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结肠或胃重建食管治疗食管烧伤后瘢痕狭窄100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总结结肠或胃重建食管治疗食管烧伤后瘢痕狭窄的临床经验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100例应用结肠或胃重建食管烧伤后食管瘢痕狭窄的临床资料。74例未切除瘢痕段食管,结肠经胸骨后隧道上提至颈部或咽部吻合;26例经胸切除瘢痕段食管,行食管胃胸内吻合23例,颈部吻合3例。结果结肠重建食管死亡5例(6.8%),术后发生颈部吻合口瘘14例(18.9%),吻合口狭窄5例(6.8%)。26例胃重建食管者无死亡,术后发生吻合口狭窄2例,脓胸1例。结论食管烧伤后高位的广泛狭窄可旷置瘢痕段食管采用结肠重建,中下段病变能在主动脉弓下吻合者可切除瘢痕段食管用胃重建,提高外科技术可明显降低结肠重建食管的并发症。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食管化学烧伤后狭窄的外科治疗及横结肠代食管手术的应用价值。方法 106例食管化学烧伤后狭窄的病人均采用横结肠代食管手术、保留结肠左动脉升支、胸骨后顺蠕动吻合,除横结肠咽腔吻合32例外,均横结肠食管颈部吻合。结果 无手术死亡。手术后发生颈部吻合口瘘12例、吻合口狭窄8例、气管切开3例,经治疗后均痊愈。结论 食管化学烧伤后应积极采取胸骨后横结肠代食管术,行横结肠食管颈部吻合或结肠咽腔吻合都是适宜的。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外科手术取食管异物的适应证及手术方法。方法采用外科手术摘除尖锐食管异物15例,其中颈段5例,胸段10例。5例颈段异物均合并脓肿,行脓肿切开引流同时取出异物;4例胸段异物摘除后施行改良食管腔内置管术;余6例取出异物后分层缝合食管切口。结果全组无死亡。4例施行食管腔内置管,术后1~2周中毒症状缓解,3~5周拔管后食管X线钡餐造影检查无穿孔或狭窄。1例切开食管取异物后发生右侧脓胸,术后第8d行脓胸廓清术及改良食管腔内置管,1个月后治愈;其余患者术后7~10d恢复经口进食。结论已穿透食管的金属异物和食管镜摘除易引起穿孔的尖锐异物应采用外科手术治疗,改良食管腔内置管对纵隔感染严重、无法修补的穿孔愈合是有帮助的。  相似文献   

4.
目的 采用生物可降解材料与非降解材料复合制成人工食管,通过诱导自身食管组织爬行再生与生物材料降解相匹配,最终新生食管完全替代人工食管。方法 将医用聚氨酯内管表面覆盖海绵状胶原蛋白膜制成人工食管,并通过手术置换20条犬颈段5cm食管缺损,术后给予营养支持,禁食4周后通过内镜取出聚氨酯内管。结果 术后发生吻合口瘘4条(20%),14条(70%)存活1个月以上,其中食管狭窄5条(25%),存活达8个月的3条。现仍存活良好,未见明显并发症。术后1个月,新生食管完全上皮化;术后3个月,粘膜全层结构完整再生;术后6个月,食管肌层部分再生。结论 聚氨酯-胶原蛋白复合人工食管置换犬颈段食管具有可行性,通过聚氨酯内管提供暂时支撑,海绵状胶原蛋白膜提供适宜细胞爪爬行再生的三维支架并维持足够长的降解时间,能够促使自身食管的完全再生。  相似文献   

5.
食管腔内加压置管预防腐蚀伤后瘢痕狭窄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报告我科采用自行设计的食管腔内加压置管法对7例严重碱性食管腐蚀伤的病人进行了早期食管腔内加压置管术。球囊内压维持在3.33kPa,置管时间为4个月,拔管后经食管吞钡造影,食管镜检查食管管腔通畅,食管功能接近正常,随访6个月至2.5年,未见食管再狭窄,为早期预防腐蚀伤后瘢痕狭窄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食管化学烧伤后狭窄的外科治疗经验及横结肠代食管的手术操作体会。方法 本组106例均采用横结肠代食管、保留结肠左动脉升支、胸骨后顺蠕动吻合,其中横结肠咽腔吻合32例,余行横结肠食管颈部吻合。结果 无手术死亡。手术后颈部吻合口瘘12例、吻合口狭窄8例、气管切开3例,经治疗后痊愈。结论 食管化学烧伤后狭窄应积极采取胸骨后横结肠代食管,行横结肠食管颈部吻合或结肠咽腔吻合。  相似文献   

7.
生物型人工食管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目的 生物型人工食管重建食管,探索解决术后吻合口瘘及晚期狭窄的途径。方法 30只中国杂种犬经右侧开胸切除胸段食管,并以8cm长生物型人工食管进行重建,观察愈合过程。结果 30只犬存活率81.5%(22/27),围手术期存活率93.3%(28/30)。吻合口瘘发生率6.7%(2/30)。术后平均28.8d人工食管脱落,术后60-75d出现不同程度狭窄,13例狭窄经扩张而缓解,5例需放置支架。病理结果显示新生食管由纤维结缔组织构成,其内面覆盖鳞状上皮,上皮下可见血供。结论 生物型人工食管植入后,可短暂替代食管,并由机体修复为有上皮组织爬覆的纤维结缔组织新生食管,新生食管的后期狭窄经妥善的内科治疗可缓解,故人工食管可望成为有效的食管重建方式之一;解决植入长度及减轻狭窄是今后研究的重点。  相似文献   

8.
食管切除胃代食管后胸胃功能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食管切除胃代食管后胸胃功能的研究现状陈克能师晓天综述杨国梁程邦昌审校食管部分或全部切除是当今治疗食管恶性肿瘤的主要手段[1~3]。食管切除后消化道的主要重建器官是胃,其次是结肠或空肠。结肠代食管能很好地恢复患者的吞咽功能,术后返流发生率低,这已为多数...  相似文献   

9.
经胸膜外切口入路治疗新生儿II型食管闭锁7例。按Waterston分组:A组2例,B1组3例,B2组1例,C2组1例。均在胸膜外剥离胸膜,游离食管,直视下结扎远端食管支气管瘘,行食管端端减张吻合。结果:6例胸膜完整剥离,1例发生小破口经修补后完成分离。术后并发食管吻合口瘘1例,经保守治愈;食管狭窄1例,经扩张后好转。术后6例存活,1例死于肺炎、心衰。结论:新生儿胸膜虽薄却较易分离,经胸膜外入路行食管吻合,术后并发症少,生存率高。  相似文献   

10.
外科治疗食管憩室1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食管憩室的诊断、手术适应证、手术方式和疗效。方法回顾分析1991年9月至2004年4月收治食管憩室10例的临床资料、手术方式和临床疗效。结果全组咽食管憩室4例,中段食管憩室5例,膈上食管憩室1例。合并食管癌2例,食管功能性疾病2例,憩室癌变1例,食管支气管瘘1例,全部行手术治疗,术后早期无严重并发症和手术死亡,10例随访2月~13年,远期疗效优良率100%。结论食管憩室是一种少见的食管良性疾病,食管吞钡是主要的诊断方法。因常合并其它疾病,有症状的食管憩室大多需手术治疗。手术应注意对合并疾病和憩室病因的处理,防止术后憩室复发。  相似文献   

11.
本文报告了6例化学腐蚀剂食管灼伤后狭窄的手术治疗体会、致伤物氢氧化钠3例;氢氧化氨1例,硫酸2例,一般化学腐蚀剂造成的食管瘢痕性狭窄多发生在受伤6周之后,食管重建术应在灼伤半年后进行,术前胃瘘及空肠瘘的建造应考虑到后期食管重建术的需要,在诸多食管代用脏器中,我们认为须行性胃大弯管代食管术有许多优点,吻合口瘘是食管重建术后最常见的严重并发症,本文在分析其发生原因的基础上,谈了我们对预防术后吻合口瘘所  相似文献   

12.
瘢痕食管切除胃代食管治疗腐蚀伤后瘢痕狭窄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收治食管及胃腐蚀伤105例,对病变位于食管中下段12例采用瘢痕食管切除胃代食管术治疗。术中解剖较松动,出血少,无术后并发症;2例病变明显高于术前估计,切除食管至颈部吻合,手术甚为困难。结论:中下段的瘢痕狭窄可行瘢痕食管切除,胃代食管也甚方便,对中段以上狭窄,仍以旷置狭窄段食管结肠代食管为宜。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食管严重烧伤后瘢痕狭窄的预防及治疗效果。方法分析我科1976年4月至2007年6月外科治疗171例食管严重烧伤患者临床资料。其中37例Ⅱb度烧伤患者1个月内采用食管腔内置管预防瘢痕狭窄;108例已形成瘢痕狭窄者采用胃或结肠重建食管80例,胃重建28例;颈部食管局限性烧伤狭窄和术后吻合口狭窄者29例,采用颈阔肌皮瓣修复。结果37例食管腔内置管者中32例痊愈;结肠重建80例,术后死亡6例,颈部吻合口瘘14例,吻合口狭窄4例;胃重建28例,发生吻合口狭窄2例;颈阔肌皮瓣修复29例,无术后死亡,肌皮瓣全部存活,能正常进食。结论食管腔内置管是食管烧伤早期预防狭窄的有效方法;广泛食管瘢痕狭窄可旷置食管行结肠重建,狭窄食管位于主动脉弓以下者可切除狭窄食管用胃重建;局限性颈部食管狭窄或吻合口狭窄颈阔肌皮瓣修复是较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作者采用食管腔内置管和食管带气囊置管预防腐蚀伤后瘢痕狭窄的动物实验和临床应用结果。动物实验家犬采用Davis食管腐蚀伤模型,结果显示食管腔内置管和食管腔内带气囊置管对腐蚀伤段食管的管径及食管顺应性优于对照组(P<0.01),胶原含量和胶原密度显著低于对照组。而带气囊组的结果明显优于置管组,说明两者均有显著预防食管腐蚀伤后瘢痕狭窄的作用。临床应用食管腔内置管18例,10例拔管后完全恢复正常饮食,6例经多次扩张治愈。2例失败。采用食管腔内带气囊插管5例,均获成功。文中对置管方法及机理作了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15.
挛生兄弟同患短食管食管裂孔疝1例洪德飞郝复郦志军王永清挛生兄23个月。出生后一直顽固性呕吐,伴咳嗽、咳痰、发热。17个月后能进少许流食。查体:贫血貌,消瘦,体重9.3kg,心肺未见异常。血红蛋白96g/L。X线钡餐示先天性短食管,食管裂孔疝,食管中下...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食管癌切除胃经食管床主动脉弓上吻合术后,食管、胃功能改变及胃食管反流的情况。方法对20例食管中段癌术后3-6个月患者(研究组)及10例正常人(对照组)采用食管胃压力测定及24h食管酸碱度(pH)监测,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1)研究组各项pH监测指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2)胃静息压、残余食管静息压及食管上括约肌静息压研究组均高于对照组(P〈0.01);残余食管收缩压、食管原发蠕动幅度及食管湿蠕动幅度均低于对照组(P〈0.01);食管上括约肌关闭压高于对照组(P〈0.01);胃、吻合口及残余食管静息压三处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F=3.08,P〉0.05)。结论经食管床主动脉弓上食管胃吻合术后,残余食管蠕动功能差,廓酸能力降低;吻合口处不存在高压带,普遍存在胃食管反流现象。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总结经胸小切口食管肌层切开治疗贲门失弛缓症经验。方法 分析42例贲门失弛缓症患者接受经胸腔小切口食管肌层切开手术治疗结果,手术切口6—8cm,行食管下段肌层切开,上方超过狭窄1cm,下方切口至胃壁肌层0.5~1cm。全组均未行抗反流手术。结果平均手术时间60min,术后平均住院时间11d。1例围手术期死亡,死因为食管黏膜破裂合并多重细菌感染;2例损伤食管黏膜予以修补;其余无任何并发症,术后第1天开始进食,行黏膜修补者术后3d进食。术后随访,全部患者吞咽困难症状消失。28例行食管pH监测无病理性反流,与术前DeMeesrer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经胸小切口食管肌层切开术,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合理掌握胃食管连接部的肌层切开范围可有效防止术后胃食管反流。  相似文献   

18.
胃造食管治疗食管瘢痕狭窄八例文尚武,张宏伟,黄碚,章光明,魏祖德,吴吉民我院自1985年10月至1992年12月采用胃造食管经胸骨后同颈部食管吻合治疗食管化学的伤后狭窄8例,经随访1~6年效果满意。临床资料本组男3例,女5例。年龄23~47岁。致伤原...  相似文献   

19.
食管支架置入术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食管支架置入术对良、恶性食管狭窄和食管瘘的治疗方法、疗效和并发症的处理。方法对55例不同原因所致良、恶性食管狭窄和食管瘘患者采用食管金属支架置入术。结果食管狭窄的主要症状吞咽困难、呛咳得到改善,近期疗效达100%。出现的并发症主要为疼痛和大便隐血,发生率分别为100%和92.7%,其余依次为胃食管返流、食管再狭窄、支架脱落,经过治疗后得到缓解或消失。结论金属支架置入术是治疗中晚期食管癌、狭窄的有效方法之一,对食管良性狭窄和瘘效果亦好。并发症可以预防,处理后大部分缓解。  相似文献   

20.
32例食管腐蚀性狭窄,其中11例采用食管扩张术,19例行瘢痕食管切除食管重建术(包括咽胃吻合6例、食管胃颈部合订12例、结肠移植1例),2例行术后再狭窄切除术。全组无手术死亡,94%的病例术后饮食完全恢复正常。文中就扩张术的应用、瘢痕食管是否切除、重建术式要点以及术后再狭窄等问题进行重点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