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乳腺增生病患者中医体质特点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明  丰纪明  彭明德 《河南中医》2016,(6):1081-1083
目的:探讨乳腺增生病患者中医体质特点及其与证候的相关性。方法:2013年10月—2014年4月,选取绵阳市中医医院体检中心的女性志愿者98例,作为对照组,另选取绵阳市中医医院乳腺病科门诊和住院治疗的乳腺增生病患者105例,作为观察组。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运用中医体质量表进行中医体质调查,对观察组的中医体质类型和中医证候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乳腺增生患者中医体质类型多为气郁质、气虚质;观察组和对照组之间平和质和偏颇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气郁质与肝气郁结型、痰瘀互结型呈正相关(P0.05);气虚质与冲任失调型呈正相关(P0.05)。结论:运用中医体质学说防治乳腺增生病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调查广州市高校乳腺增生女大学生患者的中医体质情况,统计易感体质,分析体质偏颇与乳腺增生病易感的相关性。方法:采用王琦《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自评表,对广州高校118名未婚女大学生乳腺增生患者进行中医体质辨识。结果:118名广州高校乳腺增生女大学生患者中医体质类型分布为气郁质易感,占29.67%;其次是阳虚质,占19.49%;痰湿质与气虚之质占同等比例,为11.86%;阴虚质8.47%;平和质、血瘀质及湿热质亦占相同比例,为5.08%;特禀质不易感,为3.39%。结论:气郁质易感;乳腺增生病与体质偏颇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对南海狮山片区乳腺增生患者中医体质的调查,了解乳腺增生患者的九种中医体质类型分布情况并分析其趋向性。方法:选取我科诊疗的乳腺增生患者440例,采用王琦等《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标准表,对其行中医体质问卷调查,了解该人群的中医体质类型分布情况,并分析其趋向性,为探讨体质偏颇与乳腺增生易感的相关性提供依据。结果:在所有被调查的患者中有单一体质及多种体质相兼两大类,单一体质占56.4%,多种体质相兼占43.6%;平和质占11.1%,偏颇体质占88.9%。其中阳虚质占22.9%,气郁质占14.6%,气虚质占13.8%,血瘀质占11.7%,阴虚质占9.5%,痰湿质占8.2%,湿热质占4.9%,特禀质占3.3%,并且按问卷的实际得分相等或不等分成三类,分别为两种体质合并(得分相等)、两种体质相兼(得分不等)、三种体质相兼。结论:乳腺增生患者中偏颇体质比例明显大于平和质,而且存在多种体质相兼,也提示体质偏颇与乳腺增生易感有一定的关系,阳虚质易感。  相似文献   

4.
乳腺增生病中医证型与中医体质的相关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侍晓辰  周仕萍 《中医杂志》2011,52(12):1029-1031
目的探讨乳腺增生病中医证型与中医体质间的关系。方法使用中医体质量表对985例受试者进行体质调查,其中病例组(乳腺增生病患者)623例,对照组(健康体检者)362例,比较9种体质在两组受试者中的分布;并对病例组患者进行辨证分型为肝郁气滞证、痰瘀凝结证和冲任失调证,观察9种体质患者的中医证型分布;采用多元回归分析体质因素对乳腺增生病的影响。结果病例组中平和质、气虚质、阳虚质、阴虚质、气郁质5种体质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气郁质、气虚质、阴虚质是患乳腺增生病的危险因素(P<0.05);病例组中肝郁气滞证335例、痰瘀凝结证128例、冲任失调证140例,不同体质类型的患者中医证型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气郁质、气虚质、阴虚质是患乳腺增生病的危险因素,肝郁气滞证和痰瘀凝结证患者以气郁质为主,冲任失调证患者以气虚质为主。  相似文献   

5.
陈佳燕  王晓春  张苗苗 《新中医》2023,55(11):134-139
目的:探索乳腺疾病中医体质分布规律,并分析易患体质的相关危险因素,为防治乳腺疾病提供参考。方法:选取126例乳腺疾病患者进行中医体质辨识,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根据患者疾病类型分为乳腺恶性肿瘤组和乳腺良性疾病组,统计2组患者中医体质分布规律。结果:乳腺恶性肿瘤组分布最多的年龄段为50岁以上,乳腺良性疾病组分布最多的年龄段为35~50岁,2组年龄分布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乳腺恶性肿瘤组超重患者占52.5%,乳腺良性疾病组为32.3%,2组体质量指数(BMI)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乳腺恶性肿瘤组绝经率为78.7%,乳腺良性疾病组绝经率为21.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体质类型分布均以气郁质、阳虚质、气虚质、痰湿质多见。通过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性情与气郁质呈正相关(P<0.05);超重与痰湿质呈正相关(P<0.05)。结论:相比乳腺良性疾病,恶性肿瘤患者年龄偏高,超重者占比较大,提示广大女性随着年龄增长,超重可能会增加罹患恶性肿瘤风险,要注意做好乳腺恶性肿瘤早期筛查工作。超重人群更易成为...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中医痰湿体质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COPD)发病及严重程度的相关性。方法:将158例患者进行归类后分为A组21例、B组39例、c组47例、D组51例,根据中医体质量表的计分方法计算各亚量表的得分,然后采用判别分析法对每个个体的体质类型进行诊断。同一COPD患者可能表现为多种体质兼夹,对于此种情况,本课题组将其作为几种相应的体质类型进行归类研究。结果:A组位列前3位的中医体质分别为平和质9例(42.8%)、气虚质7例(33.3%)、阳虚质5例(23.8%);B组位列前3位的中医体质分别为气虚质18例(46.2%),阳虚质11例(28.2%),痰湿质7例(18.0%);C组位列前3位的中医体质分别为痰湿质20例(42.6%),血瘀质17例(36.2%),气虚质8例(17.0%);D组位列前3位的中医体质分别为痰湿质22例(43.1%),湿热质14例(27.5%),血瘀质12例(23.5%)。痰湿体质49例,占31.0%,其中A组占0,B组占18.0%,C组占42.6%,D组占43.1%。与痰湿体质兼夹同见的前3位体质分别为瘀血体质6例,湿热体质4例,阳虚体质3例。结论:①气虚质、阳虚质、痰湿质、湿热质和血瘀质是COPD的主要体质影响因素;②痰湿体质与气流受限程度及急性加重风险呈正相关;(萤对于症状较少的COPD患者,可以通过中医体质类型分析来预测其急性加重的风险程度,从而指导患者用药。  相似文献   

7.
杨鑫荣  曾理  明丽 《河南中医》2014,(9):1756-1757
目的:观察乳腺增生病高频超声分类与中医辨证分型的相关性研究。方法:回顾性分析156例乳腺增生患者临床资料,对其高频超声诊断影像学表现进行分类,并与中医证型进行相关性统计。结果:乳腺增生病高频超声影像学分类与中医辨证分型具有相关性(P〈0.05);液性肿块者多见于冲任失调证(P〈0.05);实性肿块者多见于肝郁痰瘀证;豹纹征者与中医辨证分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腺增生病高频超声分类与中医证型存相关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昆明地区慢性心衰患者中医体质分布特点及不同体质类型对慢性心衰患者心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昆明地区2012年01月至2013年02月间就诊的303例慢性心衰患者进行中医体质辨识、探讨中医体质类型与慢性心衰患者心功能的关系。结果:昆明地区慢性心衰患者中气虚质、阳虚质、血瘀质占比例较大,按AHA/ACCStage心功能分期,B期慢性心衰患者中平和质所占比例最大(P〈0.05);C期慢性心衰患者中气虚质所占比例最大(P〈0.05);D期慢性心衰患者中气虚质所占比例最大(P〈0.05)。结论:昆明地区慢性心衰患者中医体质以气虚质、阳虚质、血瘀质多见。随着慢性心衰病程的进展,偏颇体质所占的比例增加,阳虚质、血瘀质所占比例有增加趋势。  相似文献   

9.
目的:调查武清地区女性乳腺增生发生情况及成因。方法:问卷调查收集2015年1月到2015年12月到天津市武清区中医医院进行检查的2400例武清本地受试者中医体质辨识结果等基本信息,根据彩超检查结果判断是否存在乳腺增生,分成疾病组与对照组进行流行病学研究及成因分析。结果:武清地区乳腺增生发病遍布武清整个区域,包括武清区内各街道及所属各乡镇村街,与乳腺增生发病相关密切的前四位中医体质是气郁质合并痰湿质,气郁质合并气虚质,阳虚质合并痰湿质,阴虚质合并湿热质。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乳腺增生症患者的中医体质类型分布情况,并对其相关发病因素与体质类型的相关性进行探讨。方法选取乳腺增生症女性患者250例作为研究组,另选取同一时期体检健康的女性212例作为健康对照组进行病例对照研究。2组研究对象入组后均按要求填写《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表》,并对其体质类型进行判定,研究组患者还需填写自拟的《乳腺增生症临床调查表》,对比分析乳腺增生症患者临床主要的中医体质类型表现及不同体质类型与乳腺增生症相关发病因素(包括年龄、性格偏向、饮食偏好及工作性质)的相关性。结果乳腺增生症患者中医体质类型由高分布到低依次是气郁质、痰湿质、瘀血质、阳虚质、阴虚质等,其中研究组阳虚质、痰湿质、瘀血质及气郁质患者均明显多于健康对照组(P0.05),是乳腺增生症的4种常见体质类型;乳腺增生症4种常见体质类型中阳虚质的分布特点是年龄51~60岁、性格偏向急躁易怒、饮食偏好素食及非体力工作(均P0.05),痰湿质的分布特点是年龄31~50岁、性格偏向开朗或温和、饮食偏好荤食及非体力工作(均P0.05),瘀血质的分布特点是年龄31~50岁、性格偏向急躁易怒、饮食偏好荤食及非体力工作(均P0.05),气郁质的分布特点是年龄20~40岁,性格偏向急躁易怒、饮食偏好荤食及非体力工作(均P0.05)。结论乳腺增生症患者的不同中医体质类型分布存在一定差异,临床中以阳虚质、痰湿质、瘀血质及气郁质的偏颇体质最常见,且不同体质类型与患者的年龄、性格偏向、饮食偏好及工作性质存在一定相关性。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乳增丸对乳腺增生病患者的治疗作用.方法:按照疾病诊断标准纳入72例病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分别服用乳增丸及乳癖消片,疗程均为3个月,研究结束后观察乳增丸的治疗效果及该药物对血清泌乳素(PRL)、雌二醇(E2)、睾酮(T)水平的影响.结果:乳增丸治疗乳腺增生病36例,总有效率达97.2%,明显优于对照组乳癖消片,并能显著降低乳腺增生病患者血清PRL、E2水平和升高血清T水平.结论:乳增丸具有调节内分泌激素作用,从而对乳腺增生病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乳腺贴"贴敷治疗乳腺增生病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采用双盲、平行随机、安慰剂对照的临床研究,180例有规则月经的乳腺增生病患者分为两组,"乳腺贴"贴敷治疗组(简称治疗组)90例,采用"乳腺贴"贴敷于乳房增生病变部位及穴位治疗;采用"乳腺贴安慰剂"贴敷于乳房增生病变部位及穴位(简称对照组)90例,两组治疗时间均为3月,观察对比两组乳房疼痛、乳房增生肿块、乳腺影像报告与数据系统(Breast imaging reporting and data system,BI-RADS)分级变化、临床疗效与不良反应。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治疗后在患者乳房疼痛缓解、增生肿块缩小及分布减少(彩超检测下)方面均有较好效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治疗后3月,治疗组患者BI-RADS分级均有明显降低,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患者BI-RADS分级III级转I级、III级转II级、II级转I级例数方面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两组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有效率96.67%,对照组有效率17.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期间均未发生严重的全身不良反应;治疗组发生局部发痒3例,皮肤发红6例;对照组发生局部发痒3例,皮肤发红5例;两组均未发生:恶心、呕吐、纳差、腹部不适、腹泻、便秘等消化道不良反应。结论:"乳腺贴"贴敷疗法能够消除或减轻乳房疼痛、减小乳腺增生肿块及分布范围、降低BI-RADY分级,临床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使用方便。  相似文献   

13.
冯斌  齐慧  郑宏 《河南中医药学刊》2011,(12):1443-1444
目的:总结郑启仲从体质分类入手防治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经验。方法:将174例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90例)和对照组(84例),治疗组参考王琦体质分类标准,根据郑启仲老师经验,把患儿分为气血两虚质、气虚质、阴虚质、实热质四类,针对四类体质选拟相应方药口服;对照组口服转移因子口服液。两组疗程均1月。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1.56%,对照组有效率为82.1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辨体质防治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中药联合整肠生(有效成分为地衣芽孢杆菌)治疗慢性复发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疗效。方法:将40例慢性复发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20例。试验组给予中药汤剂联合整肠生(500mg,3次/天)治疗8周;对照组只给予中药汤剂,治疗8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临床症状改善状况、肠镜检查结果、复发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试验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综合疗效、临床症状改善状况、肠镜检查结果及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的比较,差别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治疗2周时,在临床主要症状记分上,试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复发情况:随访6个月,试验组2例复发,而对照组8例复发。结论:整肠生联合中药治疗慢性复发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能够更快地控制临床症状,且明显减少复发。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中药配合超声引导下穿刺治疗乳腺脓肿的临床效果。方法:32例随机分为治疗组16例和对照组16例,两组均在超声引导下穿刺脓肿并用生理盐水冲洗,穿刺液送细菌培养加做药敏试验。穿刺术后治疗组口服中药治疗,对照组静滴抗生素治疗。结果:治愈率治疗组93.8%,对照组56.3%,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脓液消退时间、肿块消退时间、血象恢复正常时间、治疗时间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结论:中药配合超声引导下穿刺治疗乳腺脓肿可以加快肿块及脓液消退,缩短治疗时间,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6.
陶悦  王永锋 《中医临床研究》2010,2(21):45-45,47
目的:评价桂枝茯苓胶囊联合维生素E治疗乳腺增生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125例乳腺增生病口服桂枝茯苓胶囊和维生素E,疗程为3个月。观察临床疗效并作安全性评价。结果:临床痊愈36人(占28.8%),显效49人(占39.2%),有效36人(占28.8%),无效4人(占3.2%),总有效率为96.8%,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桂枝茯苓胶囊联合维生素E治疗乳腺增生病有良好的疗效,而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7.
覃爱华 《四川中医》2014,(8):164-166
目的:研究中医护理联合针灸对乳腺增生患者的治疗效果及复发情况。方法:选取我院在2011年06月至2013年06月门诊及住院部收治的180例乳腺增生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行常规的药物治疗及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针灸治疗联合中医护理;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及复发率。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及复发率比较χ2=5.5938、26.7984,P均0.05,肿块大小、疼痛评分、SAS评分及SDS评分比较t=12.3329、9.4868、8.6031、5.0126,P均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医护理联合针灸对乳腺增生患者的治疗:有效改善其不良心理情况,缓解临床症状,降低疾病复发的几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并探讨乳腺增生应用逍遥散加味治疗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132例乳腺增生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66例,观察组患者接受逍遥散加味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方法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之间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中有13例患者被治愈,47例有效,6例无效,总有效率为90.90%;对照组患者中2例患者被治愈,38例有效,26例无效,总有效率为60.60%,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与对照组相比具有明显的优势,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逍遥散加味具有诸多功效,采用逍遥散加味治疗方法对乳腺增生患者进行治疗能够取得非常好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9.
李湘奇  曹燕 《中医药学刊》2010,(8):1605-1607
目的:探讨中药制剂红金消结胶囊对乳腺增生病的疗效和彩色多普勒血流的影响。方法:将265例乳腺增生病病人随机分为红金消结胶囊治疗组165例,对照组100例,分别采用红金消结胶囊及乳癖消片治疗,观察治疗前后增生腺体彩色多普勒血流变化。结果:红金消结胶囊治疗组血流信号明显减少,血流速度(Vamx)提高,阻力指数(RI)减小,均P〈0.05;并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均P〈0.05或0.01。结论:红金消结胶囊能够显著改善乳腺组织的结构,调整乳腺组织的血流动力,是一种有效的中药制剂。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肱动脉血管内皮舒张活性与中医证型相关性。方法:观察96例高血压病患者肱动脉血管内皮舒张活性的变化,其中肝肾阴虚型21例、肝阳上亢型20例、痰湿内阻26例、瘀血内停29例,并与20例正常人比较,探讨高血压病患者肱动脉血管内皮舒张活性与中医证型的相关性。结果:(1)高血压病组患者肱动脉充血后内径变化率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2)高血压病各证型患者肱动脉充血后内径变化率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肱动脉充血后内径变化率变化趋势:瘀血内停型、痰湿内阻型(肝阳上亢型、肝肾阴虚型(正常对照组。结论:(1)高血压患者肱动脉血管内皮舒张活性降低。(2)瘀血内停型、痰湿内阻型高血压病患者肱动脉血管内皮舒张活性水平显著降低,显示瘀血内停、痰湿内阻与肱动脉血管内皮舒张活性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