰潜时为最敏感指标,但均不能反映早期DR的严重程度。结论 OPs的O4波幅和F—ERG的b波峰潜时可作为早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诊断的敏感指标。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眼底无明显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多焦视网膜电图特征.方法 经散瞳检查明确眼底无明显DR的2型糖尿病患者18例32只眼(病例组)纳入研究.其中,男性8例16只眼,女性10例16只眼;平均年龄(57.1±1.3)岁;平均糖尿病病程(10.2±0.3)年;矫正视力均≥1.0.选取同期健康体检者14例14只眼作为正常对照组.其中,男性8例8只眼,女性6例6只眼;平均年龄(53.0±5.6)岁;矫正视力均≥1.0.所有受检者均行多焦视网膜电图检查,观察1~5环N1、P1波的潜伏期和振幅密度,颞侧、鼻侧视网膜的N1、P1波潜伏期及振幅密度.结果 1、2、3环P1波潜伏期病例组分别为(48.47±2.33)、(31.19±15.53)、(15.67±5.73) ms,正常对照组分别为(40.48±3.26)、(35.88±3.64)、(38.92±3.67) ms;两组1、2、3环P1波潜伏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145、2.376、2.276,P<0.05).颞侧视网膜P1波振幅密度病例组、正常对照组分别为(9.07±2.19)、(14.13±2.76) nV/deg2;两组颞侧视网膜P1波振幅密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468,P<0.05).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在未出现明显DR之前P1波潜伏期即出现延长,颞侧视网膜P1波振幅密度下降.  相似文献   

6.
目的:应用多焦视网膜电图(multifocalelectroretinogram,mfERG)对正常对照眼和特发性视网膜前膜眼进行检测并比较两者之间的差异。方法:用VERISScience4.0视诱发反应图像系统对17例(20只眼)正常对照者和15例(19只眼)特发性视网膜前膜患者进行检测。结果:特发性视网膜前膜患者皆出现程度不同多焦视网膜电图异常,与正常对照组的比较显示视网膜前膜组1~6环的P1波反应密度值和1~6环的N1波潜伏期与正常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视力与第一环振幅无相关但与第一环的潜伏期存在相关。结论:多焦视网膜电图可用于对特发性视网膜前膜患者进行视功能评估。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高原地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例合并视网膜静脉阻塞后(RVO)眼底血管造影(FFA)的特征.方法 回顾分析高原地区患者行FFA检查的168例DR患者中合并RVO 16例18只眼的眼底图像特征及与临床的相关性.结果 16例18只眼DR合并RVO的患者中,双眼同时出现CRVO有2例4只眼,其余14例皆为单眼,其中CRVO发病率高,有9只眼,其次为颞上分支静脉阻塞,有4只眼,其它分支静脉阻塞有5只眼.从FFA图像特征发现,RVO的发病或程度与DR无平行关系,同时还可合并分支动脉阻塞.结论 DR合并RVO眼底特征与单发的DR或RVO的眼底表现略有不同,早期正确诊断对治疗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8.
多焦视网膜电图评价视网膜脱离的视网膜功能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目的 探讨多焦视网膜电图(multifocal electroretinography, MERG)对视网膜脱离(retina detachment, RD)的视功能客观评价意义。 方法 应用VERIS 4.0视诱发反应图像系统检测21例RD患者的22只患眼和36例正常人的42只眼的MERG。测试野的水平视角为±26.6°,垂直视角为±22.1°,采用Burian-Allen接触镜电极,在8 min(分16段)记录103个视网膜部位的反应。 结果RD眼于4个象限、黄斑区和黄斑外区MERG a波、b波潜伏期及b波振幅密度、振幅之和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P<0.01);脱离区、非脱离区和正常眼的 MERG b波振幅密度分别为(3.44±2.85)、(6.34±3.31)、(21.32±6.48)nV/deg2,三者之间的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 结论 多焦ERG能客观定量评价RD的黄斑部、后极部的脱离区和非脱离区的视功能。(中华眼底病杂志,2000,16:244-247)  相似文献   

9.
目的 讨银杏叶提取物(商品名达纳康)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视网膜光凝术后早期视网膜功能改变的干预效果。 方法 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的方法将60例60只眼Ⅲ~Ⅳ期DR患者分为达纳康用药组和对照组。应用多焦视觉诱发反应图象系统(visual evoked response image system, VERIS)对视网膜激光光凝术前、术后第3 d和术后第7 d的多焦视网膜电图进行了定量研究。 结果 视网膜光凝术前对照组和用药组的年龄、性别组成、血糖、糖尿病病程和DR病程均具有可比性。两组术前多焦视网膜电图(multifocal electro-retinogram,MERG)各波的反应密度和N1、P1波潜伏期差异无显著性的意义。与术前比较,术后第3 d用药组MERG各波大部份象限的潜伏期无显著改变。N1波、P1波、N2波反应密度较术前减小,但下降的幅度均较对照组小。用药组N1和P1波潜伏期较对照组显著缩短。P1波和N2波的黄斑中央5°区域反应密度显著高于对照组。术后第7d,两组之间N1和P1波潜伏期差异仍有显著性的意义;各波反应密度差异无显著性的意义。 结论 达纳康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视网膜光凝术后,早期视网膜功能的损害。 (中华眼底病杂志, 2002, 18: 208-211)  相似文献   

10.
氪离子激光光凝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氪离子激光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的效果。方法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确诊为III~V期DR96例(184只眼),术前查视力、裂隙灯、眼底和FFA,根据病变部位、性质、屈光介质情况选择不同波长激光进行全视网膜光凝(PRP),术后随访6~36个月。结果治疗后184只眼视力提高60只眼,占32.61%;视力无变化90只眼,占48.91%;视力下降34只眼,占18.48%。结论氪离子激光治疗可提高或保护DR患者的视功能。  相似文献   

11.
全视网膜光凝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我院 1999年 12月~ 2 0 0 0年 11月采用全视网膜光凝(panretinal photocoagulation)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dia-betic retinopathy,DR)患者 12 7例 2 0 7眼 ,收到较好疗效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1999年 12月~ 2 0 0 0年 11月 ,我院眼科门诊治疗 DR患者 12 7例 2 0 7眼 ,男 6 5例 110眼 ,女 6 2例 97眼 ,双眼 DR80例。年龄 33~ 76岁 ,平均 5 6岁 ,糖尿病史 5~ 2 5 a。全部患者行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检查 (FFA) ,确诊眼底有 II期 (1985年全国 DR分期标准 )以上 DR表现。1.2 方法 应用美国 Coherent- 2 0 0 0…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检测眼底无视网膜病变糖尿病患者的多焦视网膜电图(multifocol electmretinogram, mf-ERG),评价其在糖尿病患者早期视网膜功能改变中的作用.方法 应用mf-ERG检测30例(56只眼)正常对照组和32名(58只眼)无眼底镜下可查见的视网膜病变的糖尿病患者.对两组mf-ERG中a波和b波的潜伏期、振幅总和以及b波的振幅密度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在糖尿病组,除0环和颞下象限之外.b波的潜伏期均明显延迟,而a波和b波振幅总和及b波的振幅密度减低主要集中在黄斑周围区域(0~1环)和颞上象限,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f-ERG能在DR出现之前客观定量地评定视网膜功能的变化程度和范围.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多焦视网膜电图(multifocal electroretinography,MERG)测定过程的步骤及注意事项。方法:对131例受试者进行多焦视网膜电图测定过程中注意事项的回顾性研究。结果:发现多焦视网膜电图测定过程中存在许多变异因素,如受试者的配合,电极的安装,眼的固视与屈光聚焦旋钮的调整等。良好的MERG记录与检查者的技术有密切关系。结论:多焦视网膜电图的测定过程必须步骤进行,以确保结果的可靠性和可重复性。  相似文献   

14.
唐松  黄丽娜  张国明  罗恒  曾键 《临床眼科杂志》2006,14(6):483-485,I0001
目的研究视网膜色素变性(RP)患者的多焦视网膜电图(mERG)与视网膜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的特性及图像特征。方法对已确诊的6例(12只眼)原发性视网膜色素变性患者和10例(20只眼)正常人的视网膜进行多焦视网膜电图与视网膜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检查,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RP患者视网膜黄斑中心凹厚度平均值低于正常人,但两者之间无显著差异性,RP患者OCT的视网膜断层反射像与正常反射像相比有较明显的改变;RP患者的多焦视网膜电图各环的反应密度均低于正常人,且有显著性差异,4~6环的潜伏期与正常人相比显著延长。结论多焦视网膜电图可有效地评价RP患者黄斑区及周边视网膜的功能,RP患者OCT的断层扫描像与其已知的视网膜病变特点相一致。  相似文献   

15.
糖尿病视网膜微血管形态学改变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retinopathy ,DR)是糖尿病(diabetesmellitus ,DM)最常见而严重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其发病率随糖尿病病程的发展而增加,5年内DR发生率为4 4 4 % ,7年后为5 6 % [1,2 ] ,15年后可高达80 % ,预见到2 0 30年美国将有2 5 0 0万,全世界有3亿DR患者[3 ] 。有关DR的发病机制尚未明了,目前DR尚缺乏有效的防治手段,其微血管结构改变,大多是通过检眼镜或眼底荧光素血管造影观察到的。近年来,随着视网膜微血管消化铺片技术的广泛应用[4] ,国内外有关DR的实验研究日益增多,动物模型多以大鼠为主,国内有关大鼠DR样研究…  相似文献   

16.
光凝所致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视网膜功能 改变的定量研究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4  
目的探讨视网膜光凝术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视网膜功能的早期影响。方法应用多焦视觉诱发反应图象系统(visual evoked response image system, VERIS )对21例30只眼Ⅲ~Ⅳ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视网膜光凝术前、术后第3 d和术后第7 d的多焦视网膜电图(multifocal electroretinograms, MERG)进行了定量研究。结果与术前比较,光凝术后第3 d黄斑中央5°区域和鼻上象限N1波潜伏期显著延长,MERG各波反应密度均较术前显著降低。与接受光凝部位相应的视野鼻下象限N1波和P1波反应密度变化值大于其余三个象限,但仅在鼻下象限与颞上象限之间差异有显著性的意义。黄斑中央5°区域M ERG各波反应密度下降幅度最大,黄斑中央10°区域次之,均大于各象限。术后第3 d术眼视力的变化值与黄斑区各波反应密度的变化值呈显著的正相关。术后第7 d,MERG各波反应密度有所恢复,但N1波和P1波反应密度仍较术前降低。结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视网膜光凝术后早期视网膜功能显著下降,光凝间接引起的黄斑区视网膜功能损害是术后早期部分患者中心视力下降的重要因素。(中华眼底病杂志,2001,17:181-183)  相似文献   

17.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眼的多焦视网膜电图定量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diabeticretinopathy ,DR)的全视野视网膜电图 (electroretinogram ,ERG)改变已有不少研究 ,但由于传统的视网膜电图仅能记录视网膜的整体反应 ,而无法分辨各局部视网膜的电位反应 ,因此在DR的研究和临床应用中均存在着局限性。近来 ,Sutter等[1] 发明了一种多焦视网膜电图 (multifo calelectroretinogram ,MERG)技术 ,在相对较短的时间测量整个测试野内许多细小部位的ERG ,其一阶反应可反映视网膜内层的功能[2 ] 。我们对 30例增生…  相似文献   

18.
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的多焦视网膜电图改变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黄斑区是视力敏锐和感受颜色视觉的重要部位 ,其面积较小 ,常规全视野视网膜电图对发现黄斑病变较不敏感。局部视网膜电图可提高检测的敏感性 ,但多数只能测定黄斑区 10°范围内的改变。 90年代初 Sutter研制了多焦视网膜电图(multifocal electroretinogram,m ERG) ,通过计算机用 m系列假随机方法 ,在高亮度显示器显示快速的闪烁多部位刺激 ,获得的信号由计算机处理 ,得到各个刺激部位的视网膜电图波形 ,可以发现微小病变造成的视功能变异 [1 ]。本研究应用m ERG对正常对照眼和中心性浆液性脉络膜视网膜病变 (简称中浆 )眼进行检测并比较…  相似文献   

19.
多焦视网膜电图一级反应的测量和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对多焦视网膜电图一级反应进行测量并对各种变异进行分析。方法 应用 VERIS 4 .0视觉诱发反应图像系统对三组不同年龄组的正常人 (共 4 4例 5 0只眼 )及各种眼病病人 (共 12 5例 15 0只眼 )进行检查。结果 正常人多焦视网膜电图振幅在第一环处反应密度最高 ,随着离心度增加 ,反应密度值逐渐降低 ;潜伏期在第 3环处最短 ,向 1环处和 6环处渐增加 ;随年龄增加 ,各环各波振幅有所降低而潜伏期有所延长。不同类型视网膜病变的多焦视网膜电图改变模式不同。结论 多焦视网膜电图在正常人存在年龄性影响 ,在患者存在病变部位和程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全视网膜光凝治疗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陈惠英 《眼科新进展》2003,23(6):388-388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2 0 0 1年 3月~ 2 0 0 2年 3月我院眼科门诊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DR)患者 10 0例 14 0眼 ,男 38例 4 8眼 ,女 6 2例 92眼。年龄 33~ 76岁 ,平均 5 6岁。糖尿病史 5~ 2 5a。全部患者行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 ,确诊眼底有 2期以上DR表现。1.2 方法 应用德国BVI公司生产的倍频 5 32氩激光眼科治疗机 ,行全视网膜光凝。选择光斑 2 0 0~ 30 0nm ,照射 0 .1~ 0 .2s,输出 3级轻度或中度光斑能量。从赤道部至后极部 ,除视盘颞侧上下血管弓之内的盘斑束及黄斑区 ,行广泛密集的视网膜光凝。光斑间距约 1个光斑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