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三种抗血小板药物在体外对血小板活化的抑制作用研究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目的:探讨阿司匹林,噻氯匹啶和西洛他唑三种药物在体外对血小板活化的抑制作用。方法:流式细胞术三色分析三种抗血小板药物在体外对活化血小板膜表面纤维蛋白原受体(FIB-R)和P-选择素(CD62P)表达的抑制作用。结果:三种药物对ADP活化血小板膜表面FIB-R和CD62P表达的抑制作用明显不同,西洛他唑能显著抑制FIB-R和CD62P的表达;噻氯匹啶抑制FIB-R表达的作用显著,但对CD62P表达的抑制较小,阿司匹林对FIB-R和CD62P表达的抑制作用较差,结论:与阿司匹林,噻氯匹啶相比,西洛他唑是一种较强的抗血小板活化药物,既可抑制FIB-R的表达而降低血小板的聚集性,又可抑制血小板的释放反应而降低其促凝血活性,在血栓性疾病的防治中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
加强血小板功能试验在抗血小板药物治疗监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可用于抗血小板药物预防或治疗血栓性疾病监测的血小板功能试验有多种,可根据不同药物选择监测试验,包括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和血小板膜糖蛋白(GPⅡb/Ⅲa)拮抗剂的监测。不同血小板功能试验确认的药物抵抗性存在差异,与临床不良事件的相关性有待确认。  相似文献   

3.
阿司匹林抵抗在男性冠心病患者中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徐月良 《临床荟萃》2003,18(19):1090-1092
目的 观察男性冠心病患者长期小剂量服用阿司匹林 (ASA)产生抵抗的临床变化。方法 将 12 2例入选患者随机分为ASA组和噻氯匹啶 (TP)组 ,观察其冠状动脉综合征 (ACS)、血小板聚集率等异常情况 ,用 χ2 检验和方差分析作比较。结果 ASA组中ACS发生率、血小板聚集率明显比TP组高 (P <0 .0 5 )。结论 阿司匹林抵抗(AR)在男性冠心病患者中确实存在 ,应引起关注。  相似文献   

4.
射频消融 (RFCA)是治疗快速性心律失常的主要方法。然而 ,经导管射频消融术后有 0 .4%~ 2 .0 %患者出现血栓栓塞并发症[1] :其产生机制尚不十分清楚。目前国际上尚缺乏统一的预防射频消融引起血栓栓塞并发症的方法[2 ] 。我们通过血小板聚集率及血栓素B2 (TXB2 )的测定 ,评价阿司匹林、噻氯匹啶单独和联合应用对抑制射频消融时血小板聚集功能变化的作用及其程度 ,从而寻求更合理的抗凝治疗。对象和方法1 对象  1999年 3月~ 2 0 0 0年 10月在本院接受射频消融治疗的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患者 82例 ,年龄 <6 5岁 ,无其它器质性心…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盐酸噻氯匹啶在体外纠正血小板聚集引起血小板假性减少中的抑制作用,建立假性血小板减少患者血小板准确计数方法。方法:对91例假性血小板减少患者采用浓度为200umol/L盐酸噻氯匹啶在体外对血小板聚集的观察,观察EDTA抗凝血样在加盐酸噻氯匹定前后PLT MPV以及涂片结果前后比较,并以及手工血小板计数为参照。结果:加入盐酸噻氯匹啶EDTA-K2的抗凝剂样本在2小时血小板计数与不加盐酸噻氯匹啶EDTA-K2的抗凝剂样本结果有显著性差异(P〈0.01)而与间接手工法计数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盐酸噻氯匹啶是一种强效抗血小板活化药物,对血小板聚集有很好的抑制作用,适用临床血小板聚集的测定,达到准确计数血小板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噻氯匹啶对心肌梗死患者血小板微粒膜蛋白动态变化的影响 ,为心血管疾病的抗血小板治疗的疗效观察提供新的手段。方法 经临床确诊的陈旧心肌梗死患者 9例 ,口服噻氯匹啶 ,每次 2 5 0mg ,第 1、2天每天 2次 ,以后每天 1次 ,持续服药 6d。在服药前、服药 4、5、6d、停药后 3、4d收集患者标本 ,以 2 0 μmolADP为血小板激活剂 ,激活血小板 ,分析血小板微粒表达活化糖蛋白Ⅱb/Ⅲa和CD6 2p的变化。结果 服药前、服药 4、5、6d、停药后 4d ,CD6 2p+ PMP(血小板微粒 )的百分率分别为 84 3%± 3 6 %、81 4 %± 3 4 %、70 3%± 2 7%、70 6 %± 3 2 %、83 5 %± 2 8%、85 4 %± 2 1% ,PAC 1+PMP的百分率分别为 85 3%± 3 5 %、82 5 %± 2 2 %、72 3%± 3 5 %、72 4 %±3 3%、85 4± 3 4 %、86 0± 3 8%。服药第 4天CD6 2p+ PMP、PAC 1+ PMP的百分率有所降低 ,但经t检验差异无显著意义 ;服药第 5天显著降低 (P <0 0 0 1) ,停药后 3d基本恢复。同一时间点 ,CD6 2p+PMP、PAC 1+ PMP的百分率差异无显著意义。结论 在心肌梗死患者服用噻氯匹啶后不同时相 ,血小板微粒膜上的CD6 2p、PAC 1表达呈现一定规律的变化 ,检测血小板微粒膜蛋白有助于抗血小板药物治疗的疗效观察。  相似文献   

7.
两种药物对EDTA依赖性血小板聚集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36,自引:0,他引:36  
目的 探讨噻氯匹啶、氟化钠在体外对EDTA依赖性血小板聚集的抑制作用。方法 采用CoulterSTKS血液分析仪分析不同浓度的噻氯匹啶或氟化钠在体外对EDTA性血小板聚集的影响。结果 两种药物对EDTA依赖性血小板聚集抑制作用不同 ,氟化钠能显著地抑制EDTA依赖性血小板聚集 ,3h内其血小板计数与手工法相比无显著差异 (P >0 .0 5 ) ;噻氯匹啶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2h内其血小板计数与手工法相比无显著差异 (P >0 .0 5 ) ,但NaF使MPV显著增加 (P <0 .0 5 )。结论 噻氯匹啶和氟化钠对EDTA依赖性血小板聚集均有很好的抑制作用 ,但氟化钠作用更强 ,适用于临床上EDTA依赖性血小板聚集者的测定 ,但影响MPV。  相似文献   

8.
噻氯匹啶抑制EDTA依赖性血小板聚集在临床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噻氯匹啶在体外对 EDTA依赖性血小板聚集的抑制作用。方法 采用 COULTERSTKS血细胞分析仪分析噻氯匹啶在体外对 EDTA聚集者血小板计数的影响。结果 加入噻氯匹啶后在2 h内其血小板计数与 EDTA抗凝时测的结果有显著差异 ( P<0 .0 1 ) ,而与手工计数无显著性差异 ( P>0 .0 5 ) ,同时 MPV测定也无显著性差异 ( P>0 .0 5 )。结论 噻氯匹啶是一种较强的抗血小板活化药物 ,对EDTA依赖性血小板聚集有很好的抑制作用 ,适用于临床血小板的测定。  相似文献   

9.
抗血小板药物被广泛用于心血管疾病的一级和二级预防,特别是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和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其他适应证包括非心源性缺血性卒中的二级预防、周围动脉闭塞性疾病的治疗等。据统计90%的PCI患者需要放置冠状动脉支架,世界范围内每年植入支架数量超过400万枚[1]。为防止早期支架内血栓形成,所有植入支架的患者在规定的时间内均应接受双联抗血小板治疗。  相似文献   

10.
抗血小板药物杨福英(空军广州医院,广州510602)抗血小板药物(血小板功能抑制剂)是一组通过不同机制和途径以抑制血小板聚集和/或活化,并能阻止血小板参与血栓形成的药物。血小板具有粘附、聚集、释放功能,但在正常血液循环中,血小板不发生聚集,只有在聚集...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在缺血性疾病方面抗血小板聚集药物的使用越发广泛,但由此引发的上消化道出血的概率也随之增加。两者之间的关系是专家研究的热点,本文总结了近年来学术界中两者的治疗方面的相关研究。  相似文献   

12.
<正>冠心病已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首要疾病,冠心病的发病机制比较复杂,研究表明,其发生发展与血小板过度活化关系密切。在正常的血液循环中,血小板为静息状态,而当血管内皮损伤或是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破裂,内皮下的基质暴露,出现活化因子时,血小板将由静息状态转为功能状态,即血小板的激活;然后血小板粘附介导的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与血小板膜糖蛋白(GP)IB结合,形成vWF GP IB,在损伤处形成一层血小板膜,二级介质如二磷酸腺苷(ADP)与血小板膜上ADP受体相结合,从  相似文献   

13.
脑卒中已成为世界上第二位致死原因。抗血小板治疗是脑卒中防治的三大基石之一,在缺血性脑卒中的一级和二级预防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临床上仍有不少患者尽管进行长期规范的抗血小板治疗,仍然发生缺血性血管事件,即"阿司匹林抵抗"和"氯吡格雷抵抗"现象。本文就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抵抗产生的可能机制及处理对策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4.
常用抗血小板药物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血小板存动脉血栓形成中有重要作用,抗血小板治疗是这类疾病的主要防治措施之一。在20多种抗血小板药物中,经过大量安慰剂对照随机临床试验验证,可防治动脉粥样硬化性血栓形成的有阿斯匹林,噻氯匹定,氯吡格雷和血小板糖蛋白的Ⅲh/Ⅲa(GPⅢb/Ⅲa)受体拮抗剂。抗血小板药物的临床应用,大大提高了心脑血管疾病的防治水平,对于保护人民健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肝纤维化的实质是肝组织内细胞外基质的生成和降解失衡,是各种慢性肝病进展到肝硬化必经的阶段,早期抑制肝纤维化的发生发展在肝病治疗中至关重要。而血小板会释放多种细胞因子,在促进肝细胞增殖和肝实质再生的同时激活肝星状细胞与内皮细胞、诱导白细胞招募、加重微血管功能障碍,参与肝纤维化的进程。本文介绍了当前抗血小板药物在肝纤维化研究中的进展,以期为肝纤维化提供新的诊疗思路。  相似文献   

16.
抗血小板药物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抗血小板治疗是指通过药物抑制血小板活化从而阻止血小板参与血栓形成。一种理想的抗血小板药物应具有:(1)在体外及体内均有抑制血小扳黏附、聚集和释放的作用;(2)能抑制血小板血栓形成;(3)能延长病理状态下寿命缩短的血小板的生存时间;(4)能延长出血时间但不引起过度出血;(5)口服有效,无明显副作用。抗血小板药物可以从多个步骤干扰血小板的激活,抑制血小板聚集的过程,  相似文献   

17.
抗血小板药物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AssessmentoftheBasicStudyandClinicalUseofAnti-PlateletsDrugsYangXuryi(ShanghaiInstituteofCardiovascularDiseases,200032)临床用药血小板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有关,并在动脉血栓形成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近几年来,由于血小板生化、生理物理、病生和临床医学的进展推动抗血小板药物药理的进展,在药物作用机理和临床疗效方面,获取了新的认识和临床验证。三血小板粘聚功能的机制微循环要维持正常血液灌注,必须具备正常流态门owcondition或flowstatus),影响血液流态的因素很多,例如微血管功能、微血管壁、血流内无形成…  相似文献   

18.
抗血小板治疗对血栓栓塞性疾病一级预防和二级预防的疗效已有大量循证医学证据。小剂量阿司匹林(75~325mg)在冠心病、脑血管病和外周动脉病的患者中已经得到广泛应用;而急性冠脉综合征(ACS)和植入药物洗脱支架(DES)的患者则需要更充分的双重抗血小板治疗,如阿司匹林加氯吡格雷。  相似文献   

19.
噻氯匹定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短期不良反应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章成国  邵燕  张虹桥 《新医学》2003,34(11):689-690
目的:本文观察应用噻氯匹定治疗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短期不良反应,以了解噻氯匹定的安全性。方法:对1994年9月~2001年9月用噻氯匹定治疗的513例和用阿司匹林的398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发生短期不良反应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噻氯匹定组不良反应总的发生率为44.1%,与阿司匹林组45.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其中,腹泻最常见13.6%,其次是粒细胞减少症9.2%和肝功能异常6.0%,噻氯匹定不良反应的发生与性别、年龄及脑卒中类型无关。结论:噻氯匹定是预防和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有效药物,但要注意用药的安全性,预防其不良反应,治疗过程中及时检查血常规和肝功能,并进行定期复查以预防粒细胞减少症,对不良反应及早处理。  相似文献   

20.
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应用日益普及,目前已成为心肌血运重建的主要手段和最有效的治疗方法之一。血小板在该并发症的形成中具有重要作用,因此抗血小板药物的应用是预防并发症,保证PCI成功的重要内容之一。2009年10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