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为探讨白细胞介素-5在支气管哮喘患者气道炎症过程中的作用,随机选择8例哮喘患者雾化吸入人重组IL-5,并分别于吸入前,吸入后2h,24h和48h以放射免疫法测定痰液中嗜酸阳离子蛋白水平。结果发现吸入IL-5事ECP水平均随时间而明显升高,而24h达最高值,48h后仍维持在较高水平。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白细胞介素-5(IL-5)在支气和喘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随机选择8例哮喘患者雾化吸入人重组IL-2,并分别于吸入前、吸入后2,24和48h进行外周血有核细胞计数和分类,并以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中嗜酸阳离子蛋白(ECP)及总IgE水平。结果 吸入IL-5后嗜酸性粒细胞(EOS)占细胞总数的百分比、EOS绝对细胞数以及ECP水平均随时间而明显升高,至24h达最高值,48h后仍维持在较高水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5(IL-5)在支气管哮喘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随机选择8例哮喘患者雾化吸入人重组IL-5,并分别于吸入前、吸入后2,24和48h进行外周血有核细胞计数和分类,并以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中嗜酸阳离子蛋白(ECP)及总IgE水平.结果:吸入IL-5后嗜酸性粒细胞(EOS)占细胞总数的百分比、EOS绝对细胞数以及ECP水平均随时间而明显升高,至24h达最高值,48h后仍维持在较高水平;而IL-5在整个实验过程中对血清总IgE水平并无明显影响.结论:吸入重组IL-5不仅可以促使循环中EOS数明显增多,而且还能导致其活化从而参与哮喘的发病过程.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5(IL-5)在支气管哮喘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随机选择8例哮喘患者雾化吸入人重组IL-5,并分别于吸入前、吸入后2、24和48h进行外周血有核细胞计数和分类。结果:吸入IL-5后嗜酸性粒细胞(EOS)占细胞总数的百分比、EOS绝对细胞数随时间而明显升高,至24h时达最高值,48h后仍维持在较高水平。结论:吸入IL-5可以促使循环中EOS数明显增多从而参与哮喘的发病过程  相似文献   

5.
6.
目的 探讨哮喘儿童血白细胞介素 -5 (IL-5 )和嗜酸细胞阳离子蛋白 (ECP)含量变化及其关系。方法 采用双抗夹心 ELISA法和 pharmacia CAP检测系统对 85例哮喘患儿急性发作期及治疗后血清 IL-5和 ECP水平进行检测。结果 哮喘发作期血清 IL-5 (65 8.97± 3 60 .0 1 ) pg/ml和 ECP(2 5 .0 3± 2 2 .3 4)μg/L ;治疗后 IL-5 (3 2 7.92±2 46.3 6) pg/ml,ECP(9.84± 8.48μg/L) ,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 (P <0 .0 1 )。哮喘发作期及缓解期血清中 IL-5和 ECP两者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急性期 r=0 .5 42 6,P <0 .0 1 ;缓解期 r=0 .3 80 5 ,P <0 .0 5。结论 IL-5和 ECP参与哮喘的发生发展 ,在哮喘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哮喘儿童血白细胞介素-5(IL-5)和嗜酸细胞阳离子蛋白(ECP)含量变化及其关系.方法采用双抗夹心ELISA法和pharmacia CAP检测系统对85例哮喘患儿急性发作期及治疗后血清IL-5和ECP水平进行检测.结果哮喘发作期血清IL-5 (658.97±360.01) pg/ml和ECP(25.03±22.34)μg/L;治疗后IL-5(327.92±246.36)pg/ml,ECP(9.84±8.48μg/L),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哮喘发作期及缓解期血清中IL-5和ECP两者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急性期r=0.5426,P<0.01;缓解期r=0.3805,P<0.05.结论 IL-5和ECP参与哮喘的发生发展,在哮喘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白细胞介素5、嗜酸粒细胞与支气管哮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支气管哮喘是由多种细胞,包括嗜酸粒细胞(EOS)、肥大细胞、T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呼吸道上皮细胞等和细胞组分参与的呼吸道慢性炎性疾患。其中,EOS是关键的效应细胞,白细胞介素5选择性作用于EOS,在哮喘的发病机制中起了重要的作用,现就白细胞介素5生物学功能、与EOS和哮喘的关系及其在哮喘的治疗前景等方面的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白细胞介素-5(IL-5)经雾化吸入后对过敏性哮喘患者和正常人血清中可溶性粘附分子-1(sICAM-1)水平变化的影响。方法:于IL-5吸入前、吸入后2、24、48及72h分别收集8例哮喘患者和6名正常对照者的血清,并以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其sICAM-1水平。结果:IL-5对正常人血清中的sICAM-1水平均无影响。哮喘患者吸入IL-5后2h sICAM-1即明显增高,48h后达最大值,  相似文献   

10.
支气管哮喘作为全世界公认的一种慢性疾病 ,是以嗜酸性粒细胞 (eosiniphil,EOS)、肥大细胞反应为主的气道变应性炎症 (AAI)和气道高反应性 (AHR)为特征的疾病[1 ] 。在过去的 2 0年来其发病率呈上升趋势 ,特别是在儿童中[2 ] 。近年来有关哮喘发病的免疫学机制研究认为 :哮喘是T细胞与多种细胞 (特别是嗜酸性粒细胞、肥大细胞、嗜碱性粒细胞 )参与 ,与细胞因子特别是白细胞介素 - 5 (IL - 5 )介导及抗体 (特别是IgE、IgG4)介导的慢性非特异型气道炎症 ,嗜酸性粒细胞、肥大细胞是效应细胞 ,T淋巴细胞起重要调节…  相似文献   

11.
甲双咪胍吸入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评价H2R激动剂甲双咪胍(impromidine)在哮喘气道炎症防治中的作用,应用该药治疗哮喘患者18例,观察治疗前和治疗6周后肺功能(FEV1%)、支气管高反应性(BHR)和血清嗜酸粒细胞阳离子蛋白(ECP)水平变化。结果发现各指标均有显著改善,FEV1%显著上升(P<0.05),BHR显著下降(P<0.05~0.01),ECP显著降低(P<0.01)。结果提示甲双咪胍可主要作为抗气道炎症药物用于哮喘防治,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γ—干扰素对哮喘气道炎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讨人重组γ-干扰系能否抑制抗原引起嗜酸性粒细胞在支气管哮喘患者气道的聚集。我们选择10例过敏性哮喘患者以纤支镜直接将hrlFN-γ及过敏原注入左叶或右中叶的肺段支气管,将生理盐水及过敏原注入对侧肺相应的肺段作为对照。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嗜酸细胞阳离子蛋白(ECP)在小儿哮喘病的临床意义。方法:用荧光酶联免疫法测定哮喘发作期、缓解期及肺炎患儿与正常儿童血清ECP浓度。同时检测最高呼气峰流速(PEF)及外周血嗜酸粒细胞(Eos)计数。结果:哮喘发作组血清ECP明显高于哮喘缓解组、肺炎组及正常对照组;ECP与Eos之比值与PEF呈负相关。结论:血清ECP测定可反映小儿哮喘支气管粘膜炎症情况,对指导临床诊断、治疗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为研究白细胞介素-5(IL-5)是否对嗜酸性粒细胞(EOS)浸润支气管哮喘患者气道具有直接的趋化和激活作用。方法:将人重组IL-5经纤维支气管镜直接注入哮喘患者(8例)右中叶或左舌叶的肺段支气管,而将生理盐水注入对侧肺段支气管作为对照。24h后复经纤支镜于相应的肺段支气管收集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及支气管粘膜组织。然后计数BALF中的EOS数并测定其中嗜酸阳离子蛋白(ECP)水平,以免疫组织学技术显示粘膜组织中总EOS(BMK-13+)细胞及活化EOS(EG2+细胞)的浸润情况。结果:IL-5组BALF中EOS和ECP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而且,IL-5组BMK13+和EG2+细胞数也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IL-5不但可以趋化EOS浸润到哮喘患者的气道,还可促使其活化。提示IL-5在哮喘气道的炎症过程中发挥极其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4(IL-4)在过敏性支气管哮喘发病机制中对IgE的作用。方法:试验采用双盲、交叉、随机、安慰剂对照的设计方法,给予8例过敏性哮患者吸入20μg人重组IL-4或载体溶液,并分别于吸入前、吸入后2,24,48h测定患者血清IgE水平。结果:吸入载体溶液与吸入IL-4前的血清总IgE基础值无显著差异(p〉0.05),吸入后各时点血清总IgE亦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吸入  相似文献   

16.
为研究ONO-6240对淋巴细胞(LC)产生白细胞介素-5(IL-5)的影响,分离培养致敏小鼠LC,于体外培养时加入不同浓度的ONO-6240,以ELISA法测定LC培养上清液中IL-5的含量。结果发现,ONO-6240能抑制LC产生IL-5,并且呈明显的剂量相关性,而这种抑制作用至少可以维持72h。提示ONO-6240由于能抑制IL-5的产生,从而可用于治疗某些过敏性疾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