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杨薇  李霖  谢雁鸣  庄严  杨伟 《中国中药杂志》2013,38(18):3141-3149
脑梗死是灯盏细辛注射液适应症之一,为了解灯盏细辛注射液真实世界中对脑梗死患者治疗结局的影响,该研究选取全国20家三甲综合医院信息系统(hospital information system,HIS)数据作为数据来源,以使用灯盏细辛注射液的1 008例脑梗死患者作为观察组,未使用灯盏细辛注射液的1 504例脑梗死患者作为对照组,以脑梗死患者是否死亡作为治疗结局。通过分析发现,未控制混杂因素前,灯盏细辛注射液对脑梗死死亡率无显著影响,P为0.098 3;分别以年龄、性别、入院病情、单次用药剂量、用药疗程作为分层因素进行分层分析,发现以单次用药剂量、用药疗程作为分层因素分析时,灯盏细辛注射液对脑梗死死亡率有显著影响,P分别为0.029 3, 0.030 9;采用经典Logistic回归分析灯盏细辛注射液对脑梗死治疗结局的影响,观察组与对照组无差异,采用generalized boosted models(GBM) 倾向性评分(propensity score,PS)加权后的Logistic回归对数据库中年龄、性别等72个变量加以平衡后,观察组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P<0.001)。基于现有数据及分析方法发现灯盏细辛注射液可降低脑梗死患者死亡率。但由于回顾性分析存在大量已知及未知的混杂因素,而倾向性评分仅对已知混杂因素能够进行很好的控制,因此该研究结论仅作为临床医师治疗脑梗死用药选择的参考。  相似文献   

2.
谢佳 《实用中医药杂志》2023,(11):2136-2138
目的:观察灯盏细辛注射液辅治后循环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效果。方法: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两组均予以替罗非班治疗,观察组联合灯盏细辛注射液治疗。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血浆黏度、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Hct水平均降低,观察组降低幅度更大(P<0.05)。治疗后两组椎/基底动脉血流速度均升高,观察组升高幅度更大(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灯盏细辛注射液辅治后循环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可提高疗效,且不良反应较少。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联合灯盏细辛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选择发病7d内的患者65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5例予依达拉奉注射液30mg加生理盐水100ml静脉滴注,2次/d,同时灯盏细辛注射液30ml加生理盐水250ml静脉滴注,1次/d,连续14d;对照组30例给予灯盏细辛注射液30ml加生理盐水250ml,静脉滴注,1次/a,连续14d。治疗前及治疗后第7天、第14天分别进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临床疗效评价。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第7天神经功能缺损度评分明显改善有显著性差异(P〈0.05),第14天有极显著差异(P〈0.01);治疗组有效率为85.7%,对照组63.3%,2组疗效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依达拉奉联合灯盏细辛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具有更好的改善临床症状、促进缺损神经功能康复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索真实世界中使用灯盏细辛注射液对肝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来源自全国20家大型三甲医院的医院信息系统(hospital information system,HIS)数据中使用灯盏细辛注射液者21498例作为暴露组,选取年龄在18~80岁之间,并且使用灯盏细辛注射液前后间隔≥7 d至少有2次肝功能检测的患者1641例,提取谷草转氨酶(AST)和谷丙转氨酶(ALT)指标,采用logistic回归、不带协变量的GBM倾向评分加权logistic回归以及带协变量的GBM倾向评分加权logistic回归3种方法对比分析混杂因素,研究灯盏细辛对ALT、AST的影响。结果上述3种统计学方法分析结果 P值均小于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基于现有的HIS数据,灯盏细辛注射液对ALT和AST可能有影响。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灯盏细辛注射液临床用药剂量与肾功能指标肌酐(serum creatinine,SCr)、尿素氮(blood urea nitrogen,BUN)异常变化的关系,探讨用药剂量对肾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全国20家三甲医院信息系统(hospital information system,HIS)数据库中灯盏细辛注射液21 498例用药患者信息,符合年龄18~80岁的13 696例作为研究对象,依据单次给药剂量是否超药物说明书推荐剂量分为超剂量组(40mL)和常规组(≤40mL)。以患者用药前后7天的SCr、BUN指标的变化作为结局评价指标,两次均有SCr检测值的650例,超剂量组87例,常规组563例;患者均有BUN检测值的651例,超剂量组87例,常规组564例。采用分层分析、倾向性评分方法进行分析。结果以年龄、性别、入院病情、灯盏细辛注射液疗程分层分析,超剂量组与常规组肾功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平衡71个混杂因素后倾向性评分方法,结果超剂量组与常规组肾功能异常变化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HIS数据分析发现超出说明书推荐剂量使用灯盏细辛注射液,未造成肾功能异常变化。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灯盏细辛对心肌梗死后无症状心肌缺血(SMI)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70例心肌梗死后SMI患者随机分为2组,其中34例应用常规治疗作为常规治疗(A)组,36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灯盏细辛注射液作为灯盏细辛(B)组。两组常规治疗用硝酸异山梨酯、阿斯匹林与普伐他汀,疗程2周。结果:B组用药后SMI的发作次数显著降低(P〈0.01)及其持续总时间显著缩短(P〈0.01),同时室早也显著减少(P〈0.01),A组SMI发作次数也明显降低(P〈0.05)及持续总时间缩短(P〈0.05),但室早治疗前后差异不显著(P〉0.05)。B组与A组之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与P〈0.01)。未见灯盏细辛严重不良反应。结论:灯盏细辛对心肌梗死后SMI有效、安全。  相似文献   

7.
李小兵 《中国中医药咨讯》2011,3(20):242-242,175
目的:观察灯盏细辛注射液联合参麦注射液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及血清NT-pro BNP的影响。方法:观察68例气虚血瘀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n=36)和对照组(n=32),对照对给予常规西药治疗,治疗组在常规西药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灯盏细辛注射液和参麦注射液。14天后观察临床疗效、心脏彩色超声和血清NT-pro BNP的变化。结果:治疗组在临床心功能改善方面显效率优于对照组(P〈0.01);两组左室射血分数均明显提高,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血清NT-pro BNP两组治疗前后比较均有显著差异(P〈0.01),且治疗组下降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灯盏细辛注射液联合参麦注射液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可以明显改善临床症状,改善左室射血分数,并显著降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清NT-pro BNP水平,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8.
申浩  杨伟  谢雁鸣  曾宪斌 《中国中药杂志》2013,38(18):3166-3171
灯盏细辛注射液是临床上治疗冠心病的常用中药注射剂,为探讨联合使用灯盏细辛注射液对冠心病临床结局的影响。该文基18 家三甲综合医院的 HIS(hospital information system,HIS)数据库所收集的所有联合使用了灯盏细辛注射液与未联合使用灯盏细辛注射液患者的信息、采用GBM倾向评分加权法,控制本研究数据中存在的大量混杂因素,采用Logistic 回归、倾向性评分加权的Logistic回归、带协变量调整的倾向性评分加权 Logistic 回归,分析使用灯盏细辛注射液对临床结局的影响。结果显示控制了混杂因素之后,联合使用灯盏细辛注射液相对于未联合使用灯盏细辛组其针对冠心病患者的死亡率存在统计学差异。说明联合使用灯盏细辛能降低冠心病患者的死亡率,但鉴于该文属于回顾性的研究,可能存在大量未知的混杂因素,该研究结果仍有待前瞻性研究做进一步证实。  相似文献   

9.
目的:验证灯盏细辛注射液和灯盏生脉胶囊(以下称灯盏组)上市后治疗缺血性中风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多中心、前瞻性、实用性随机对照研究设计,应用"临床研究中央随机系统",对678例患者进行随机分组,灯盏组343例,西医组335例。灯盏组急性期以灯盏细辛注射液治疗为主,恢复期以口服灯盏生脉胶囊为主。疗效评价指标主要为随访360 d的重要临床结局事件(病死率、复发率、致残率、生存质量)。安全性评价主要观察实验室检查指标、不良事件及发生率。结果:随访360 d,灯盏组病死4例,病死率为1.17%,西医组病死16例,病死率为4.78%,灯盏组病死率显著低于西医组(P<0.05);灯盏组复发11例,复发率为3.21%,西医组复发12例,复发率为3.59%,灯盏组复发率略低于西医组;灯盏组致残率为39.53%,其中严重致残率为1.49%,西医组的致残率为40.13%,其中严重致残率为3.13%,灯盏组致残率与残疾严重程度均低于西医组;生存质量比较,灯盏组对脑卒中患者活动能力、上肢功能评分方面显著优于西医组(P<0.05)。安全性分析显示,灯盏组发生不良事件11例,与药物治疗相关为4例,不良反应发生率1.17%,主要表现为发热寒战、皮疹、恶心、头晕心慌,全部为使用灯盏细辛注射液后出现,停药后1~2 d症状消失。灯盏组中发生13例肝功能异常,2例肾功能异常,临床医生判断3例ALT异常可能与药物使用有关,其余均与药物无关。结论:灯盏细辛注射液与灯盏生脉胶囊是治疗缺血性中风安全有效的中药。  相似文献   

10.
周筱燕  梁海瑛 《陕西中医》2007,28(3):307-308
目的:观察灯盏细辛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方法:将6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应用灯盏细辛注射液30ml,每日静滴1次,共用14d;对照组(30例),用丹参注射液20ml,每日静滴1次,共用14d。结果:入院后7、14d用欧洲脑卒中量表进行神经功能评分,治疗组分值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90%高于对照组73.3%(P<0.05)。结论:灯盏细辛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有扩张微循环,抑制血小板聚集的疗效。  相似文献   

11.
徐宏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0,19(25):3137-3138,3143
目的观察灯盏细辛注射液联合依那普利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3例慢性肾小球肾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42例予依那普利治疗,治疗组41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予灯盏细辛注射液治疗。2组均以14 d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后评定疗效。检测2组治疗前后24 h尿蛋白定量(Upro)、血尿素氮(BUN)、血肌酐(SCr)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上述指标与治疗前及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灯盏细辛注射液与依那普利联用可减少尿蛋白排出,改善肾功能,适用于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  相似文献   

12.
徐建芳  邱彬  倪燕红 《新中医》2021,53(6):121-124
目的:观察中药穴位贴敷联合补肾化浊汤治疗慢性肾衰竭(CKD 4期)的护理疗效。方法:将85例CKD 4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43例,对照组42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穴位贴敷和补肾化浊汤治疗,对比2组患者干预后的临床疗效、肾功能指标和不良反应。结果:治疗组干预后临床症状体征积分较干预前下降,与干预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干预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治疗组血清血肌酐(SCr)、尿素氮(BUN)水平较干预前下降,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较干预前上升,与干预前及对照组干预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血清尿酸(UA)较干预前有所下降,与干预前及对照组干预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0.7%,高于对照组6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中药穴位贴敷联合补肾化浊汤治疗慢性肾衰竭临床疗效确切,较单用西医治疗能更好的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降低患者血清SCr、BUN水平,改善肾功能,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3.
穴位注射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穴位注射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的疗效。方法 将 40 例慢性肾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穴位注射组(穴注组)20 例,常规药物组(对照组)20 例,观察两组尿蛋白及肾功能治疗前后的变化。结果 两组尿蛋白定性比较有显著差异( P< 0.05),两组尿蛋白定量比较无显著差异( P> 0.05);治疗前后尿素氮比较,穴注组有显著差异( P< 0.01),对照组无显着差异( P> 0.05),两组治疗前后血肌酐均无显着差异( P> 0.05)。结论 穴位注射治疗慢性肾炎疗效明显优于常规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中药黄芪注射液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注射液对糖尿病肾病Ⅳ期患者肾小管标志蛋白的影响。方法将58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5例和治疗组33例;对照组予基础治疗,并给予还原型谷胱甘肽注射液静脉滴注,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黄芪注射液。两组疗程均为4周,观察血清肌酐(Scr)、尿素氮(BUN)、24 h尿蛋白定量、尿β2-微球蛋白(β2-MG)、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尿视黄醇结合蛋白(RBP)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Scr、BUN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24 h尿蛋白定量、尿β2-MG、尿NAG、RBP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治疗组较对照组下降更为明显(P〈0.05)。结论黄芪注射液联合还原型谷胱甘肽注射液能有效改善糖尿病肾病患者的肾功能,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改善肾小管间质损伤有关。  相似文献   

15.
【摘要】 目的:探究灯盏细辛对SD大鼠CAT、SOD、MDA表达的影响的及抗氧化应激的作用。方法:将50只大鼠随即平均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各给药组(灯盏细辛组、依帕司他组以及联合组)。除正常对照组,其余各组采用喂养高脂高糖饲料辅助一次性注射链脲佐菌素(STZ)建立糖尿病肾病模型大鼠。建模成功后,持续灌胃给药6周,对造模前与治疗过程中各组大鼠的体质量、血糖以及24h微量白蛋白(24hUmALb)含量进行记录和比较;给药6周后处死大鼠,检测肾皮质中过氧化氢酶(CAT)活性采用钼酸铵法,检测大鼠肾皮质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采用WST1法,以及检测肾皮质中丙二醛(MDA)含量采用TBA法。结果:治疗后6周,与模型组相比,联合组大鼠体质量与模型组相比,上升最显著(P<0.01),其次是依帕司他组,最后是灯盏细辛组,联合组与依帕司他组和灯盏细辛组相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6周,联合组的血糖,24hUmALb水平显著低于模型组/依帕司他组和灯盏细辛组(P<0.05)。治疗后6周,各组大鼠肾皮质氧化应激指标CAT、SOD和MDA水平比较,联合组大鼠肾皮质CAT和SOD水平明显高于模型组、依帕司他组和灯盏细辛组(P<0.05),MDA水平明显低于模型组、依帕司他组和灯盏细辛组(P<0.05)。结论:灯盏细辛联合依帕司他能有效纠正糖尿病肾病肾损伤和延缓病情发展,其可能与其上调CAT、SOD活性,降低MDA含量进而调控糖尿病肾病肾组织氧化应激有关。  相似文献   

16.
唐光钰  唐今尧 《世界中医药》2014,9(9):1165-1167
目的:观察糖肾康煎剂与羟苯磺酸钙分散片联合黄芪及疏血通注射液治疗糖尿病肾脏疾病IV期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确诊的糖尿病肾脏疾病IV期患者9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8例。2组均给予胰岛素控制血糖,替米沙坦和硝苯地平缓释片控制血压,黄芪注射液和疏血通注射液静脉滴注,治疗组加用羟苯磺酸钙分散片和糖肾康煎剂口服。病程均为14 d。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症状、24 h尿白蛋白定量、血脂和肾功能等指标的变化。结果:2组治疗后较治疗前各项检验指标及临床症状评分均有不同程度下降,但治疗组治疗后临床疗效总有效率为93.7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8.8%,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主要症状评分2组治疗后较治疗前虽均有改善,但对照组改善不明显(P0.05),治疗组改善明显(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24 h尿蛋白定量、TC、TG、BUN、Scr等主要生化指标2组治疗后较治疗前均有不同程度降低,但治疗组显著下降(P0.05),对照组下降不显著(P0.0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肾康煎剂与羟苯磺酸钙分散片联合黄芪及疏血通注射液治疗糖尿病肾病IV期临床疗效确切。特别是改善临床症状,减少尿蛋白排泄,改善肾脏微循环,促进肾血流,恢复肾功能,从而达到有效阻断或逆转病程进展速度,为糖尿病肾病优化组合治疗方案开辟了一条新途径。  相似文献   

17.
刘宝利  赵静  杨宝友  蔡朕  张胜容 《河北中医》2012,(10):1516-1519
目的观察穴位温灸加中药灌肠治疗慢性肾脏病3~4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8例慢性肾脏病3~4期患者随机分为2组。在控制饮食及症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42例予穴位温灸加中药灌肠,每日1次;对照组36例予我科协定处方济生橘皮竹茹汤加减,每日1剂,早晚各1次服。疗程均为12周。观察2组治疗前后血尿素氮(BUN)、血清肌酐(Cr)、内生肌酐清除率(Ccr)、血清白蛋白(Alb)、血清总蛋白(TP)、血红蛋白(Hgb)及中医证候积分的变化,比较2组临床综合疗效。结果治疗后2组临床综合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中医证候积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间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Cr明显上升(P〈0.05),Ccr明显下降(P〈0.05),组间治疗后比较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后Hgb明显上升(P〈0.05),但组间治疗前后差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其余实验室指标治疗前后及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穴位温灸加中药灌肠治疗慢性肾脏病3~4期临床疗效肯定,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玻璃酸钠关节腔内注射配合膝三针治疗膝骨关节炎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5月~2013年5月我院就诊的膝骨关节炎患者97例,随机分为研究组48例,对照组49例。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两组治疗前后WOMAC积分及关节功能评分。结果:研究组患者的优良率为93.75%,对照组为71.4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疼痛、关节僵硬、日常活动积分比较,差异显著(P均0.05);而研究组下降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关节功能评分治疗前后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研究组治疗后关节功能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玻璃酸钠关节腔内注射配合膝三针治疗膝骨关节炎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孙颖  南海燕  陈静  宋静  黄祎玮 《河北中医》2014,(10):1501-1502
目的:观察中药灌肠联合银杏达莫注射液对糖尿病肾病( DN)肾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30例DN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65例予中药灌肠联合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对照组65例予单纯西药缬沙坦胶囊治疗。2组均治疗10 d后观察疗效和肾功能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 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2组治疗后血肌酐(Cr)、尿素氮(BUN)、24 h尿蛋白定量较本组治疗前均降低( P<0.05);治疗组治疗后Cr、BUN、24 h尿蛋白定量较对照组治疗后降低( P<0.05)。结论中药灌肠联合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DN能改善肾功能,延缓肾衰竭的进展。  相似文献   

20.
该文旨在了解真实世界中苦碟子注射液对肾功能的影响,为临床用药安全提供参考。从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临床基础医学研究所建立的18家大型三甲医院信息系统(HIS)数据库中选取年龄在18~80岁的使用苦碟子注射液(暴露组,24 225例)和未使用苦碟子注射液(非暴露组,14 191例)的患者,通过倾向性评分法平衡混杂因素,采用经典Logistic回归、GBM加权倾向评分Logistic回归、带协变量的GBM倾向评分加权Logistic回归3种方法以及敏感性分析对肾功能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显示,2组导致血肌酐(SCr)发生异常的可能性无显著性差异(3种分析方法的P=0.94,0.679,0.834),导致尿素氮(BUN)异常的可能性也无显著性差异(3种分析方法的P=0,0.045,0.164)。因此,基于现有数据,未发现苦碟子注射液对肾功能有损害。该研究为回顾性研究,且基于真实世界,仍可能存在未考虑到的混杂因素及潜在偏倚,因此需进一步重点监测苦碟子注射液对肾功能是否存在损害,以确保临床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