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 提高肾上腺囊性病变的诊治水平。方法 回顾性总结40例肾上腺囊性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经影像学检查、手术及病理证实非肿瘤源性肾上腺囊性病变31例,肿瘤源性肾上腺囊性病变9例。结果 非肿瘤源性患者无激素活性症状,超声检查肿物内无血管。CT,MRI增强扫描肿物无强化,内分泌检查正常。肿瘤源性患者部分有激素活性症状。CT,MRI增强囊壁可强化,内分泌检查部分有相应激素水平升高。手术治疗38例。仅1例术后20个月因肿瘤转移而死亡,余者效果满意。结论 B超、CT,MRI可诊断肾上腺囊性病变。并协助鉴别诊断。单纯性或单侧自发出血性囊肿,无症状较小者,可保守治疗,定期观察,余者应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肾上腺囊性疾病的诊断与治疗方法。方法 :总结肾上腺囊性疾病 1 4例 ,经B超、CT、MRI检查 ,单纯性囊肿 9例 ,假性囊肿 5例。手术治疗 1 1例 ,其中肾上腺切除 1 0例 ,囊肿大部分切除 1例 ;随访观察、未予治疗 3例。结果 :B超、CT、MRI术前诊断率分别为 5 7.1 %、75 .0 %、87.5 %。 1 1例患者手术效果满意 ,术后恢复正常。结论 :肾上腺囊肿诊断主要依靠B超、CT、MRI方法。对Φ <3cm的单纯性囊肿采用保守治疗 ,严密随诊 ,对假性囊肿包括出血及肿瘤源性、寄生虫性、Φ >3cm的单纯性囊肿宜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3.
目的 鉴别胰腺囊性肿瘤与假性囊肿病理区别.方法 通过观察23例胰腺囊性肿瘤与25例假性囊肿患者的病理报告,分析诊断结果,观察患者治疗后的效果.结果 采用B超诊断囊性肿瘤的20人中有11例确诊,而25例假性囊肿患者有20例确诊;采用CT诊断囊性肿瘤的21人中有13例确诊,而15例假性囊肿患者有12例确诊;采用MRI检查诊断囊性肿瘤的15人中有12例确诊;采用ERCP检查诊断假性囊肿的10人中10例全部确诊.两组运用各种检查手段的确诊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胰腺囊性肿瘤的方法以手术切除为主,切除率为82.4%,1例死亡,2例术后出现转移,假性囊肿临床症状与囊性肿瘤相似.假性囊肿采用B超、CT、胆胰管造影(ERCP)进行诊查确诊率较高.治疗假性囊肿采用PPC引流技术效果,25例患者中1例死亡,1例复发.结论 进行病理检查是确诊胰腺囊性肿瘤与假性囊肿的有效方法,胰腺囊性肿瘤采用手术治疗效果较好,假性囊肿采用引流技术较好.  相似文献   

4.
荣石  毛全宗  李汉忠 《北京医学》2003,25(6):423-424
肾上腺淋巴管瘤是肾上腺的少见良性病变,我院于1999年2月至2002年1月收治3例,报告如下。 例1 女,39岁,因上腹部不适行B超检查发现左肾上腺囊性肿物1个月,于1999年2月15日入院。查体无阳性体征,内分泌检查均正常。B超示左肾上腺囊性肿物。CT(平扫)示左肾上腺区4.5cm×5.0cm×5.0cm低密度(CT值15HU)肿物,边缘光滑,其中可见分隔,考虑为肾上腺囊肿。CT(增强)示左肾上腺囊性肿物,未见强化。MRI示T1加  相似文献   

5.
肾上腺囊性占位病变的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探讨肾上腺囊性占位病变的诊断与治疗。方法 :报告 14例肾上腺囊性占位病变的诊治效果 ,并结合文献进行讨论。结果 :3例小囊肿未手术 ,5例囊肿较大行囊肿单纯切除 ;6例肿瘤囊性变行患侧肾上腺切除。结论 :B超和CT是肾上腺囊性占位病变主要定位诊断方法 ,无症状单纯小囊肿可定期观察 ,有症状较大囊肿及肿瘤囊性变应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6.
本报告少见的肾上腺囊肿4例,均经B超、CT检查确诊.经病理证实。结合献,就其发病率、病理、诊断及治疗进行了讨论。认为诊断主要依靠KUB ivp、B超及CT;肾上腺区的囊性肿物并有钙化,是本病的特征;较大的囊肿应手术切除。  相似文献   

7.
目的:提高肾上腺囊肿的诊断和治疗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8例肾上腺囊肿的病例资料,分析肾上腺囊肿的诊断和治疗。结果:8例均行手术治疗,2例行开放手术,6例行腹腔镜手术治疗,均经病理检查证实,其中内皮性囊肿6例,上皮性囊肿1例,假性囊肿I例。结论:联合应用IVU,B超,CT,MRI等检查可提高诊断,腹腔镜肾上腺囊肿切除术是外科首选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提高自发性肾上腺出血临床判别和治疗水平。方法回顾性选取2012年2月—2017年2月间咸阳市第一人民医院心血管内二科收住并确诊的8例自发性肾上腺出血患者的诊治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6例患者表现为患侧腰痛,1例表现为双侧腰痛,1例患者表现为腹部不适,伴乏力。B超检查提示:2例表现为患侧肾上腺囊性肿物,6例表现为低回声肿物,其内可见点状回声;增强CT扫描提示:患侧出血信号伴周围组织水肿,肿物无强化;2例出现肾上腺危象,所有患者均予以对症治疗及激素替代治疗,目前随访未发现肾上腺皮质功能低下表现。结论 B超、增强CT、MRI等可帮助诊断自发性肾上腺出血,但临床上往往识别率低,易误诊为尿路结石等,因此对表现腰腹痛症状者,要考虑本病的可能,对于内科治疗效果欠佳者,可行外科切除部分肾上腺及血肿切除术。  相似文献   

9.
目的 分析肾上腺髓质肿瘤的CT表现,以提高肾上腺髓质肿瘤的术前诊断水平。方法 对13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肾上腺髓质肿瘤的CT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包括嗜铬细胞瘤7例、神经节细胞瘤3例、神经纤维瘤2例、神经鞘瘤1例。结果 7例嗜铬细胞瘤有其特征性的CT表现而确诊;3例神经节细胞瘤中,1例大部分囊变类似于假性囊肿,1例为等密度肿块,有轻度强化,1例呈实性肿块,伴有小囊变和钙化灶,呈明显不均匀强化;2例神经纤维瘤,均可见囊性成分,实性部分有明显强化;1例神经鞘瘤呈实性占位,术前误诊为无功能腺瘤。结论 CT是目前最常用的肾上腺肿块的检查方法,不仅有助于对肾上腺髓质肿瘤的术前诊断,还能显示肿瘤对邻近脏器的侵犯及区域淋巴结转移等情况,从而为临床医生制定合理的手术方案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磁共振(MRI)动态增强与增强CT检查对胰腺囊性疾病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7月至2018年12月在邓州市人民医院就诊的79例胰腺囊性疾病患者,均先后进行增强CT和MRI动态增强检查,并经术后病理进行确诊。比较MRI动态增强与增强CT检查对胰腺囊性疾病的诊断准确率。结果所有研究对象均经病理进行确诊,包括假性囊肿21例,黏液性囊腺瘤17例,导管内乳头状黏液性肿瘤11例,实性假乳头状瘤9例,囊性胰腺癌8例,浆液性囊腺瘤6例,神经内分泌肿瘤4例,真性囊肿3例。MRI动态增强检查对胰腺囊性疾病的检出率(77例,97.47%)高于增强CT检查(69例,87.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增强CT与MRI动态增强检查对胰腺囊性疾病的诊断均具有较高临床价值,其中MRI动态增强检查的检出率更高,为病情评估以及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经皮射频消融术(RFA)治疗肝脏肿瘤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215例经穿刺活检病理证实的肝脏肿瘤患者(原发性肝癌155例,转移性肝癌52例,肝腺瘤1例,肝血管瘤7例)均行在CT引导下的RFA治疗。所有患者的肝内病灶最大径均≤5 cm。同时所有患者均在RFA治疗前,治疗后(1周、1月、3月、6月)行CTA或MR I及免疫指标来评价疗效。[结果]所有肝脏恶性肿瘤患者(207例),术后的影像学上均可见病灶局部坏死、气化,1周至6个月的复查,189例患者未见肿瘤复发征象,18例可见原病灶内及周围有复发征象;同时,AFP、CEA等免疫指标均明显下降。肝脏良性肿瘤的患者,术后在影像学上亦均表现局部坏死、气化,同时复查的增强扫描均未再发现病灶区有明显的强化。[结论]经皮射频消融术在肝脏肿瘤的治疗中占有重要的位置,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2.
肾上腺髓质脂肪瘤的诊断和治疗(附12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提高肾上腺髓质脂肪瘤的诊断和治疗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12例肾上腺髓质脂肪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复习有关文献。结果12例均经病理证实为本病。CT扫描为肾上腺区脂肪样低密度类圆形肿块,内见散在点状或索条状较高密度影,增强瘤体内较高密度区轻度强化。术后随访0.5~3年,未见肿瘤复发。2例高血压者术后血压恢复正常。结论肾上腺髓质脂肪瘤患者临床表现和体征无特征性,影像学检查是其诊断的主要手段,开放或腹腔镜下肿瘤切除为主要治疗方法,体积较小、无症状者可保守治疗,密切观察随访。该病一般预后良好。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讨论多层螺旋CT、MRI对于胰腺间叶组织来源肿瘤的诊断价值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经过临床确诊手术、病理证实的7例胰腺肿瘤CT、MRI的表现进行诊断总结分析.结果 病变分布情况:4例位于胰腺体部,2例位于胰腺头、颈部,1例位于胰腺尾部.主要影像特征5例表现CT平扫胰腺低密度囊性病灶,2例变现为实性病灶,MRI检查主要表现胰腺内长T1长T2异常信号影,及混杂异常信号病灶,病灶边界清晰或不清.后经手术、病理证实胰腺淋巴管瘤2例,脂肪瘤3例,畸胎瘤1例,胰腺淋巴瘤1例.结论 多层螺旋CT、MRI平扫及增强扫描联合应用,对于诊断胰腺少罕见间叶组织来源的肿瘤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总结胰腺囊性肿瘤MSCT(多层螺旋CT)及MRI(磁共振)影像学特点,分析MSCT与MRI诊断及鉴别胰腺囊性肿瘤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12年5月-2015年6月收治的39例胰腺囊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接受MSCT及MRI检查,且影像学资料完整,分析MSCT与MRI对胰腺囊性肿瘤钙化及囊性成分的鉴别价值。结果 MRI诊断导管内乳头状粘液性肿瘤(IPMN)准确率为100.0%,高于MSCT的62.5%;MRI诊断胰腺囊性肿瘤准确率为82.1%,高于MSCT的61.5%(P0.05)。结论 MSCT、MRI均可显示胰腺囊性肿瘤血供及形态,MSCT在显示囊壁附近及中心钙化方面优势好,MRI在显示肿瘤囊性成分、壁结节及分隔方面有优势。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彩色多普勒超声(CDFI)和X线计算机体层成像(CT)、磁共振成像(MRI)在眼眶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总结84例眼眶疾病的影像诊断,评估分析CDFI和CT、MRI的诊断价值.结果:物理诊断符合率CDFI和CT、MRI无明显差异.CDFI和CT、MRI病理符合率在实质性肿块中分别为92%、89.3%,含液性包块分别为100%、90%,炎性病变分别为100%、95.7%,血管病变分别为100%、77.8%.结论:眶内液性病变定性诊断CDFI稍优于CT,病变侵犯眼眶甚至颅内或颅内病变侵犯眼眶则CT、MRI更胜一筹.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并对比超声造影、CT、MRI在卵巢肿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63例经临床病理确诊的卵巢肿瘤患者的超声造影、CT及MRI影像资料,并与病理学结果对比。结果 MRI诊断符合率、敏感性、特异性略高于超声造影检查,但组间比较无差异(P0.05);CT诊断准确率低于MRI、CT(P0.05)。超声造影上,良性肿瘤实性成分为主表现为从瘤体周边向内部灌注,囊性成分为主可见囊壁呈环状不均匀增厚。恶性肿瘤实性成分为主组织有不同程度的增强,多数肿瘤体内部向周边病灶强化;囊性成分为主组织囊壁及囊内分隔明显增强。CT表现上,良性肿瘤以囊性多见,增强扫描无明显强化;恶性肿瘤有"分叶征",或多房性;以实性成分为主增强扫描后呈均匀或不均匀强化,囊性成分肿块增强扫描后无明显强化。MRI表现上,良性肿瘤囊性成分为主组织信号复杂,增强扫描囊壁及间隔有轻、重度强化;实性成分组织为主可见MRI信号不规则,增强扫描后实性部分为延迟不均匀强化。恶性肿瘤以囊实性病灶或实性病灶为主,囊实性部分为T1WI低信号,T2WI高信号,囊壁多呈结节或乳头状从囊内突出囊外;实性部分T1WI等或低或混杂信号,T2WI高信号,增强扫描中重度明显强化。实性肿块信号不均匀,增强扫描后信号不均,部分见腹水、淋巴结转移或盆腔受侵。结论超声造影是鉴别诊断良恶性卵巢肿瘤的首选影像学方式之一。  相似文献   

17.
    
林婷婷  董江宁  韦炜 《安徽医学》2012,33(11):1523-1526
目的探讨胰腺常见囊性病变的CT表现特征。方法结合临床病史及病理类型,回顾性分析2009年9月至2012年3月间共31例胰腺囊性病变患者的CT影像资料,其中包括假性囊肿14例,真性囊肿2例,浆液性囊腺瘤4例,黏液性囊腺瘤4例,黏液性囊腺癌2例,胰腺实性假乳头状瘤3例,胰腺癌2例1例伴明显液化坏死,均经手术病理证实。结果胰腺假性囊肿12例发生于胰周,2例发生于胰腺实质内,呈圆形或椭圆形囊状低密度影;真性囊肿2例均发生于胰腺实质内,呈多囊状改变;囊腺瘤8例均位于胰腺体尾部,浆液性呈类圆形囊状低密度影,黏液性囊较大,可见条状分隔及斑点状钙化影;黏液性囊腺癌2例位于胰体部,可见壁结节;实性假乳头状瘤2例位于胰腺体部,1例位于胰尾,均以囊性成分为主,边缘可见条片状软组织密度影及斑点状钙化影;胰腺癌2例,1例位于胰头部,坏死囊变区内见索条状软组织成分,1例位于胰颈部。结论胰腺囊性病变的CT表现有很多共性,也有其各自的特征性表现,多层螺旋CT(MSCT)可以显示病变内部的细微结构,对胰腺囊性病变的有较高的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CT及MRI在耳部肿瘤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35例经临床病理证实的耳部肿瘤,其中听神经瘤16例,面神经瘤3例,颈静脉球瘤10例,中耳癌3例,先天性胆脂瘤3例,全部病例均行CT检查,根据需要部分病例行MRI检查。结果CT和MRI均能准确显示病灶的位置、形态、范围及与周围结构的关系,其中CT对于骨质结构显示良好,MRI虽然对骨质结构不敏感却有很高的软组织分辨能力。结论CT仍是目前耳部肿瘤的主要影象学诊断方法,MRI是其必要的良好补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