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心血管内科病区进行护理安全管理的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为使心血管内科住院患者在住院期间更好地、安全的接受治疗、护理,进行了有意的探索。方法 以学习为先导向病区护士进行护理安全管理的法律意识灌输;努力去除影响护理安全的重要因素;以有效的监控为手段,防患于未然。结果 经过以上管理措施的实施,2003年3月~2004年4月,没有发生1例因护理安全管理不当而导致患者生命安全、身心健康损害。结论 护理安全是护理服务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住院患者护理安全影响因素,提高护理风险防范能力,为保证患者安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对解放军驻浙3所三级综合性医院的工作满1年的581名护理人员进行调查.结果 90%的护理管理者认为不安全因素是由于护士工作繁杂、违反了制度与简化流程所致;86%的护士认为工作经验缺乏、护理应急能力差是护理意外处理不力的重要因素;80%的护士认为环境和患者的因素至关重要;70%的护士认为药品与设备的规范管理可以降低护理风险.结论 提高护理安全质量的意识、强化制度管理、增强法制观念、提高综合素质、积极探索预警防范的前馈控制模式、建立和完善护理安全评价体系,是保障住院患者安全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脑卒中患者住院期间存在的护理风险并探讨风险规避措施.方法 收集2009年1~2011年7月我院135例脑卒中患者住院期间发生的不安全事件,分析其发生原因并提出护理风险规避措施.结果 所有患者住院期间12例共发生12起不安全事件,主要为病房环境因素、护理人员因素、患者自身因素及护理管理因素.结论 加强病房安全防范、做好患者风险评估、重视安全防范教及加强护理管理对减少或杜绝不安全事件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低视力患者的护理方法,以保证低视力患者的安全及提高患者的生活技能、学习技能,提高生活质量,减轻家庭、社会的负担.方法 对住院的60例低视力患者的护理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根据患者不同年龄阶段的生长发育特点及心理、疾病特点制订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包括:各年龄段的生活技能训练,幼儿、儿童的早期教育,视功能训练,心理护理,住院期间的安全管理、健康教育、家居安全管理、户外安全等.结果 60例低视力患者住院期间没有受伤;家属及患者对居家安全护理、户外安全知晓率达到93%;生活自理技能得到提高;儿童、青年学习技能得到提高.结论 对低视力患者的护理要根据不同年龄阶段的心理特点、生长发育特点、视力情况、疾病特点制订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保证患者的安全.提高患者的生活技能及社会适应能力,增加患者的自信心及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张红  余爱玲 《国际护理学杂志》2019,38(23):3845-3847
目的分析在骨科护理管理中应用护理安全管理的效果.方法以电脑随机编码分组法将2017年6月1日至2018年1月1日湖北省江凌人民医院骨科接受治疗的患者100例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管理,观察组实施护理安全管理.比较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疼痛得分、并发症、不良事件以及住院情况.结果观察组干预后的生活质量得分更高,疼痛得分更低,并发症发生率(4.00%)、不良事件发生率(6.00%)更低,住院天数更短、治疗费用更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在骨科护理管理中进行护理安全管理能够有效预防不良事件,减少并发症,提高安全系数.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项目管理法在老年住院患者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我院2009年12月~2010年12月老年住院患者156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78例采用项目管理法对其进行住院安全护理,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进行管理,比较两组患者跌倒坠床及压疮、用药差错、医患纠纷发生率,对护理服务满意率及护理质量合格率。结果:观察组患者跌倒坠床及压疮、用药差错、医患纠纷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对护理服务满意率、护理质量合格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项目管理法的应用有利于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的满意率,有利于最大限度地控制各种不安全因素,确保老年患者的住院安全,减少医疗纠纷。  相似文献   

7.
目的:建立肝病住院患者跌倒管理流程,减少跌倒的发生.方法:对18例肝病住院患者跌倒事件进行分析.结果:肝病住院患者的跌倒与年龄、疾病、药物、独自夜间如厕等因素有关.结论:建立预防跌倒管理流程,包括高危筛查、预见性护理、告知安全护理、提供安全环境、设置跌倒危险标识、跌倒后护理常规以及跌倒后按护理不良事件上报,以预防跌倒不良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 评价双重身份识别在儿科住院患者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科2011年11月~2013年3月住院患儿在执行各项治疗和护理操作时使用双重身份识别对住院患儿进行身份识别,即以患儿姓名和住院号作为患儿有效的识别标志,统计因身份识别不当原因所致护理差错.结果 使用双重身份识别后未发生患者身份识别错误,与未使用双重身份识别发生患者身份识别护理差错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双重身份识别方法能提高护理人员识别住院患儿身份正确性,确保住院患儿安全,减少护理差错发生,值得在临床护理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保障患者安全,减少护理投诉与纠纷,体现护理质量持续改进.方法 以卫生部发布<2007年度患者安全目标>和我院制定<护理质量安全管理指南>为指导,有效地进行二级(护理部、科室)护理安全教育,不断总结经验和教训,开展新的项目防范措施与预案.结果 2006年1月-10月和2007年1月-10月护理投诉缺陷和自查缺陷比较,2007年1月-10月投诉缺陷为0,自查缺陷下降34%.结论 实施<2007年度患者安全目标>和<护理质量安全管理指南>主要措施,对提升护理质量与护理安全管理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老年脑卒中住院患者护理安全隐患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老年脑卒中住院患者护理安全隐患,并提出相应护理对策,以提高老年脑卒中患者住院期间的护理安全。方法分析2007年1月-2009年12月在本院住院的老年脑卒中患者护理安全隐患发生的原因,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结果本院3年期间发生护理安全隐患22起,其主要发生的原因是患者内在因素、外在因素和护理人员因素。结论增加护士的安全防范意识;加强入院患者评估,确定高危人群;对患者及家属实施个体化的健康教育对保障老年脑卒中患者住院期间的安全,减少医疗纠纷的发生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索运用精细化管理模式在开放式精神科病房住院患者的危险物品进行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8年6月—2018年9月在本科一病区住院的188例患者设为对照组,给予常规安全管理;将2018年6月—2018年9月在本科二病区住院的193例患者设为观察组,在常规治疗护理及安全管理的基础上对危险物品进行精细化管理。比较两组患者专科安全管理达标情况及患者家属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专科安全管理得分及患者家属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过对开放式精神科病房患者危险物品的精细化管理,提高了护理安全管理质量,提升了患者家属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2.
为提高神经外科护理人员对神经外科住院患者护理安全的认识,加强对住院患者的安全管理。针对神经外科住院患者在住院期间可能出现的不安全因素进行分析,提出安全管理对策,认为护理人员除了提高护理服务水平外,还要加强对法律知识的学习和培训,规范医疗护理行为,为患者提供安全、优质的护理服务。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改良护理标识对首次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安全管理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5年7月1日~2016年6月30日我院首次住院的精神分裂症患者300例,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150例.对照组患者行传统的护理标识护理,治疗组患者行改良护理标识护理,分析两组护理标识对首次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安全管理的影响.结果 护理过程中对照组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11.33%)高于治疗组(4.67%)(P=0.033);对照组患者护理总满意度(89.33%)低于治疗组(96.67%),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3);对照组患者对护理标识粘贴情况的评分[(82.16±2.17)分]低于治疗组[(95.18±3.14)分](P=0.000).结论 改良护理标识应用于首次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安全管理中,降低了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提高了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有利于医院临床护理工作的开展.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风险评估联合护理安全路径在眼科低视力住院患者安全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6年12月符合纳入标准的眼科低视力患者20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风险评估联合护理安全路径管理,对两组患者住院期间护理风险事件发生情况及护理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住院期间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低视力住院患者实施风险评估联合护理安全路径管理,可有效避免或降低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保证患者的住院安全,减少护理纠纷,提高护理服务满意度。  相似文献   

15.
总结基层医院综合性病房老年住院患者的护理安全管理措施及安全对策。主要包括制定全面的护理风险防范流程及应急预案;对护理人员进行风险意识及专科知识、急救技能的培训;入院正确评估患者情况;加强护理人员责任心;加强并落实健康教育;重视病房安全管理等。建立前瞻性风险管理机制,强化护理人员的安全意识,提高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根据护理风险评估结果落实相关护理措施,实施有效的病房安全管理能够提高老年住院患者的护理安全,有利于创造安全的就医环境,提高住院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脑出血患者住院期间不安全因素评估及安全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母美菊 《齐鲁护理杂志》2008,14(19):108-109
为了更好地加强脑出血患者住院期间的护理安全管理,我们对脑出血患者住院期间不安全因素全面评估,做到了防患于未然.通过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把住院患者的不安全因素降至最低,为患者提供安全、优质的护理,既保证了脑出血患者住院期间的护理安全,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实现了护患关系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7.
护理安全评分表用于高龄住院患者安全预防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寻找有利于高龄住院患者安全预防的最佳方法 .方法 选取2006年1-8月收治的296例高龄住院患者和2007年1-8月收治的336例高龄住院患者,分别作为对照组和改进组,改进组采用护理安全评分表进行"危机程度"评分,实施针对性的安全防范措施;对照组使用常规的安全护理措施,2组患者分别在住院时间、发生不安全事件的人数等方面进行对比.结果 2组患者分别在住院时间、发生不安全事件的人数、家属满意度、护理2组患者护士的交接班时间、护士满意度,进行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高龄患者在人院当日使用"护理安全评分表"进行"危机程度"评估,确定其危险指数,并实施针对性的安全护理防范措施,可明显降低高龄住院患者不安全事件的发生并减少住院时间,同时能缩短护士交接班时间,提高交接班效率.实现护患双赢.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精细化管理对提升护理安全用药水平的作用。方法对我院2009~2011年的临床护理用药错误发生情况进行分析,运用精细化管理手段,以加强文化建设、完善安全用药管理制度、巧用质量管理工具、改革人员培训等措施进行护理安全用药管理。结果护理用药错误逐年下降,2012~2013年年平均住院患者数及输液中心就诊患者数较2009~2011年年平均数增长了116%,但每百张床位用药错误发生率由2009~2011年的1.22%下降为0.71%,新生儿重复注射乙肝疫苗、药物剂量错误及病房未查对皮试发生率连续2年为零;2013护士满意度调查排在满意前三位的是同事之间的关系、参与管理、被表扬和认可;近三年患者满意度为89%、92%、99%;患者在医院医患沟通办公室的投诉2011年6例,2012年1例,2013年无。结论在护理安全用药管理中实施精细化管理可大幅提升安全用药水平。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调查住院精神障碍患者骨折发生原因,分析病房安全管理存在的隐患,提出病房安全管理的策略,以保障患者住院安全.方法 运用回顾性调查方法,收集某精神病专科医院2006年1月至2008年12月间住院发生骨折的精神障碍患者资料,分析骨折发生部位和可能的主要原因.结果 此期间住院精神障碍患者8619例,其中64例发生67例次骨折;50.7%的骨折患者因缺乏主诉未能得到及时确诊.男性患者以手部、鼻骨、跖骨为骨折多发部位,女性则以股骨颈、腰椎、坐骨、尺桡骨多见;中青年男性患者骨折的主要原因是病友间的冲突,而老年患者是如厕时跌倒.结论 应针对高危人群进行分类管理以保障病房安全.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住院患者压疮预见性管理的实践效果.方法 重视发挥临床护士的力量,将压疮质量控制主权前移到临床护士:培训准入压疮专责护士,由造口及慢性伤口小组、压疮专责组长、压疮专责护士形成三级压疮质量管理网络,为临床护士提供明确的压疮护理指引;实行无惩罚呈报及层级管理制度;不断实践PDCA循环,建立压疮护理效果跟踪表,对护理措施进行持续改进等.结果 实施预见性压疮管理前(2008年)后(2009年)住院患者压疮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9.95,P<0.01),实施预见性压疮管理后较之前压疮发生率明显降低.结论 进行压疮预见性管理能使住院患者得到及时的、安全的、专业的压疮护理,降低压疮发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