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评价根治术前化疗栓塞及术后免疫治疗巨大肾癌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例经术后病理检查证实并获随访的巨大肾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分为A、B两组。术前化疗栓塞而术后免疫治疗组12例(A组),单纯根治术组8例(B组)。结果:A组术中出血量150~400ml,平均210ml。少于B组。A组1、3年生存率分别为90.0%、80.0%。B组1、3年生存率分别为66.7%、50.0%。两组比较,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根治术前化疗栓塞及术后免疫治疗安全有效,是影响巨大肾癌预后的因素。对巨大肾癌的治疗及预后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2.
复合式肾动脉栓塞加根治术治疗肾癌的长期疗效观察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总结复合式肾动脉栓塞加肾癌根治术的临床应用经验。方法 采用油水型碘化油丝裂霉素乳剂、顺铂和阿霉素、明胶海绵碎块(或记忆合金钢圈)顺序注入肾动脉的复合式栓塞法,对68例Ⅱ-Ⅳ期肾癌患者实施栓塞,64例栓塞后82-110h内行肾癌根治术,对患者的临床资料和随访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68例患者肾动脉栓塞均成功,64例栓塞后行根治术者术后l、3、5、8年生存率为91.7%、83.3%、66.7%、45.0%。栓塞并发症:患肾区疼痛68例,发热52例,胃肠道反应48例,注射顺铂后突发干咳4例,无异位栓塞发生。结论 复合式肾动脉栓塞术可作为肾癌根治术前的常规辅助手段,对于不能切除癌肿者可作为主要治疗手段之一,并且可以重复应用。  相似文献   

3.
术前肾动脉栓塞在肾癌根治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 1 998年底以来 ,我院在肾癌根治术前先作肾动脉化疗栓塞再作根治术治疗肾癌患者 1 1例 ,效果满意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临床资料本组 1 1例 ,男 8例 ,女 3例 ,年龄 37~ 68岁 ,平均 54.8岁。肿瘤最大 1 8.0 cm× 1 1 .5cm× 1 0 .5cm,最小 5.4cm× 4.6cm× 4.8cm。术后病理检查证实为透明细胞癌 8例 ,乳头状癌 3例。1 .2   治疗方法采用 Seldinger技术 ,经股动脉穿刺插入 F5Cobra导管进入患侧肾动脉内 ,用高压注射器造影 ,观察病变范围、动静脉瘘等情况。选择碘油 1 0~2 0 ml,与阿霉素 50 mg、丝裂霉素 C1 0 mg充分乳…  相似文献   

4.
肾肿瘤治疗目前主要依靠手术切除,但对于体积较大血管丰富且与周围组织界限不清楚的肾肿瘤,手术切除难度较大,而且既使手术除,预后往往不理想。近几年来我院对45例肾肿瘤患进行术前肾动脉化疗栓塞,肾动脉栓塞可以阻断肾动脉,使肿瘤周围组织水肿,病变界限清楚,易于游离,减少了手术时出血,并可减少术中肿瘤栓子转移,为肾肿瘤切除创造了良好的条件,手术效果满意,现将其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5.
超选择性肾动脉栓塞化疗术在肾癌治疗中作用的评价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目的:探讨肾癌根治性切除前肾动脉栓塞化疗术对肾癌的疗效。方法:将73例肾癌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肾癌根治术前行超选择性肾动脉栓塞术;对照组43例,单纯行肾癌根治术。结果:治疗组手术时发现瘤体明显缩小,表面静脉萎缩,易于剥离,平均手术时间200min,输血量330ml;而对照组平均手术时间250min,输血600ml。术后1、3、5年的生存率治疗组为96.7%、90.0%、83.3%,对照组为100%、91.4%、81.3%,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结论:肾癌根治性切除术前行肾动脉栓塞化疗术可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失血量,但不能明显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腹腔镜主动脉—下腔静脉间隙超早期肾动脉阻断术联合肾癌根治术与经典方式肾动脉阻断术联合开放性肾癌根治术治疗右侧肾癌的临床效果。方法 2009年3月至2013年2月来我院就诊的80例肾癌患者(右肾,单侧)按照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行腹腔镜主动脉-下腔静脉间隙超早期肾动脉阻断术右侧肾癌根治术)、对照组(行经典方式肾动脉阻断术开放性右侧肾癌根治术)各40例。结果观察组、对照组手术时间分别为(172.3±37.8)min、(193.6±68.4)min,术中出血量分别为(161.5±53.7)mL、(192.3±72.1)mL,术后住院时间分别为(6.4±2.5)d、(7.4±2.2)d,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引流管留置时间、并发症、癌转移指标,观察组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主动脉-下腔静脉间隙超早期肾动脉阻断术联合右侧肾癌根治术较经典方式肾动脉阻断术右侧肾癌根治术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超选择性肾动脉化疗加栓塞术在特殊肾癌治疗中的疗效。方法:应用大剂量顺铂150mg/m^2经超选择性肾动脉化疗加碘化油、明胶海绵或钢丝环行肾动脉栓塞术,治疗肾癌9例。结果:9例中6例肿块缩小,症状缓解,3例栓塞后完整刺出肿瘤。随访2.5—5年,至今存活8例,死亡1例。结论:该法安全、有效,能最大限度地保留肾组织和功能,尤其适用于孤立肾或对侧肾功能低下或丧失的肾癌患。  相似文献   

8.
无水乙醇肾动脉栓塞治疗肾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Li B  Li Y  Yang H  Wang J  Li Y  Li W  Liu S 《中华外科杂志》1999,37(8):462-463
目的 减少肾癌术中出血以及提高姑治疗晚期肾癌疗效。方法 采用Seldinger技术用无水乙醇行25例吕肾动脉栓塞术。其中行根治性肾切除术20例,肾切除4例。结果 栓塞术后行肾癌根治术20例,单纯肾切除术4例,1例未手术。平均出血量210ml,无死亡及严重并发症,但均有不同程度腰痛及发热。结论 无水乙醇行肾动脉栓塞,方法简单,效果显著,副作用轻,是可行的辅助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改进经腰肾癌根治术的方法,提高手术安全性和手术治愈率。方法:对310例肾癌患者选择经腰入路(11肋、12肋或11肋间)切口,显露肾区后,沿腰方肌外缘纵行切开侧锥筋膜与腰方肌筋膜的延续部,在肾周筋膜外按肾后、上、前顺序,解剖性锐性分离肾周筋膜后间隙和前间隙,分离肾上极,游离肾血管,分别结扎肾动脉和肾静脉,在肾周筋膜外将肾脏及肿瘤完整切除。结果:310例手术经过均顺利。手术时间为60~145min,平均90min;出血量30~300ml,平均50ml。5例出现并发症,其中2例为胸膜损伤,1例为腔静脉损伤出血,2例术后4~6h肾窝慢性出血休克,均经修补和再手术好转;281例(91%)患者得到随访1~36个月,无一例肾窝复发。结论:经腰切口,在肾癌根治术中,按解剖层次锐性分离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根治术式。  相似文献   

10.
本文报告了23例肾肿瘤术前行紧动脉栓塞治疗的结果,认为对较大的肾肿瘤,术前行肾动脉栓塞治疗有助于减少手术治疗的并发症,缩短手术时间,提出栓塞术后最佳手术治疗时间为3~5天。并对肾动脉栓塞术后并发症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1.
应用细胞核仁组成区(NOR)嗜银蛋白染色技术(AgNOR)对66例肾细胞癌患者的病理标本进行染色,计数核内嗜银颗粒数,用以判断肾细胞癌的恶性程度,结合随访结果,根据AgNOR颗粒数估计预后。该方法简便易行,结果可靠,是一种有价值的病理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2.
肾细胞癌多中心病灶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肾细胞癌多中心病灶的发病率及相关因素。方法:102例肾癌根治术标本,间隔3mm分层切开检查切面;假包膜外20mm范围及肾门组织连续切片检查包膜完整性及镜下多中心灶。统计分析,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相关检验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多中心灶发生率为15.7%,原发灶直径≤4cm组为4.9%,>4cm组为23.0%,差别有显著性意义(P=0.014)。血管浸润和包膜完整性为多中心灶的显著相关因素(P=0.017,0.006)。结论:对侧肾正常时保肾手术应限于直径<4cm的肾癌,绝对指征的病例可放宽至7cm。血管浸润及假包膜不完整者,多中心灶发生率增高,术后须密切随访。  相似文献   

13.
肾癌与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间的误诊分析   总被引:15,自引:2,他引:15  
目的 探讨肾细胞癌 (RCC)和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 (RAML)间的误诊原因。 方法 对 2 2 8例RCC ,6 2例RAML中 13例术前影像学检查或术中冰冻切片误诊的原因进行分析。 结果 RCC组中 4例术前影像学检查不能明确性质 ,术中冰冻病理结果为RAML ,行肿瘤剜出术或单纯肾切除 ,随访 1~ 4年 ,无复发。RAML组中 ,6例影像学检查诊断为RCC ;3例不能确定性质 ,术中冰冻病理结果 1例为恶性 ,2例仍不能区分良恶性 ,9例均行肾癌根治术。 结论 冰冻切片误诊与制片特点有关 ,富含血管组织的RCC易被误诊为RAML ,脂肪组织的确定是鉴别诊断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小肾癌(附34例报告)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自1985~1996年诊治3cm以下肾癌34例。其中无任何临床症状由体检发现者23例(67.6%),血尿5例(14.7%),腰痛4例(11.8%)血尿及腰痛均有者1例,因慢性肾功能不全经B超检查发现1例。行根治性肾切除29例,单纯性肾切除2例,行肾肿瘤剜除术2例,术前误诊为肾盂癌而行肾输尿管全长切除1例。病理结果:透明细胞癌32例(94.1%),颗粒细胞癌1例,混合型(透明细胞癌+颗粒细胞癌)癌1例。PT110例,PT224例。30例(88.2%)获得随访,平均随访时间38.7个月。无癌存活者29例,术后存活超过5年者7例,其中1例术后第6年死于肺转移  相似文献   

15.
肾癌369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3,自引:3,他引:23  
目的:提高肾细胞癌的诊治水平。方法:对369例肾细胞癌患者的发病、诊治和预后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透明细胞癌281例(76.2%),颗粒细胞癌39例(10.6%),混合细胞癌42例(11.4%),其它癌7例。行肾癌根治性切除术301例(81.6%),其它方式手术45例,其中静脉癌栓取出术12例。随访297例,3、5、10年生存率分别为74.6%、56.2%和28.2%。结论:B超和CT是目前诊断肾细胞癌的重要手段,早期行根治性肾癌切除术仍是最有效的治疗方法,联合生物治疗对晚期和姑息性治疗病人有一定效果。  相似文献   

16.
小肾癌的保留肾单位手术治疗   总被引:11,自引:5,他引:6  
目的 探讨保留肾单位的肾部分切除手术治疗小肾癌的安全性和合理性。方法 对48例小肾癌患者行保留肾单位的肾部分切除术。男29例,女19例。平均年龄42岁(24~61岁)。平均肿瘤直径2.4cm(1.0~4.0cm)。病理分期T1N0M047例,双侧肾癌1例。评估肾蒂阻断时间、术后并发症及局部复发情况。结果 48例手术均顺利完成,肾蒂阻断时间平均18min(12~26min)。术后出血3例、漏尿1例。平均随访21个月,1例术后6个月局部复发行根治性手术,1例出现远处转移而死亡,余未见复发或远处转移。结论 保留肾单位的肾部分切除治疗小肾癌安全有效,手术指征可扩展至对侧肾脏正常的患者。  相似文献   

17.
偶发性肾癌(附42例报告)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自1980~1996年间手术治疗肾癌225例,根据诊断符合偶发肾癌标准者42例,有症状者183例。对两组肿瘤的分期、分级和预后等作比较。结果:两组间T2、T3b及TN+肿瘤构成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胞核分级和组织类型构成无显著性差异。5年肾癌生存率在偶发癌组为82.8%,有症状组为60.4%,两组生存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但仅比较两组的肾内局限肿瘤者其生存率无显著性差异。两组死于肾癌患者的平均术后生存时间分别为36.9个月和29.4个月,有显著性差异(P<0.01)。本组偶发肾癌较有症状肾癌组织分化和病理分型情况相似,但较多为早期肿瘤。早期诊治是偶发肾癌预后较好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8.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技术检测31例非乳头状肾细胞癌3p21杂合子丢失。结果显示:肾细胞癌中3p21杂合子率为38.7%,杂合子丢失率为66.7%。杂合子丢失阳性患者的5年存活率为25.0%,而杂合子丢失阴性和纯合子未丢失患者的5年存活率为65.2%,二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提示3p21杂合子丢失可能与非乳头状肾细胞癌的演化及预后有关。  相似文献   

19.
肾癌表皮生长因子受体和增殖细胞核抗原表达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免疫组化法对40例肾癌组织中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及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进行检测,取20例远离癌组织的旁肾组织作为对照。发现肾癌组织GEFR阳性表达显著高于对照组,EGFR表达与肿瘤分级分期无相关性。肾癌组织的PCNA增殖指数随肿瘤分级的上升而增高。PCNA高表达组(增殖指数大于10%)术后生存时间显著较PCNA低表达组(小于或等于10%)短,强调指出那些临床低分期但PCNA高表达  相似文献   

20.
应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测定20例肾癌组织及周围非癌肾组织中镉、铜、锌、铁及铜/锌比值,同时测定肾癌患者血清中上述元素。结果表明,正常肾组织中含量较高的镉在癌组织中未测到,癌组织中锌显著降低,铜稍高,铁和铜/锌比值明显升高。肾癌患者血清铜和铜/锌比值升高,血清铁和锌降低,血清镉无显著变化。结合文献讨论微量元素与肾癌的关系及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