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SP法,检测了106例原发性肺癌组织中P^53蛋白的异常表达,阳性表达率为52.8%,其中鳞癌P^53蛋白阳性表达率为52.8%,腺癌为47.1%,腺癌为47.1%,未分化癌为63.2%,其与组织学分型、分级及临床PTNM分期无关。P^53蛋白表达与肺腺癌有无肺门或纵隔淋巴结转移呈显著正相关(P〈0.01),而在肺鳞癌和未分化癌中则未见。P^53蛋白表达与肺门或纵隔淋巴细胞转  相似文献   

3.
张清媛 《实用肿瘤学杂志》1998,12(4):319-320,F003,292
P53肿瘤抑制因子是一个含393个氨基酸的核磷蛋白,作为核内转录因子,可控制涉及细胞周期的某些蛋白质的表达。P53能通过转录依赖或转录非依赖途径诱导细胞程序性死亡。正因为P53基因有如此的功能,其被称为基因组的“保护人”,P53基因的缺失可引起肿瘤的进展,P53功能失活可能由于直接基因突变与病毒蛋白或细胞因子结合或蛋白质的亚细胞定位改变所致,P53非随机突变通常发  相似文献   

4.
抑癌基因p53在胃癌组织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p53基因在胃癌的表达与临床、病理因素及预后的关系,探索p53基因异常表达在胃癌发生过程中的作用。方法:使用抗p53蛋白单克隆抗体DO-7,对99例人胃癌组织p53的表达进行免疫组化研究。结果:48例胃癌组织p53基因表达阳性(49%)。p53基因表达与胃癌的大体类型、分化工、淋巴结转移等指标均无明显关系。在10例不典型增生的癌旁组织中,2例呈阳性反应;在4例有肠上皮化生的癌旁组织中及其  相似文献   

5.
徐建中  林山 《实用癌症杂志》2002,17(2):209-210,213
随着基因研究的深入 ,人类对抑癌基因的认识越来越深刻 ,目前研究较多的与喉癌有关的抑癌基因主要有 p5 3、p16、nm 2 3、p2 1、p2 7等 ,现就其临床研究进展作一综述。1 p5 3基因与喉癌p5 3基因结构及表达异常是迄今为止人类肿瘤中最常见的基因改变之一 ,大约 5 0 %的人类肿瘤中都有 p5 3基因的改变。p5 3基因在喉癌中的突变率为 60 % ,是与喉癌发生关系最密切的基因 ,被认为是喉上皮肿瘤转化的重要因素[1] 。在喉癌组织中 ,p5 3蛋白的表达主要定位于细胞核中 ,阳性细胞主要见于癌变区域 ,常集中在癌巢边缘 ,在癌旁不典型增生上…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应用聚合酶链反应--单链构象多态PCR-SSCP银染技术对28例大肠癌患者的癌组织P53基因第5,6,7和8外显子进行检测,发现有15例存在基因突变,突变率为54%。这一结果表明P53基因突变在大肠癌中的普遍存在,并在大肠癌的发生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同时表明本研究所采用的PCR-SSCP银染技术具有简便,快速,灵敏和安全的特点,可应用于肿瘤的临床基因诊断。  相似文献   

7.
冯华  贾鸣 《中国肿瘤临床》1998,25(12):911-911
近年研究发现p53基因是一种重要的抑癌基因。p53基因编码——分子量为53000的核磷酸化蛋白,称为p53蛋白,对细胞的增殖过程有重要的负调控作用。如果p53基因发生突变和功能丧失,则与多数肿瘤的发生发展及预后有关。本文对子宫内膜癌及子宫内膜腺瘤样增...  相似文献   

8.
肺癌组织抑癌基因P53异常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P53基因5-8外显子PCR产物的DNA序列分析及石蜡包埋组织P53鼠抗人单克隆抗体(Do-1)免疫组化分析发现:57例原发性肺癌中37例有P53蛋白积累。DNA/PCR产物直接测序发现:9/12例小细胞肺癌(SCLC),8/15非小细胞肺癌(NSCLC)P53基因突变,错义突变为12/17,G→T突变为6/17。免疫组化发现:11/19例SCLC,19/37例NSCLC P53蛋白染色阳性。4/  相似文献   

9.
抑癌基因P16、P21和P53在骨巨细胞瘤中的表达及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检测抑癌基因P6,P21和P53在骨巨细胞瘤(GCT)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它们之间的相关性及与病理分级的关系,以进一步了解GCT的发生,细胞学性质及生物学行为,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49例存档GCT蜡块标本进行了检测。结果:(1)P6、P21和P53 3种抑癌基因产物在GCT中均有表达,单核基质细胞和多核巨细胞均可着色,阳性率分别为71.4%、85.7%、38.8%,阳性细胞呈散在,片状或团块状分布。(2)P53在Ⅲ级与I级和Ⅱ级之间的表达差异有显性(P<0.01),P21在Ⅲ级与I级之间的表达差异有显性(P<0.01)。(3)P6和P21在GCT中的表达具有高度相关性(χ^2=7.2,P<0.01),P6与P53,P21和P53之间的表达无相关性(χ^2分别为2.728和3.593,P>0.05)。结论:(1)GCT中存在两种单核基质细胞和多核巨细胞,部分单核基质细胞和少数多核巨细胞为肿瘤细胞,单核基质细胞为P53表达的主要肿瘤细胞成分。(2)病理分级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GCT的良恶性,结合P53与P21的检测可作为判断预后的指标。(3)P6蛋白与P21蛋白的表达呈高度相关性,P16蛋白与P53蛋白,P21蛋白与P53蛋白的表达没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10.
WW结构域氧化还原酶基因WWOX,是近年发现的新的抑癌基因,定位于人的普通染色体脆性位点FRA16D(16q23.3-24.1),在多种上皮性肿瘤中表达下调或缺失。16号染色体与上皮恶性肿瘤的关系成为研究的热点。与WWOX作用相关的蛋白均处于信号转导途径的关键点,对WWOX基因的深入研究将可能为肿瘤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甲状腺癌p53基因甲基化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 探讨甲状腺癌 p53基因甲基化状态.方法 用限制性内切酶HpaⅠ和MspⅠ酶切甲状腺癌及癌旁组织DNA,通过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p53基因第5外显子,经琼脂糖凝胶电泳后,分析其电泳图谱.结果12例甲状腺癌中9例p53基因第5外显子出现高甲基化状态,而5例癌旁组织为低甲基化状态.结论p53基因高甲基化状态与甲状腺癌发生以及p53基因点突变有关.  相似文献   

12.
用PCR-VNTR多态分析,以白血病缓解期患者的骨髓有核细胞作为胚系对照,对27例急性白血病患者进行p53基因杂合子性缺失进行检测,结果发现在27例中13例呈异质性,其胚系的多态性率为48.2%(3/27)。对13例胚系的VNTR呈多态性的白血病患者(ALL10例,AML3例),进一步进行白血病细胞与胚系的PCR-VNTR配对分析,结果发现1例ALL患者白血病细胞的VNTR异质性消失,而呈均一性。提示此例ALL患者p53基因缺失一条等位基因,呈LOH。结果提示p53基因功能失活在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的发病中可能起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FHIT和p53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脆性组氨酸三联体(FHIT)基因和p53基因在胃癌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78例胃癌组织中FHIT和p53的表达.结果: FHIT和p53在胃癌中表达率分别为43.6 %和52.6 %.FHIT蛋白的丢失在胃癌中占56.4 %,两者与胃癌的组织类型、浸润深度、临床分期和淋巴结转移状况无关(P>0.05).结论: ①胃癌组织中FHIT蛋白的丢失是频发事件,FHIT可能是胃癌发生中重要的候选抑癌基因;②测定FHIT和p53的表达,可用于高危人群的筛选.  相似文献   

14.
Rb基因和p53基因表达与胃癌预后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Rb基因和p53基因表达与胃癌临床病理学特点及预后的关系。 方法 采用原位杂交和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对85例进展期胃癌切除标本中Rb基因和p53基因产物表达和p53基因突变进行检测和分析。 结果 p53基因突变率为30%(6/20);Rb基因和p53基因产物表达为7294%(62/85)和4941%(42/85),其阳性分级与胃癌术后生存期呈显著相关(P<001和P<005),与淋巴结转移呈显著正相关(P<001),后者还与浸润深度呈显著正相关(P<005)。 结论 Rb基因和p53基因表达与淋巴结转移、浸润深度和胃癌术后生存期有关  相似文献   

15.
为探讨p53基因突变表达产物与卵巢恶性肿瘤临床生物学行为以及p53第七外显子突变情况之间的关系。采用聚合酶链反应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PCR-SSCP)对50例卵巢恶性肿瘤中的23例病人新鲜组织标本进行p53基因突变蛋白表达检测。结果显示:卵巢恶性肿瘤免疫组化p53阳性表达率24%。23例新鲜组织标本中4例PCR-SSCP检测第七外显子异常。提示p53阳性表达可能与遗传因素有关(P=0.038);卵巢恶性肿瘤第七外显子突变可出现p53蛋白高表达;第七外显子突变可出现于不同临床分期及组织分型  相似文献   

16.
为了解中国人胃癌P53基因突变情况,应用银染聚合酶链反应-单链构象多态(PCR-SSCP)技术对P53基因第5、6、7、8外显子进行检测。对来自癌组织DNA和癌旁正常组织DNA的PCR-SSCP电泳带迁移作对比分析,发现37例胃癌中,11例胃癌样品电泳带迁移异常,依据DNA单链构象与分子电泳迁移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胃癌P53基因5-8外显子的突变率为30%。微波处理ABC法检测突变型P53蛋白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抑癌基因p53外显子7-8突变与表达在不同宫颈病变中的相互关系和意义。方法:免疫组化、PCR-SSCP分析。结果:p53外显子7-8突变与p53蛋白阳性在宫颈癌分别7/49例与24/49例,有显著差异(P<0.01);在宫颈不典型增生是8/51例与16/51例,无显著差异(P>0.01);在宫颈慢性炎症是0/57例与3/57例,未见突变。无论p53一子7-8突变还是p53蛋白阳性在宫颈癌与不典型增生之间均无显著差异(突变:P>0.9;表达:P>0.1),在宫颈癌与宫颈慢性炎症之间均有显著差异(突变:P<0.02;表达:P<0.001)。同一标本p53外显子7-8突变不一定p53蛋白阳性。结论:p53外显子7-8突变和p53蛋白结构异常都是形成宫颈癌的重要且早期的因素,但在宫颈癌p53外显子7-8突变不是致p53蛋白结构异常而失活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细菌L型可能致癌的机制。方法用免疫组化和革兰氏染色等技术,对69例鼻咽癌进行细菌L型和突变型p53蛋白检测,并以20例鼻咽粘膜慢性炎作对照。结果革兰氏染色鼻咽癌细菌L型检出率为79.7%,与免疫组化L型抗原表达阳性率(69.6%)具有一致性(P>0.05)。鼻咽癌p53蛋白表达阳性率为65.2%,与粘膜慢性炎的p53蛋白表达(1/20)有显著性差异(P<0.005),且L型阳性病人的p53蛋白表达阳性率(78.2%)明显高于L型阴性病人(14.3%),两者有显著性差异(P<0.005)。结论细菌L型感染与突变型p53蛋白过度表达存在着相关性,提示细菌L型感染参与了p53抑癌基因的失活,基因突变可能是细菌L型致鼻咽癌作用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