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31 毫秒
1.
目的了解高一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为预防和改善高一新生心理问题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自编适应调查问卷对扬州2所中学160名高一新生进行问卷调查,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SCL-90的强迫症状、抑郁、焦虑、敌对、精神病性、偏执因子与全国中学生常模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心理问题的产生也与学生对新学校的适应程度、学生的情绪状态、学生自感压力状况等学生自身的因素呈正相关。结论高一新生存在一定的心理问题,其产生与学生对新学校适应情况、情绪状态和学业压力存在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大学新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与咨询内容需求的相关性,探索高校开展心理咨询的新视角。方法通过自编的心理咨询内容需要问卷与SCI,90量表,对94名大一新生进行调查。结果筛查出心理问题阳性率为70.2%;除躯体化因子外,其余SCL-90各因子得分均高于全国常模(P〈0.01);对人际关系咨询的需求存在性别差异(P〈0.05),对情绪调节咨询的需求存在生源地差异(P〈0.05);部分SCL-90因子分及总分与心理咨询内容需求得分之间呈正相关。结论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心理问题与心理咨询内容需求之间呈正相关,不同心理问题对心理咨询需求内容不同。  相似文献   

3.
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分析与建议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了解大学新生心理卫生状况及影响心理健康的因素。方法以吉林地区两所高校2005年入学的新生为研究对象,采用艾森克人格问卷(EPQ)、90项症状量表(SCL-90)进行心理问卷调查,对有效答卷用EPQ,SCL-90及SPSS11.5分析系统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有效问卷EPQ:2604份,SCL-90:2626份,其中EPQ—N〉60占15.82%,其中强迫、人际关系敏感、抑郁、敌对、偏执、焦虑、精神病性等因子大于常模(P〈0.01),男性大于女性(P〈0.01~0.05),位于前三位的是强迫、人际关系敏感和抑郁。结论部分大学新生存在明显的心理问题,应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相似文献   

4.
399名中学生心理状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卢骏  李承芳 《中国校医》1999,13(4):304-304
我们于1996年9月对中学生进行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艾森克个性问卷(EPQ)调查,本文是对存在有心理问题的学生进行的一次综合性分析。1对象与方法1.1对象6所实验学校的高一和初一新生共399人,其中男生150人,女生249人。1.2方法采用艾森克个性问卷和症状自评量表,发给每个学生按统一要求填写。数据均输入微机进行统计学处理。2结果与分析2.1男女生之间存在心理问题的分析SCL-90因子分≥3,即有中度自觉症状作为存在有心理问题。从表1可以看出,男女生之间存在心理问回曲比门基本相同,差异无显著性(f二0.o田,P>叭0)。在调…  相似文献   

5.
王艳 《中国校医》2012,26(1):10-12
目的了解高职新生心理健康和抑郁情绪的基本状况。方法采用临床症状自评量表(SCL-90)、抑郁自评量表(SDS)、抑郁体验问卷(DEQ)测查学生的心理健康和抑郁情绪的基本状况。结果 SCL-90检测出较严重心理问题的学生占21.5%,与国内成人常模比较,高职新生SCL-90在强迫、抑郁、焦虑、恐怖、偏执、精神病性6个因子上显著高于国内成人常模;抑郁自评的测查中,轻度和中度抑郁的人数有262人,占总调查人数的29.7%,重度抑郁16人,占1.8%。结论学校针对高职大学新生的抑郁迫切需要实施危机干预措施,学校应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的情绪以快速适应大学生活的需要。  相似文献   

6.
霍建勋  杨翠英 《中国校医》2009,23(6):633-634
目的为探讨大学新生学校适应能力与心理健康的关系。方法采用大学新生学校适应自评量表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422名大学新生进行测试。结果大学新生人际交往适应较好,生活适应能力较差;学校适应量表总分及各维度得分与SCL-90总分和因子分呈显著负相关;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表明,情绪适应、交往技巧和同学关系是影响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的3个最重要的因素。结论大学新生学校适应能力与心理健康状况有密切联系。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高三学生心理状况与抑郁症状。方法采用90项症状清单(SCL-90)对972名高三学生进行测查。结果高三学生心理问题较多,其中抑郁、强迫、焦虑排在各因子前三位;敌对,人际关系敏感,偏执与常摸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结论高三学生心理问题应引起各有关方面的关注。  相似文献   

8.
军队基层医务人员心理健康调查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军队基层医务人员的心理健康状况及相关因素,为心理卫生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包括生活事件在内的一般资料调查问卷,对军队基层267名医务人员进行测试。结果:军队基层医务人员总均分、阳性项目数和各因子分均非常显著低于军人常模(P〈0.001);军队基层医务人员躯体化、人际关系敏感、敌对性3个因子和总均分非常显著低于中国常模(P〈0.001);军队基层医务人员心理卫生水平与负性生活事件呈非常显著正相关(P〈0.001);男性、海军、未婚、初级职称者的SCL-90总均分显著高于对比组,而在年龄、专业、教育程度上没有显著差异。结论:军队基层医务人员心理卫生水平总体较好;产生心理问题可能主要因为工作压力大、不适应工作环境和自身发展受限等原因。  相似文献   

9.
目的调查笔者所在城市重点中学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SCL-90)表,随机抽样笔者所在城市两所重点中学12~18岁学生508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心理问题检出率18.1%,心理问题主要表现依次为强迫、人际关系敏感、敌对、偏执、抑郁、焦虑等。男女生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SCL-90中女生抑郁、焦虑、恐怖因子分明显高于男生,而男生敌对、偏执因子分明显高于女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初高中学生心理问题检出率分别为9.98%与14.1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点中学学生心理问题突出,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北京市医务人员心理健康状况特征,发现可能存在的心理问题。方法应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人口学特征问卷,对北京市5所三级综合医院的2460名医务人员进行调查。结果三级综合医院医务人员心理健康状况除阳性项目数高于全国常模外,其他均低于全国常模;不同年龄、性别、文化程度、职称、工龄、工作形式、科室、专业、行政职务等人口学特征的医务人员在SCL-90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度以上心理问题检出率为17.6%,高于一般水平。结论三级综合医院医务人员心理问题比一般人群突出,应注重医务人员的压力管理。  相似文献   

11.
城市与农村中学生心理卫生状况及影响因素研究   总被引:21,自引:2,他引:19  
采用症状目评量表(SCL-90)及自编心理卫生调查表,对城市学生631名及农村学生424名进行了调查。发现至少有23.6%的中学生存在明显的心理问题,学生心理问题的主要特征为强迫、人际关系敏感、抑郁、偏执、敌对性等。SCL-90得分为农村学生高于城市学生,高中学生高于初中学生,这提示农村中学生及高中学生的心理问题较明显。因素分析揭示影响中学生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有个人危险行为史、家庭影响、躯体壮况、年级、人际关系、性问题、自我评价、住址等。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高中生心理健康与人格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大五人格量表对石城县2所中学230名高中生进行匿名问卷调查。结果高中生的心理健康因子分与全国中学生常模基本一致,高三学生心理健康因子高于高二、高一,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留守儿童高于非留守儿童,特别是在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心理健康因子与外倾性、宜人性、责任感呈显著正相关,心理健康因子与神经质呈显著负相关。结论高中生心理健康与人格特征密切相关,即要对高中生开展心理辅导,又要加强健全人格的塑造。  相似文献   

13.
父母教养方式与心理健康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目的:探讨父母教养方式与高中生心理健康的关系。方法:应用EMBU和SCL-90对太原市某中学655名高中生进行父母教养方式和心理健康调查,并对两间的关系进行相关分析。结果:太原市某中学高中生父母对女生和高年级学生的教养方式优于男生和低年级学生;父母教养方式中良好的教养方式与SCL-90各因子分呈负相关;不良的教养方式则与之呈正相关;性别和学习成绩也是影响高中生心理健康的因素。结论:父母教养方式与高中生心理健康有密切关系。不良的教养方式可增加心理卫生问题发生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4.
广州地区中学生心理健康现状调查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7  
运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广州某普通中学736名中学生调查发现,广州地区中学生出现各类心理问题的比例为587%~3315%,以强迫症状占首位。女生躯体化、抑郁、焦虑、恐怖症状较男生突出。高三年级学生心理状况最差。提示要搞好中学生心理健康、适当减轻学业负担是一个极为关键的问题。  相似文献   

15.
潘友兰 《中国校医》2010,24(4):268-270
目的了解中学毕业班学生睡眠状况与心理健康的关系,为提高中学毕业班学生的睡眠质量与心理健康水平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针对2所中学在校191名毕业班学生进行睡眠质量与心理健康调查。结果以PSQI总分≥8分作为判断睡眠质量问题的标准,34.6%的中学毕业班学生存在睡眠质量问题,主要体现在日间功能障碍(59.7%)、入睡时间(58.6%)、主观睡眠质量占31.4%、睡眠障碍占15.2%4个成分上。初三、高三学生在睡眠时间、睡眠效率、催眠药物成分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学毕业班学生PSQI总分及大多数成分与SCL-90各因子及总均分呈显著性正相关,但在睡眠效率与睡眠时间二成分与SCL-90各因子及总均分无显著相关。结论中学毕业班学生睡眠质量不尽人意,睡眠质量与心理健康高度相关,各个部门及学生自身应高度关注。  相似文献   

16.
890名中学生心理问题与父母养育方式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心理问题与父母养育方式的关系。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父母养育方式评价量表、基本资料问卷,以现况研究整群抽样的方法在北京市顺义区某所中学初高中学生中抽取初一到初三年级9个班、高一到高三年级9个班的学生,采用问卷调查方式调查学生共890名。结果症状自评量表筛选出的有心理问题的人数为165例,占总人数的18.54%,相关分析表明,SCL-90总分及各项因子分与父母养育方式评价量表的父母亲严厉惩罚、父亲过分干涉过度保护、父母亲拒绝否认等项呈显著性意义的正相关;SCL-90敌对项因子与母亲干涉过度保护呈显著性意义的负相关,抑郁项因子分与父母亲温暖理解项呈显著性意义的负相关;父母亲偏爱与SCL-90总分,人际关系、抑郁、敌对、恐怖、偏执等因子分呈显著性意义的相关关系。结论初、高中学生的心理异常与父母教养方式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初中、普高及职高等不同类型学校中学女生的心理卫生状况及影响因素,为学校健康教育和心理咨询开展针对性心理卫生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用SCL-90症状自评量表和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 ASLEC)对1168名中学学生(其中高中女生204名、男生217名,初中女生263名、男生198名,技校女生152名、男生134名)的心理卫生状况进行了分析。结果调查女生的心理卫生问题检出率(55.43%)高于男生,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0.131,P<0.05)。女生在强迫( t=2.998, P<0.05)、人际关系敏感(t=12.662,P<0.01)、抑郁(t=2.624,P<0.05)、焦虑(t=7.581,P<0.01)、敌对(t=5.091,P<0.01)、精神病性(t=3.025,P<0.05)等因子上的得分与常模相比的增高均有统计学意义。初中、普高、职高女生的强迫和抑郁因子得分依次增高,职高女生躯体化、恐怖、偏执、精神病性等因子得分最高,普高女生的人际关系敏感因子得分最高。 SCL-90总分和焦虑、抑郁及强迫各因子的得分与学习、受惩罚、人际关系存在正相关。结论深圳中学女生的心理卫生问题发生率及其程度较全国成人水平偏高,也高于同比男生,表现出自身特色,有必要对其开展针对性的心理卫生工作。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阿拉善盟地区高三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为进一步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及实施干预措施提供基础依据。方法随机抽取阿拉善盟一中高三学生332人,采用SCL一90测量其心理健康状况。结果该中学高三学生心理问题总检出率为18.98%(63/332),其中,男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好于女生,学习成绩班级排名30名前的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好于30名后,而且尖子班学生的一心理健康状况好于非尖子班,汉族和少数民族学生之间心理健康状况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该中学高三学生心理健康水平较低,主要表现为强迫、敌对、焦虑等方面。  相似文献   

19.
目的调查社区初级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分析不同性别、年级群体心理健康水平,为开展初中学生心理干预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抽取某社区3所初级中学所有学生,以调查问卷形式完成SCL-90(90项症状清单)量表。结果初中学生除了在人际关系因子中与普通人群无明显差异外,其余总分、总均分、躯体化、强迫、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和精神病性等因子均与一般人群不同(P均〈0.01),且初中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不如一般人群;初中女生在抑郁、焦虑和恐怖因子中与男生存在显著差异(P〈0.05),且不如男生健康;初中各年级学生在多项因子的心理健康水平均存在差异(P总均分、躯体化、强迫、抑郁、偏执、精神病性P〈0.01、焦虑和敌对P〈0.05),且各因子状况随年级增加有不同程度恶化,尤其是毕业年级在所有因子中均有明显恶化现象(P均〈0.01)。外来务工子女与城镇子女心理健康水平无明显差异。结论初级中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低于一般人群,是心理健康干预的重点人群。初中女生、毕业年级和初二年级是初中学生心理弱势群体,需根据其不同心理困扰特点,采取早期综合性干预措施。相对外来务工子女而言城镇学生的心理适应优势并不明显,同时城镇子女可能存在生活与心理独立方面弱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