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目的总结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患者围手术期血压管理的护理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3月-2015年3月我院收治的121例颈动脉粥样硬化行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患者,通过对围手术期的血压严密监控,采取综合措施、及时进行调整,以避免并发症的发生。结果本组121例患者均康复出院,对治疗效果满意。结论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是预防颈动脉狭窄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有效的血压管理可以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对颈动脉狭窄行颈动脉内膜剥脱术的患者进行围术期护理的方法和效果.方法:对8例患者术前进行充分的心理护理和生活护理,调整其全身状况,完善各项术前检查,并做好术前准备工作;术后进行体位和活动指导,加强对脑高灌注综合征、术区血肿的观察和护理,注意观察呼吸变化和有无脑卒中发生,预防感染,并做好负压引流护理和抗凝护理,在患者出院前进行出院后的健康教育指导.结果:本组患者手术经过顺利,出院时症状均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记忆力明显好转,无语言障碍等.复查颈动脉超声示全部患者颈动脉通畅程度良好.术后恢复期发生切口皮下血肿1例,脑出血1例.结论:对颈动脉狭窄行颈动脉内膜剥脱术的患者加强围术期的护理能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促进其康复,改善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双侧颈动脉狭窄行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治疗策略。方法:分析14例双侧中重度颈动脉狭窄患者,11例先后行双侧颈动脉内膜剥脱术,3例行单侧手术,于围手术期行头部MRI、头颈部TCD、头颈部CTA+CTP,分析术前术后脑血流动力学变化和血压变化。术前术后采取m RS评价神经功能。结果:14例患者均成功行颈动脉内膜剥脱术,2例于术后2 d内发生脑过度灌注综合征,1例伤口感染。术后患者m RS评分低于术前(P<0.05)。结论:CEA可有效治疗双侧颈动脉狭窄,围手术期血流动力学和血压是影响手术效果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冠心病合并颈动脉狭窄患者同期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和颈动脉内膜剥脱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冠心病并颈动脉狭窄的12例,在全麻下先行颈动脉内膜剥脱,颈动脉内膜剥脱结束后同期行非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结果:本组均行单侧颈动脉内膜剥脱及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每例平均冠状动脉移植3.3支.全组围术期无死亡,无脑梗死发生.1例术后出现颈部切口血肿,1例术后出现谵妄.术后3个月~1年复查未发现脑梗死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4例有慢性脑缺氧症状者均不同程度好转,全组无心绞痛和心肌梗死发生,颈动脉超声再血管化部位血流通畅.结论:冠状动脉旁路移植同期行颈动脉内膜剥脱术安全、有效,严格把握手术适应证和科学规范的外科操作是取得良好手术效果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目的 总结颈动脉内膜剥脱术的治疗经验,进一步提高颅外段颈动脉狭窄病变尤其是双侧重度颈动脉狭窄病变的治疗水平。方法 1996年6月至2004年4月对19例重度颈动脉硬化狭窄所致的脑缺血性患者实施了颈动脉内膜剥脱术。结果 19例中有3例术中发生一过性脑缺血,另外死亡1例,其余恢复顺利。平均25个月的随访发现1例剥脱术后再狭窄。结论 颈动脉内膜剥脱术至今仍是颈动脉狭窄病变治疗的金标准,对双侧重度的狭窄病变,应用颈动脉转流是预防术中脑缺血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颈动脉内膜切除术治疗颈动脉狭窄患者围手术期的临床护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总结2012年12月~2014年3月我科收治的124例颈动脉狭窄患者实施颈动脉内膜切除术治疗围手术期的观察要点和护理方法。结果:通过手术治疗和术后相关护理措施,患者术后未发生护理并发症,能及时发现术后危及生命的并发症并处理。结论:颈动脉内膜切除术是目前治疗颅外段颈动脉内膜硬化性狭窄、预防脑卒中最常见的手术方式,护理重点是术前做好患者的安全管理,术后密切观察切口局部情况,着重预防颈部出血、脑过度灌注综合征、脑梗死等并发症,使患者平稳度过围术期。  相似文献   

7.
颈动脉狭窄行翻转式颈动脉内膜切除术21例围术期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颈动脉狭窄行翻转式颈动脉内膜切除术(eCEA)患者围术期的护理方法.方法:对21例颈动脉狭窄患者行eCEA,并给予精心术前、术后护理.结果:本组手术均顺利进行,术中颈动脉阻断时间17~25 min,平均19.7min.最早病例已随访3个月,无手术并发症发生.结论:对颈动脉狭窄患者行eCEA安全、有效,精心围术期护理,可确保手术顺利进行.减少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颈动脉内膜剥脱术后低血压发生的原因及最佳护理方案。方法通过回顾性分析20例颈动脉狭窄行CEA术后低血压发生的原因,总结护理资料。结果 20例患者经过积极去除病因、及时纠正低血压及对症护理,患者恢复顺利。结论医护人员应高度重视颈动脉内膜剥脱术后患者低血压的原因,积极采取相应的干预对策,有效减少低血压的发生,以全面保证护理质量和安全。  相似文献   

9.
曾艳 《国际护理学杂志》2016,(18):2577-2580
目的:探讨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治疗症状性颈动脉狭窄围术期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症状性颈动脉狭窄患者108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 n=54)和对照组(n=54),两组均行颈动脉内膜剥脱术。两组患者在围术期均实施护理干预,给予对照组围手术期常规的护理干预措施,给予观察组围手术期整体护理干预措施。对两组患者的焦虑自评量表( SAS)评分和抑郁自评量表( SDS)评分、并发症发生情况、护理工作满意度进行评估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在干预前,其SAS评分以及SDS评分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而观察组在经整体护理干预之后,其SAS评分以及SDS评分显著优于常规护理干预的对照组( P<0.05);对照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为18.52%,明显高于观察组( 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护理质量满意度更为显著,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结论对行颈动脉内膜剥脱术的症状性颈动脉狭窄患者在围术期实施整体护理措施可以有效减轻患者的负性心理,辅助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并加强了护患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颈动脉狭窄患者行颈动脉内膜剥脱术的护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闫雅凤  唐晟  刘宗琼 《护理学报》2005,12(12):27-28
总结了1998年6月-2005年7月85例颈动脉狭窄患者施行颈动脉内膜剥脱术的护理体会。手术前有针对性地制定护理计划,作好危险因素的评估,观察血压的波动范围,加强心理护理。手术后密切观察生命体征,注意有无脑缺血、脑血流过度灌注、血液动力学的不稳定、手术野出血等并发症的发生,开展健康教育和康复训练。做好颈动脉狭窄患者行颈动脉内膜剥脱术的护理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有利于提高手术成功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治疗颈动脉狭窄的指证与手术技巧.[方法]回顾分析在2007年6月至2009年5月期间20例颈动脉狭窄患者行颈动脉内膜剥脱术并随访的相关资料.[结果]手术均成功,颈动脉内膜剥脱术1例术后第2天出现脑梗死,3例出现局部淤血,其余未出现明显神经功能障碍.术后平均随访15个月,未有一过性脑卒中或脑梗死发生.[结论]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治疗颈动脉狭窄是安全可靠的,但需要严格掌握手术指证并由技术娴熟的专科医师操作,手术的疗效才能得到保证.  相似文献   

12.
对24例颈动脉狭窄患者给予翻转式颈动脉内膜剥脱术(eCEA),术后给予严密监测生命体征、神经功能监护、抗凝护理、并发症观察及护理等措施.结果全部患者颈动脉血流明显增加;一过性脑缺血发作临床表现消失、慢性脑缺血症状改善各9例.颈动脉血栓形成致缺血性脑卒中1例,切口血肿3例,高血压4例.认为术后给予针对性的并发症预防及护理措施,对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手术治疗效果及患者的生存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李亮  邱福轩 《中国临床研究》2014,(11):1357-1358,1361
目的探讨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总结2009年1月至2013年12月期间33例颈动脉硬化狭窄或闭塞而行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33例手术均顺利完成。围手术期内发生声音嘶哑1例,伤口血肿2例,喉头水肿1例,均经对症治疗后症状缓解,围手术期无死亡病例。随访6~48个月,31例患者术后恢复良好,脑缺血症状有不同程度改善,并且在术后随访中均未出现脑卒中。4例颈动脉完全闭塞患者,手术后2例颈动脉血流再通。术后均行颈动脉CT动脉造影检查,31例证实颈总动脉和颈内动脉血流量明显增加。结论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是治疗颅外颈动脉狭窄或闭塞,预防脑梗死,改善脑供血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的疗效.方法 分析手术治疗的12例颈动脉硬化性狭窄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其手术适应证、手术要点、围手术期处理.所有患者明确颈动脉狭窄程度达70%~90%,术中放置颈动脉转流管,常规使用肝素抗凝,术后药物控制血压及监测生命体征.结果 2例术后8~10 d发生脑出血再手术,1例术后死亡.其他患者恢复良好,术后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提示颈动脉通畅.结论 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是一种简单、较为安全的方法.术中精细操作、合理使用转流管、术后药物控制血压、监测生命体征可以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治疗颈动脉狭窄性脑缺血性疾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颈动脉内膜剥脱术的手术指征、手术方法及围手术期的处理。方法:回顾性分析5例颈动脉狭窄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5例患者术后恢复满意,1例出现术野血肿,2例出现一过性声音嘶哑,1例出现听力减退,1例出现头晕。结论:颈动脉内膜剥脱术安全有效,术前、术中抗凝治疗可降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周意  张瑶  魏红蕾  季瑾 《上海护理》2003,3(4):34-35
颈动脉严重狭窄极易引起脑卒中 ,而脑卒中一直是威胁中老年人生命的常见病。在脑血管功能不全患者中 ,有相当比例的患者其病变在颅外血管。动脉粥样硬化导致颅外动脉阻塞性病变是最常见的原因 ,常累及颈总动脉分叉部及颈内动脉。当颈动脉狭窄率达 6 0 %~ 10 0 %时行颈动脉内膜剥脱术 ,能降低脑卒中的发生率和病死率[1] 。我们对 10例在我院行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患者的临床资料作回顾总结 ,探讨防止发生脑部并发症的预防措施。1 对象与方法2 0 0 2年 5月~ 2 0 0 2年 11月 ,我院心血管外科收治因颈动脉狭窄而行内膜剥脱术 10例 ,其中男 6例 ,…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预见性护理应用于颈动脉狭窄内膜剥脱术后病人对减少并发症的临床效果。[方法]连续选取我院2015年4月—2017年4月入住神经外科行预防颈动脉狭窄内膜剥脱术的病人69例,将病人分为观察组(n=34例)和对照组(n=3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给予预见性护理措施;观察并记录两组病人并发症发生率、病人及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8.8%)显著低于对照组(31.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病人及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94.1%)显著高于对照组(71.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预见性护理可降低颈动脉狭窄内膜剥脱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病人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18.
目的总结26例颈动脉内膜剥脱术的经验。方法回顾分析2004年6月~2005年12月在我院行颈动脉内膜剥脱术26例病历资料:结果全组患者无围术期死亡、脑梗死等不良事件发生。结论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是治疗颅外颈动脉狭窄、脑梗死后遗症及预防脑梗死、改善脑供血的安全、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评价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的早期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例行颈动脉内膜剥脱术颈动脉粥样硬化患者临床资料,记录术前及手术后6个月颈部及大脑中动脉血管血流峰值,并比较手术前、后临床症状评分.结果 术后患者颈动脉血流峰值及大脑中动脉收缩期血流峰值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颈动脉狭窄引起的缺血性症状得到明显改善.结论 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治疗颈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早期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20.
董剑  纪红 《天津护理》2014,(3):279-280
<正>颈动脉狭窄是颈总动脉分叉处或颅内动脉起始部动脉粥样硬化,当斑块增大或破裂时造成颈动脉狭窄或栓塞,使远端灌注压下降,导致低灌注性脑梗死~([1])。自1951年Spenee首例颈动脉内膜剥脱术(carotid endartereetomy,CEA)成功以来,已成为防止颈动脉粥样硬化引起的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有效方法 ~([2])。但术后各类并发症严重影响手术效果和患者预后。现就颈动脉狭窄患者行CEA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