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自拟调肝和胃汤加减治疗肝胃不和型慢性胃炎的疗效。方法:将341例主要证型属肝胃不和的慢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221例以中药颗粒剂为主,对照组120例单纯西药治疗。观察2~4w。结果:治疗组在总体疗效及主要症状改善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中医治疗慢性胃炎的疗效明显优于单纯用西药的疗效,自拟调肝和胃汤加减治疗肝胃不和型慢性胃炎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慢性胃炎患者Hp感染及胃粘膜改变与中医证型的相关性。方法:将296例慢性胃炎患者分为肝胃不和证、脾胃湿热证、脾胃虚寒证、胃阴不足证、胃络瘀阻证5个证型,观察各中医证候分布与Hp感染、胃镜象的关系。结果:1. 慢性胃炎中医证型分布规律为脾胃湿热型>肝胃不和型>脾胃虚寒型>胃阴不足型>胃络瘀血型。2. Hp感染率最高的是脾胃湿热型,脾胃湿热型、肝胃不和型的Hp感染率与其它三型的Hp感染率存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 肝胃不和证、脾胃湿热证胃粘膜病变的发生率存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脾胃湿热型及肝胃不和型中检出率最高的均为粘膜红斑。结论:慢性胃炎中医证型与Hp感染、胃粘膜改变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3.
中医辩证分型联合西药治疗慢性胃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慢性胃炎的中医辨证分型联合西药治疗的方法。方法:中医辨证论治,对慢性胃炎分型治疗(脾胃虚寒型、湿热中阻型、肝胃不和型、瘀阻胃络型、胃阴亏虚型)结合西药(奥美拉唑+阿莫西林、克拉霉素+胶体果胶铋+吗丁啉)的治疗方法。结果:90%患者病情转好,症状明显减轻。结论:在临床通过健脾温中、清脾泻热、疏肝和胃、活血化瘀、养阴益胃等治法结合西药抑酸、抗幽门螺杆菌、保护胃粘膜及促进胃动力等治疗慢性胃炎效果极佳。  相似文献   

4.
杨百京  蔡钢  赵瑾 《农垦医学》2010,32(1):25-27
目的:探讨胃癌前病变病理演变Hp感染与中医证型的相关性。方法:随机抽取慢性胃炎与胃癌前病变123例,做对照研究。结果:与慢性胃炎组比较,癌前病变组肝胃气滞、脾胃湿热两组中医证型发生率降低,脾胃虚寒、胃络瘀血两组中医证型发生率增高,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癌前病变组Hp感染以脾胃气虚、脾胃虚寒两组中医证型增高,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慢性胃炎发展到癌前病变的病理演变过程中,由脾胃湿热转为脾胃虚寒,寒凝血脉,导致胃络瘀血可能是关键因素。虚、滞、寒、瘀是胃癌前病变病理演变的基本规律,也是辨证论治的关键。正气不足,不仅是癌前病变发生的重要原因,而且可能是Hp感染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慢性胃炎患者幽门螺旋杆菌(Hp)滴度水平与不同中医证型的相关性。方法采集分析慢性胃炎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慢性胃炎辨证标准辨证分型,检测各证型患者Hp滴度水平,随后统计分析慢性胃炎常见中医证型与Hp滴度水平间的关系。结果慢性胃炎证型中以湿热阻胃证、脾胃虚寒证最多,肝气犯胃证次之;湿热阻胃组与脾胃虚寒组、肝气犯胃组比较Hp滴度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脾胃虚寒组与肝气犯胃组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Hp滴度水平在肝气犯胃、脾胃虚寒、湿热阻胃证型中呈现递增趋势。结论 Hp作为慢性胃炎的重要危险因素,其水平变化与慢性胃炎中医证型具有相关性,可研究运用作为慢性胃炎中医临床辨证分型的客观指标。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胃康灵颗粒临床治疗慢性胃炎肝胃不和瘀血阻络中医证候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符合肝胃不和瘀血阻络中医证候的慢性胃炎患者280例,随机分为试验组210例和对照组70例,试验组予胃康灵颗粒及予胃苏颗粒模拟剂口服,对照组予胃苏颗粒及予胃康灵颗粒模拟剂口服,2组均以4W为1个疗程,共有274例完成试验。通过对2组用药前后的疗效性指标和安全性指标的检测,综合评价胃康灵颗粒治疗慢性胃炎(肝胃不和瘀血阻络证)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结果:在中医证候疗效及各中医各单项症状疗效方面,试验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受试者未见不良事件和不良反应发生,组问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胃康灵颗粒治疗慢性胃炎肝胃不和瘀血阻络证疗效优于胃苏颗粒,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7.
何丽芬 《中国医药导报》2010,7(19):96-96,99
目的:分析温胃散寒,理气止痛治疗脾胃虚寒型慢性胃炎的疗效。方法:取于2009年6~11月在我院治疗的43例脾胃虚寒型慢性胃炎患者作为治疗组,治疗组给予益气、温胃和健脾等补阳方法治疗。取同期我院收治的45例患者作对照组,给予洛赛克(奥美拉唑),阿莫西林和克拉霉素治疗。观察临床其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5.3%,对照组有效率为64.4%,两组治疗的有效率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温胃散寒的方法治疗脾胃虚寒型慢性胃炎的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慢性消化性溃疡的中医治疗方法.方法 利用中医辨证论治,对慢性胃炎分型治疗(脾胃虚寒型、湿热中阻型、肝胃气滞型、胃阴亏虚型)的诊治方法.结果 大部分患者病情好转,症状明显减轻.结论 在临床通过健脾和中、清脾泻热、降逆和胃、疏肝泄热、调气和胃、养阴益胃等治法治疗消化性溃疡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胃炎的疗效.方法:将74例慢性胃炎患者根据中医辨证分为5型,以中药治疗为主,配合西药治疗,观察各证型间的疗效结果.结果:74例中,以脾虚肝胃不和及脾胃湿热型多见,且脾虚肝胃不和型之疗效优于气阴两虚型和气滞血瘀型,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以中药为主配合西医辨治慢性胃炎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慢性胃炎患者不同证候分型与体质分类的相关性研究。方法:收集慢性胃炎患者156例,采用中医体质标准进行分类,并以中医体质分类标准为基础进行辩证论治,观察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及胃黏膜的改善情况。结果:慢性胃炎患者以阳虚质、阴虚质、痰湿质、气郁质、瘀血质五种体质为主;辩证论治主要分为脾胃虚寒型、胃阴不足型、痰阻气逆型、湿热郁胆型、肝胃不和型、瘀血阻络型,治疗总有效率为100%。结论:在中医体质分类理论基础上对慢性胃炎患者进行辨证治疗,能够收到满意疗效且患者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中医辨证分型对于治疗慢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选取本院的200例慢性胃炎患者,以其完整临床资料为研究依据,所有患者根据中医辨证分型后采取对症治疗。结果:针对不同的中医辨证分型,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大部分患者病情都有所好转,症状明显减轻。其中慢性浅表性胃炎(CSG)共138例,辨证分型以肝胃气滞型为主,共100例(占72.5%);慢性萎缩性胃炎(CAG)共62例,辨证分型以脾胃虚寒和胃阴不足型为主(各占40.3%和32.3%)。结论:临床上采用中医辨证分型治疗慢性胃炎时应审证求因,辨证论治,通过清脾泻热、健脾和中、疏肝理气、养阴益胃、活血化瘀等中医治则治法,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总结葛琳仪教授诊治慢性胃炎的经验。方法:通过跟师临证侍诊、收集归纳医案的方式,从病因病机、辨证分型、处方用药等方面总结葛琳仪教授诊治慢性胃炎的临床思路与学术思想,并附验案1则予以佐证。结果:葛琳仪教授认为慢性胃炎的中医根本病机为胃气壅滞,胃腑失养,临证论治主要分为肝胃郁热、湿浊内阻、胃络瘀阻、中虚失养四大证型,以“治中焦如衡,非平不安”为大法,分别治以疏肝清热、化湿降浊、逐瘀通络、补脾益胃之法。结论:葛琳仪教授治疗慢性胃炎,谨守病机,遣方用药“以平为期”,对减轻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效果显著,值得学习与推广。  相似文献   

13.
初步讨论了马勃在治疗慢性胃炎中的运用,提出了中医“取象类比”的概念以及在治疗慢性胃炎时“咽胃同治”法之初探。为治疗慢性胃炎提供一种新的思路、方法,也再次验证了中医“取象类比”与“天人合一”的思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究黄芪建中汤联合中药穴位贴敷疗法治疗脾胃虚寒型慢性胃炎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8年11月-2020年12月收治的脾胃虚寒型慢性胃炎患者12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63例,常规西药治疗)和试验组(63例,黄芪建中汤联合中药穴位贴敷治疗)。结果:临床治疗有效率和1年内复发率,试验组为95.24%、3.17%,优于对照组的74.60%、22.2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疼痛评分、中医症状评分,试验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胃功能指标,试验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试验组为7.94%,低于对照组的23.8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脾胃虚寒型慢性胃炎患者应用黄芪建中汤、中药穴位贴敷联合治疗,可改善患者疼痛程度和胃功能指标,提高治疗效果,降低复发率和不良反应,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5.
慢性胃炎治疗七法李维康(浙江省建德市第二人民医院邮编311604)慢性胃炎包括慢性浅表性胃炎和萎缩性胃炎,属于中医“胃腹痛”“虚劳”范畴,现根据对本病的认识和治疗心得,将治疗七法简介如下:1.寒热并投调胃法慢性胃炎因邪积日久,与正相搏,其症状往往寒热...  相似文献   

16.
目的总结自拟理气和胃汤治疗肝胃不和型慢性胃炎的临床疗效,并从临床观察和理论两个方面探讨自拟理气和胃汤治疗肝胃不和型慢性胃炎的作用机理。方法将82例慢性胃炎证属肝胃不和型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2例,对照组40例,治疗组给予口服理气和胃汤治疗,对照组给予口服奥美拉唑肠溶片、多潘立酮片治疗,两组均以8周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评定疗效。结果治疗后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90. 5%,对照组总有效率72. 5%,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 0. 05);治疗后证候积分比较,两组中医证候积分均降低,治疗组降低更加显著(P 0. 05);治疗后各种症状的改善情况比较,治疗后治疗组较对照组胃痛、恶心呕吐症状积分无明显差别(P 0. 05),但治疗组较对照组胃部胀满、饮食减少、呃逆、胁肋胀满、胃反酸、嗳气症状积分明显降低(P 0. 05);治疗后胃镜检查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88. 1%,对照组总有效率70. 0%,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 0. 05)。结论自拟理气和胃汤治疗肝胃不和型慢性胃炎临床疗效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胃镜检查结果等,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慢性胃炎是常见的消化道疾病,属中医“胃院痛”范畴,我们依据慢性胃炎证型进行施护。1临床资料男性20例,女性10例,年龄在30~60岁、经胃镜检查浅表性胃炎25例,其中3例伴幽门螺旋菌感染;萎缩性胃炎5例,其中1例伴肠上皮化生。临床表现:胃院部不适,餐后上腹隐痛,闷胀,胃纳欠佳。2心理特点因“胃脘痛”症状反复出现,老年患者产生焦虑,尤其是萎缩性胃炎,肠上度化生者担心变成胃癌,存在恐惧心理。应给予患者以精神上安慰,细心讲授胃炎的知识,使病者树立信心,坚持治疗。3辨证施护慢性胃炎中医分7种症型,对不同的证型有不同的辨证…  相似文献   

18.
强群科 《中国乡村医生》2008,10(17):113-113
目的:观察舒肝和胃中药配伍治疗慢性胃炎的疗效。方法:采取随机分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用百合宁胃汤加减治疗,对照组服中成药治疗。结果:治疗组在效率和症状改善方面优于对照组。提示:本法治疗慢性胃炎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新十针联合柴胡疏肝散加减治疗慢性胃炎证属肝胃不和的临床疗效。方法采取随机数字法,将40例肝胃不和证慢性胃炎病患随机分为对照组20例和治疗组20例。对照组单纯服用柴胡疏肝散加味;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新十针针刺治疗;4周为一个治疗周期。在治疗前后分别对患者进行中医证候积分(SDSVD)评定。结果治疗前两组中医证候积分比较无显著差异;治疗后,治疗组中医证候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新十针联合柴胡疏肝散加减对肝胃不和证慢性胃炎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20.
自2011年至2016年,学习应用陈寿元名中医诊治慢性胃炎的经验,并进行105例临床观察。将该病分为脾胃虚弱型、肝胃不和型、胃阴不足型、脾胃湿热型、胃络瘀阻型,采用导师的疏肝和胃汤为基础方,临床辨证论治加减治疗。经过与奥美拉唑胶囊、阿莫西林胶囊、克拉霉素分散片的对比,结果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