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 :观察复方萘替芬霜治疗豚鼠皮肤须癣毛癣菌及白念珠菌感染的疗效。方法 :皮肤须癣毛癣菌及白念珠菌感染的动物模型各 6 0只 ,分别分为 6组 ,分别外用 2 .5 %、1.2 5 %和 0 .6 2 5 %复方萘替芬霜剂和 0 .5 %酮康唑霜与 2 %萘替芬霜和空白赋形剂 ,治疗疗程 14天。结果 :复方萘替芬霜疗效均较酮康唑霜、茶替芬霜和空白赋形剂优 (P <0 .0 1)。结论 :复方萘替芬霜剂治疗豚鼠须癣毛癣茵及白念珠菌均有较高的疗效。  相似文献   

2.
糠秕孢子菌毛囊炎是由圆形糠秕孢子菌或(和)卵形糠秕孢子菌引起的毛囊炎性病变,好发于中青年,患者多在夏季发病或加重.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口服特比萘芬联合外用萘替芬酮康唑治疗外耳道真菌病的疗效、安全性。方法将66例外耳道真菌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4例,口服特比萘芬联合外用萘替芬酮康唑,疗程1月;对照组32例,局部外用萘替芬酮康唑,疗程1月。结果治疗组1月后有效率为94.1%,高于对照组的53.1%,有显著性差异。结论联合疗法和单一外用药物治疗外耳道真菌病均有效,但联合疗法起效快、疗程短、效果好。  相似文献   

4.
目的 比较不同检验方法用于人皮肤癣菌病的应用价值,探讨人皮肤癣菌病的防治方法.方法 选取皮肤癣菌病患者80人,对每名患者采集标本并应用直接镜检法和培养法进行检验,比较其阳性率以及联合检验是否具有更高的准确性.将80名患者随机分为例数相等的两组,观察组采用外用特比萘芬联合口服特比萘芬的方法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外用特比萘芬的方法进行治疗,疗程为4周,对治愈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直接镜检法与培养法检验方法相比较,阳性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联两种检验法阳性率提升并不显著;外用联合口服特比萘芬相较于单纯外用特比萘芬疗效更佳,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人皮肤癣菌病,培养法相较于直接镜检法具有更高的阳性率,而外用联合口服特比萘芬具有理想的疗效.  相似文献   

5.
产碱假单胞菌广泛分布于自然界中,近年来随着抗生素和免疫抑制剂的广泛使用,使其成为人类感染中较常见的机会致病菌之一。本文着重总结该菌的分离鉴定及药敏分析。1资料与方法1.1菌株来源1995~1997年,从我院临床各科送检的标本中先后分离鉴定出32株产碱...  相似文献   

6.
探索建立快速、敏感、可靠的评价抗真菌药物活性的方法。方法流式细胞术检测不同药物浓度作用下各药物浓度管的荧光强度,根据荧光强度的梯度变化趋势,判定特比萘芬对7株着色芽生菌的抗菌活性。结果 全部试验过程中不足25h,所测最小抑菌浓度与液基稀释法对比相差不超过3个倍比稀释浓度,两者有很好的一致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特必萘芬(疗霉舒) 治疗慢性皮肤癣菌病的疗效。方法:采用特必萘芬治疗慢性皮肤癣菌病患者60 例。特必萘芬0.25,每日1 次,共用7 d,然后用特必萘芬0 .25 ,隔日1 次,连服11 ~15 周。采用扫描电镜观察特必萘芬在甲内对真菌形态的影响。结果:痊愈51 例(51/60);显效8 例(8/60);无效1 例(1/60)。半年后复发2 例(2/60) 。服特必萘芬1 周后病甲中的真菌可见菌丝断裂,胞壁破坏。1 个月后见凝固、坏死。结论:特必萘芬治疗慢性皮肤癣菌病疗效好。  相似文献   

8.
白藜芦醇对皮肤癣菌抗菌活性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研究白藜芦醇(resveratrol,RES)对6种常见皮肤癣菌的体外抗真菌活性,为临床应用和新药研究提供依据.方法 根据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CLSI)的产孢丝状真菌药物敏感试验方案(M38-A),采用微量稀释法测定RES对常见皮肤癣菌的抑菌情况及最低抑菌浓度(MIC).结果 RES对羊毛状小孢子菌、红色毛癣菌、石膏样毛癣菌、石膏样小孢子菌、絮状表皮癣菌的MIC90分别是0.128 g/L、0.032 g/L、0.064 g/L、0.256 g/L和0.128 g/L.结论 RES对上述常见5种皮肤癣菌有较强的抑菌效果.  相似文献   

9.
1467株临床分离菌及常见菌药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左金明  何利 《中国医刊》2000,35(6):39-39
现将我院临床分离所得1467株细菌及常见菌属对30种抗生素的敏感性测定结果统计分析如下,供治疗和选用时参考。1 材料和方法本文所分离的全部菌株均来自我院1994~1998年门诊和住院患者的粪、尿、血、咽拭子、分泌物(包括脓)、前列腺液及各种穿刺液等标本中。粪经SS和伊红美蓝培养基分离、血经增菌汤增菌后,血平板分离,分泌物、前列腺液及各种穿刺液均经血平板分离,然后经生化反应鉴别或诊断血清分型,用纸片法测定细菌的药物敏感度,药敏平板选用MH平板,链球菌选用血平板。2 结果21 培养结果 1467株临床分离菌共25属。其中革兰氏阳性…  相似文献   

10.
86株铜绿假单孢菌药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铜绿假单孢菌系假单孢菌属第Ⅰ群中的代表菌种,为专性需氧菌,部分菌株能兼性厌氧生长,属医院感染的主要病原菌之一.本文分析86株铜绿假单孢菌的药敏情况.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肺炎克雷伯杆菌的药敏结果及其对临床常用药物的耐药性,为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4年11月我院门诊和住院患者送检的痰标本中分离出的非重复性肺炎克雷伯杆菌的数量以及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检出率和耐药谱。结果1327份痰标本中分离出303株肺炎克雷伯杆菌,检出率为22.8%,其中产ESBLs检出137株,占45.2%。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青霉素类100%耐药,头孢类78.8%以上耐药,且以成人组居多,而氨基糖苷类在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中耐药性最低的是阿米卡星,占31.4%。β-内酰胺酶抑制剂占35.1%~43.8%、喹若酮类耐药率占46.7%。结论长期动态监测肺炎克雷伯杆菌的药敏及耐药趋势,积极筛查肺炎克雷伯杆菌产ESBLs者对合理应用抗生素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2.
临床分离172株真菌的分布与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引起医院感染常见酵母样真菌种类及其耐药性特点,为临床感染性疾病提供病原学诊断和合理使用抗真菌药物的依据。【方法】各种临床标本经常规方法采用科玛嘉念珠菌显色培养基培养,法国生物-梅里埃API-20CAUX酵母样真菌鉴定试条进行鉴定,念珠菌药敏试条(ATB-Fungus)进行药敏试验。【结果】共分离出172株7种真菌,其中主要为白色念珠菌68.6%,热带念珠菌11.1%,光滑念珠菌5.8%。分离的菌株对两性霉素B、氟康唑、酮康唑和伊曲康唑的敏感率较高。【结论】必须提高真菌的检测手段,重视真菌的培养鉴定和药敏试验,以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真菌药物。  相似文献   

13.
目的 了解米替福新对常见皮肤癣菌的体外抑菌活性.方法 参照美国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化研究所(CLSI)制定的M 38-A方案测定77株常见皮肤癣菌(含三属即毛癣菌属、小孢子菌属和表皮癣菌属)的最低抑菌浓度(MIC).结果 米替福新对常见皮肤癣菌均有较好的抑菌作用,MIC90为1.0 μg/ml,MIC几何均数为0.617 μg/ml,MIC范围0.25~2.0 μg/ml.结论 米替福新对常见皮肤癣菌各属均有较好的抑菌作用.  相似文献   

14.
15.
【目的】了解从临床患者分离的革兰阴性杆菌的分布及其耐药性特征,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方法】用药敏纸片法对我院2005年1月-2005年12月各类感染标本中分离的革兰阴性杆菌共531株进行药敏试验和用表型确证试验进行ESBLs的检测。【结果】我院分离的革兰阴性杆菌主要为大肠埃希菌(36.3%)、铜绿假单胞菌(23.0%)、肺炎克雷伯菌(14.7%)。这些菌株对12种抗生素的敏感率各不相同,亚胺培南仍是对革兰阴性杆菌抗菌作用最强的一类抗生素,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也有较好的抗菌活性。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菌ESBLs的检出率分别为26.9%和38.5%。产酶菌株对抗菌药物的敏感率显著降低。【结论】我院分离的革兰阴性杆菌耐药性强且多重耐药,临床实验室应加强对ESBLs的检测,了解各菌种的耐药特点,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并严密监控新的耐药菌的产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铜绿假单胞菌临床分离株的感染分布情况及其耐药性与耐药趋势,方法对2005年7月~2007年7月本院各科室送检合格临床标本进行常规细菌分离培养与鉴定、进行药物敏感性测试,统计分析其院内感染的分布及耐药性。结果共检出204株铜绿假单胞菌。感染部位依次为呼吸道、伤口等在感染患者中,以老年患者为主,主要分布在ICU病房,3年间铜绿假单胞菌对18种常用抗生素耐药率存在普遍增高的趋势。18种抗菌药物中耐药率最高的是头孢呋辛、头孢噻肟钠和四环素,高达90%以上;敏感性最强的是亚胺培南和环丙沙星,敏感率为92.65%和87.25%。结论:本院铜绿假单胞菌分布以呼吸道和伤口感染为主,患者多为老年人。铜绿假单胞菌与院内感染密切相关,且耐药性严重。表现为多重耐药。加强耐药性监测,合理选用抗生素,以减少耐药菌株的出现与传播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7.
临床分离菌药物敏感性的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常用抗生素对临床分离菌的药物敏感性,以利于临床合理使用抗生素.方法选取大肠埃希菌、铜绿假单胞菌、肠杆菌属、克雷伯杆菌、不动杆菌5类324株革兰氏阴性(G-) 临床分离菌,应用K-B法测定对18种抗生素的敏感性,并应用WHONET4软件对临床分离菌的药敏结果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5类G- 临床分离菌对泰能(IMP)、美洛培南(MEP)最为敏感,敏感率分别为100%;其次敏感率较高的是:大肠埃希菌对头孢曲松(CRO)、头孢吡肟(FEP)、氨曲南(ATM)、阿米卡星(AMK)及头孢他啶(CAZ)介于80%~93%;铜绿假单胞菌对阿米卡星、头孢吡肟、哌拉西林(PIP)、头孢他啶及氨苄西林/他唑巴坦(PTA)介于75%~98%;肠杆菌属对头孢吡肟、头孢他啶、环丙沙星(CIP)及阿米卡星介于62%~74%;而克雷伯杆菌对庆大霉素(GEN)、阿米卡星、氨苄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呋辛(FRX)、头孢西丁(FOX)、头孢吡肟、头孢曲松及头孢他啶均大于90%;不动杆菌对庆大霉素、头孢吡肟、环丙沙星介于70%~74%.结论定期进行临床分离菌药敏的监测有助于临床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18.
The in vitro antimicrobial sensitivity of 14 mycoplasma and 13 ureaplasma strains isolated from the genital tracts of bulls was examined. It was found that at relatively low concentrations, tetracycline, declomycin and tylosin were lethal to both types of organisms. Lincospectin, berenil, streptomycin and erythromycin were lethal to mycoplasmas but were only inhibitory to the ureaplasma strains at the same concentrations. Polymyxin B and novobiocin were ineffective at the levels tested.  相似文献   

19.
铜绿假单胞菌临床分离株的耐药性分析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目的 对某院分离的铜绿假单胞菌的耐药性及变化趋势进行研究 ,为临床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对 14 6株铜绿假单胞菌选用 12种常用抗生素进行药敏实验 ,实验采用K B法按NCCLS标准进行。结果 亚胺培南、妥布霉素、阿米卡星、哌拉西林 /三唑巴坦、头孢他啶对铜绿假单胞菌抗菌活性较强 ( >70 %) ,铜绿假单胞菌最敏感的抗生素为亚胺培南 ( 86 3 %)。抗菌作用较差的抗生素为头孢噻肟 ( 6 8%)、头孢曲松 ( 11 0 %)。结论 某院铜绿假单胞菌的临床分离株和耐药率逐年上升 ,应根据药敏结果合理选用抗生素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我院近5年来临床检出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性变迁,以供临床合理用药参考。方法按《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分离2004~2008年本院临床送检标本中的病原菌,经法国梅里埃ATB-expression鉴定/药敏测试仪进行鉴定及药敏试验,用WHONET5.4软件作统计分析。结果 5年共分离出病原菌3395株,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及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占的比例分别为40.1%~59.7%和69.5%~85.1%,已出现对万古霉素耐药的粪肠球菌。肠杆菌科细菌对亚胺培南和美洛培南的耐药率最低。5年间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大肠埃希菌的检出率为32.8%~38.5%,而肺炎克雷伯菌产ESBLs阳性率则从2004年的35.1%上升到2008年的49.6%。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和美洛培南的耐药率逐年升高,对含酶抑制剂的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及氨基糖甙类的阿米卡星较敏感。结论检出病原菌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阳性球菌以金黄色葡萄球菌最常见。大多数菌种的耐药率无明显变化规律,细菌耐药性监测对防治感染性疾病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