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妄想性虫兽寄生感20例报告山东省滨州地区复退军人医院(256612)马玉凤,张宝山1一般资料作者报告了妄想性虫兽寄生感(Delnsionalzoopathy)20例,占四年中住院精神分裂症(1500例)的1.33%。其中男性8例,女性12例;平均年龄...  相似文献   

2.
虫兽寄生妄想是一种罕见的精神病性症状,患者通常就诊于皮肤科、牙科或眼科,并拒绝精神科就诊。现报道2例,并探讨其发病特点及可能的发生机制。  相似文献   

3.
妄想性抑郁症的妄想症状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研究了81例妄想性抑郁症病人的妄想症状。结果表明,最多见的是罪恶妄想,男性病例所占比例更高于女性,其次为被害、关系、疑病和虚无妄想,仅个别病例出现附体妄想。首次发病有妄想症状者在复发中妄想较易再现,且其内容有明显的相同性。  相似文献   

4.
对83例妄想性抑郁症和133例非妄想性抑郁症进行临床对照研究。结果表明,妄想性抑郁症在阳性家族史、内倾性格,临床症状中的自责自罪和自杀行为方面显著高于非妄想性抑郁症;治疗时多采用三环抗抑郁剂联合抗精神病药;伴有的妄想依次为罪恶妄想,关系妄想、被害妄想和疑病妄想等。  相似文献   

5.
妄想性抑郁症55例临床对照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55例妄想性抑郁症与92例非妄想性抑郁症病人进行临床对照分析。结果表明:妄想性抑郁症幻听、焦虑、自责自罪、绝望、自杀行为等症状出现率较高,自杀率为非妄想性抑郁症的3.7倍,往往需要联合治疗。  相似文献   

6.
妄想性抑郁症55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对55例妄想性抑郁症与92例非妄想性抑郁症病人进行临床对照分析,结果表明,妄想性抑郁症幻听,焦虑激越,自责自罪,绝望,自杀行为等症状出现率较高,自杀率为非妄想性抑郁症的3.7倍,往往需要联合治疗方能奏效。  相似文献   

7.
抑郁症与精神分裂症中妄想对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精神病性抑郁症与精神分裂症妄想症状的差异。方法:对65例精神病性抑郁症及115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妄想差异的比较。结果:精神病性抑郁症妄想的发生率及多种妄想并存率显著低于精神分裂症;缺乏夸妄想,但罪恶、疑病等妄想发生率显著高于精神分裂症;被害妄想对象不如精神分裂症泛化,2次住院的妄想再现率明显低于精神分裂症。结论:精神病性抑郁症的妄想继发于情感症状,处于从属地位,没有与情感背景完全对立的妄想,与精神分裂症的妄想有诸多差异。  相似文献   

8.
妄想性抑郁症的临床特征对照分析吕春江俞坤杜荣玉文献报道,抑郁症患者中约有20~30%为妄想性抑郁症[1]。同时发现,它与非妄想性抑郁症除症状上有差别外,在治疗、生化、遗传及自杀等诸方面都有不同,并认为妄想性抑郁症是一种独立的抑郁症亚型[2,3]。为进...  相似文献   

9.
妄想性抑郁症与非妄想性抑郁症的临床特点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探讨抑郁症的临床特点,本文对78例抑郁症患者按照有无妄想症状分为2组,结果显示妄想性抑郁症组焦虑激越、绝望、自杀行为比非妄想性抑郁症组发生率高,可见于各种临床亚型。两组病前性格有显著性差异P〈0.05。妄想性抑郁症以联合用药为多,非妄想组以单用药为多。  相似文献   

10.
老年人常有偏执症状,10%的老年精神40病人首次住院都与偏执性精神病有关。老年人的偏执症状分类是不同的,而且只有在病程中分类。主要分为晚发性精神分裂症偏执型、妄想痴呆和其它偏执障碍。本文研究目的是为了描述妄想的性质、诊断分类及自然病程。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癫痫性精神病幻觉、妄想、Schneider的一级症状的发生频率和本症状群与癫痫灶的关系以及与精神分裂症的相似性。方法 分析42例癫痫性精神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及脑电图、CT、MRI资料,并与精神分裂症患者对照。结果 主要精神病症状出现频率为幻觉 47.62%,妄想 66.67%,Schneider的一级症状35.71%,本症状群颞叶病灶区为高。结论 推测颞叶损害可能是癫痫性精神病和精神分裂症共同的病理基础。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不同年代首次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症状学变化。方法:对1989年、1999年及2009年各128例首次住院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精神病性症状进行分析。结果:感知及情感障碍中各症状出现率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思维障碍中被害妄想、夸大妄想、罪恶妄想、关系妄想、钟情妄想出现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与1989年组比较,2009年组被害妄想、关系妄想出现率明显增高,罪恶妄想、钟情妄想出现率明显下降(P均0.05)。结论:随年代变迁,首次住院的精神分裂症患者思维障碍更多为被害妄想及关系妄想。  相似文献   

13.
癫痫与分裂样症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癫痫性精神障碍幼觉、妄想、Schneider的一级平状的发生率、症状群与癫痫灶的 及与精神分裂症的相似性。方法 分析42例癫痫性精神障碍虱的临床资料及脑电图资料,并与精神分裂症患者对照。结果 主要精神病性症状发生率幼觉47.62%,妄想66.67%,Schneider的一级症状为35.71%,本症状群颞叶病灶区为高。结论 推测颞叶损害可能是癫痫性精神障碍和精神分裂症共同的病理基础。  相似文献   

14.
外伤后远期出现的外伤性幻觉-妄想性精神病和精神分裂症症状很相似.本文为寻求鉴别诊断依据,对两组病人各42名进行了比较研究.第一组是以幻觉-妄想为主的周期性外伤性精神病,第二组是既往遭受过脑外伤的精神分裂症,初期经过呈发作性,同样以幻觉-妄想症状为主.根据疾病各个阶段(前驱期、初期、发展期、终期),分别进行对比.前驱期系指从外伤直接后果消失到精  相似文献   

15.
为探讨妄想性与非妄想性抑郁症的临床特征差异,对71例妄想性抑郁症与132例非妄想性抑郁症进行了临床对照研究。结果显示,妄想性抑郁症的精神病家族史、幻觉、自责自罪、绝望、自杀行为等出现率显高于非妄想性抑郁症;妄想性抑郁症的自杀行为危险必理非妄想性抑郁症的1.99倍;妄想性抑郁症可能需联合治疗。提示妄想抑郁症可能抑郁症中的一种独特的亚型,值得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6.
三环抗抑郁药可产生三类精神病反应:1.使精神分裂症恶化;2.诱发躁狂症发作;3.引起精神错乱状态,或中毒性精神病。本文报告另一类情况,即三环抗抑郁药使具有妄想的单相抑症症状恶化。Classman 等观察到有妄想的抑郁症对三环抗抑郁药的反应比无妄想者差。认为有妄想的单相抑郁症似乎属于单相抑郁症的一个  相似文献   

17.
新型抗抑郁药治疗妄想性抑郁症对照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帕罗西汀和文拉法辛对妄想性和非妄想性抑郁症的疗效。方法:48例妄想性抑郁症患者和76例非妄想性抑郁症患者各分为两组,分别用帕罗西汀和文拉法辛治疗。疗程6周。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定抑郁的严重程度。结果:帕罗西汀和文拉法辛对妄想性抑郁症和非妄想性抑郁症的疗效差异均无显著性(P均>0.05)。结论:帕罗西汀和文拉法辛治疗妄想性抑郁症和非妄想性抑郁症均有效。  相似文献   

18.
晚发性妄想症(late paraphrenia)由妄想和幻觉构成,没有联想障碍、情感症状、精神运动性症状及精神衰退。首次发病常在50~60岁之间,女性远比男性多见,且多属独身或儿女少的女性。常有感觉损害如耳聋;常有社会隔绝;常有偏执的病前人格。本文报告3例病人,其表现符合晚发性妄想症的标准,而且妄想和幻觉局限于独特  相似文献   

19.
为了比较老年期妄想性与非妄想性抑郁的临床特点。方法 对143例老年期重症抑郁病人按是否妄想性分成两组,并对临床资料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发现妄想抑郁起病年龄较大,病程较短,多伴躯体疾病,且首次发作单相抑郁多于非妄想性抑郁。妄想内容以自责自罪,疑病妄想多见。两组病人近期疗效相似。结论老年期妄想性抑郁发生率为41.26%,需合并抗精神病药物治疗,临床上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20.
老年期与非老年期妄想性抑郁症临床对照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32例老年期妄想性抑郁症和36例非老年期妄想性抑郁症进行了对照分析,发现两组抑郁的表现相仿,属同一疾病单元。前者疑病、焦虑激越、思维困难、自杀行为等症状出现率较高,有明显的精神及躯体因素,与年龄的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