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为提高胃癌根治术的麻醉质量、减少围术期牵拉应激反应、保持循环功能稳定和呼吸功能平稳、提供良好的术后镇痛及有利于患者术后恢复 ,我院 1998年 8月— 2 0 0 2年 12月对6 0例胃癌根治术患者采用硬膜外阻滞加全身麻醉 (全麻 )复合麻醉 ,取得良好效果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胃癌手术 6 0例 ,男 37例 ,女 2 3例 ,年龄 4 5~ 6 8岁 ,体重 4 6~ 76kg。心功能均正常 ,ASAⅠ~Ⅱ级 ,术前并发高血压病 9例 ,冠心病 8例 ,心电图异常 11例。随机分成A、B二组 ,每组 30例。A组为硬膜外阻滞 全麻组 ,B组为单纯气管内全麻组…  相似文献   

2.
全身麻醉联合硬膜外阻滞麻醉深度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全身麻醉联合硬膜外阻滞麻醉中麻醉深度、内脏神经功能及循环稳定性,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22例上腹部手术患者,随机分为静吸复合全麻联合组(E组)和静吸复合全麻醉组(Ⅰ组)。采用HXDI电脑型多功能麻醉监测仪观察脑电双频指数(BIS)、心率变异性(HRV)、心率变异指数(HRVI)及血液动力学的变化。结果;两组BIS值在各时点无显著差异情况下,E组的血液动力学、HRV比Ⅰ组更稳定,E组的HRVI比Ⅰ组术中各时点小20-30分值。结论:全身麻醉联合硬外阻滞较单纯全麻循环稳定、麻醉完善、经济实用。  相似文献   

3.
我院近年来对 70岁以上同时并发多种疾病的高龄病人施行腹部手术 2 5例 ,均使用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 ,病人均顺利渡过手术期 ,现将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一般资料 本组 2 5例病人男 13例 ,女 12例 ,年龄 70~ 88岁 ,ASAⅢ~Ⅳ级 ,所有病例术前均有心血管、呼吸、内分泌等多种疾病。其中同时并发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 10例。 2 5例病人中胃大部切除2 0例 ,胆囊、肝脏手术 5例。1 2麻醉方法 入室后先行硬膜外穿刺 ,穿刺点为T8~ 9或T9~ 10 ,向头侧置管。平卧后行颈内静脉置管 ,联接惠普 785 32C监护仪监测CVP ,SP、DP、H…  相似文献   

4.
郭安梅  李燕  张红 《农垦医学》2003,25(3):182-183
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人口平均寿命逐渐延长,老年手术病人也逐渐增多。在发达国家老年人口中近半数在死亡前接受过手术治疗。但高龄病人的手术麻醉风险较大,70岁以上高龄手术及麻醉的病死率曾高达14%~20%,近年来随着医学的发展,尤其是老龄疾病的特效治疗以及麻醉技术和监测技术  相似文献   

5.
硬膜外神经阻滞复合全身麻醉与全身麻醉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玉楚  楼尉 《宁波医学》1998,10(3):136-136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全身麻醉联合硬膜外麻醉在老年患者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河北省涞水县医院2015年8月至12月收治的100例老年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全身麻醉,观察组采用全身麻醉联合硬膜外麻醉,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术中的血流动力学情况、术后恢复时间、苏醒期情况、认知障碍情况以及安全性。结果 观察组插管后 3 min、手术操作时、拔管时的血压和心率均低于对照组,苏醒、拔管及应答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苏醒期疼痛率低于对照组,术后12 h、24 h的MMSE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的不良反应无统计学意义(χ2=0.796,P>0.05)。结论 全身麻醉联合硬膜外麻醉能够维持老年手术患者生命体征的稳定,提高苏醒质量,减少术后认知障碍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伊博  王玲  陈鸣  毛连经  毛英杰  刘柯柯 《微创医学》2019,(4):456-457,521
目的探讨全身麻醉+硬膜外阻滞麻醉应用于老年腹腔镜直肠癌手术中的可行性。方法选择66例老年直肠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数字奇偶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3例。对照组选择全身麻醉方法配合完成手术,观察组选择全身麻醉+硬膜外阻滞麻醉。比较两种麻醉方法的临床效果。结果两组麻醉前以及术后放气后5min心率(H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气腹前10min以及气腹后10minHR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麻醉前以及术后放气后5min平均动脉压(MA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气腹前10min以及气腹后10minMAP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呼之睁眼时间、拔管时间以及回答问题切题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全身麻醉+硬膜外阻滞麻醉应用于老年腹腔镜直肠癌手术中,可有效降低患者气腹前10min以及气腹后10minHR、MAP水平,缩短呼之睁眼时间、拔管时间以及回答问题切题时间,效果显著,为手术的顺利完成以及患者的快速康复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8.
宣林娜 《海南医学》2003,14(6):14-15
目的比较全身麻醉与硬膜外麻醉下病人的血糖的变化.方法无糖尿病组ASAI-Ⅱ择期手术病人40例,随机分为全麻组20例,硬膜外组20例.糖尿病组30例,随机分为全麻组15例,硬膜外组15例.无糖尿病组于术前30min,术中90min测血糖;糖尿病组于术前30min,术中60min,90min分别测血糖.结果两组病人手术中的血糖都高于术前(P<0.05或P<0.01),全身麻醉组明显高于术前(P<0.01),与同时间的连硬组相比无糖尿病组P<0.05,糖尿病组P<0.01.结论全身麻醉组的血糖明显高于连硬组.  相似文献   

9.
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对老年病人开胸手术的安全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梁宁慧 《海南医学》2004,15(7):89-90
目的 评价浅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应用于老年病人开胸手术的可行性。方法  68例择期开胸手术的老年患者 ,ASAⅠ -Ⅱ级 ,随机分为浅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组 (GEA组n =3 8例 ) ,全身麻醉组 (GA组n =3 0例 ) ,两组全麻诱导和维持方法相同。结果 GEA组 ,血压 ,麻醉全程低于麻醉前 (P <0 .0 1)心率低于麻醉前 (P <0 .0 1) ,GA组收缩压于手术探查时 ,术中 1.5小时低于麻醉前 (P <0 .0 5 ) ,麻醉后GA组血压全程显著高于GEA组 (P <0 .0 1) ,术中1.5小时和拔管时GA组心率比GEA组显著快 (P <0 .0 1) ,GEA组术后躁动的发生率及异丙酚 ,异氟醚等药物的用量显著降低 ,术毕清醒 ,拔管时间均早于GA组 ,结论 硬膜外阻滞复合浅全麻于老年患者行开胸手术时对循环的干扰小于全麻组 ,明显减少了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10.
王春玉  沈娟萍  黄良辉 《吉林医学》2012,33(15):3180-3181
目的:探讨全身麻醉联合硬膜外阻滞麻醉中的麻醉深度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将34例择期开胸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两组,对照组的17例患者均采用全身麻醉的方法;试验组的17例患者采用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阻滞的方法。全程记录手术前、术中、术后患者的动脉压、心率以及清醒的时间。同时观察患者的脑电双频指数(BIS)。结果:各时点两组患者的BIS值无明显变化,而试验组患者的血液动力学指标较对照组患者稳定。结论:全身麻醉联合硬外阻滞较单纯全身麻醉深度好。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用于老年高血压病人食管癌手术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50例择期行食管癌根治术的老年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全麻组(G组)和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组(E组),监测两组患者术中的血流动力学和ECG的变化及全麻用药量和苏醒时间。结果:G组出现明显的心血管反应,术中持续较高的水平(P<0.05)。E组血液动力学相对稳定,组间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心肌缺血有所改善,全麻药用量少,无苏醒延迟发生。结论: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可减轻应激反应,循环状态稳定,是老年高血压患者食管癌手术的首选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腔阻滞麻醉用于食管癌手术时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5年6月_2016年6月该院收治的患者40例,根据麻醉方法分组,分别给予全身麻醉、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腔阻滞麻醉,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效果。结果麻醉期内,观察组的HR为(64.8±6.4﹚、(74.2±9.4﹚、(76.1±8.5﹚次/min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的MAP为(85.4±7.3﹚、(88.4±7.2﹚、(90.2±6.8﹚mmHg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芬太尼、瑞芬太尼、顺式阿曲库胺的使用量分别为(0.25±0.05﹚、(1.36±0.23﹚、(17.01±2.21﹚mg少于对照组患者,术后自主呼吸恢复、完全清醒以及拔管时间分别为(6.37±1.25﹚、(8.83±2.01﹚、(13.39±2.46﹚min均明显短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食管癌手术时应用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腔阻滞麻醉,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老年患者全麻联合硬膜外麻醉和全身麻醉的效果。方法选择60岁以上老年人腹部择期手术患者30例,ASAⅠ~Ⅱ级,随机分成两组,全麻联合硬膜外组(GEA组)与单纯全麻组(GA组),每组15例。GEA组患者先行硬膜外麻醉,待硬膜外平面确定后,行全麻诱导,气管内插管,术中用丙泊酚泵入维持,根据需要给予少量肌松剂,术后行PCEA。GA组患者常规给予全麻诱导(同GEA组),气管内插管,术中用丙泊酚、芬太尼、阿曲库胺维持,术后行PCA。记录两组患者全麻药用量;观察两组患者拔管时间,血管活性药的使用情况。观察两组患者术后镇痛情况,并行VAS评分。结果GEA组全麻药用量明显少于GA组(P〈0.05),GEA组拔管时间明显短于GA组(P〈0.05)。结论全麻联合硬膜外阻滞用于上腹部手术,可降低术中丙泊酚用量,拔管时间提前且麻醉安全性增加。  相似文献   

14.
夏水风 《中国现代医生》2011,49(33):63-64,70
目的探讨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麻醉对胆囊切除患者术中心血管应激反应的影响,为胆囊切除术中麻醉安全提供参考。方法82名胆囊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及对照组,两组患者均采用全身麻醉,研究组复合硬膜外麻醉,比较两组患者麻醉过程及手术过程心血管反应的差异及血清肾上腺素及去甲肾上腺素水平变化。结果两组患者插管前心率(heartrate,HR)、平均动脉压(mean arterial pressure,MAP)无差异,插管后及拔管后研究组患者HR、MAP低于对照组,牵拉胆囊时研究组患者HR、MAP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插管前及插管后血清肾上腺素及去甲肾上腺素水平无显著差异,牵拉胆囊后及拔管后研究组血清肾上腺素及去甲肾上腺素水平低于对照组。结论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能够减轻胆囊切除患者心血管应激反应,增加麻醉安全,可能与其对植物神经反射通路的阻断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在上腹部手术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 40例择期上腹部手术患者,ASAⅠ~Ⅱ,随机分为观察组(全麻复合硬膜外组)和对照组(全麻组)。两组全麻诱导和维持的方法相同,全麻诱导用芬太尼4μg/kg,丙泊酚1~2mg/kg,维库溴铵0.1mg/kg。观察组于诱导前取T8~9椎间隙行硬膜外穿刺置管,首次注入1.0%利多卡因加0.375%罗哌卡因的混合液3~5ml。测定平面后给追加量,麻醉平面控制在T4以下,全麻维持选用丙泊酚3~5mg/(kg.h)静脉持续泵入,间断静脉注射芬太尼,维库溴铵,需要时吸入0.5%~1.5%的异氟醚。记录在围麻期两组患者的SBP、DBP、MAP、HR、全麻用药量、苏醒时间及术后躁动等情况。结果观察组在切皮后和拔管后SBP、DBP、MAP及心率上升幅度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全麻用药量和术后躁动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苏醒时间较对照组短(P〈0.01)。结论全麻复合硬膜外阻滞用于上腹部手术,血流动力学稳定,应激反应小,全麻用药量和术后躁动减少,苏醒迅速,是一种安全可行的麻醉方法 。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全身麻醉和硬膜外麻醉对老年患者术后短期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拟行外科手术治疗老年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观察组患者采取硬膜外麻醉方法,对照组采取全身麻醉方法。记录两组患者麻醉前、术后6h、24h、72h和5d的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评分,并比较两组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术后6h、24h和72h的MoCA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5d的MoC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6h和24h的MoCA评分均低于麻醉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2h和5d的MoCA评分与麻醉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术后6h、24h和72h的MoCA评分均低于麻醉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5d的MoCA评分与麻醉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6h、24h和72h的POCD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5d的POCD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硬膜外麻醉对老年患者术后短期认知功能影响较全身麻醉轻,POCD发生率低,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全身麻醉联合硬膜外阻滞对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的影响。方法 将62例行腹腔镜胃癌根治术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分别采用单纯全身麻醉(对照组,n=31)、全身麻醉联合硬膜外阻滞(联合组,n=31)。比较两组的围术期相关指标、血流动力学及POCD的发生情况。结果 联合组丙泊酚用量较对照组明显减少(P<0.05);从T2时刻起,对照组HR水平较T0时刻显著升高,MAP水平则显著降低(P<0.05),且联合组T2、T3、T4时刻的MA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1天,对照组MMSE评分较术前明显降低,且低于联合组(P<0.05);联合组POCD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阻滞用于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减少麻醉药物用量,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提高术后认知能力。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腰硬联合麻醉和全身麻醉对老年患者术后早期认知功能影响。方法:随机选取在我院住院的160例ASAⅠ~Ⅱ级择期行非心脏手术的老年患者,按照随机对照的原则分为全身麻醉组和腰硬联合麻醉组,采用MMSE量表(简易智能状态检查法)对比评估两组患者术后3h、6h、1d及3d的认知功能障碍。结果:术后3h、6h、1d各组SE评分与麻醉前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d各组MMSE评分与麻醉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h、6h全身麻醉级的SE评分明显低于腰硬联合麻醉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h全身麻醉组和腰硬联合麻醉组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分别为48.75%、32.50%,术后6h全身麻醉组和硬膜外麻醉组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分别为18.75%、7.5%,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身麻醉组患者术后早期MMSE评分下降较腰硬联合麻醉组患者明显,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率明显高于腰硬联合麻醉组。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在术后1~3d基本能恢复正常。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单纯全麻与全麻复合胸段硬膜外阻滞对食道癌三野根治术血液动力学的变化。方法 将3 0例ASAⅠ~Ⅲ级食道癌择期手术病人随机分为两组 :A组为全麻复合胸段硬膜外阻滞 (GA +EA ,15例 ) ;B组为单纯全麻 (GA ,15例 )。B组静注咪唑安定、芬太尼、异丙酚、维库溴铵诱导后气管插管 ,A组先行胸段硬膜外穿刺置管注药后再行气管插管 ,分别监测A、B两组插管后、术中、拔管后MAP、HR、CVP、PETCO2 各项参数变化。结果 A组MAP下降、HR减慢与麻醉前比 (P <0 .0 5 ) ;B组MAP、HR上升 (P <0 .0 5 ) ;A组MAP、HR、CVP、PETCO2 均低于B组 (P <0 .0 1)术中、术后ECG异常变化B组均大于A组 (P <0 .0 5 )。结论 食道三野手术全麻复合胸段硬膜外阻滞围术期血流动力学较单纯全麻稳定 ,但应注重血容量补充。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全麻复合胸段硬膜外阻滞对老年胃癌根治术患者心肌损伤的影响.方法:选取68例行胃癌根治术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把患者分为A组(34例)和B组(34例).A组采用全麻复合胸段硬膜外阻滞麻醉,B组采用单纯全麻麻醉.统计麻醉前(T0)、气管插管后(T1)、手术开始时(T2)和手术结束拔除气管导管(T3)时的SBP、DBP、MAP和HR.检测两组在T1~T3的血浆肌酸激酶同工酶MB(CK-MB)和肌钙蛋白(cTnI)的浓度,采用t检验分析数据.结果:与B组比较,A组在T1、T2、T3的SBP、DBP、MAP和HR明显下降(P<0.05).A组T1、T2、T3的CK-MB和cTnI浓度明显低于B组(P<0.05).结论:全麻复合胸段硬膜外阻滞能减轻老年胃癌根治术患者围术期心肌损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