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3 毫秒
1.
目的:明确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血压变化与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方法,登记2011年10月至2014年4月于包头医学院第一、二、三、四附属医院及包钢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入院后连续观察3d内血压,记录随访3、6个月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死亡/残疾和复发情况。结果:本研究共纳入1150例患者。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入院后前3 d血压水平与预后呈U型关系,即当收缩压为140~159 mmHg时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死亡/残疾和复发率最低,高于或低于此范围,死亡/残疾和复发率均升高,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急性期血压水平与患者的死亡/残疾和复发有密切关系,入院3d内血压的处理应谨慎。  相似文献   

2.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降压治疗与近期预后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降压治疗对近期预后的影响,为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血压管理提供临床依据.方法 将入选的121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干预组给予降压治疗,使其24 h内收缩压(SBP)降低10%~20%[但SBP≥120 mm Hg(1 mm Hg=0.133 kPa),舒张压(DBP)≥80 mm Hg],入院第7天时血压降至140/90 mm Hg以下,14 d内血压维持在这一水平,动态监测两组患者入院14 d内的血压变化,观察两组患者入院时及入院14 d时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临床疗效,并进行死亡登记.结果 两组患者在入院14 d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均呈降低趋势,但干预组神经功能改善更明显,在14 d时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 P <0.05),临床疗效亦优于对照组( P <0.05).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调整了年龄、性别、既往史等因素后,降压治疗独立影响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近期预后,血压干预可使14 d死亡/致残的风险降低[OR=0.300,95%CI(0.123,0.730),P <0.05].结论 对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患者给予合理降压干预,有利于早期神经功能恢复,可降低14 d死亡/致残的风险.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缺血性卒中急性期血压水平与卒中后认知障碍的关系.方法 选取发病24 h内住院的首发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796例,急性期收缩压或舒张压定义为卒中发病7d内的平均收缩压或平均舒张压,MoCA分值<26分判定为认知障碍.对比分析患者入院时、发病14 d、发病3个月、发病6个月、12个月的MoCA分值和认知障碍患病率,并将急性期血压值按五等分分组(Q1 ~Q5),采用多参数对数回归分析急性期血压水平与卒中发病3个月认知障碍的关系.结果 卒中发病3个月后认知障碍(post-stroke cognitive impairment,PSCI)患病率最高(71.89%),以后各时相点逐渐下降.以03为参照,经多参数调整后,血压过低(Q1-SBP 102~ 127 mmHg)或过高(Q5-SBP> 170~215 mmHg),PSCI发病风险均高(Q1-SBP的OR=1.83,95%CI=1.64~2.28,P=0.007;Q5-SBP的OR=2.32,95%CI=1.74 ~2.90,P<O.01).DBP和MBP与SBP具有类似特征.结论 缺血性卒中急性期血压过高或过低均是PSCI发病的风险因素,将血压维持在某一“适当水平”可能有助于降低PSCI的发病风险.  相似文献   

4.
目的调查研究内蒙古通辽市脑卒中不同亚型患者入院血压的差异。方法从内蒙古通辽市所属的6家医院病案室,抽取神经内科2003年至2005年所有符合纳入标准的病历,对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调查,用病例-病例研究的方法来分析血压对脑卒中不同亚型作用的差异。结果出血性脑卒中收缩压和舒张压比缺血性脑卒中平均高20.19mmHg和11.96mmHg。在缺血性脑卒中组中,血压正常者占22.5%,其余各级高血压所占比例均衡;而出血性脑卒中组各级高血压的构成比随着血压等级增高而增大,血压正常者占9.9%,3级高血压占54.1%。调整基线不均衡危险因素后,1级、2级和3级高血压导致出血性脑卒中的发病危险性是缺血性脑卒中的1.84倍、2.87倍和7.04倍,并且血压等级越高,相对于缺血性脑卒中,出血性脑卒中的发病危险就越大(线性趋势检验P=0.000)。结论脑卒中患者入院血压在不同亚型之间存在差异,高血压对出血性脑卒中的危险度高于缺血性脑卒中,且随血压级别增高而增强。  相似文献   

5.
临床资料证实,高血压是多种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病因和危险因素,血压水平和心血管危险性呈线性关系,收缩压(SBP)每升高10mmHg,脑卒中的危险增高49%(包括缺血性卒中增高47%,出血性卒中增高54%);舒张压(DBP)每增高5mmHg,脑卒中危险增高46%。亚太队列研究(APCSC)H0显示:亚洲人群SBP每升高10mmHg,脑卒中与致死性心肌梗死风险分别增加53%与31%。  相似文献   

6.
急性脑卒中患者发病24h内血压变化与其早期病死率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急性脑卒中患者发病24 h内血压(收缩压和舒张压)的变化与早期病死率(1个月)及病死原因之间的关系。方法: 研究3年来第一次确诊急性脑卒中患者46,监测发病24 h内血压(收缩压和舒张压),随访1个月。结果: 急性缺血或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病死率与入院时收缩压和舒张压成"U"关系。急性脑卒中患者急性期有一个最佳血压:缺血性为121~140/81~90 mmHg,出血性为141~160/91~100 mmHg,大于或小于该血压病死率均增高(P<0.05~P<0.01)。发病24 h内收缩压低于等于"U"形线低点的患者最常见的病死原因是心血管疾病,高于"U"形线低点的则是严重脑损伤。结论: 急性缺血或出血性脑卒中患者发病24 h内血压过低或过高均与早期病死率增加有关,血压低者高病死率与心脏疾病有关;血压高者高病死率与脑水肿致严重脑损伤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机械取栓患者围手术期血压水平对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2月1日—2019年12月1日我院神经医学中心收治的90例机械取栓治疗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于术前、术中和术后24h监测收缩压和舒张压,根据平均收缩压水平分为A组[120~140mmHg(1mmHg=0.133kPa)]、B组(141~160mmHg)和C组(161~180mmHg)。记录各组收缩压、舒张压以及平均动脉压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分析各组术后90d良好预后(mRS 0~2分)患者比例、术后24h症状性颅内出血比例以及术后90d患者死亡率。结果:B组收缩压、舒张压和平均动脉压最高值和最低值均高于A组,但低于C组(P<0.05)。B组术后90d良好预后比例和术后90d死亡率患者比例均优于A组和C组(P<0.05);A组和B组术后24h症状性颅内出血比例明显低于C组(P<0.05),但A组与B组差异不显著(P>0.05)。围手术期患者血压141~160/80~95mmHg水平,患者预后最佳。结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机械取栓患者围术期血压水平控制在141~160/80~95mmHg时,患者的预后较为理想,临床应加强对患者围术期的血压监测。  相似文献   

8.
脑卒中急性期血压监测及其与预后关系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血压是脑卒中重要的原因,许多病人在入院时均有相对较高的血压,而脑卒中急性期血压的变化及其合理的治疗与预后的关系尚未明了.我们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探讨脑卒中后动态血压变化及其与预后的关系.采用严格的病例入选条件,由专人(同一人)负责对昆明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神经内科连续入院的55例急性脑卒中患者进行了第1 d及第7 d随测血压和协态血压的监测,同时评定第1 d,第7 d及第30 d神经功能评分及残障程度分级.根据残障程度分级分为生活基本自理组(0~Ⅲ)和生活依赖组(Ⅳ~Ⅶ级).结果显示第1 d动态血压第一次读数无论是收缩压(SBP)和舒张压(DBP)与随测血压读数相比无显著性差异,但24 h SBP,24 h DBP,昼间SBP,夜间SBP,昼间DBP,夜间DBP与随测血压读数相比均有明显增高,且有显著性差异.脑卒中后增高的血压在7 d后,在无特殊降压措施条件下,无论是随测血压,还是动态血压均自发下降.随测血压SBP/DBP下降平均值分别为(17.5±5.7/17.6±5.1)mmHg,P<0.01;24 hSBP/DBP下降平均值分别为(8.9±6.2/4.92±4.91)mmHg,P<0.01.脑梗死组的24 h,白天及夜间的平均舒张压及入院时神经功能评分均低于脑出血组,且有统计学差异(P<0.01),余血压指标虽脑出血组较脑梗死组高,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脑卒中后增高的血压与短期(1月)预后无明显相关性.结论脑卒中急性期血压存在自发下降,其治疗需采取慎重、合理、个体化治疗.动态血压监测是急性脑卒中后记录血压最合适的方法,可用于今后大规模临床试验记录血压值.  相似文献   

9.
《中国现代医生》2017,55(5):33-36
目的探讨动脉粥样硬化型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高血压的特点及控制水平对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4年11月~2015年11月收治的动脉粥样硬化型缺血性脑卒中急性期患者63例,将其按照随机数字法随机分为分为A组(n=33)和B组(n=30),A组不进行血压干预,B组进行血压干预,目标控制血压140/90 mmHg,观察两组患者的血压变化及预后效果。结果 A组入院后12 h、入院后第1~8天SBP、DBP均显著高于B组(P0.05),两组在入院后第9~14天SBP、DB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3 d、7 d及14 d的NIHSS评分均显著低于入院时(t≥2.708,均P0.05),两组不同时间点NIHS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173,均P0.05)。两组治疔14 d后的有效率分别为90.9%、90.%,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15,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显不入院血压24下降幅度,治疗后NIHSS评分为预后独立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动脉粥样硬化型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急性期进行血压控制无明显获益,影响其预后的主要危险因素是入院血压24 h下降幅度、入院NIHSS。  相似文献   

10.
急性期脑卒中患者的血压变化 急性脑卒中患者入院时75%~80%合并高血压,1/3~1/2有高血压病史,但增高的程度和持续的时间在不同类型的脑卒中、不同的病人中并非一致.脑卒中发病时血压可达180~220/90~120 mm Hg,出血性卒中比缺血性卒中血压增高更明显,缺血性卒中在病后48小时血压常自发下降至发病前水平,而出血性卒中血压增高持续时间较长,并与颅内压的升降相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脑出血急性期血压水平对血肿扩大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将105例脑出血患者根据入院时血压分为收缩压升高组(SBP>140 mm Hg,68例)、收缩压未升高组(SBP≤140 mm Hg,37例)、舒张压升高组(DBP>90 mm Hg,76例)、舒张压未升高组(DBP≤90 mm Hg,29例),对4组患者血压与血肿扩大以及死亡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 SBP/DBP升高组,年龄>60岁者比例及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均明显高于SBP/DBP未升高者(P<0.05).SBP升高患者组发生血肿扩大的比例(35.3%,24/68)以及30 d内患者病死率(29.4%,20/68),均高于SBP未升高组(P<0.05).结论 脑出血急性期血压升高患者病情较未升高者严重,发生血肿扩大和预后不良者比例较高,临床应予以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原发性高血压合并脑梗死患者24h动态血压变化特点,探讨血压异常与脑梗死复发的关系。【方法】对40例高血压合并脑梗死患者(复发组)和94例高血压合并脑梗死患者(无复发组)进行3年前24h动态血压监测分析,对两组患者的24h、日问、夜间血压平均值,血压负荷值,血压变异性和血压昼夜节律性进行统计检验。【结果】高血压合并脑梗死患者(复发组)24h、日问、夜间收缩压(systolicbloodpressure,SBP)和舒张压(diastolicbloodpressure,DBP)及SBP和DBP负荷值均明显高于高血压合并脑梗死患者(无复发组),24hSBP和日问SBP及负荷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血压合并脑梗死患者(复发组)日间SBP变异性高于高血压合并脑梗死患者(无复发组)[(16.44±3.19)mmHg(1mmHg=0.1333kPa)比(15.20±4.45)mmHg],SBP和DBP夜间下降率低于高血压合并脑梗死患者(无复发组)[(5±3)%比(7±2)%,(4±2)%比(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压平均值和血压负荷值增高对脑血管病的发生具有影响,血压变异性及昼夜节律性消失与脑梗死复发相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血压异常与急性脑血管病(ACVD)发病的关系,方法 采用动态血压监测技术(ABPM)观察40例异常者37例(92.5%)其中平均收缩压(MSBP)、平均舒张压(MDBP)超过正常值者32例(80.0%),血压波动较大者19例(47.5%),其中多数合并存在MSBP、MDBP升高;低血压状态5例(12.5%),血压正常3例(7.5%),结论 血压异常包括高血压,低血压,血压波动等,与ACV  相似文献   

14.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异性与肾功能损害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异性对肾功能损害的影响。方法:对86例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按24h收缩压血压变异性均值递增顺序分为EH1组(43例)和EH2组(43例)。进行24h动态血压监测和24h尿微量清蛋白及肾功能生化测定,观察并比较患者血压变异性对肾功能损伤的影响。结果:两组患者血压变异性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24h、日间、夜间收缩压和舒张压的血压平均值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24h尿微量清蛋白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除了日间收缩压血压变异性与尿蛋白无明显相关性外,其余时间收缩压和舒张压血压变异性与尿蛋白的分泌均呈正相关。EH1组与EH2组血肌酐、血尿素氮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变异性与高血压性肾脏损伤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长时血压变异性(BPV)在脑白质疏松(LA)发病中的意义。方法高血压患者209例,每月随诊测血压1次,随访12个月,根据头颅MRI结果采用ARWMC评分法,比较LA组与非LA组以及LA组内不同程度白质疏松患者之间的长时血压变异性指标。结果 LA组长时平均收缩压(135.8±20.1)mm Hg、平均舒张压(79.1±15.4)mm Hg、收缩压标准差(13.0±2.7)mm Hg、舒张压标准差(9.7±2.0)、收缩压变异系数(9.1±2.1)和舒张压变异系数(11.9±1.5),均高于非LA组的长时平均收缩压(125.4±17.1)mm Hg、平均舒张压(74.5±7.9)mm Hg、收缩压标准差(9.7±2.2)mm Hg、舒张压标准差(7.8±1.0)mm Hg、收缩压变异系数(7.0±1.9)和舒张压变异系数(10.5±1.3)(P0.05)。不同LA程度患者之间比较,长时平均血压、血压标准差及血压变异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长时血压变异性增大可影响LA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脑梗死急性期血压调控与预后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张英 《中外医疗》2010,29(12):23-24
目的研究脑梗死急性期血压的变化规律,探讨脑梗死急性期血压调控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对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在发病7d内进行动态血压监测。使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评分(NIHSS)评价患者发病第1日、第7日神经功能缺损情况。结果脑梗死急性期血压呈自然下降规律,第7天与第l天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梗死患者急性期高血压常见,有自发下降的趋势。合理调控急性脑梗死患者血压,能明显提高神经功能恢复,降低致残率。  相似文献   

17.
100例高血压病患者动态血压变化与左室肥厚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唐渝平  徐幸  岳瑞华 《重庆医学》2005,34(4):530-531
目的探讨高血压病患者动态血压变化与左室肥厚的关系.方法对100例高血压病患者进行24h动态血压监测和超声心动图检查,对24h动态血压变异性、血压负荷值与左室质量指数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高血压组左室质量指数显著大于对照组,收缩压变异度、收缩压负荷值与左室质量指数密切相关,而舒张压、舒张压变异度、舒张压负荷值与左室质量指数无相关性.结论高血压病患者收缩压及其负荷值和变异性对左室肥厚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Blood pressure examination was done manually in 1756 healthy school children aged 6-12 years. Korotkoff 1 represented the systolic blood pressure (SBP) and Korotkoff 5 was taken as the diastolic blood pressure (DBP). Blood pressure percentile charts were then drawn up based on age group and sex regardless of ethnicity. There was a significant correlation between both SBP and DBP to increasing height, weight and body mass index.  相似文献   

19.
Simultaneous noninvasive blood pressure measurement were recorded bilaterally in 40 young and 40 elderly subjects. Overall interarm blood pressure (BP) differences for the elderly and young groups were similar, the absolute interarm differences being for systolic blood pressure (SBP) elderly: 4.2 mmHg (95% CI 3.1-5.3 mmHg); young 3.3 mmHg(2.6-4.1 mmHg); diastolic blood pressure (DBP) elderly 3.6 mmHg(2.8-4.4 mmHg), young 2.7 mmHg(2.0-3.3 mmHg). However, the range of interarm BP differences was wide. Four (10%) of the elderly had an interarm SBP difference > 10 mmHg compared to one (3%) of the young group. Interarm DBP differences > 8 mmHg were found in three (8%) of the elderly and in none of the young group. Although age does not affect mean interarm BP differences, clinically important interarm BP differences exist in both young and elderly subjects. Blood pressure should be measured in both arms of all patients at initial assessment to avoid potential problems with misclassification of blood pressure statu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