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糖尿病肾病在现代中医称之为“消渴肾病”,因其多继发于消渴,存在阴虚燥热,津液耗伤的病机基础,为清热法的应用提供了条件。“风为百病之长”,善行而数变,糖尿病肾病因其燥热、津伤等病机基础,会兼夹产生不同程度风邪,并往往并发症较多。王暴魁教授认为糖尿病肾病病性本虚标实,消渴热盛,热盛生风是本病的病机核心,治疗以清热祛风为大法,自拟消渴肾方治疗,临床证实疗效显著,丰富了本病的辨证论治思路。  相似文献   

2.
糖尿病足的病因分型与外治近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糖尿病 (DiabeticFoot ,DF)是糖尿病患者的重要并发症 ,是糖尿病致残、致死的重要原因。近年来 ,DF发病率明显增加 ,引起国内学者重视。国内运用中西医疗法治疗 ,内治与外治相结合 ,充分发挥中医的治疗特色 ,取得一定疗效 ,在对本病的病因病机以及分级分型方面取得一定认识 ,现综述如下。1 中医对本病病因病机的认识早在宋朝诸瑞章《卫生宝鉴》中有“消渴病人足膝发恶疮 ,至死不救”的记载。中医学认为其主要病因病机为 :气阴亏虚、瘀血阻络、外感湿热。贾氏认为DF病变的发展趋势按气阴两虚、气虚血瘀、湿热壅盛的顺序递增[1] 。潘氏认…  相似文献   

3.
糖尿病性心脏病变包括糖尿病性冠心病、心肌病和心脏植物神经病变等,是糖尿病重要的长期并发症和主要死因之一,约70%~80%的糖尿病患者死于心血管并发症或伴随症。本病相当于中医学“消渴”并发“心悸”、“真心痛”、“胸痹”等范畴。目前中医学对本病的认识正不断深入,并取得一定的临床疗效。现将近10年来中医对本病的治疗、研究现状综述如下。1病因病机于雷等犤1犦认为本病属本虚标实、虚实夹杂,气阴两虚为本,瘀血、痰浊阻滞心脉为标。张茂华等犤2犦观察120例2型糖尿病(NIDDM)患者,分伴血瘀证和不伴血瘀证两组…  相似文献   

4.
糖尿病肾病[1]是糖尿病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由糖尿病微血管病变引起,以肾小球硬化为主要病理特征,是导致慢性肾衰竭的主要原因之一.本病可归属中医学的"肾消"、"下消"、"水肿"、"尿浊"、"肾劳"等范畴.本文就中医药治疗糖尿病肾病的最新研究进展综述如下.1 病因病机糖尿病肾病的病因病机,在以往认识的本虚标实、虚实夹杂基础上,多数医者认为瘀和毒亦为糖尿病肾病的重要病机特点.马东明等[2 ]认为糖尿病肾病的主要病机为肾络瘀阻,消渴日久,致肾之气阴两虚,肾络亏虚,络脉失养,而内生痰浊,瘀血等病理产物,瘀滞在肾络,津凝痰聚,痰瘀郁热,胶结成毒,络毒蕴结,肾络阻滞,诸症丛生.何泽等[3]认为糖尿病肾病中医病机为肾元亏虚,毒损肾络,病性本虚标实、气阴亏虚为本;痰湿、浊毒、瘀血等为标实之证.早期表现为气阴两虚,逐渐肾体虚损劳伤,肾用失司,气血俱伤,脉络瘀阻,湿浊瘀血内蕴化毒;毒邪是主要矛盾,贯穿消渴肾病始终.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糖尿病性冠心病中医病机,探讨合理临床组方。方法:回顾性分析已有流行病学调查文献和历代有关消渴及胸痹典籍,总结糖尿病性冠心病中医相关病机。结果:消渴与胸痹两病间存在共同病机特点,均以气阴两虚为本,血瘀痰湿为标;其中血瘀痰湿既为气阴两虚产物,又是消渴化为胸痹关键环节。结论:糖尿病性冠心病组方应以益气养阴、活血散瘀、通痹祛痰为治疗原则。  相似文献   

6.
于慧卿  董征 《河北中医》1992,14(6):37-37,36
糖尿病是常见的代谢、内分泌紊乱性疾病,是复合病因的综合性病症。临床上以三多一少为主要症状,属中医“消渴”范畴。传统认为本病的病机为阴虚燥热。我们在临床观察中发现大多数患者以气阴两虚为本,燥热偏盛、瘀血阻滞为标,为本虚标实之证,据此我们应用自制成药神支精胶囊治疗糖尿病,现将48例临床观察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陈星  石斌亚 《陕西中医》2004,25(6):530-531
就现代中医临床对消渴病的分型提出了框架性的观点。认为消渴病的诊断应该坚持辨病与辨证相结合的原则 ,对基本病变和基本证型只须做原则性的划分。作者认为 ,消渴病可分为“消渴本病“和”消渴续病“两个大类。消渴本病的证型以燥热内盛证、气阴两虚证、阴阳两虚证为基本证型。在这三型之中又以阴虚为核心病机 ,以燥热、气虚、阳虚为平行病机 ,以挟瘀、挟湿等为外围病机。消渴续病的证型要比消渴本病更加复杂 ,诊断时除考虑本病的因素以外 ,还要根据续病的性质来明确辨证的理念。  相似文献   

8.
<正>糖尿病属中医学消渴范畴,病机为阴虚燥热,以阴虚为本,燥热为标,两者常互为因果,本病初期多表现为燥热,病程较长则阴虚与燥热兼杂,日久则表现以阴虚为主。消渴常累及肺、胃、肾三脏,中医治疗本病多以清热养阴、益气生津为治疗大法。白虎加人参汤是《伤寒杂病论》中常用于治疗消渴的有效  相似文献   

9.
糖尿病肾病中医药治疗近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主要微血管并发症之一,是患者重要的致残和致死原因。DN的发病率逐年增高,西医对DN无特效疗法。近年来,中医药治疗DN取得了一定的成就,现就进展情况综述如下。1 病因病机本病属中医“消渴”、“水肿”,“尿浊”、“虚劳”、“溺毒”等范畴。宋氏[1]认为消渴日久,脾肾受损是病之内因,病久痰瘀阻于肾络,瘀伤肾体,痰伤肾阴、肾阳,痰凝瘀闭,阴阳俱竭而致本病。痰瘀贯穿病程始终,盛氏[2]提出湿、瘀既是病理产物,更是DN病变进展的根源。程氏等人[3]、[4]认为糖尿病并发症的根源在于气阴两虚夹瘀,瘀血内阻是产生…  相似文献   

10.
糖尿病肾病(DN)是糖尿病并发的微血管病变之一,以肾小球硬化症为主要病理变化。DN患者10~19年死于DN合并肾衰竭者约占53%,是糖尿病致死的主要原因之一[1]。到目前为止尚无有效的方法能阻止DN的发生发展和恶化,近年来,中医药在DN的治疗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受到关注,现综述如下。1病因病机根据糖尿病肾病的临床表现当属中医的“消渴”、“水肿”、“关格”等范畴。倪青[2]介绍林兰学术经验认为糖尿病肾病以气阴两虚为基本病机,主要病位在肾与肝、心、肺、脾等脏腑功能均有关系,此病的进展多由上焦实热到下焦虚寒,由气阴两虚到阴阳两虚,最…  相似文献   

11.
近 10年来 ,我国糖尿病患病率由 0 .6 0 9%上升到 2 .3% ,且以Ⅱ型糖尿病居多 ,本病属于中医消渴范畴 ,中医界应用传统的整体观念 ,有效地辨病论治与辨证论治相结合用于治疗Ⅱ型糖尿病 ,收到很好疗效 ,现综述如下。1 病因病机消渴又名“消瘅” ,《灵枢·五变篇》言 :“五脏皆柔弱者善病消瘅”。明确指出五脏虚弱是发生本病的基本因素。《素问·阴阳别论》又云 :“二阳结谓之消”。即所谓胃肠有结热 ,热结伤津导致消渴。《金匮要略》立消渴专篇 ,提出三消症状及治疗方药。后世医家认为消渴涉及胃、脾、肝、肾多个脏腑。认为阴虚为本、燥热为…  相似文献   

12.
消渴之名 ,首见于《内经》,历代医学文献对本病论述颇详。《金匮要略》立消渴专篇 ,提出“三消”症的治疗方法。后世医家以本症“三多”症状的主次 ,分为上消、中消、下消三类 ,认为上消病在肺 ,中消病在胃 ,下消病在肾。病因病理主要由于素体阴虚 ,复因饮食不节 ,情志失调 ,劳欲过度而作 ,治疗上按“三消”论治。上消为肺热化燥 ,治宜清肺生津 ;中消为胃热 ,治宜清胃热 ;下消为肾阴不足 ,治宜以滋肾阴为主。笔者通过对本病的观察及学习前人的经验 ,对本病的病因病机 ,略呈管见 ,以就正于同道先进。1 消渴主因 ,责之于肾消渴虽有上、中、下…  相似文献   

13.
祖国医学对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引起的视网膜病变的认识 ,是从临床症状开始的 ,与“视瞻昏渺”、“暴盲”、“云雾移睛”等病有一定联系 ,刘完素《三消论》中早就指出 :“夫消渴者 ,多变聋盲疮癣痤痱之类。”但使用传统方药治疗 ,疗效有待提高。因此对本病进行基本病机的探讨 ,很有必要。1 目前对本病病因病机认识的现状病因认识 :一般认为本病的病因主要是饮食不节、酒色过度、情志失调、体质因素等所致的“消渴”病 ,病发日久 ,阴虚津亏 ,络脉瘀阻 ,目窍失养 ,从而发病〔1〕。病机认识 :目前中医学者对本病病机的认识尚难统一 ,一般认为…  相似文献   

14.
糖尿病是由于体内胰岛素分泌绝对或相对不足,而引起的糖代谢紊乱为主的一种全身性疾病。临床表现以多饮、多食、多尿与机体日益消瘦为主的三多一少症状,属于中医的“消渴”范畴。近年来中医药治疗糖尿病的文献颇多,现将近2 0年治疗概况述评如下。病因病机中医对糖尿病的病因看法较一致,认为主要是过食肥甘、五志过极、房室不节、热病火燥及先天禀赋不足几个因素。对其病机的认识经历了四个阶段,传统的观点认为其病机是:阴虚为本,燥热为标。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特别是2 0世纪70年代以来中医对糖尿病的认识已突破传统“阴虚燥热”之说,提出了…  相似文献   

15.
正米烈汉教授强调肾虚血瘀是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基本病机,运用益气滋阴、活血通络法,用扶正通痹方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疗效甚佳[1],介绍如下。1主要病机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应属中医"消渴痹证"范畴。病久及肾,故消渴及消渴变症无不与肾虚关系密切。消渴以阴虚为本,燥热为标,消渴日久,燥热耗伤津液,阴伤气耗,阴损及阳,导致阴阳俱损。阴虚火旺,煎熬营血,  相似文献   

16.
李育才  初淑华 《新中医》1989,21(2):20-22
本文将糖尿病酮症(属中医消渴范畴)患者33例,抓住“燥热入血、血滞浊留、气阴两伤,”而阴血燥热,血滞浊留为标,气阴两虚为本的病机,从整体出发,掌握主要矛盾,妥善处理局部与整体的关系,在郁热、血滞、浊留突出者,以降酮汤治疗为主,以去其标实为急务,俟标实证明显改善时,转以扶正固本,渐次以培补脾肾益气养阴为主内服。  相似文献   

17.
杨俐  傅培宗 《四川中医》1995,13(8):29-29
巴特氏综合征(Barrcter综合征)系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疾病,主要由於遗传性慢性失钠肾小管病变引起。其病理特点为肾小球旁细胞异常增生,肾素分泌增加,从而导致低血钾、碱中毒、血浆肾素活性及血管紧张素升高,继发性醛固酮增多,但血压正常或偏低;主要表现为烦渴多饮多尿、呕吐、纳差、便秘、疲乏无力,甚至瘫痪、体重下降、血压正常或偏低,但无水肿。本病在临床较为少见,多发於青少年或幼年。现代医学对本病尚无特殊治疗方法,只限於对症处理。从其烦渴、多饮、多尿之主症来辨,当属中医“消渴”范畴。《诸病源候论·消渴病诸候》谓:“夫消渴者,渴不止,小便多是也。”《灵枢·五变》中说:“五脏皆柔弱者,善病消瘅。”中医所谓的“消渴病”包括现代医学的多种疾病,如糖尿病、尿崩症、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等。本征的消渴病机与最常见的消渴症──糖尿病既有相似之处,又有区别。本征仍然具备阴虚特征,但因其发病为先天不足,故而阴虚之时亦有气虚表现,即发病之初便为气阴两伤,以阴伤为主。首当责之于牌、肾、肝。糖尿病之消渴发病之时多为阴亏为甚,日久方才出现阴伤及气现象,病在肺、胃、肾。本征烦渴多尿而纳差不食,糖尿病则烦渴多尿而多食易饥。其治,本征在於调补中焦、顾及下焦肝肾,益气、养阴同时并举,但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及其并发症患者的中医证候规律。方法:查阅2003年1月至2014年12月广东省中医院住院病案系统第一诊断为2型糖尿病及相关并发症的患者11,421例,运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频数分析和对应分析,找寻2型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中医病名、证型分布、证素规律、辨证方法及相关因素。结果:2型糖尿病对应的中医病名为消渴,2型糖尿病伴神经并发症对应的中医病名为消渴筋痹,2型糖尿病足病对应的中医病名为消渴脱疽,2型糖尿病肾病对应的中医病名为消渴肾病,2型糖尿病足病和2型糖尿病肾病对应的中医病名为水肿,2型糖尿病伴眼并发症对应的中医病名为视瞻昏渺;主要证型为气阴两虚血瘀和气阴两虚证;湿热瘀阻,气阴两虚为基本病机;病性证素主要为气虚、阴虚、湿、热、痰、浊、血瘀;病位证素主要为脾、胃、肾;辨证方法以八纲辨证和气血辨证为主,以脏腑辨证和病因辨证为辅。结论:2型糖尿病及其并发症患者基本病机为气阴两虚,病位证素主要为脾、胃、肾,病性证素主要为湿、热、痰、浊、瘀等。  相似文献   

19.
<正>中医学认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属于“消渴内障”或“视瞻昏渺”等范畴。消渴病引发眼病的记载最早见于金元时期,糖尿病性黄斑水肿(DME)的病因病机虽然众说纷纭,但总体认为以气阴两虚为本,血瘀水停为标,多为本虚标实、虚实夹杂。“血不利则为水”理论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各科治疗水肿,  相似文献   

20.
糖尿病属中医“消渴”范畴,病机主要为阴虚燥热或气血失调,病久可变证百出。“久病多瘀”、“久病必虚”,所以糖尿病足与“虚”、“瘀”有密切关系,基本病机为气阴不足、瘀血阻络、经络失养,外染湿浊、邪毒伤及肌肤筋脉关节。治疗主要以益气养阴、活血通络为主,兼除湿止痛、清热解毒、缓急止痛等。笔者临床上采用中药内服外浸治疗糖尿病足,取得了满意效果,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