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 毫秒
1.
目的 :对初步诊断的 4 5例胰岛细胞瘤进行临床分析 .方法 :根据临床最后诊断 ,将其分为胰岛细胞瘤组 (3 5例 )和反应性低血糖组 (10例 ) .详细总结临床资料 ,比较有关指标 .结果 :①饥饿及冷汗、昏迷、whipple′s三联征、饥饿试验、空腹静脉血胰岛素 (IRI)与血糖 (G)的比值大于 0 .3在两组间均有显著差异 (P <0 .0 5 ) ;②发作时低血糖值、精神症状、癫痫、馒头餐试验、B超、CT在两组间均无显著差异 .结论 :上述结果①中的各指标对其初诊鉴别贡献价值大 相似文献
2.
本组病例32例,男22例,女10例,年龄16-72岁,格拉斯哥分述评分均78分,其中颅内血肿19例,脑挫伤13例。 相似文献
3.
1 病例介绍
患者,男,64岁,因"反复发作性心慌、冷汗4个月"就诊.多为餐后3~4 h发作,甚至输注葡萄糖液时仍有发作,发作时血糖1.5~2.25 mmol/L.胰腺CT示胰尾部饱满,胰腺B超未发现明显异常.入院时体格检查:BP 157/94 mm Hg.全身皮肤黏膜无黄染,未见蜘蛛痣.心肺(-),腹平软,双下肢无水肿. 相似文献
4.
《现代实用医学》2001,13(3):114-114
进行 1型糖尿病预防研究的人员发现 ,那些平时没有症状并且只有 2小时OGTT检查异常的人 ,其实也是 1型糖尿病的一类。这些病人在禁食时血糖水平正常或较低 ,还会出现第一阶段的胰岛素反应缺损 ,这都会导致餐后葡萄糖的耐受。研究者对 6 5 75 0名与 1型糖尿病病人有一级和二级亲属关系的人进行了胰岛细胞自身抗体的筛查。那些被检查为阳性的人中有 5 85人存在着胰岛素自身抗体或第一阶段反应较低。6 1人只通过 2小时OGTT检查就被发现患有糖尿病 ,研究者认为目前对这种类型糖尿病患者 ,发展为有明显症状的糖尿病的危险或者早期预防的… 相似文献
5.
随着增龄,抗体血糖水平逐渐升高,糖耐量试验也出现改变。这无疑与胰岛β-细胞的功能活动有着密切关系。因此研究胰岛β-细胞的衰老变化,有助于了解老年性血糖异常的发生机制。1 胰岛数量、结构的增龄变化 胰岛是胰腺的内分泌部,由四种分泌细胞组成,其中β-细胞占75%,因而胰岛的形态结构变化,同时反应出β-细胞的变化。在动物实验中出现这样的结果,即随着增龄胰岛的数目增加,在12月龄或更老的大鼠,显示特征性的胰岛数量、体积增加,在小鼠和人的研究中也得出类似的结果。在4~7月龄的成龄雌性鼠,胰岛的形态是椭圆形,有大小不同的直径,呈随意分布。至10~18 相似文献
6.
智能障碍(智力低下)是指智力明显落后于同龄正常儿童智力水平(智商低于平均值的两个标准差),也就是我们常说智力商数为70分以下的人,同时伴有适应能力缺陷。对此类患者可从社会交往技能、言语交往能力、生活自理能力、独立生活能力等多方面社会适应功能方面进行护理。本科室于2011年1月7日收治1例智能障碍的患者,经过精心治疗与护理,现患者未发生自伤、伤人行为,营养能维持机体需要量,日常生活能自理。现将该患者的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患者,男,39岁。因乱语、兴奋、行为紊乱l天,已有精神病史5年,反复住院治疗,诊断“精神分裂症”,既往体健。体查:心肺阴性。精神检查:意识清楚、兴奋、话多、进行性演讲、自知力缺损。当晚给予氯丙嗪100mg口服治疗,第2天,病人仍表观兴奋、话多、乱拿别人的东西,不服从管理,给予氟哌啶醇10mg+安定10mg肌肉注射,约半小时后仍闭着眼睛说话,倒处走动,下午4时发现病人睡于地上,小便失禁,查病人双上肢肌张力亢进,定向力差,答非所问,重复言语,考虑系药物所致意识模糊,停用抗精神病药物,给予输液排泄治疗,3天后意识逐渐恢复,继续口服氯丙嗪150mg Bid治疗,精神症状消失,但病人仍表现沉默少语。 相似文献
8.
9.
10.
XYY综合征的主要特征是身材高大和反社会的行为异常,患者还可伴有心理和精神异常。本文报告了2例临床症状不典型而用G带分析和染色体原位杂交证实了的该综合征患儿。说明此综合征临床表现是多种多样的。如早期发现、加强教育,可以减少反社会的行为异常出现。 相似文献
11.
抽动障碍是儿童和少年时期常见的精神和行为障碍性疾病,其发病机制尚未清楚,根据临床症状和病程特征分为3种类型,即暂时性抽动障碍、慢性运动或发声性抽动、抽动秽语综合征.笔者通过对125例抽动障碍患儿行为和情绪异常的发生和治疗状况进行分析,探讨对抽动障碍患儿进行及早心理干预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2.
儿童行为异常及相关因素调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儿童行为异常病因和相关环境因素的关系。方法采用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和儿童行为异常相关因素答卷,调查了6~11岁学龄儿童423名,并对调查结果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行为异常检出率为12.06%。其中男性14.76%,女性9.39%,检出率较高的因子有体诉、分裂样、交往不良、残忍,相关的环境因素主要有孕期惊吓、家庭气氛、教养方式、教养意见分歧程度、管理态度、学前所处环境等。结论男女行为异常的发生率差异虽不明显,但男性高于女性。儿童行为异常的发生由多种相关因素作用而致,需综合防止。 相似文献
13.
14.
目的探讨儿童行为问题与社交能力之间的的关孔方法使用Achenbach’s儿童行为量表对1051名儿童进行筛查,检出98名行为异常者,计数统计其社交项目与总体儿童社交项目人数比较之,x2统计分析。结果在活动的技巧水平上,在家庭关系中,在校学习对知识的理解、掌握程度、心情舒畅程度等方面,异常儿不如总体(P<0.05),但在活动的时间、对外社交及学习成绩方面二者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儿童行为问题与社交能力的关系。并不是单一的正、负相关所能概括的,应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审视其全面。 相似文献
15.
胰岛细胞瘤临床少见,部分患者临床表现不典型,临床容易误诊[1].笔者回顾性分析1995年1月~2008年4月我院经手术治疗、术后病理确诊的9例功能性胰岛细胞瘤患者临床资料,探讨合理的诊断、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6.
1 临床资料患者,女性,59岁,因反复发作性心悸、冷汗,偶伴意识模糊2个月于2010年2月15日入院.患者2个月前,常于凌晨出现心悸、冷汗、乏力等症状,偶伴意识模糊、头晕、头痛、上腹胀痛等不适.经进食或休息数小时后,症状可缓解.门诊测血糖示:1.5 mmol/L,遂以低血糖症(胰岛细胞瘤)收入我院.患者患病以来体质量下降4 kg.体检:患者神志清,精神差,体型消瘦,全身浅表淋巴结未触及肿大. 相似文献
17.
<正> 缺血性脑血管病(ICVD)与血小板功能密切相关,我们的资料也证实ICVD与血小板计数关系不大,而是由于其行为异常所致。血小板行为异常目前几乎已被公认为对导致ICVD起着特殊的作用。循环中血小板聚集及释出物、血小板在动脉壁的异常粘 相似文献
18.
铁缺乏症是危害儿童健康的常见营养缺乏病。铁缺乏不仅会引起贫血,还可导致一系列非血液系统的功能异常,其中行为发育及智能改变已引起高度重视。至今铁缺乏症致行为异常的机制尚不清楚。本文对近年来有关铁缺乏症行为异常的机制方面的文献加以综述。1 行为产生的物质基础及神经生理生化机制行为产生的物质基础是大脑,神经系统的各个部分与人的心理活动和行为有直接或间接的联系,特别是大脑皮层,它执行感觉、运动、语言和联合机能,是心理活动最重要的器官。仅就行为而言,除大脑各部位外,关系最密切的是边缘系统和下丘脑,包括边缘叶(扣带回… 相似文献
19.
20.
目的 探讨早期新生儿的神经行为致病因素、大脑病理变化及治疗措施.方法 对44例子出现神经行为异常的早期新生儿进行病因、B超检查大脑影像学改变和治疗效果的分析.结果 44例患者中35例有明确高危因素,所有病例B超检查异常,经治疗患者症状减轻,9例未早期治疗患者临床表现无改善.结论 显示在孕期产程有高危因素的可引起新生儿脑损伤,主要表现为神经行为异常,适当治疗可减轻症状.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