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循时用药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是妇科常见的生殖功能障碍性疾病,是因月经调节机制失常所产生的一种综合征。主要表现为雄激素过多所造成的闭经、多毛、肥胖及无排卵,占生育年龄妇女的5%-10%。占妇科内分泌异常患者20%-60%,在闭经妇女中占25%。  相似文献   

2.
对多囊卵巢综合征所致不孕的认识与治疗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属内分泌与代谢失调疾病,主要临床表现有月经稀发、闭经、不孕、功能性子宫出血、肥胖、多毛、痤疮等,PCOS常伴不孕,约占无排卵性不孕症的75%.严重影响妇女的身心健康.现简要谈谈对PCOS所致小孕的认识与治疗。  相似文献   

3.
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ovarysyndrome,P—COS),是最常见的妇科内分泌疾病之一,发病率占生育年龄妇女的5%~10%,占不排卵性不孕症的50%~70%[1]。它是以持续性无排卵、高雄激素或胰岛素抵抗为特征的内分泌紊乱的症候群。其临床特点为闭经、肥胖、多毛、不孕、双侧卵巢呈多囊样改变。2003年欧洲人类生殖协会共同推出PCOS的诊断标准是:①临床出现持续无排卵或偶发排卵;②临床和/或生化指标提示存在高雄激素血症,并排除其他可能导致高雄激素的原因;③卵巢呈多囊样改变;④符合上述三项中的两项者可诊断为PCOS。近年来随着对PCOS的深入研究,在诊断和治疗上都取得了很大的进步。  相似文献   

4.
胡波  郭丽春 《河南中医》2007,27(4):60-61
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00S)是育龄妇女常见的生殖内分泌失调疾病,其发生率占生育年龄妇女的5%~10%,属妇产科常见疑难杂病,临床以月经稀发、闭经、肥胖、不孕等为表现。近年来发现PCOS中肥胖患者发病率达66%,肥胖与PCOS常并发存在,相互影响,雄激素过多和胰岛素抵抗(IR)是PCOS患者的基本特征。  相似文献   

5.
针灸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是一种常见的妇科内分泌疾病,根据资料报道,育龄妇女中PCOS的患病率为5%-10%,最近还有学者报道高达20%。在妇科内分泌疾病患者中约占20%-60%,在闭经妇女中约占25%。在因不孕症行辅助生殖技术(IVF)助孕的病人中约占50%。PCOS临床主要表现为:月经稀发或闭经、不孕、多毛,肥胖以及一系列内分泌改变,  相似文献   

6.
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是一种十分常见的妇科内分泌疾病,以雄激素过多和持续无排卵为临床主要特征,典型表现是月经稀发、闭经、不孕、肥胖、多毛及双侧卵巢囊性增大等,其发生率占育龄妇女的5~210,%[1].  相似文献   

7.
正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是育龄期女性在临床上最常见的一种生殖功能障碍并发代谢异常的慢性内分泌紊乱症候群,至今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明确,已成为目前妇科内分泌领域的研究热点难点。据国外资料显示,其发病约占育龄期妇女的5%~10%~[1]。PCOS典型临床特征包括月经稀发、闭经、无排卵性不孕、肥胖、痤疮及多毛,除严重影响患者生殖功能外,易发较严重的远期并发症,常影响  相似文献   

8.
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有复杂的内分泌异常及临床表现:高雄激素血症、胰岛素抵抗及高胰岛素血症、促性腺激素水平异常、月经紊乱、闭经、无排卵、多毛、肥胖、不孕合并双侧卵巢增大呈多囊改变。是生育年龄妇女常见的内分泌紊乱性疾病,其中高雄激素血症是其突出的特征与其他临床表现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
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是一种十分常见的妇科内分泌疾病。据报道,育龄妇女中的PCOS的患病率为20%,在临床妇科内分泌疾病患者中占20%~60%,在闭经妇女中约占25%。临床表现可有月经稀发、不孕、多毛、痤疮、肥胖、黑棘皮症等,本病不仅影响患者的生殖健康及生存质量,而且明显增加了子宫内膜癌、乳腺癌、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及心脑血管意外等疾病的发生率。近年来,  相似文献   

10.
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是一种女性常见的内分泌紊乱性疾病,约占妇女的5%~10%,并在青春期中日益增加.临床特点为月经不规律、痤疮、肥胖、卵巢多囊样改变等.PCOS是一种终身性疾病,应密切监测其对儿童期和青春期的影响.2004年"鹿特丹公约"的共识研讨会(2003年修订)提出PCOS是一种卵巢功能障碍综合征,并建议下列条件中符合2条以确定诊断:①卵巢排卵障碍表现月经稀发或闭经;②临床和/或生化高雄激素血症表现为多毛、痤疮;③超声检查示卵巢形态学呈多囊改变.其他疾病有PCOS样表现的,应被排除在外.  相似文献   

11.
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有复杂的内分泌异常及临床表现:高雄激素血症、胰岛素抵抗及高胰岛素血症、促性腺激素水平异常、月经紊乱、闭经、无排卵、多毛、肥胖、不孕合并双侧卵巢增大呈多囊改变。是生育年龄妇女常见的内分泌紊乱性疾病,其中高雄激素血症是其突出的特征,与其他临床表现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2.
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ODS)是青少年到生育年龄妇女发生高雄激素型无排卵症的最常见病种.有报道显示PCOS在闭经病人中占1/3,在月经稀少病人中占90%左右;不育病人排卵功能障碍病人中占20%,而PCOS占其中90%.临床上多表现为无排卵、高雄激素血症(或高雄激素表现)、以及代谢综合征.其病因及病理、生理在国际上尚有争议,但研究的进展却不断吸引一代又一代的学者产生更浓厚的兴趣.成为妇科中医研究的热点.  相似文献   

13.
<正>不孕是困扰广大育龄期妇女的常见疾病,而多囊卵巢综合征是致不孕的常见疾病之一。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是以持续性无排卵、黄体生成素水平升高和高雄激素血症或胰岛素抵抗为主要特征的内分泌紊乱的症候群[1]。以月经稀发、闭经、不孕、多毛、痤疮、肥胖和黑棘皮症,伴有双侧卵巢呈多囊样改变为基本特征。育龄妇女PCOS发病率4%~12%,不孕症中约1/3无排卵,其中90%为PCOS[2]。杨鉴冰教授系陕西省名中医,从事妇科临床40余  相似文献   

14.
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是一种发病多因性,临床表现多态性的综合征,是妇科临床常见病,也是近年来导致不孕不育症的主要疾病之一,发病率占生育年龄妇女的5%~10% ,占无排卵性不孕症的50%~70%[1].中医学多按闭经、月经不调、不孕等病辨证治疗.  相似文献   

15.
正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是一种以高雄激素血症、排卵障碍以及多囊卵巢为特征的病变。多囊卵巢综合征在青春期及孕龄期妇女中发生率均较高,为5%-10%,在无排卵性不孕妇女中约占75%,多毛妇女中可达85%以上。临床表现为:(1)月经失调:月经稀发、经量少或闭经;(2)不孕;(3)男性化表现;(4)肥胖;  相似文献   

16.
补肾益肝汤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50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是一种生殖功能障碍与糖代谢异常并存的内分泌紊乱综合征.持续性无排卵,雄激素过多和胰岛素抵抗是其重要特征.临床上常见月经失调,月经稀发或闭经,生育期妇女常可因排卵障碍致不孕症,有的出现多毛,痤疮,肥胖等症.笔者采用补肾益肝汤加味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50例取得良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7.
多囊卵巢综合征(p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疾病,与排卵性不孕密切相关,占排卵性不孕的50%~70%。PCOS的发病原因至今尚不能肯定,其临床症状主要有月经紊乱、不孕、多毛、肥胖等。PCOS可分为两型:Ⅰ型是以LH值升高为主的内分泌疾病;Ⅱ型是以高胰岛素血症为特征的糖代谢异常疾病。西医药治疗PCOS致不孕患者主要是促排卵,临床上常用克罗米芬(CC)作为首选药物,虽排卵率高但妊娠率低,且有易发生多卵泡和卵巢过激综合征(OHSS)及黄体缺陷的风险[1]。中医药治疗PCOS致不孕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笔者现就近年来相关…  相似文献   

18.
王灿 《河南中医》2014,(9):1808-1810
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是育龄妇女内分泌失调性疾病中研究的热点及难点,是导致妇女生殖障碍的主要原因之一,与高雄激素血症、长期无排卵、胰岛素抵抗、肥胖相关。本文就PCOS生殖障碍临床中西医结合用药研究进展进行探究,以期利用中西医各自优势,扬长避短,增加不孕患者的排卵率、妊娠率、活产率。  相似文献   

19.
正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ian syndrome,PCOS)以卵巢呈多囊性改变、长期无排卵、高雄激素血症和胰岛素抵抗为主要特征,生殖功能障碍与糖代谢异常并存的一种最常见的妇科内分泌疾病。好发于青春期与育龄期妇女,临床表现为闭经、不孕、肥胖、多毛与痤疮、黑棘皮症等。现将近年来中医治疗PCOS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20.
多囊卵巢综合征是青春期和育龄期妇女十分常见的内分泌紊乱性疾病,以长期无排卵和高雄激素血症为主要特征。临床上多表现为月经稀发或闭经、不孕,可伴有多毛和肥胖等症状。西医对本病的药物治疗有促排卵、抗雄激素和抗胰岛素等,但促排卵治疗的高排卵率、低妊娠率、高流产率、易导致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等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