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1 毫秒
1.
HPV感染与宫颈癌及癌前病变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HPV感染与宫颈癌及癌前病变的关系。[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23例宫颈癌、86例宫颈癌前病变(CINI28例、CINⅡ26例、CINⅢ32例),35例慢性宫颈炎中HPV感染及分型、构成、年龄分布状况。[结果]HPV总阳性率为41.7%,在慢性宫颈炎(8.6%)、宫颈癌前病变(CINI+Ⅱ+Ⅲ)(48.8%)和宫颈癌(65.2%)三者比较中,差异具有显著性(X^2趋势=22.84,P〈0.01);HPV感染在不同宫颈疾病亚型不同,在慢性宫颈炎、CINI中HPV6、11占优势,CINII、CINⅢ和宫颈癌中以HPV16、18为主;不同宫颈疾病HPV感染构成比。在慢性宫颈炎、宫颈癌前病变及宫颈癌中分别为5.0%、70.O%、25.0%,宫颈癌前病变与宫颈癌HPV感染显著高于慢性宫颈炎(P〈0.01);HPV感染在青年组占50.0%,中年组占44.9%,老年组17.4%,尤其46~55岁为高,占52.2%,青年组与老年组(X2=6.15,P〈0.05)及中年组与老年组(X2=5.82,P〈0.05)比较有统计学差异。[结论]HPV感染是宫颈癌前病变和宫颈癌的主要致病因素,HPV16、18和宫颈癌密切相关,青年妇女和中年妇女HPV感染比例较大。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宫颈病变组织中整合素连接激酶(integrin—linkkinase,ILK)、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metalloprotei—nases,MMP-9)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免疫组化方法检测2010—09-01—2012-06-30我院门诊及住院的60例宫颈鳞状细胞癌、100例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intraepithelialneopla,CIN)、40例慢性宫颈炎组织中ILK和MMP-9的表达。结果:1)宫颈癌组织中ILK表达率为80.0%(48/60),明显高于正常宫颈黏膜上皮的0%(0/40),X2=61.54,P〈0.001;高于CINI~Ⅱ的30.77%(16/52),X2=27.27,P〈O.001;也高于CINlll的45.83%(22/48),X2=13.65,P〈O.001。而CINI~Ⅱ与CINHI之间ILK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2.404,P=0.121。宫颈癌组织中MMP-9表达率为88.33%(53/60),明显高于正常宫颈黏膜上皮(0/40),YX2=75.18,P〈0.001;高于CINI~Ⅱ的28.85%(15/52),X2=41.33,P〈O.001;但与CINⅢ的79.17%(38/48)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1.69,P=0.194。MMP-9在CINⅢ的表达明显高于CINI~Ⅱ,X2=25.37,P〈0.001。ILK表达与临床分级、组织学分级和淋巴结转移有关,P值均〈O.05。MMP-9与淋巴结转移有关,P=0.012。ILK和MMP9在宫颈癌组织中表达呈正相关,r=0.429,P〈0.05。结论:ILK、MMP-9在宫颈癌组织中均呈过表达,且两者的过表达可能在宫颈癌浸润转移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p53、p16在宫颈上皮内瘤变及宫颈癌中的表达及意义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p53、p16在宫颈上皮内瘤变及宫颈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79例宫颈上皮内瘤变(CIN)、79例宫颈鳞癌和16例正常宫颈组织中p53、p16的表达。结果:在正常宫颈组织、CIN和宫颈鳞癌中p53的阳性率分别为0.00%、47.77%及60.76%,其表达有统计学意义(P〈0.01);p16的阳性率分别为0.00%、37.97%及67.09%,其表达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CINI、Ⅱ、Ⅲ级组中p53的阳性率分别为24.14%,42.31%及62.50%,有统计学意义(P〈0.05);p16的阳性率分别为13.79%、38.46%及66.67%,(P〈0.01)。在CIN伴湿疣组p53及p16的阳性表达均高于无湿疣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宫颈鳞癌病理分级,p16表达上调(P〈0.05),而p53表达下调。结论:p53随CIN分级增加而上调,在鳞癌中呈过表达,p53基因突变与宫颈鳞癌的发生、发展有关,尤其是在宫颈鳞癌发生的早期;随宫颈CIN等级增加及宫颈鳞癌分级增加p16表达显著增加,p16标记可作为宫颈CIN分级与鳞癌诊断的重要辅助指标。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宫颈癌及其癌前病变组织中HPV16E6、E7蛋白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SP法对15例正常宫颈、25例宫颈上皮内瘤变(C1N)以及61例浸润性宫颈癌组织进行了HPVl6E6、HPVl6E7蛋白表达的检测。结果在正常宫颈、CINI~Ⅱ、CINⅢ及浸润性宫颈癌中,HPVl6E6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0(0/15)、7.14%(1/14)、36.36%(4/11)、59.02%(36/61);CINⅢ和浸润性宫颈癌中HPVl6E6蛋白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正常宫颈组织和CINI~Ⅱ(P〈0.05);在高、中、低分化宫颈癌中,HPVl6E6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5.45%(5/11)、77.78%(14/18)、53.13%(17/32);HPVl6E6蛋白在不同分化程度的宫颈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但HPVl6E6蛋白表达与官颈癌组织分化程度无明显相关性(ys=0.123),HPVl6E6蛋白阳性表达率与宫颈癌临床分期和淋巴结转移无关(P〉0.05)。HPVl6E7蛋白在正常宫颈上皮、CINI-Ⅱ、CIN Ⅲ及浸润性富颈癌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20.00%(3/15)、42.86%(6/14)、63.64%(7/11)、57.38%(35/61),HPVl6E7蛋白在不同宫颈组织中的阳性表达率无明显差异(P=0.05);HPVl6E7蛋白的表达与富颈癌临床分期、淋巴结转移和组织分化均无关(P〉0.05)。结论 HPVl6E6蛋白的检测有可能作为宫颈癌前病变转归的指标。  相似文献   

5.
王敏 《实用肿瘤学杂志》2009,23(3):245-248,274
目的探讨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感染及P16INK4A、PCNA在宫颈上皮内瘤变(CIN)中的表达及临床病理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病理组织化EnVision法检测506例宫颈病变中P16INK4A及PCNA的表达情况。通过原位杂交(ISH)检测其HPV16/18型及6/11型DNA的感染率。结果HPV在不同程度宫颈病变中总检出率为47.23%(239/506),CIN组中检出最多的感染类型为HPV16/18,43.28%(219/506)。CINⅠ级HPV16/18型检出率较鳞化伴增生组明显增加(P〈0.05);尤其在CINⅡ、CINⅢ组中阳性表达率较高;P16INK4A表达率为72.92%(369/506),其中CINI级P16INK4A蛋白表达率71.54%(93/130)较宫颈上皮鳞化伴增生组表达率31.96%(31/97)和尖锐湿疣组表达率41.67%(10/24)明显增加(P〈0.01),CINU组P16INK4A蛋白表达率90.38%(94/104)、CINⅢ组表达率92.6%(112/121)较CINⅠ明显增加(P〈0.01)。PCNA阳性表达率在CINⅠ组、CINⅡ组、CINⅢ、宫颈癌组均不同程度的表达,较宫颈上皮鳞化伴增生组表达率5.15%(5/97)和尖锐湿疣组表达率25.00%(6/18)明显增加(P〈0.01)。结论随宫颈病变严重程度的增加,P16INK4A、PCNA阳性表达率及染色程度呈递增趋势,与HPV16/18型感染关系密切,可能对宫颈癌的发生、发展具有协同作用,可作为宫颈上皮鳞化伴增生与CINⅠ、CINⅡ、CINⅢ级及子宫颈鳞状细胞癌的诊断,作为宫颈肿瘤性及非肿瘤性的标记物。同时P16INK4A参与肿瘤的发生、发展,也初步显示利用这一基因异常靶点进行临床治疗的希望。  相似文献   

6.
宫颈病变组织中E-cad和β-cat的表达及其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上皮性钙黏附蛋白(epithelial-cad,E-cad)和β-连接素(β-cate-nin,β-cat)在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ervicalintra epithelial neoplasia,CIN)和宫颈鳞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应用SP法检测E-cad和β-cat在正常宫颈上皮、CINⅠ级、CINⅡ~Ⅲ级及宫颈鳞癌组织的表达。结果:正常宫颈中E-cad 和β-cat为膜表达。E-Cad表达在正常宫颈、CINⅠ级、CINⅡ~Ⅲ级和宫颈鳞癌中分别为86%(12/14)、82%(9/11)、54%(7/13)和21%(8/38);β-cat膜表达率分别为79%(11/14)、64%(7/11)、23%(3/13)和11%(4/38);E-cad表达在正常宫颈与鳞癌之间、CINⅠ级与鳞癌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在鳞癌的不同病理学分级和肌层浸润深度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β-cat表达在正常宫颈与CINⅡ~Ⅲ级、宫颈鳞癌以及CINI级与鳞癌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宫颈鳞癌的不同病理分级之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宫颈鳞癌中,Ecad与β-cat的表达形式具相关性,P<0.001。结论:E-cad和β-cat异常表达是宫颈上皮性肿瘤进展的早期事件;在宫颈浸润性鳞癌中,它们的异常表达可能与肿瘤的侵袭潜能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感染及病毒载量与宫颈病变的关系。方法:对774例研究对象采用第二代杂交捕获试验(HC—Ⅱ)进行宫颈脱落细胞的HPV-DNA定量检测。分析不同程度宫颈病变的HPV感染情况,并根据HPV病毒载量将所有检测对象分为四组,阴性(RLU/CO〈1.0)、低载量(1.0≤RLU/CO〈10)、中载量(10≤RLU/CO〈100)、高载量(RLU/CO≥100),采用非条件多项式logistic回归分析病毒载量与宫颈病变级别的关系。结果:在检测的774例研究对象中,对照组、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Ⅰ、CINⅡ、CINⅢ和浸润性宫颈癌患者的HPV感染率分别为21.29%、82.35%、80.00%、90.16%和86.67%。对照组高危型HPV感染率明显低于CIN和浸润性宫颈癌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HPV阳性者患CIN的风险是阴性者的24.96倍(95%CI:13.20~47.18),患浸润性宫颈癌的风险是HPV阴性者的24.03倍(95%CI:12.01~48.09)。在不同级别宫颈病变中,CINI组的低病毒载量患者占11.67%,高载量占41.18%,OR值为23.84(95%CI:5.96~95.33),P〈0.001;而在CINⅢ组中62.30%的患者呈高病毒载量,OR值达64.70(95%CI:25.98~161.20),P〈0.001。结论:高危型HPV感染与CIN和浸润性宫颈癌的发生密切相关;宫颈高危型HPV病毒载量是影响宫颈病变严重程度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在宫颈癌和宫颈上皮内瘤变巾的表达及其生物学意义。[方法]选取1996年至2004年诊断为宫颈癌的存档组织蜡块78例,CIN40例,正常宫颈组织12例。41例新鲜宫颈组织和液基细胞标本取自2005年至2006年手术切除标本。利用免疫组织化学、Westernblot和RT-PCR等方法检测宫颈癌、宫颈上皮内瘤变、癌旁组织、正常组织和液基细胞巾的HIF-1α表达。[结果]宫颈癌、CINⅡ~m、CINI和正常组织中HIF-1α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8.9%(46/78)、48.0%(12,25)、6.67%(1/15)、0(0/12);宫颈癌组织中,HIF-1α表达与肿块大小、FIGO分期、组织学分级和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P〈0.05),与患者年龄无关:宫颈癌组织和CINⅡ~Ⅲ中的mRNA和蛋白水平均高于癌旁和正常组织及CINI(P〈0.05);液基细胞中宫颈癌和HSIL的mRNA和蛋白水平都高于LSIL及正常细胞(P<0.05)。[结论]HIF-1α可能是宫颈癌形成过程中的早期分子事件,其表达增强与宫颈癌的浸润性发展密切相关,有可能成为新的早期筛查和判断宫颈癌生物学行为的诊断指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组织蛋白酶B(CB)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与宫颈癌发生发展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45例宫颈鳞癌(ICC)、63例宫颈上皮内瘤样变(CIN)及33例正常宫颈上皮(NEC)中CB蛋白的表达。结果CB在NEC中阴性表达,ICC组织中CB蛋白阳性表达率55.56%(25/45)高于CIN组30.15%(19/6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B蛋白表达与宫颈癌的发生发展有关。  相似文献   

10.
背景与目的:survivin基因是凋亡抑制蛋白(IAP)家族的新成员,其组织分布具有明显的细胞选择性,即仅表达于胚胎及胎儿组织及大多数癌瘤组织中,而不表达于终末分化的成人组织。本研究探讨survivin在宫颈鳞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HPV-16感染及p53表达的相关性。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链霉素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酶连接法(S—P法)检测survivin、HPV-16、053基因在21例正常宫颈组织、23例CIN及72例宫颈鳞癌组织中的表达。结果:survivin基因在正常宫颈组织中不表达,在23例CIN中4例表达阳性,占17.39%,与正常宫颈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x^2=9.210),在72例宫颈鳞癌组织中52例表达阳性,占72.22%,其中病理分级为G1级的宫颈鳞癌中survivin基因表达阳性率为61.3%,(17/35),G2/G3级为89.19%(33/37),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x^2=9.5211)。临床分期Ⅰ期的宫颈鳞癌的survivin基因表达阳性率为31例中有16例,占51.61%,临床分期Ⅱ期的宫颈鳞癌的survivin基因表达阳性率为28例中有24例,占85.71%,Ⅲ期者为92.30%(12/13),两两比较,Ⅰ期与Ⅱ期,Ⅰ期与Ⅲ期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Ⅱ期与Ⅲ期差异无显著性(P〉0.05)。survivin基因表达阳性率与宫颈鳞癌的病理分级和临床分期呈正相关。宫颈鳞癌组织中P53蛋白表达阳性、阴性者中survivin基因表达阳性率分别为84.78%(39/46),50.00%(13/26),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HPV-16表达阳性、阴性者中survivin基因表达率分别为81.4%(35/43),58.6%(17/29),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survivin基因表达阳性率与宫颈鳞癌组织中053及HPV-16表达有相关性。结论:①survivin基因的表达与宫颈鳞癌的临床分期、病理分级及患者预后密切相关,其高表达提示宫颈鳞癌预后不良。②survivin基因的表达与宫颈鳞癌组织中p53突变及HPV-16感染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Toll样受体9(Toll-like receptor-9,TLR9)是天然免疫受体之一,近期研究表明TLR9与多种上皮性肿瘤发生的早期行为密切相关。本研究拟从蛋白质水平观察宫颈上皮组织中TLR9表达变化与维吾尔族妇女宫颈癌病理进程的关系。方法:收集维吾尔族妇女宫颈炎、宫颈上皮内瘤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和宫颈鳞癌(cervic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CSCC)患者的宫颈上皮石蜡包埋组织标本共97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各组织中TLR9蛋白表达水平。结果:TLR9蛋白在绝大部分宫颈炎患者的宫颈上皮细胞中不表达(88.2%)或弱表达(11.8%),但是随着宫颈上皮内瘤变和宫颈癌的发生,表达水平逐渐上升,其阳性率依次为慢性宫颈炎(2/17,11.8%),CINⅠ(4/19,28.6%),CINⅡ(3/10,30.0%),CINⅢ(12/24,50.0%),CSCC(17/32,53.1%),5组之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INⅢ及CSCC与宫颈炎间的阳性率差异显著(P0.05),但是CINⅠ和CINⅡ与宫颈炎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在CSCC中,不同肿瘤分化程度之间其TLR9蛋白阳性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LR9蛋白可能参与了宫颈癌的发生和发展的进程。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人类端粒酶RNA(hTERC)及原癌基因C—myc在子宫颈病变中的表达。方法荧光原位杂交(FISH)法检测35例子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8例浸润性子宫颈癌、19例炎性反应(对照)患者子宫颈组织中hTERC和C-myc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3号染色体上的hTERC基因在慢性子宫颈炎组织、CINⅠ、CINⅡ~Ⅲ及子宫颈癌中的阳性率分别为5.3%(1/19)、16.7%(2/12)、87.0%(20/23)及87.5%(7/8),CINⅡ~Ⅲ及子宫颈癌中阳性率明显升高(χ^2=36.299,P〈0.01;χ^2=40.237,P〈0.01),原癌基因C-myc阳性率分别为5.3%(1/19)、8.3%(1/12)、78.3%(18/23)及62.5%(5/8),CINⅡ-Ⅲ及子宫颈癌中阳性率明显升高(χ^2=30.200,P〈0.01;χ^2=34.224,P〈0.01)。CINⅡ~Ⅲ及子宫颈癌中hTERC和C—myc基因表达之间呈正相关(r=0.514,P〈0.01)。结论3号染色体上hTERC基因及原癌基因C-myc的阳性表达与子宫颈癌的发生、发展可能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检测石蜡包埋样本HPV E6/E7 mRNA在子宫颈癌筛查及预后判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应用支链DNA技术对石蜡包埋样本行HPV E6/E7 mRNA定量检测,以病理学诊断结果为标准分组并对拷贝值进行分析.比较各组间HPV E6/E7 mRNA阳性率及拷贝均数.结果 子宫颈癌组的HPVE 6/E7 mRNA阳性率高于子宫颈上皮内瘤变(CIN)1、CIN2、CIN3组、慢性子宫颈炎组[分别为94.29%(66/70)、30.30%(20/66)、50.00%(19/38)、59.46%(44/74)、5.66 %(3/50),均P< 0.004 5],CIN组的阳性率均高于慢性子宫颈炎组(P<0.004 5).CIN2组和CIN3组的阳性率均高于CIN1组(P<0.0045),CIN2组和CIN3组间的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04 5).子宫颈癌组的拷贝值高于慢性子宫颈炎组、CIN1、CIN2、CIN3组(分别为16 508.730±8 741.402、929.337±460.880、3 239.681±1 447.399、5 286.224±2 933.445、4.941±2.263,均P<0.05),CIN组的拷贝值均高于慢性子宫颈炎组(P<0.05),CIN3组的拷贝数值高于CIN1组(P<0.05),CIN1组和CIN2组、CIN2组和CIN3组间的拷贝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PV E6/E7 mRNA阳性率和拷贝值的变化趋势与子宫颈病变的程度有关.子宫颈石蜡包埋组织检测HPV E6/E7 mRNA在预见疾病风险上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可作为子宫颈癌筛查和指导随访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4.
黄伟  彭先高 《陕西肿瘤医学》2011,(12):2514-2518
目的:探讨早期宫颈癌组织中成纤维生长因子-2(FGF-2)的表达与微淋巴管生成的关系及其意义。方法:运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FGF-2在早期宫颈癌、CIN及慢性宫颈炎组织中的表达及其微淋巴管密度(LVD),微淋巴管采用D2-40标记。结果:FGF-2在早期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LVD均显著高于CIN及慢性宫颈炎组织(P〈0.05);两者在淋巴结转移组的表达也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P〈0.05)。早期宫颈癌组织中FGF-2的表达与LVD存在相关性,相关系数r=0.749(P〈0.05),FGF-2阳性组LVD较FGF-2阴性组LVD显著增高(P〈0.05)。结论:FGF-2在早期宫颈癌呈高表达且与LVD呈正相关,其可能通过诱导淋巴管生成促进淋巴结转移,可作为指导宫颈癌诊治及判断预后的一个重要指标,并有望成为宫颈癌治疗的靶点之一。  相似文献   

15.
细胞周期抑制蛋白p16^INK4a在宫颈病变中的异常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宫颈癌(UCC)、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及宫颈炎中p16^INK4a蛋白表达水平的变化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126例宫颈病变(UCC50例、CIN57例和宫颈炎19例)组织中p16^INK4a蛋白的表达,进行半定量分析及统计学检验。[结果]50例UCC中,p16^INK4a全部阳性表达;57例CIN中,p16^INK4a阳性表达41例,阳性表达率为71.93%,其中CIN Ⅰ,CINⅡ,CINⅢ p16^INK4a阳性表达率分别为36.84%(7/19)、81.82%(18/22)、100.00%(16/16),且三者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19例宫颈炎组织中,p16^INK4a阳性表达8例,阳性表达率为42.11%。p16^INK4a蛋白在宫颈炎、CIN和UCC组织中表达水平依次升高,且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UCC及癌前病变中p16^INK4a阳性表达明显高于良性病变。p16^INK4a在UCC及癌前病变中过表达,提示其在UCC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经阴道三维能量成像(3D—CPA)检测宫颈癌的血流与miR-455相对表达量的关系。方法: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68例宫颈癌和49例慢性宫颈炎组织中miR-455的表达。用3D—CPA成像对宫颈血流进行检测并计算血管指数(VI),最后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慢性宫颈炎组宫颈血流不丰富,VI为(0.439±0.181)条/cm3;宫颈癌组宫颈血流丰富、杂乱,VI为(0.940±0.447)条/cm3。宫颈癌组VI高于慢性宫颈炎组,P〈0.01。宫颈癌组织内miR-455的表达量低于慢性宫颈炎组(1.174-0.59VS2.58±0.83,P〈0.01)。宫颈癌组织内miR-455的表达水平与VI呈负相关(r=-0.295,P=0.014)。结论:miR-455低表达可能促进宫颈癌的血管生成,是一个潜在的抑癌基因。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血浆中载脂蛋白AⅠ(apoAⅠ)含量和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活性在维吾尔族妇女宫颈病变进程中的动态变化及评价其对于宫颈癌预警的灵敏度、特异性和准确性。方法:收集新疆地区维吾尔族宫颈病变血浆样本共82例(宫颈炎22例,CINⅡ~Ⅲ20例,宫颈癌早期20例,宫颈癌晚期20例),用酶联免疫法检测血浆中apoAⅠ蛋白含量和mTOR活性,分析其与宫颈病变进程的关系及相关性,评价其对于宫颈癌预警的灵敏度、特异性和准确性。结果:随着宫颈炎到CINⅡ~Ⅲ、宫颈癌早期和晚期发病过程,血浆apoAⅠ含量明显降低而mTOR活性上升,与正常对照宫颈炎组比较,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poAⅠ的表达与mTOR活性呈低度负相关(r<0.4,P<0.05);血浆mTOR活性的预警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度较高,分别为94.0%、60.0%、80.0%,而apoAⅠ分别为70.1%、60.0%、29.0%。从不同指标联合检测的角度分析,apoAⅠ和mTOR联合检测的灵敏度、特异度和准确度分别为82.1%、60.0%、54.5%。结论:维吾尔族妇女宫颈癌发生发展与血浆中apoAⅠ含量和mTOR活性动态变化密切相关,可以成为宫颈癌早期诊断的预警或疗效评估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8.
目的定量探讨Ki67和P53在子宫颈鳞状细胞癌(SCC)、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及慢性炎症中的表达特点、变化规律及其临床意义。方法用免疫组化和图像定量分析技术检测11例宫颈癌、27例宫颈上皮内瘤变(其中CINⅠ10例,CINⅡ6例,CINⅢ11例)及7例子宫颈慢性炎症(CC—itis)的石蜡标本中Ki67和P53表达的阳性单位。结果Ki67和P53在SCC、CIN及CC—itis组织中表达的阳性单位(PU)差异具有显著性(F=26.447,F=9.564,P均〈0.001),SCC、CIN病变中Ki67和P53表达的阳性单位明显高于CC.itis,差异具有显著性(P均〈0.001)。CIN病变中Ki67的阳性单位具有随CIN分级增高而增大的趋势(单侧检验P〈0.05)。CINⅢ组中Ki67表达的阳性单位明显高于CINⅠ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3);P53的阳性单位在CIN不同级别的比较中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CINⅡ组中P53的阳性单位明显高于CINⅠ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3)。宫颈病变需手术组的Ki67和P53的阳性单位均明显高于保守治疗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1)。结论Ki67和P53的表达强度与宫颈慢性炎症、宫颈上皮内瘤变及宫颈鳞状细胞癌有关,两者在组织中表达的阳性单位对于区分宫颈炎性病变和上皮内瘤变,区分低级别和高级别上皮内瘤变,包括CINI和CINⅡ的区分,以及对于治疗方案的拟定均具有重要价值;此外Ki67表达的阳性单位有助于CIN分级。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检测尿中巯基筛诊宫颈癌前病变、早期宫颈癌、中晚期宫颈癌的临床意义。方法:对1030例宫颈癌前病变、早期宫颈癌、中晚期宫颈癌、非宫颈部位的7种癌以及宫颈正常或宫颈良性炎症妇女,采用子宫颈癌快速自检试剂盒(fast self test—SH for screening cervical cancer,FST—SH)检测其尿中巯基。结果:特异度为94.86%;阳性率、准确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约登指数、阳性似然比,在宫颈癌前病变组为35.71%、87.42%、50.00%、91.11%、0.31、6.95;在早期宫颈癌组为65.87%、87.77%、80.58%、89.78%、0.61、12.82;在中晚期宫颈癌组为80.54%、90.24%、88.17%、91.11%、0.75、15.67:在非宫颈部位的7种癌组为12.41%、60.78%、62.96%、60.59%、0.07、2.41。结论:采用子宫颈癌快速自检试剂盒测定尿中巯基筛诊宫颈癌前病变、早期宫颈癌、中晚期宫颈癌患者,阳性率显著高于非宫颈部位的7种癌(P〈0.01),且灵敏度随着病情加重而升高(r=0.99,P〈0.05)。根据阳性结果判断为宫颈癌前病变或宫颈癌患者具有较高的准确度和阳性预测值及阳性似然比。根据阴性结果区分为非宫颈癌前病变或宫颈癌患者时具有很高的特异性和阴性预测值。因此,该方法适用于筛诊宫颈癌前病变和宫颈癌,但不适用于筛诊非宫颈部位的7种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